[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埃德蒙·威爾遜/紐約知識分子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企業管理
    【市場價】
    193-281
    【優惠價】
    121-176
    【介質】 book
    【ISBN】97875447405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44740548
    • 作者:邵珊//季海宏
    • 頁數:225
    • 出版日期:2013-07-01
    • 印刷日期:2013-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邵珊、季海宏編著的《埃德蒙·威爾遜》從三方面介紹威爾遜:威爾遜的人文主義批評觀、威爾遜與英美文學、公共知識分子威爾遜。有代表性地擇選了威爾遜對歐美文學所做出的經典批評,顯示出威爾遜對傳統人文主義文學批評的**。從傳統的特權階層走出來的這位老派文人,在參與歷史的過程中書寫歷史,在評介文學的過程中總結文明。
    • 《埃德蒙·威爾遜》內容介紹:埃德蒙·威爾遜 (1895—1972)是美國20世紀廣受尊崇的現代文學與 文化批評家。近半個世紀裡,他以真摯的人文情懷、 冷靜獨立的思考和曉暢明晰的語言,以前所未有的深 度和廣度,以超越時代和地域的視野,為千萬讀者呈 現了20世紀美國和歐洲的社會歷史畫卷。這位文化巨 擘為我們留下的遺產,如《阿克瑟爾的城堡》、《光 明的彼岸》、《創傷與神弓》、《三重思想家》、《 到芬蘭車站》等,至今影響深遠。他的逝去,代表著 美國一個文化時代的終結。 邵珊、季海宏編著的《埃德蒙·威爾遜》考察了 威爾遜對歐美文學所做出的經典批評,顯示出威爾遜 對傳統人文主義文學批評的超越;同時也從威爾遜的 公共知識分子身份出發,向讀者展示他的文化關注。 從傳統的特權階層走出來的這位老派文人,在參與歷 史的過程中書寫歷史,在評介文學的過程中總結文明 。他不斷行走在文學和現實之間,“他的歷史觀使他 的手記變成了社會文獻,他的回憶錄轉變為文化歷史 ,他的評論變成了文學編年史”。
    • 前言
      一 威爾遜的人文主義批評觀
      1.人文批評之旅的起點與終點
      2.共和夢想的傷與痛
      3.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承
      3.1.羅爾夫和高斯
      3.2.泰納和阿諾德
      3.3前輩門肯
      4.批評家職責的再定義
      5.批評的非功利性態度
      5.1.“創傷”與“神弓”密不可分
      5.2.“神弓”≠“工具”
      6.文學批評的文學性
      7.多維度的社會歷史批評
      二 威爾遜與歐美文學
      1.狄*斯不為人知的痛苦
      2.菲茨傑拉德成功的背後
      3.海明威**尊重的批評家
      4.平民化的《尤利西斯》
      4.1.像征主義——現代情感敘事途徑
      4.2.平民化的《尤利西斯》
      4.3.城堡內外
      5.是小說還是批評?
      6.文學的歷史敘述
      6.1.歐陸傳統與本土創新
      6.2.獨立文學身份的創建
      7.歷史的文學敘述
      8.與納博科夫的爭執
      8.1.從交流到爭執
      8.2.勢不兩立的開始——《洛麗塔》
      8.3.分道揚鑣——關於《奧涅金》譯文的爭論
      8.4.*後的爭端
      三 公共知識分子威爾遜
      1.也說公共知識分子問題
      2.威爾遜的公共立場
      3.在主流文明的邊緣
      4.在歷史的深處
      5.威爾遜的“大政治”
      6.威爾遜與學院派
      結語
      注釋
      參考書目
      主要人名英漢對照表
      埃德蒙·威爾遜大事年表
      後記
    • 人文批評之旅的起點與終點 回溯威爾遜的生平和批評傳統,“老石宅”是一 個不錯的起點,因為它就像一塊化石,記錄了威爾遜 家族幾代人的榮辱滄桑,沉澱了歷經幾百年風雨洗刷 的精神和價值觀;它又像一處美國歷史的微縮景觀, 完好地保留著工業革命之前的純真和“原始”,任何 來訪者到這裡都可以一睹兩百多年前美國的鄉村生活 圖景。
      “老石宅”是威爾遜祖上留下來的一處老宅,建 於18世紀末,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獨立戰爭 後,在**次西遷過程中,威爾遜的祖輩離開新英格 蘭,來到了聖勞倫斯河和安大略湖以南的北部荒野, 在離紐約不遠的一個叫塔爾科特維爾(Talcottville )的小鎮定居下來。*早在紐約塔爾科特維爾定居的 是來自新英格蘭的西進移民。
      18世紀末他們趕著牛群從康涅狄格州和馬薩諸塞 州來到了荒野的安大略湖和聖勞倫斯河以南的北部鄉 村,他們在這裡定居,延伸了新英格蘭的文化和疆域 ……脫離了新英格蘭宗教但仍然說著新英格蘭的語言 使這裡的居民感到無比的自由。他們代表了全新美國 的一部分,他們會在以後的一個世紀裡不停地遷移, 直到他們能建起如新英格蘭一樣的文明。這片土地, 美麗而廣闊,還從未像新英格蘭那樣被教化:環境仍 然比人*強大。但這處老宅和以後建起的那些木制的 房子和鎮子相比顯得卓爾不群,它就是建立文明的一 種嘗試。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融合了東海岸的宜人舒 適和開拓者的粗礪和堅韌。
      對**的美國人而言,老石宅就是先輩們不斷擺 脫英國統治、嘗試創立美國文明的豐碑,它承載了沉 重的歷史,是祖輩不斷追求自由的像征。這座三層的 石宅有著厚實的牆壁,寬闊的門廊和古典的石柱。它 堅實、寬容、淡定,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有著 處事不驚的定力;它*像一個靜止的坐標,有了它的 參照,人們纔能*清楚地度量現在,預測未來。
      威爾遜每年夏天都會來這裡靜靜地住上一段時間 ,就像一個身心疲憊的人需要回到這裡汲取力量,恢 復元氣;又像一個困惑的靈魂需要回到這裡與它的祖 先對話,以獲得精神支撐。威爾遜人生的*後20年就 是在這裡度過的。20世紀30年代初威爾遜在經歷過經 濟危機給美國人民帶來的懷疑和困惑後再次回到這個 “過去”中,似乎想從這個“過去的口袋”。中找到 指點迷津的答案,並寫下了散文《老石宅》。回顧自 己的過去,威爾遜意識到他從來都離這個“過去”不 太遠。他覺得自己其實一直深陷於他父輩的世界。威 爾遜在這篇散文中娓娓道來那些曾在這個古屋居住過 的前輩,那些故事都沒有令人愉悅的結局。讀者能從 中感受到30年代初作者寫這篇散文時的悲觀傷感情緒 ,同時也察覺到這個浸潤在加爾文清教傳統和新英格 蘭斯文風範中的家族始終與外界格格不入,他們堅守 著早期殖民者淳樸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旨趣,對庸俗的 資本主義拜金思想有著本能的反感。
      威爾遜小的時候就曾體會過這種價值觀的衝突。
      在威爾遜10歲那年,他的叔叔帶他到附近的一名新貴 詹姆斯·芬弛(JamesFinch)的豪宅去玩,在那裡威 爾遜幼小的心靈受到了***的衝擊,芬弛一家在 小威爾遜面前炫耀的金錢的力量對威爾遜的一生都有 影響。小詹姆斯擁有著他無法想像的優越的物質生活 ,琳瑯滿目的玩具,任其差遣的僕人,這個富家子弟 小小年紀就過著公爵般的**生活,有著封建君主般 的專橫傲慢。這是威爾遜**次感受到他所接受的斯 文教養和新貴所代表的勢力之間的衝突,也**次看 到了貧富的懸殊和階級的分化。從此,新貴代表著與 威爾遜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一種力量和價值觀,而且, 威爾遜還感到,這種力量和價值觀控制並震懾著越來 越多的美國人。
      慢慢地,不知不覺地,人們開始把自己的利益和 我的曾祖父所稱的“金錢的力量”等同。他們在這種 力量的驅使下勞作,忍氣吞聲——他們不再是劉易斯 鎮上的**批能主宰自己命運的公民了……他們似乎 被歷史的潮流所吞噬。
      19世紀後半期,當工業文明的影響鋪天蓋地,美 國經濟日漸繁榮富庶的時候,威爾遜的父輩們卻默默 地生存於社會的邊緣,與流行的價值觀保持著一定的 距離。他們在堅持傳統信念、自由獨立意志的同時, 還堅信公民身負的責任,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服務公 眾。在威爾遜半個世紀的不輟筆耕裡,在他對美國公 眾生活的批評和參與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父輩身上 的共和主義精神遺產在威爾遜身上的傳承。
      威爾遜曾經經歷過與他的父親相似的精神崩潰, 但他*終堅持了下來,因為他從父輩身上獲得的那種 品質給了他恆定的精神支撐,從他們身上他找到了一 貫的傳統精神。威爾遜在他6l歲時又回到了老石宅, 回顧自己的一生,他不禁生出了很多感慨,並隨即寫 下了散文《60歲時的作家》。他深深地感慨:雖然自 己已經經歷過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然而他內心*深 處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改變,從他讀大學時離家到晚年 又回到老石宅,他恍然覺得自己其實從來都未曾離開 過這裡,石宅對威爾遜有著巨大的凝聚力量和鎮定心 靈的作用,過去的幾十年中,每當威爾遜感到無助和 困惑的時候,他都會回到這裡小住一段時間,在這裡 讀讀書,散散步,也在精神上重拾那些遺落的品質。
      在這裡尋回的尊嚴和自信使威爾遜有足夠的力量去戰 勝現實生活中的混亂、虛偽和**。
      老石宅是威爾遜人生之旅的起點,就是在這裡, 在這個古樸的、依然散發著“原始”氣息的美國縮影 中,威爾遜確立了自己的文學志向;老石宅又是威爾 遜人生之旅的終點,因為他確實從來都未曾離開過他 的祖輩所賦予他的精神遺產,他的一生始終實踐著從 他們那裡繼承來的高尚德行和價值觀,那是“(對世 界的)鑽研和理解的精神而不是攫取和消費;那是給 (世界)以光明和生命而不是對拼命獲得權力的** ;那是要縮小而不是要保留或擴大人與人之間社會差 別的行動的動力。”。這種德行和價值觀是威爾遜一 生文化使命的準繩。而要完成這樣的使命,有效實現 對重商主義的批判,僅靠躲在像牙塔裡搞藝術是不夠 的。隻有服務公眾,喚醒公共意識纔能給新貴**以 積極回應。在這種信念的驅動下,威爾遜選擇了做一 個文學批評家,並*終走向公共知識分子的舞臺。
      P19-2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