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孫中山評傳(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企業管理
    【市場價】
    1272-1843
    【優惠價】
    795-1152
    【介質】 book
    【ISBN】97872180752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東人民
    • ISBN:9787218075273
    • 作者:林家有//張磊
    • 頁數:1023
    • 出版日期:2014-02-01
    • 印刷日期:2014-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00千字
    • 林家有、張磊編著的《孫中山評傳(上下)》意在力求敘述孫中山的各個方面,包括他一生艱險曲折的戰鬥歷程、政治活動、哲學思想以及他的學識、氣質、膽略、器量、愛好、衣食、清儉廉潔的生活作風和偉大的人格等。《孫中山評傳(上下)》沒有一言是誇張,沒有一事是杜撰,書中敘及的每個感人的情節,**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實在的事跡和言行。
    • 林家有、張磊編著的《孫中山評傳(上下)》以 豐富的史料為基礎,從滿懷愛國與變革熱忱的青少年 寫起,至孫中山去世,真實記錄了孫中山的人生歷程 。今天,他依然是振興中華和統一祖國的光輝旗幟。
    • 導言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與近代化的先驅
      第一章 滿懷愛國與變革**的青少年
      第一節 “貧困之農家子”
      一、背山望海的故鄉——翠亨
      二、孫中山的家世與童年
      第二節 從山鄉走向世界
      一、前往檀香山
      二、開始接受西方教育
      第三節 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一、赴香港求學——“借醫術為入世之媒”
      二、“四大寇”結盟密謀反清
      三、輾轉澳門、廣州懸壺濟世
      第四節 兩次投書——政治生涯初試
      一、致函鄉邑紳耆試行社會改革
      二、上書李鴻章受挫立志革命
      第二章 開拓民主革命的道路
      第一節 以“強迫”手段“鋤去惡劣政府”
      一、孫中山改良思想的萌發
      二、孫中山革命思想的醞釀
      第二節 興中會的建立——走向共和的**步
      一、興中會建立的前因
      二、興中會在檀香山**
      三、香港興中會總會機關的成立
      四、興中會與會黨_
      第三節 革命“戰爭事業”的發端——“乙未廣州之役”
      一、廣州起義的背景
      二、廣州起義的運作
      三、廣州起義的影響
      第四節 流亡異域——“倫敦被難”與新的求索
      一、流亡異域的困頓
      二、命懸一線的被囚
      三、走出禁錮後的探究
      第五節 振奮人心的惠州起義
      一、與康黨合作的因果
      二、惠州起義的謀劃
      三、惠州起義的失敗與積極作用^
      第六節 迎接“新世紀的曙光”
      一、革命高潮的醞釀
      二、興中會對保皇會的反擊
      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
      第三章 為創建獨立、民主和富強的共和國而奮鬥
      第一節 民主革命與近代化政綱的形成
      第二節 “革命之中樞”——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一、招集同志“合成大團”
      二、同盟會的成立
      三、同盟會組織的發展
      四、同盟會的內部分歧
      第三節 同保皇派的論戰
      一、《民報》及發刊詞-,
      二、在東京開展兩條道路的大論戰
      三、論戰在東南亞地區的繼續
      第四節 持續的反清武裝鬥爭
      一、制訂《革命方略》
      二、同盟會發動的萍瀏醴起義
      三、策劃領導兩廣和雲南起義
      四、庚戌廣州新軍起義前後
      五、發動廣州辛亥“三·二九”之役
      第五節 武昌起義和南京臨時政府的組建
      一、武昌起義的爆發
      二、在美國和歐洲的活動
      三、組建南京臨時政府
      四、南北議和與“讓位”
      五、《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與中國政治的制度性轉型
      第四章 捍衛共和制度的“艱難頓挫”
      第一節 從“社會革命”到“二次革命”
      第二節 組建中華革命黨與反袁鬥爭
      第三節 回天無力——兩次護法運動
      第四節 《孫文學說》與“有志競成”
      一、《孫文學說》與人文精神的新構建
      二、“鼓動風潮”再接再厲
      三、“心理建設”方略的內涵和特征
      第五節 《實業計劃》與“再造民國”建設藍圖
      一、《實業計劃》的制訂
      二、實業建設的方案
      三、《實業計劃》的重大意義
      第六節 《民權初步》與重行革命的政治啟蒙
      一、《民權初步》的撰寫
      二、《民權初步》中的“社會建設”
      三、《民權初步》撰寫的意蘊
      第五章 聯俄聯共的決策
      第一節 **無產階級支持國共兩黨合作
      一、共產**和蘇俄對華政策的需要
      二、共產**、蘇俄推動中國共產黨制訂聯合戰線政策
      三、中國共產黨“三大”的召開和統一戰線政策的確立
      四、中國共產黨對刊、中山和中國國民黨態度的轉變
      第二節 孫中山聯俄的決策
      一、聯俄的原因
      二、聯俄的目的
      第三節 孫中山聯共盼決策
      一、反帝反封建軍閥的需要
      二、聯共政策的確立
      三、聯共改組國民黨的目的
      第四節 扶助農工的決策
      第六章 **次國共合作的建立與國民革命的高漲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一、國民黨“一大”的召開和國共合作的實現
      二、鮑羅廷與孫中山對改組國民黨思想歧異的磨合
      三、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講演
      四、孫中山《國民政府建國大綱》的公布
      第二節 黃埔建軍
      一、黃埔軍校的肇建
      二、黃埔軍校的組織機構及管理
      三、蘇聯和共產**的援助
      第三節 國民革命洪流洶湧澎湃
      一、革命群眾運動迅猛展開
      二、革命武裝力量的組建
      三、黃埔學生軍和滇、粵聯軍的**次東征
      四、平定劉震寰、楊希閔的叛亂
      五、剝、中山和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第四節 收回粵海關“關稅餘額”和鎮壓廣州商團叛亂
      一、關餘事件對孫中山的困擾
      二、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特殊意義
      第七章 北上——*後的悲壯歷程
      第一節 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抱病北上
      一、應馮玉祥國民軍之邀北上實行“中央革命”
      二、應皖、奉繫軍閥之邀北上謀求和平統
      第二節 繞道訪日謀求中日俄同盟
      一、繞道訪日的目的
      二、日本扶段(祺瑞)排孫(中山)的策略
      三、日本與歐美列強扶段(祺瑞)排孫(中山)聯合戰線的
      形成
      第三節 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而努力
      一、中國共產黨對孫中山北上態度的變化
      二、中國共產黨的大力支持與國民會議運動的興起
      第四節 壯志未酬偉人永逝
      一、病逝北京
      二、舉國哀悼
      第八章 孫文學說——中國近代化的理論先導
      第一節 孫文學說的文化取向
      一、孫中山文化取向的價值
      二、孫中山文化取向的特點
      第二節 孫中山中國近代化思想的內涵
      一、近代化的前提
      二、近代化的重要內涵
      三、近代化的杠杆
      四、近代化的必要條件
      五、近代化的主旋律
      第三節 民族主義思想
      一、孫中山首先揭櫫的戰鬥旗幟——“民族革命”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族主義
      三、民族主義的新階段
      四、民族主義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四節 民權主義思想
      一、近代中國民主主義思潮的高峰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權主義
      三、民權主義發展的新階段
      四、平等觀與自由觀
      五、有關政體的構想
      第五節 民生主義思想
      一、革命民主派的“社會革命”旗幟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生主義
      三、民生主義發展的新階段
      四、民生主義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六節 五權憲法一分權主義與政治體制的構建
      第七節 三民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
      一、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哲學的開端
      二、進化發展的普遍觀念
      三、以近代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自然觀
      四、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五、社會歷史觀點——“民生史觀”
      第八節 宋慶齡對孫中山思想與事業的忠誠守護
      一、並肩攜手走過的十年征程
      二、親密的助手、戰友、同志和伴侶
      三、對孫中山革命思想、政策的勇敢捍衛和發展
      結束語 傳承孫中山的精神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孫中山主要活動年表
      引用、參考書目舉要
      主要人名索引
      後記
    • 一、背山望海的故鄉——翠亨 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永 寧鄉大字都(今中 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美國傳記作家林百克在他的著作《孫逸仙傳記》 中以“向陽的廣 東”①來形容孫中山的家鄉——廣東。
      廣東位於中**地的南部,南海北部,擁有全國 *長的大陸海岸線, 港灣眾多,陸地河網交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優勢。早在明代,廣 州就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和廣東*大的商 業城市。到了清代, 廣東的對外貿易得到長足的發展。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在廣州設立 十三行,作為外貿交易場所。乾隆時期施行閉關政策 ,規定全國進出口貿 易都由粵海關經營,進一步鞏固了廣東的經濟地位。
      廣東是中西文化的交會點。廣東產生了*早的留 學生、*早的新聞報 刊、*早的西醫師、*早的科技人員,並湧現了一大 批**潮流的知識分 子,從向國人介紹西方情況的謝清高、梁廷楞,到大 力推行變法維新的鄭 觀應、康有為、梁啟超等,使廣東在當時領全國風氣 之先。遍布全世界的 廣東華僑也在中西文化交流及民族工業的發展過程中 擔任重要角色。
      香港和澳門原為廣東屬地,後分別處於英國與葡 萄牙的殖民統治之 下,顯然,它們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對中國的近代 化起了特殊的作用。
      廣東是資本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重災區,也是近 代中國反帝愛國運動 的前沿陣地,廣東人民首先起來反對西方列強入侵, 鴉片戰爭三元裡人民 抗英鬥爭堪稱中國近代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典範 。
      香山縣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的珠江口西岸,古代隻 是珠江口外伶仃洋上 的山地和島嶼,範圍在五桂山與鳳凰山之間,即今石 岐到澳門一帶。“香 山”這一名字的來源,據宋《太平寰宇記》記載:“ 縣南隔海三百裡。地 多神仙花卉,故稱香山。”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香 山島屬南海郡,唐至 德二年(757年),東莞縣在香山島設文順鄉,北宋初 年改為香山鎮。①南 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人陳天覺提議香山設 縣,得到朝廷批準, “遂判南海、番禺、東莞、新會四縣涉海地歸之”, 由廣州管轄。②雖然香 山全縣戶數近一萬,漁鹽興旺,但農田少,產糧不足 ,被列為下等縣。經 歷了數百年滄海桑田的變遷,到明代嘉靖年間,香山 東北部的衝積平原 “東海十六沙”逐步擴大,全縣農地增加到58.56萬 畝。③到清嘉慶二十四 年(1819年),沙田*迅速擴展到125.37萬畝,香山 島與大陸連接,成為 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與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同 列為大縣。④明清時 期,縣城的工商業興旺,小欖、南朗等圩鎮也呈現繁 榮景像。⑤ 香山地靈人傑,歷**產生過很多傑出的人纔。
      有學者發現,以縣城 石岐為分界線,石岐及其西北,尤其是小欖、古鎮、 濠頭、大湧、長洲、 沙溪等地區,位於珠江三角洲新舊衝積的分界線上, 由於地方豪強通過 “修祠堂、建立宗族、推行儒家教化,培育子弟獵取 功名等熟知的文化手 段去與王朝建立關繫,確立在地方的權勢”,“香山 縣在科舉方面的成就* 大部分集中在這一片區域”。⑥而在石岐東南及以南 的地區,“經濟發展及 社會控制上,都遜於石岐以北的地區,同時又與澳門 這個中西文化交融的 地區唇齒相依,有大量的海外華僑,由於地緣與人緣 的契機,能夠得風氣 之先”。“近代以來,大放異彩。從早期**的唐、 徐、鄭、莫四大買辦家 族到鄭觀應、唐廷樞、容閎、陸皓東、唐紹儀、程璧 光、吳鐵城、孫科、 王雲五、馬應彪、郭泉、郭樂、蔡昌、唐國安、梁如 浩、蘇曼殊、呂文 成、***、林偉民、楊殷……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 先驅孫中山,*是其 中*璀璨奪目的一位。”根據現有相關文獻史料統計 ,發現可考的香山籍 的孫中山革命支持者超過300人,其中九成半以上來 自這一區域。① 翠亨村位於香山縣東南面,屬永寧鄉大字都,北 距縣城石岐20多公 裡,南距澳門約37公裡,東南方隔珠江口與香港遙遙 相望。翠亨村坐西向 東,背倚五桂山餘脈;東南面是金檳榔山,一條名為 “石門溪”②的小溪 從山邊經過流人珠江口;西面是黃牛山;北面是翠亨 *高峰——犁頭尖 山;東北面朝向珠江口。“三面環山的山谷仿如一隻 東面開口的簸箕,山 谷內分布著溪流、稻田和村落。翠亨村就坐落在簸箕 的中央。”③位於村東 南的村道是縣城石岐通往澳門的主要道路之一。
      翠亨村四鄰以客家村為主,如竹頭園、攸福隆、 平頂、長沙埔、楊 賀、金竹山、練屋、張琶企、蘭溪、田心、三家村、 大像埔、白石崗、劍 首、書房坳等,隻有逕仔萌、山門坳(民國初年已荒 廢)是講本地白話即 石岐話的本地人村落。④ P25-2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