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西方美學名著譯稿 宗白華 著 著作 文學理論與批評文學 新華書店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小說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宗白華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24867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西方美學名著譯稿
    書名:西方美學名著譯稿 西方美學名著譯稿
    ISBN編號:9787562486749

    是否是套裝:否
    作者地區:中國大陸
    作者:宗白華

    代碼:35
    出版社名稱:重慶大學出版社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西方美學名著譯稿

    作  者:宗白華 著 著作
    定  價:35
    出 版 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1日
    頁  數:316
    裝  幀:平裝
    ISBN:9787562486749
    主編推薦

    西方美學是近代美學的源頭;而美學名篇更是奠定了當代美學的基礎。本書列選的溫爾曼、萊辛、康德,等等有名人物都是世界美學史的先驅和靈魂人物,他們的思想和作品在人類思想上都是不可逾越的。
    宗白華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1925年即開始講授康德哲學及西方美學,當時有“南宗北鄧(鄧以蟄)”之稱。
    作品文字優美,集知識性、思想性、文學性與一體,是名家經典之作。
    宗白華別集
    1.《美從何處尋》
    2.《西洋哲學史》

    目錄
    溫克爾曼美學論文選譯
    拉奧孔(節譯) 萊辛
    判斷力批判(上卷審美判斷力的批判) 康德
    附錄 康德美學思想評述 宗白華
    單純的自然描摹·式樣·風格 歌德
    歌德論 比學斯基
    席勒和歌德的三封通信
    悲劇世界之變遷 馬爾苦賽
    “知識學”導論 費希特
    黑格爾的美學和普遍人性 菲·巴生格
    馬克思美學思想裡的兩個重要問題 漢斯·考赫
    附錄 西方美學史 宗白華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西方美學名著譯稿》是宗白華先生所翻譯的一繫列西方近代美學名著的選集。
    書中收入了溫爾曼、萊辛、康德、歌德、馬爾苦賽、比學斯基、費希特、菲·巴生格、漢斯·考赫等在近代西方美學目前有著重大成果或重要影響的思想家、作家或評論家們探討美學、思考美學的很好著作。
    本書附錄了《康德美學思想評述》和《西方美學史》兩篇文章。這兩篇同樣精深的文章在此作為對譯著部分必要的補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宗白華 著 著作

    宗白華,哲學家、美學家、詩人。原名之槐,字伯華。生於安徽安慶市小南門方宅母親的家中,祖籍江蘇常熟。幼年在南京模範小學讀書。1919年在上海主編《時事新報》文藝副刊《學燈》,發現和扶植了郭沫若等文壇新秀。1920年赴德留學,先後在法蘭福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和美學。1925年回國,任南京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哲學繫教授。抗戰期間隨校遷至重慶,抗戰勝利後返回南京繼續任教。1952年改任北京大學哲學繫美學史教授直至逝世。
    宗白華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1925年即開始講授康德哲學及西方美學,當時有“南宗北鄧(鄧以蟄)”之稱。1986年12月20日......

    精彩內容

        一種判斷,當它提出了必然性的要求時,這時演繹的任務就出現了,這就是要證明它這要求的合法性來。如果它要求的主觀普遍性,這就是說要求每個人的同意,那麼,同樣這場合也出現,但後者卻不是認識判斷,而隻是對於一個被給予的對像的愉快感或不快感,也即是要求著一種一般地對於每個人有效的主觀的合目的性。而這個主觀合目的性不應是基於對這事物的概念,因為這裡是一鋻賞判斷呀!
        在這一場合我們需要不是有一個認識的判斷,既不是理論的判斷,這是以通過悟性被賦予的自然一般的概念的基礎的——也不是一(純粹的)實踐的判斷——這是以通過理性作為先驗地被賦予了的自由的觀念做基礎的——所以既不是表像一個事物的判斷,也不是為了把這事物產生出來,我要去做一些工作,按照它的先驗的有效性去辨明的。於是,一個單個的判斷的普遍有效性,它隻是......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