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論德國浪漫派(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世界名著
    【市場價】
    329-478
    【優惠價】
    206-299
    【介質】 book
    【ISBN】97875520109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10947
    • 作者:陳恕林
    • 頁數:382
    • 出版日期:2016-06-01
    • 印刷日期:2016-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13千字
    • 《論德國浪漫派(精)》作者陳恕林積聚三十多年心血之作,完整而又巧妙地梳理了德國浪漫派的歷史,“細致入微”而又“宏闊之至”。使讀者既能深入到德國浪漫派諸派別其裡,一窺各派別的細致“風貌”;又能延展至與德國浪漫派有關的同時代文學現像、文化思潮以及政治事件等廣闊視野裡,***、多角度的把握這一文學現像。本書行文酣暢淋漓,嚴謹灑脫,趣味雋永,使德國浪漫派的靈性、自在盡現字裡行間,十分具有可讀性。
    • 18世紀末發端於德國,隨後在歐洲各地出現的浪 漫主義,是一次波及範圍大,影響深遠,其“餘波” 至今尚未停息的文化思潮。其波及文學藝術、哲學社 會科學、自然科學諸領域,席卷了精神生活的方方面 面。本書探討的德國浪漫派,是這個思潮的源頭,特 指18世紀90年代至1850年前後由施萊格爾兄弟、諾瓦 利斯等掀起,隨後又有布倫塔諾、阿尼姆、克萊斯特 、霍夫曼、艾興多夫等大批作家參與的一場文學運動 。 德國浪漫派對後世有著難以估量之影響,它不僅 是現代派當中諸多流派之源,更在西方近現代思想史 上占有特殊地位。 陳恕林著的《論德國浪漫派》是自19世紀中葉“ 西學東漸”以來,我國學者繫統研究德國浪漫派的* 一部專著。不僅對德國浪漫派的形成歷史研究得十分 透徹,而且將德國浪漫派放入啟蒙運動、德國古典文 學,以及同時代的斯拉夫語世界的文學、英語世界的 文學(包括北美文學)、羅曼語世界的文學、北歐文 學等與它有關的文學廣闊視野裡一起考察。更難能可 貴的是,本書對歷史上關於德國浪漫派的論爭有著獨 到見地。方便讀者一本書把握德國浪漫派,更有助於 推動我國學術界對德國浪漫派的深入研究。
    • 前言
      導論
      第一篇 德國浪漫派的淵源與流變
      第一章 德國浪漫派的淵源
      第二章 一些作家的流派歸屬問題
      第三章 早期浪漫派(1790 — 1802)
      一、早期浪漫派的產生
      二、《雅典娜神殿》
      三、早期浪漫派的特點
      四、歷史功績
      五、耶拿浪漫派的解體
      第四章 中期浪漫派( 1803 — 1815)
      一、時代背景
      二、中期浪漫派的特點
      三、海德堡浪漫派(1805 — 1808)
      四、德累斯頓:中期浪漫派的另一個活動地盤
      (1806 — 1809)
      五、柏林(中期)浪漫派(1809/1810 — 1815)
      六、維也納浪漫派(1808 — 1815)
      第五章 晚期浪漫派(1815 — 1850)
      一、歷史背景
      二、天主教浪漫派之一:弗·施萊格爾和維也納後期浪漫派(1818—1829)
      三、天主教浪漫派之二:格雷斯、艾興多夫和布倫塔諾(1776—1842)
      四、施瓦本浪漫派(1807 — 1850)
      五、從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過渡
      第二篇 獨特的文藝理論
      第一章 德國浪漫派文藝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一、從推崇古希臘羅馬文學轉向中世紀和中世紀以來的現代文學
      二、鼓吹文藝同宗教的融合
      三、偏愛晦澀文字,向往神秘主義
      第二章 美學革命和文學綱領
      一、浪漫派的美學革命
      二、浪漫派的文學綱領
      第三章 斷片:德國浪漫派文藝理論的獨特形式
      一、斷片:浪漫派的重要理論形式
      二、浪漫派偏愛斷片的緣由
      三、斷片的傳統與樣板
      四、藝術風格與特色
      第四章 反諷:浪漫派美學的核心概念
      一、浪漫派反諷的來龍去脈
      二、弗·施萊格爾式的浪漫派反諷
      三、浪漫派反諷的接受
      第五章 文藝批評作為一種批評藝術
      一、弗·施萊格爾文藝批評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弗·施萊格爾的文藝批評理念
      第六章 長篇小說:浪漫文學之核心
      一、長篇小說在傳統的標準美學中的地位
      二、浪漫派的長篇小說理念
      三、歌德的《威廉·邁斯特》和德國浪漫派
      四、《盧琴德》:弗·施萊格爾小說理論的實驗基地
      第七章 志異小說和中篇小說
      一、志異小說
      二、志異小說大家:克萊斯特
      三、中篇小說
      第三篇 熱點難點問題
      第一章 啟蒙運動與德國浪漫派
      一、“對立論”的來龍去脈
      二、“對立論”難以自圓其說
      三、浪漫派:啟蒙運動精神的繼承發揚者
      四、基本看法
      第二章 弗·施萊格爾的萊辛評論
      第三章 法國大革命與德國早期浪漫派
      第四章 魏瑪古典文學與德國浪漫派
      一、時代名稱問題
      二、席勒與早期浪漫派
      三、歌德與早期浪漫派
      四、美學上的對比
      第五章 海涅與德國浪漫派
      一、海涅背棄浪漫派的原因
      二、海涅與浪漫派的關繫
      三、海涅對浪漫派的批判
      第六章 從德國浪漫派看“積極”與“消極”浪漫主義的劃分問題
      第七章 德國浪漫派與歐洲浪漫主義
      一、概述
      二、歐洲浪漫主義的特征
      三、德國浪漫派的個性特征
      四、德國浪漫文學在西方**的接受
      五、結語
      第四篇 人物研究
      第一章 浪漫派理論家弗·施萊格爾
      一、家庭出身
      二、青少年時期
      三、動蕩的生活,豐碩的成就
      第二章 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
      一、文學史論爭中的諾瓦利斯
      二、諾瓦利斯詩歌代表作:《夜頌》
      三、諾瓦利斯長篇小說:《海因裡希·馮·奧夫特丁根》
      第三章 怪誕小說藝術大師霍夫曼
      一、霍夫曼生平,從音樂家到小說家
      二、霍夫曼小說創作巡禮
      三、霍夫曼小說創作三原則
      四、霍夫曼小說藝術在後世作家中的反響
      附錄:其餘德國浪漫派作家簡介
      阿尼姆,貝蒂娜·馮
      阿尼姆,路德維希·阿希姆·馮
      布倫塔諾,克萊門斯
      沙米索,阿德爾伯特·馮
      艾興多夫,約塞夫·馮
      富凱
      格林兄弟
      格雷斯
      克爾納
      米勒,亞當
      施萊格爾,奧古斯特·威廉
      施萊格爾,多羅苔婭
      謝林,卡羅利妮
      烏蘭德
      瓦肯羅德
    • 第一章 德國浪漫派的淵源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震撼了整個歐洲,它 標志著人類社會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具有 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德國浪漫主義運動是在法國事件 直接影響下出現的文藝思潮,它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 政治上要求擺脫封建統治、爭取個性解放,思想上反 對平庸的理性主義,文藝上反抗古典主義條條框框束 縛的鬥爭。
      浪漫派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它是特定歷史時 期,特定文化文藝思潮孕育下產生的。其源頭可以追 溯到虔誠派、啟蒙運動、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運動。
      虔誠派(Pietismus),也叫虔敬派或虔敬主義, 是德國耶穌教內部的一個教派,盛行於17世紀至18世 紀,主要代表人物有施彭納(Ph.J.Spener,1635— 1705)和弗蘭克(A.H.Francke,1663—1727)。虔 誠派的鬥爭矛頭主要指向教會的僵化教條的正統觀念 ,它與教會正統的拘泥於文本的本本主義不同,其強 調“內心的虔誠”,把感情視為教徒與上帝之間關繫 的基礎,力圖通過虔誠與博愛去克服正統觀念。它的 主張起初遭到國教正統派的反對,但不久就得到國王 的支持,並為各階層民眾所接受。借助以創建人命名 的“哈勒·弗蘭克基金會”的作用,虔誠派的影響擴 展到歐洲其他耶穌教**以至北美。其深遠影響主要 是通過馮·青岑多夫(N.L.Von Zinzendorf,, 1700—1760)創建的亨胡特兄弟會教派實現的。虔誠 派通過富有創造性的語言對赫爾德、維蘭德、舒巴特 、歌德、席勒等許多德國作家,包括一些浪漫派作家 ,產生了持久的和深刻的影響。歌德早年一度同虔誠 派團體過從甚密。詩人在《詩與真》第八篇裡總結了 虔誠派對他本人和他那個時代的影響。德國早期浪漫 派人士施萊爾馬赫和諾瓦利斯,從小就受到亨胡特兄 弟會教派的熏陶,諾瓦利斯通過其父親接受了該教派 的思想,其父為虔誠派信仰復興運動 (Erweckungsbewegung)的參加者。
      啟蒙運動(Auflarung),它與德國浪漫派的關繫 ,一向是熱門話題,備受世人關注,舊的文學史和傳 統的觀點總是認為兩者是對立的,把後者說成是對前 者的反動。但是新近的文藝學研究成果卻向傳統的觀 點提出了挑戰,認為兩者之間雖然存在矛盾,但後者 批判地繼承了前者的傳統,前者為後者的產生與發展 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參見本書第三篇第一章《啟蒙運 動與德國浪漫派》)。
      感傷主義(Empfindsamkeit),又稱“主情主義 ”,是18世紀後期資產階級啟蒙運動中的一種文藝思 潮,起源於英國,因英國作家斯特恩的小說《在法國 和意大利的傷感旅行》而得名。這一派作家反對冷酷 的理性主義和僵化的古典主義,提倡直抒胸臆和內心 感受,把個人感情生活的描寫視為文學創作的中心任 務。他們重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強調個性和個人精 神生活的刻畫。顯然,這些主張與浪漫派精神一脈相 承。
      狂飆突進運動(Sturm und Drang),簡稱狂飆運 動,是18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德國發生的一場規模巨大 的運動,因弗·馬·克林格的同名劇作《狂飆突進》 而得名,這場運動具有濃厚的反封建色彩。歌德稱它 為一場“文學革命”。青年歌德、席勒、克林格和倫 茨等是這場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赫爾德為其精神領 袖,他影響了包括歌德、席勒在內的一大批作家,他 的著作奠定了“狂飆突進運動“的世界觀和美學基礎 。狂飆突進運動強調發揮個人作用和個人的主觀能動 性,提出了兩個體現時代精神的口號和主張:歌頌自 然、崇拜天纔。
      在狂飆運動作家看來,“自然”是與僵化相對立 的概念。“歌頌自然”意味著政治上反對專制統治, 結束封建割據局面;思想上反對僵化的理性主義獨裁 ,衝破一切思想牢籠;藝術上反對法國古典主義的條 條框框,以求創作自由。人作為大自然的組成部分, 理應充分享受自由,獲得個性的全面發展。在德國, 盧梭也備受推崇,他被尊為先知,在理性主義時代, 他的著作如同上帝的啟示。因為他的核心概念——自 然、心靈、愛情和自由,使人們對世界有了嶄新的認 識。他提出的“回歸自然”,意味著回到不受約束的 自然生活方式中去。這個口號對摧殘人性的封建專制 主義無疑是有力的批判,當時在德國產生了廣泛的共 鳴。
      狂飆運動時期,人們對“具有獨創性的天纔作家 ”(Orginalgenie)是頂禮膜拜的,把他們視為理想人 物。這類人物具備兩種品格:其一,富有獨創性,不 去抄襲、模仿他人作品,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約束,我 行我素,蔑視他人批評;其二,富有直觀、直覺能力 ,他們有非凡的靈感,無須經過深思、推理等意識的 理性活動,就可以認識客觀事物,甚至錯綜復雜的事 物。顯然,這種“直觀論”帶有某種神秘的唯心主義 色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格格不入的。
      綜上所述,17、18世紀的一些文化文藝思潮,如 虔誠派、啟蒙運動、感傷主義,特別是狂飆突進運動 ,都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程度上對浪漫派的產生 和發展發生過影響,它們構成了浪漫派產生的源泉。
      有人把虔誠派、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運動籠統地稱為 前浪漫派或前浪漫主義(Vorromantik),其實,這是 個模糊概念,並未被普遍接受,因為它缺乏統一的綱 領,沒有明確的代表人物和時限。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