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新紅利 贏在下一個四十年 滕泰,劉哲,張海冰 著 經濟理論經管、勵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管理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滕泰、劉哲、張海冰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090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ISBN編號:9787520709002
書名:新紅利-贏在下一個四十年 新紅利-贏在下一個四十年
作者:滕泰、劉哲、張海冰

代碼:49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東方出版社


    
    
"

新紅利 贏在下一個四十年

作  者: 滕泰,劉哲,張海冰 著
size="731x8"
定  價: 49.8
size="731x8"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9年05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230
size="731x8"
裝  幀: 平裝
size="731x8"
ISBN: 9787520709002
size="731x8"
主編推薦

  

目錄
序言下一個四十年,中國經濟的新紅利在哪裡/001
章紅利褪去的中國經濟/001
節中國經濟的企穩與結構轉型/003
一、外部環境變得更加復雜/003
二、“去產能”擴大化扭曲供給結構/004
三、從“金融收縮”到“金融擴張”的時滯/005
四、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與風險點/007
五、經濟階段性企穩的前提條件/008
第二節中國會不會上演“失去的20年”/009
一、中國經濟不同於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經濟/009
二、會不會上演“失去的20年”關鍵看國內改革能否再造新紅利/010
第三節中國經濟會“滯脹”麼/013
一、中國經濟有“滯”無“脹”/014
二、原材料價格對物價的實際影響小於直觀現像/014
三、成本上升若不衝擊物價,必然衝擊投資/015
第四節影響民間投資的深層次原因/017
一、企業的發展很難獨立於宏觀環境/017
二、各種成本持續上升/018
三、斷貸與融資成本衝擊/020
第五節當總需求刺激效應遞減/022
一、需求管理的思想由來——從西斯蒙第到凱恩斯/022
二、中國的需求管理政策/023
三、總需求刺激效應遞減/024
第六節中國經濟周期的復雜性與新特點/027
一、新時期經濟周期的復雜性與新特點/027
二、決定經濟周期性波動的根本原因是供給結構的變化/028
三、中國本輪經濟下行的本質原因:供給結構老化/029
第二章再造新紅利,觀念先突破/033
節互聯網和金融是否創造財富/035
一、新“大帽子”——子虛烏有的“虛擬經濟”/035
二、新實體經濟——從反擊、防御到逃跑、出賣/036
三、軟價值時代——切勿用昨天的理論管理今天/038
第二節軟財富的新源泉和價值新規律/042
一、軟財富的新源泉/042
二、如何衡量軟價值/044
第三節把握新經濟的軟性特征,創造軟價值/047
一、新經濟的軟性特征/047
二、有效價值投入因子:軟價值的個創造階段/048
三、傳播群體廣度和軟價值乘數:軟價值的第二個創造階段/050
四、軟價值實現的彎曲路徑/051
第四節軟資源——搶占全球價值創造制高點/053
一、新時代全球財富創造和分配的主導要素/053
二、如何培育軟資源,提升中國國際分工地位/055
第五節以人民為中心,從國富到民富/057
一、福利原則:財富越向民營和家庭部門傾斜,人民福利越高/057
二、效率原則:利益越直接,財富增長效率越高/058
三、二戰以前的全球財富結構:以民營企業和家庭所有為主/060
四、二戰後國有財富的擴張及影響/061
五、以人民為中心,追求民富纔是可持續發展之道/063
第六節深化產權改革的認知前提/065
一、如果瓜分他人財富“天經地義”,誰還去創造新財富/065
二、不尊重私有財產權,必然陷入產權改革陷阱/068
第三章借力新經濟,創造新紅利,跳出傳統經營困局/071
節軟性制造——重新定義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道/073
一、軟性制造:新時代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大趨勢/073
二、制造業的商品軟價值繫數/075
三、軟性制造:重新定義制造業,滿足新時代美好生活需要/076
四、實施軟性制造戰略:新時代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之道/077
第二節軟價值戰略——美國從貿易逆差中賺取利益的秘密/079
一、中國隻賺順差,而美國公司賺錢/079
二、硬價值企業困難,軟性制造賺錢/080
三、軟性制造的兩階段/080
四、學習美國企業提升軟價值/081
第三節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084
一、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不平衡性與產業結構的新特點/084
二、軟硬產業的“八二定律”:掙脫自然資源束縛的經濟發展新趨勢/085
三、大力發展軟產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長期必然選擇/087
第四節軟企業戰略:以小米為例/092
一、先有公眾價值,後有盈利模式/092
二、消費者也是價值創造者/094
三、通過彎曲、立體的路徑實現價值/095
四、高度重視軟資源/097
五、以“快”應對“不確定”/098
六、抓住核心人纔這個“理想黑體”/099
第五節站在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新起點——以中美競爭背景下的信息產業發展為例/101
一、站在新一輪產業革命的起點的中美信息產業競爭/101
二、放松技術供給抑制,加大技術驅動力/103
三、中國信息產業的結構升級之道/105
第四章隻有推進真改革,纔能再造新紅利/109
節不能用供給側管理代替供給側改革/111
一、“去產能”擴大化及其影響/111
二、“去產能”擴大化的本質——刀刃向外、層層加碼的供給管理措施/112
三、衡量供給側改革成效的根本標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113
第二節深化制度改革,發掘供給潛力/115
一、制度改革是經濟增長的條件/115
二、如何形成富有財富活力的制度供給/115
三、中國供給側改革的制度潛力/117
第三節加快產權改革,釋放制度紅利/121
一、改革如何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障礙/121
二、改革必須突破保守思想和舊價值觀/123
三、不能把產權結構視為分配機制/124
四、理想的產權關繫形成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角色/125
化的市場化改革和市場化交易是產權改革的關鍵/126
第四節全面減稅激發企業活力/128
一、臨界稅率的影響因素/128
二、中國稅負是否接近了“臨界稅率”/130
三、若減稅力度的進度低於預期,經濟效果會打/131
四、大力度減稅,提升經濟持久動力/132
第五節按要素邊際報酬分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134
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經濟轉型和可持續增長/134
二、要素占有及要素報酬分配的公平性與中等收入群體擴大/135
三、以“要素貢獻和邊際報酬”為核心的收入分配機制/138
第六節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重在疏經絡、降成本/141
一、金融體繫的供給側結構性問題/141
二、金融去杠杆的反思:監管政策也要選擇合適的時機/143
三、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疏經絡、降成本/144
第七節深化民生領域供給側改革,滿足美好生活需要——以醫療產業為例/147
一、供給總量不足,供給結構不合理/147
二、醫療供給質量偏低,供給價格形成機制扭曲/148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醫療行業難題/149
四、構建“三維醫療評價體繫”和醫療行業退出機制/153
五、圍繞醫護人纔培養,多舉措激發醫者活力/154
第五章找準新時代地方政府定位,發力營造新紅利的營商環境/157
節既要重視硬環境,更要在軟環境上實現新突破/159
一、軟環境:中國的新區、高新技術區要向硅谷學什麼/159
二、軟環境建設:老工業區轉型的關鍵/161
三、在軟環境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的政策建議/162
第二節中國營商環境全景透視/165
一、各省級行政區的營商環境呈現出顯著差異/165
二、各省級行政區硬環境的差距在縮小,軟環境的差距有拉大趨勢/166
三、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技術、人纔三大軟環境優化是關鍵/167
四、東部領先省級行政區營商環境競爭激烈,不日進則日退/167
五、中部崛起具備了一定的營商環境基礎,龍頭效應已顯現/168
六、西部地區呈現“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169
第三節聚焦營商環境的優勢與短板,助力地方經濟轉型發展/170
一、東北振興:艱難轉型中的營商曙光/170
二、能源重化省份:由硬到軟的蛻變/171
三、硬資源配合軟環境,沿邊省級行政區的後發優勢有望顯現/171
四、河南、海南獨特優勢未充分發揮,改善營商環境,“兩南”經濟有望實現質的突破/172
五、雲貴高原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軟硬環境均大有可為/173
六、沿海地區硬環境更具優勢,閩津魯軟環境改善仍有潛力/174
七、西部龍頭陝川渝,營商環境提升在行動/175
第四節優化營商環境,需直面企業的關切點/176
一、因地制宜,補齊硬環境短板/176
二、精準施策,提升軟環境/176
三、改善政策環境,提升營商便利度/177
四、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企業最好的定心丸/178
五、全面、客觀、科學評估營商環境,補短板精準施策/179
第五節31個省級行政區營商環境指數排名/180
第六章前景展望/185
節中國經濟展望:風險、結構與未來/187
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聯繫是割不斷的/187
二、我們處於周期的哪個階段/188
三、房地產這頭“灰犀牛”還在我們身邊/189
四、傳統工業化的“列車”越開越慢/192
五、下一班列車是那些新經濟和軟產業/194
六、深化改革後,有望企穩的經濟增速水平/195
第二節產業升級與城市未來/197
一、新時代城市發展中的供給側結構性問題/197
二、未來,城市是一個逐漸軟化的過程/200
三、新經濟與城市未來/203
第三節後工業化時代就業新特點/207
一、後工業時代是一個軟價值時代/207
二、後工業時代的就業“大遷移”/208
三、新技術革命下就業的軟性特征/210
後記後工業化時代的經濟理論創新——為了下一個四十年/215
附錄新供給主義宣言/223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本書從新供給主義經濟學角度,剖析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的原因,分析當前經濟狀況;結合新經濟的興起,提出軟價值概念,探尋產業升級轉型之道;分析如何正確認識和實施供給側改革,並對未來中國經濟狀況做出展望。
部分著眼紅利褪去後的中國經濟,分析目前的復雜性與新特點。第二部分打破對互聯網等新經濟的質疑,提出再造新紅利,必須認識到軟價值、軟產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提出,促進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必須借力新經濟,發展軟產業。第四部分總結供給側改革在實踐中的問題,提出改革要點。第五部分以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的數據為依據,分析各省營商軟硬環境,聚焦優勢、短板,助力地方發展。第六部分分析中國經濟未來的結構、風險與機遇等。

作者簡介

滕泰,劉哲,張海冰 著

size="43x26"

  

精彩內容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