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金融社會主義(從華爾街時代到華盛頓時代)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金融
    【市場價】
    238-345
    【優惠價】
    149-216
    【介質】 book
    【ISBN】97875060464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
    • ISBN:9787506046466
    • 作者:(日)高田創//柴崎健//石原哲夫|譯者:程茜
    • 頁數:156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6千字
    • 經濟危機爆發後,**進入“金融社會主義”時代。放眼未來三十年,**金融市場何去何從?
      《金融社會主義(從華爾街時代到華盛頓時代)》由日本的高田創、柴崎健和石原哲夫著,程茜譯。作者長期任職於**金融公司。作為金融組織中的一員,意圖通過本書展望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本次金融危機對持續至今的金融膨脹這一資本主義的存在方式提出了質疑。金融行業裡重新審視商業模式的趨勢日強,在矯枉過正的反省中出現了強化監管的勢頭。然而,這種“淨化運動”究竟會導致新型金融呈現怎樣的態勢,形成怎樣的金融模式?金融泡沫的產生本身就是資本主義體制無法避免的產物,在這樣的前提下,是否有必要將金融視為“必要惡”呢?
      本書在探討新型金融的同時,力圖為揭示金融的本質提供一條途徑。
    • 《金融社會主義(從華爾街時代到華盛頓時代)》由日本的高田創、柴崎 健和石原哲夫著,程茜譯:美國由“華爾街時代”過渡到了“華盛頓時代” 。金融市場從過去三十年的自由化及迅速膨脹階段開始朝著收拾這一殘局、 制定新規則的方向轉變。 全球金融資本市場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20世紀70年代的金融 自由化以及泡沫形成進而崩潰的21世紀初之後,進入了“金融社會主義”時 代。《金融社會主義(從華爾街時代到華盛頓時代)》力圖通過梳理過去金融 發展脈絡,並從近期的次貸危機入手將演變至今的歷史脈絡逐一理清,以此 為基探尋未來30年的金融疆域。
    • 第1章 人類的驕奢觸犯神旨——金融衰退能否抵御
      1 失去秩序的**金融市場
      2 期待金融發揮“商社型”綜合功能
      3 從次貸危機看金融模式的挫敗
      第2章 世界經濟危機引發恐慌
      1 資產負債表不斷調整的歷史
      2 日本不良資產處理的歷史
      3 去杠杆化與政策應對的課題
      第3章 從資源量看實體經濟與金融之間依存關繫的減弱
      1 重新審視20世紀70年代
      2 實體經濟的金融商品化現像
      第4章 身陷危機的美國何去何從
      1 一繫列政策的成效
      2 不良資產收購計劃TARP的變遷
      3 保護主義抬頭
      4 次貸危機將改變未來30年的進程
      第5章 瀕臨崩潰邊緣的市場型金融模式
      1 歐美金融機構商業模式的挫敗
      2 針對次貸危機的監管措施
      3 日本銀行監管的轉變
      第6章 日本市場型間接金融的衝擊
      1 日本型金融模式的探索
      2 未來的金融中介模式
      3 信用中介體繫如何變革
      4 金融機構的結構變化
      第7章 增強公共支持的金融效用模式
      第8章 展望金融業的未來30年
    • 1 失去秩序的**金融市場 觸犯神旨的巴別塔 那時全世界使用同一種語言。為博得贊譽人們用磚瓦代替石頭,用瀝 青代替灰泥,試圖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神目睹著人類的這種行徑,認為 通用同一語言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便讓人類的各個族群使用**不同 的語言,彼此無法溝通。從此以後,人類內部發生動亂,流浪各處。
      (摘自舊約聖經《創世記》**1章) 在思考與次貸危機類似的事例時,著者不禁想起舊約聖經的開頭部 分,《創世記》的巴別塔寓言。“磚瓦和瀝青”如今聽起來泛著些許古舊的 氣息,但在那個時代它們無疑是“**技術”的像征。用“金融技術”來 衡量當今的金融無疑是妥帖的。人類建造巴別塔的那種“浮誇”與“操之 過急”可以引申為金融領域的“杠杆效應擴大”。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在 杠杆效應擴大的背後存在著“同一語言”,即“基本構造等級”之類的結 構。觸犯神旨後出現的混亂局面也可以等同於金融領域的“時價混亂”。
      其外,正如巴別塔寓言*後所呈現的那樣,人們操著不同語言踏上了流離 失所之旅,我們則不得不面對眼下的金融問題,即次貸危機,隻有“挪亞 方舟”方能解救。
      泡沫經濟崩潰後,經歷了“失去的十年”的混亂期,日本經濟略微呈 現了復蘇的跡像,卻又不得不面對這一泡沫崩潰後出現的新型經濟“海 嘯”——次貸危機。這是繼上次危機後又一次*為嚴重的危機,根源並不 在日本,這是一場緣自歐美的“海外大海嘯”。過去十餘年問,歐美一直 是日本解決本國經濟問題時效仿的榜樣,如今較日本先邁出一步的歐美模 式已經被迫做出修正,日本也就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前進方向了。
      由此產生的結果不是金融進步,而是觸犯“神旨”後世界被迫回歸到 過去的“乏味金融時代”,這是一次階段性的“金融衰退”。人類歷史不斷 重復著操之過急及因此而產生的反作用的過程,金融的發展歷程也未能例 外。此次次貸危機也正是人類所采取的杠杆效應擴大和金融泡沫所導致的 觸犯“神旨”的後果。
      德國新教福音主義教會議長沃爾夫岡·胡佛在2008年12月25日的聖 誕節祝詞中,對德國某大型金融機構首席執行官(cEO)瘋狂追求短期利 益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判,他本人也因這一非凡的舉動而備受關注。我 們可以認為,這是對孕育了與巴別塔同樣危險的次貸危機的當今金融領域 所敲響的警鐘。
      泡沫經濟後,日本在否定既往金融模式、構建新型金融模式的道路上 再次被否定,從而極易產生走投無路的閉塞感與*望感。20世紀90年代 泡沫經濟崩潰時,日本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面對本國危機具有一種“必須 有所行動”的積極意識。但本次危機中,日本**蔓延著一種相對輕松的 情緒,認為“次貸危機緣自國外,和日本沒有太大關聯,而本國的問題已 經是過去時了”,日本便采取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因此, 日本面臨的*大風險是面對眼前的經濟困難對**整體形勢把握不足。事 實上,當前的政局混亂恐怕也是由於這種精神上的投機取巧。
      人們常用“百年不遇”來形容這次次貸危機,但是對大多數普通人而 言,他們多懷有“為什麼惡化到這種程度?”“真的有那麼糟糕嗎?”這樣 的印像。在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後,人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慮,但金融領 域的問題往往難以見到實體,所以這次危機要比日本的泡沫崩潰*加難於 理解。本書的出發點正是力圖解開這些疑慮。本書中的一個關鍵詞是“歷 史的分量”,即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30多年,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發生過大蕭條的60年進行綜合梳理。探討未來30年的金融發展願景* 不能忽略這一段歷史所具有的分量。
      目前,信貸產品被當作金融商品使用導致了大規模的信用緊縮、信用 喪失及恐慌擔憂。追根溯源,**經濟活動、金融活動是在高風險的信用 市場有意識地設立一個“聖域”纔得以順利進行的,企業與個人間的相對 交易本質上都是與風險同在的。因此,金融機構介入其中成為媒介,通過 判斷個別風險來提供信用,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士通過“無風險”使資金運 營保持順暢。但是,前提是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必須是安全運營的金融監督 組織。市場性金融和鄉村社會一樣,是一種建立在井然的秩序之上的優越 結構,因此,“村規”,即共同的基礎構造、作為共通語言的建制及能夠進 行評估的統一化商品,成為其不可或缺的前提。
      *近,有這樣一種論調,即“不應依據基本建制進行判斷”。人們很 容易認為這種“自行作出全部判斷”的觀點是正確無疑的,但如果將此觀 點付諸實踐,我們將會陷於兩種境地,要麼回歸傳統的銀行借貸,要麼回 到個別企業或個人的相對交易。在巴別塔寓言裡,人們*後回到語言各持 一方的混亂狀態;在當今金融領域,那就意味著**的信用緊縮、信用喪 失以及恐慌狀態。對基本建制進行批判很容易,但對其否定往往意味著有 可能造成信用喪失的嚴重後果。
      這種過度行為的**化*終觸犯了“神旨”,其結果便是次貸危機。
      回歸“乏味金融”還隻是一種“單純的逃避”,如果任其發展,則有可能 面臨信用喪失的風險。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同年11月召開的金融峰 會正是由於各國政府領導意識到這種可能性而采取的行動。P001-00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