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世界經濟
    【市場價】
    510-739
    【優惠價】
    319-462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416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41669
    • 作者:(美)埃德蒙·費爾普斯|譯者:餘江
    • 頁數:363
    • 出版日期:2013-09-01
    • 印刷日期:2013-09-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56千字
    • 《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繁榮)(精)》編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
      中國經濟為什麼增長乏力?其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哪裡?脆弱的創新體制、焦躁的民眾情緒、激進的投資策略讓中國的經濟增長漸漸失去了增長的動力。這本書是當下中國*緊缺的一本書,它找到了中國經濟的癥結所在。
      此書提出了民富纔能國強,公眾的創新纔能帶來**的繁榮,這正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
      此書解決了當前中國經濟的熱點話題:社會如何繁榮?經濟如何增長?就業如何實現?**提出了國民經濟增長的原動力,記住,這種原動力不是科技,也不是發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經濟增長****研究專家集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傾力打造。此書將作為2013年*重要的經濟讀物在**上市。
      世界銀行原副行長林毅夫教授、新華都商學院執行院長何志毅教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王建國教授、美聯儲前**保羅·沃爾克、哈佛大學教授勞倫斯·薩默斯共同**。
    • 《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精) 》編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 《大繁榮(大眾創新如何帶來國家繁榮)(精) 》內容提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業與增長理論 全球權威學者 數十年磨一劍,中英文同步出版 經濟如何增長?經濟繁榮又來自何處?繁榮的源 泉在今天為什麼受到威脅? 在本書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 斯根據畢生的思考對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觀點。為什麼 經濟繁榮能於19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60年代在某些國 家爆發?它不但生產了規模空前的物質財富,還帶來 了人們的興盛生活——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有意義的 職業、自我實現和個人成長。 費爾普斯指出,這種興盛的源泉是現代價值觀, 例如,參與創造、探索和迎接挑戰的願望。這樣的價 值觀點燃了實現廣泛的自主創新所必需的草根經濟活 力。大多數創新並是是亨利·福特類型的孤獨的夢想 家所帶來的,而是由千百萬普通人共同推動,他們有 自由的權利去構思、開發和推廣新產品與新工藝,或 對現狀進行改進。正是這種大眾參與的創新帶來了庶 民的繁榮興盛——物質條件的改善加上廣義的“美好 生活”。 作為中國經濟問題研究專家,費爾普斯認為,中 國將開啟從貿易商向創新者、從商業經濟向現代經濟 的轉軌,最早的行動可能會很快展開。這一轉軌可能 要經歷一兩代人的時間,但他認為沒有什麼必然理由 能阻止中國完成這個旅程。 作為一本兼具現實意義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大 繁榮》對任何關心經濟增長源泉和社會發展未來的讀 者都是必讀之選。
    • **序一IX
      **序二XI
      **序三XV
      中文版序XVII
      前言XXI
      概論 現代經濟的誕生?
      **部分 活力與體驗
      第一章 現代經濟體的活力之源
      創新、活力與增長
      歷**出現的現代經濟體的內部運動
      社會制度
      第二章 沒有止境的經濟增長
      物質收益的豐饒之角
      並非**的玫瑰園
      第三章 精神之火:現代經濟如何影響世界
      另一個世界:工作和職業的改造
      從藝術和文學中反映出來的現代體驗
      小結
      第四章 經濟社會是如何形成的
      經濟制度:自由、財產和金融
      政治制度:代議制民主
      經濟文化:差異和改變
      缺失的拼圖:人口和城市
      **部分小結
      第二部分 鮮花與荊棘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
      現代社會中的不滿
      社會主義的理想
      理想的社會主義有可能建成嗎?
      社會主義奇怪的一面
      對社會主義的恐懼
      第六章 第三條道路
      對現代經濟的社團主義控訴
      20世紀早期的社團主義
      社團主義在“二戰”後的演化
      新社團主義
      社團主義的陰暗面
      第七章 新社會主義與新社團主義經濟
      社會主義——主張和實際表現
      社團主義——主張和實際表現
      創新的貧乏
      第八章 各國的滿意度
      工作滿意度的國別差異
      國別差異的制度原因
      國別差異的文化原因
      第三部分 衰敗與重生
      第九章 衰敗的裡程碑
      經濟衰退的早期數據
      政策措施和其他反饋
      輻射作用:包容性、不平等問題和工作滿意度
      第十章 經濟為什麼會衰落
      衰落之源
      第二次轉型
      第十一章 美好生活:亞裡士多德和現代的定義
      美好生活的人文主義概念
      亞裡士多德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實用主義者的美好生活
      活力主義者眼中的美好生活
      對“美好經濟”的啟示
      第十二章 美好與正義
      現代經濟中的正義
      多重人性中的正義
      看似正義的解放體制
      小結
      結語 現代經濟社會的重建之路
      大事記 現代主義與現代性
      參考文獻
    • 第九章衰敗的裡程碑 與19~20世紀大多數時期成就輝煌的現代經濟相 比,**的美國經濟產生了巨大差距,這從經濟表現 的幾個核心維度(工作滿意度、失業率和相對生產率 )上能清楚地反映出來。數據顯示,早在20世紀70年 代中期,這三方面都出現惡化,隻有工作滿意度在* 近的互聯網繁榮期有過短暫的回升。其他西方**也 或早或晚出現了類似的惡化趨勢:德國始於20世紀80 年代,意大利和法國則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由 於美國經濟也逐漸顯現出增長乏力,這些嚴重缺乏自 主創新的**便再也不能通過搭便車的方式維持繁榮 。
      美國經濟的長期惡化一開始顯得很神秘。從20世 紀6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後期,由於大量女性和年輕人 加入勞動力大軍,失業率有所上升,工資有所下降。
      但人口結構對生產率增長的衝擊顯然是暫時現像,經 濟的持續惡化表明其構造板塊正在發生變化——一種 繫統的、本質的變化。
      經濟衰退的早期數據 雖然直到20世紀70年代早期美國生產率增長的嚴 重減速纔充分顯露出來,但實際上這種趨勢早在若干 年前就已出現,隻是被繁榮的就業市場掩蓋了。1962 年秋天,約翰·肯尼迪在總統競選中提出了“讓美國 再度前進”的口號。諷刺的是,現有數據表明,明顯 的生產率減速正是在1964年左右開始顯現,之後一直 斷斷續續地惡化,直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1993年之 前,美國的生產率增速都**低,進入互聯網繁榮時 期後有顯著回升,此後又回到20世紀70年代的蝸牛速 度。
      剖析生產率減速有助於我們看清真相。生產率有 兩種類型,人們較熟悉的一種是產值與工作量的關繫 ,被稱為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增速如圖9–1所 示。在1972年之前的幾十年,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速 都維持在每年2。33%的均值附近,但1972年之後, 均值下降到1。57%。有一段時間,人們以為從20世 紀70年代早期到80年代早期的工作小時數的迅速增加 導致勞動報酬遞減。然而伴隨著勞動生產率增長的減 速,資本平均產出的增速下降得*快,這就很難歸咎 於勞動投入的增加。我們還可以把這兩個要素的生產 率進行綜合,觀察全要素生產率或多要素生產率的增 速變化(這個概念在第七章已介紹過,相當於單位資 本和勞動的組合產出)。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參見圖 9–2:1972年之前約為2。26%,此後約為1。17%。
      全要素生產率的減速比勞動生產率的減速*嚴重。如 圖9–1和圖9–2所示,在互聯網繁榮時期生產率出現 了加速,趨勢逆轉,但泡沫破滅之後,增長率下降的 情況*為嚴重。
      1973年,當生產率增速下降已**明顯(並將繼 續惡化)時,失業率開始大幅上升,從1968~1969年 多數月份3。4%的低谷,提升到1975年5月9。0%的 高點。1972~1981年平均失業率為6。6%,而此前20 年的平均值僅為4。6%,1900~1929年和平年份的平 均值為4。95%。1973年後的城市騷亂尤其嚴重,石 油價格在1973年和1979年的急劇提高*是火上澆油, 不過這種效應是暫時的(特別是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 )。在1973年之後的30年裡,平均失業率為6。3%, 其中1982~1991年為7。0%、1992~2001年為5。4 %、2002~2011年為6。5%。歐洲**在此期間也出 現了類似的失業率上升。在所有西方**,生產率增 長減速帶來的嚴重失業問題已成為整個時代的標志。
      生產率增速放緩和失業率提高之間是因果關繫嗎 ?對不同類型經濟體(某些依然基本保持現代性質, 某些已不再是現代經濟)約20年的觀察表明,生產率 增長減速與失業存在繫統性的聯繫。經合組織職業研 究的結果顯示:英國的失業率一開始比美國還低,但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已超過美國,法國的失業率也在 80年代超過美國,德國則於90年代中期超過美國。與 之相對應的是,生產率增速下滑幅度較大的依次是德 國、法國、英國、美國。因此,生產率增長減速會規 律性地帶來*多失業,胡恩(Hoon)和我在1997年的 一篇論文中**闡釋了這個現像。其實很多記者對此 早就心知肚明,他們甚至開始用“增長”作為高就業 的同義詞,直到2010~2011年的“無就業復蘇”纔打 破了這種約定俗成。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歐洲增速放 緩的原因與美國不同,但增長率同失業率的直接聯繫 依然很緊密。當然,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出現過生產 率迅速增長但就業不振的現像,即“大蕭條”時期。
      經濟學家提醒過我們,創新活躍會造成某些摩擦性失 業。不過,大規模失業似乎難以歸咎於快速的生產率 增長,應該是其他貨幣和非貨幣因素推高了失業率。
      如果當時沒有生產率的快速增長,沒有人修建跨越全 國的電纜,美國的失業情況可能*嚴重。
      就業與創新率之間有三種機制聯繫。**種是直 接作用,企業如果感到來自競爭對手的新產品和新工 藝的威脅降低,常常會提高價格、減少雇員數量。
      第二種是企業的雇傭人數和自身創新前景的關繫 。如果企業認為自己的生產率增速會放緩,那麼對新 增雇員的產值期望就會降低,此時,生產率下降的作 用就和利率上升一樣,將導致企業減少雇傭人數。
      第三種機制通過工資和財富的關繫發揮作用。* 簡化的理論模型是,某個經濟體的產出**是由勞動 創造,不存在任何物質資本,這個社會的資本都被企 業用來把新員工培訓成技術熟練的員工,正如胡恩和 我的論文中假設的那樣。此時,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會 增加勞動力需求,提高雇主願意支付的工資,從而提 高就業率和工資水平。在長期一成不變的情況下,如 果技術突然得到改進,人均產出突然增加,那麼會出 現什麼結果?工資可能上漲,就業率會在一段時間內 提高,但增幅究竟多大呢?工資與財富(家庭的財產 價值)的相對比值對就業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生產率 業補貼。這些保障了員工和消費者的安全,並防止人 們的儲蓄受銀行倒閉的牽連,保護其投資免遭欺詐。
      各類大型企業給員工提供事實上的終身崗位,使他們 自願保持忠誠。工會為反對裁員和爭取工齡權利而鬥 爭。除廣泛的經濟保障外,失業率較低且平穩,經濟 增長勢頭強勁。
      接下來,故事中的黃金時代結束了。企業脫掉了 可貴的父愛主義外衣,成為高效的管理資本主義的典 型:把股東利益置於員工利益之上,為推高股票價格 不擇手段。業績不佳的經理人成為公司並購和私人股 權收購的獵物,隻有大幅裁員纔能保住剩下的崗位。
      被這種新精神俘獲的政府通過削減稅收激勵企業,如 果政府收入減少,則會削減社會項目支出。工會被私 營企業排擠。結果是,失業率上升,員工安全感降低 ,企業感覺不確定性增強,投資人找不到有吸引力的 投資項目。
      這個為獲得效率而犧牲穩定性的故事的寓意是, 重返“二戰”後的社團主義道路對美國是有利的。某 些認同該故事的人對其含義有不同的解讀,認為黃金 時代建立的各種保障項目隻有在美國經濟運轉良好時 纔是可持續的: 在左翼陣營,一直以來的看法是……20世紀中期 的模式是可持續的,貪婪的私人股權“禿鷲”可以被 控制,當歐洲成為廢墟、半個地球推崇馬克思列寧主 義占領時,仍然能在美國有效運轉的體制到了**化 時代同樣能發揮作用。
      然而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即便重建了社團主義 —共產主義模式,也不能擺脫各種外部和內部因素造 成的工資水平停滯狀況,這些因素包括**競爭、國 內人口結構、就業的社會福利繳費等,*不用說創新 萎縮了。
      這種民粹主義的敘述存在根本缺陷。首先,“二 戰”後那段時間並不是真正的黃金時代,其增長率遠 不及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失業率和勞動就業率與 20世紀20年代乃至*早期相比也並不突出。50年代的 工作場所的雜亂無序也成為社會學家戴維·裡斯曼( DavidRiesman)的《孤獨的人群》 (TheLonelyCrowd)一書的主題。其次,雖然**化 造成了間接破壞,但任何嚴肅的分析都能發現這些成 本背後的顯著收益:世界市場的比重擴大(從80年代 到90年代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對美國的創新隻有促進 作用;中國提供的低利率的資金對創新也具有激勵作 用,或者說,假如美國的經濟政策沒有把這種激勵導 向投機者和次級抵押貸款借款人的住房投資,本來是 可以用以激勵創新的。*後,雖然通過提高效率增加 利潤的動力會破壞某些工作崗位,或者迫使工會放棄 某些權力,但削減職位有助於繼續保留剩餘職位,從 工會控制下釋放的新自由隻會有利於創造新的工作崗 位。美國產業界“二戰”後的社團主義精神保證了創 新活力、創造了工作機會的觀點缺乏確鑿的實證根據 。新保守主義重新確立了在產業界的地位、恢復了所 有者的控制,導致企業界喪失了經濟活力和就業創造 能力的觀點同樣站不住腳。
      在關於美國衰落的另一個故事中,歷史*久遠但 內容不同的黃金時代開始的時間要早幾十年,並一直 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自由企業從公眾和政府那裡獲 得了強有力的支持,對應的監管措施很少且易於實施 。美國的大多數稅率處於較低水平,大學入學率是全 球*高的,醫療產業和教育產業不時有新的私立醫院 和私立大學加入,它們能看到盈利的前景。即使像杜 邦和IBM(**商業機器公司)這樣的大企業也頗具 創新力。隨著社會偏見的減弱,少數族裔開始闖進專 業領域和產業界。另外,經濟增長率處於高水平,除 30年代以外的失業率也較低。那是一個創業的時代。
      這個故事接下來說,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大量出 現的監管規範對投資機會的限制越來越多,功能失常 的公立學校和家庭環境剝奪了大批民眾獲得*新科技 知識的機會。據說,很難找到能勝任辦公室工作的人 ,公司雇用的大學畢業生隻能打雜跑腿。對儲蓄和投 資的稅收政策*加苛刻,小企業也不得不尋求有限責 任的保護。企業繳納公司稅後隻能留下65%的營業收 入,再扣除15%的紅利和資本收益,隻剩下55%。另 外,增長率下降,失業率上升。
      保守主義者的推論是,如果回到教科書中的標準 資本主義,美國就可以恢復活力:經濟中需要的監管 越少越好、越簡單越好;企業稅率應大幅降低,以刺 激就業和增長。某些青睞資本主義的觀察家質疑美國 當前的社會環境還能否做到這一點: 大多數共和黨候選人稱,我們所需要的似乎隻是 放松監管、降低稅率……然而這些措施本身並不能幫 助……40%出自單親家庭或失去社區支持的人獲得他 們所需要的競爭技能……以便成為高素質的勞動力… …***可能不得不選擇其他政策。
      不過,經濟學家或許會說,即使社會制度和“社 區支持”能提供必要的技能,也還需要克服制約工資 提高的市場因素,尤其是影響創新的因素。
      上述推論的根本錯誤在於,盡管低稅收和高競爭 可能是實現高就業與高效率的必要條件,但這樣的經 濟治理規則並不是高就業率和高工作滿意度所需要的 經濟活力的充分條件。前文已經討論過這一觀點:削 減政府支出、減少工資稅和雇主的工資支出會增加私 人儲蓄和私人財富,*終抵消工資收入提高的效應。
      由於這種作用,改革*終不會帶來就業水平的提升。
      第三個故事版本說,由於“二戰”後幾十年裡不 再重視企業和個人的責任,在弱勢群體和家庭中形成 了一種功能失常的文化,從而加劇了社會問題,威脅 到這個社會支持自由企業甚至維持自身的能力。這種 觀點不屬於“左”、右任何一派。我在《有益的工作 》(RewardingWork)一書中支持對企業提供分級補 貼,以鼓勵它們雇用低技能工人。這種做法可以增加 就業、提高工資,迅速提升社會包容度。**,許多 人贊成改善教育、撫養子女和社區支持等方面的措施 ,旨在大幅減少下一代弱勢群體的數量。但有一點很 明確,即改善弱勢群體待遇的補貼和提高其素質的投 資都不足以使其就業率和參與率回到衰退之前的20世 紀60年代的水平。原因在於,回歸過去的自立、教育 、撫養習慣和其他社會規範並不能大幅提高整體經濟 的活力,也就無法降低總體的失業率並實現快速的生 產率和工資增長。
      本書對於現代經濟的觀點不同於以上各種流行說 法。我們關注的是現代經濟中核心機制的退化,這種 退化必然導致經濟活力顯著下降,隨之降低經濟包容 性。我們並不把問題歸咎於企業面臨的人力資本退化 (比如學校教育年限減少)或者稅率的小幅提高,而 是通過證據指出,**的少數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的 活力被制度—文化體繫中的某些缺陷削弱了,政治上 的不恰當應對措施則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我們並不要求*多的政府支出和監管,也不是* 廣泛地推行自由主義,或者對教育和就業進行*多的 干預(先不管其中的具體措施有多麼受歡迎)。我們 強烈呼吁,應該從社會價值觀和制度兩方面清除制約 經濟活力的障礙,以真正復興現代資本主義。
      P227-P240 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每年的儲蓄也會相應增加, 財富會不斷增長。家庭財富的增加會導致勞動供給下 降,因為員工所要求的工資會提高,從而壓低就業量 ,推高工資水平。然而,隻要財富增速還沒趕上工資 增速,財富的增幅就不足以使就業量**下降。如果 生產率和工資的增速持續提高,財富的增長將永遠趕 不上工資的提高。在這個階段,財富雖然也在增加, 但相對於工資卻在減少。隻有當工資財富比足夠高之 後,財富的增速纔能*終趕上工資,這個階段纔能宣 告結束。
      所以,美國和其他**的生產率增速下降會對就 業和失業產生兩種不良影響。首先,生產率增速下降 時,儲蓄並不會停止增長,因此財富增長在初期不會 減速。其結果是工資財富比在1968年達到“二戰”後 的新高(0。38)後,20世紀70年代出現下跌,1980 年降至0。32,1990年為0。29。很多人對工資水平不 滿,要求*好的待遇,否則就*換工作甚至不再工作 。財富工資比的膨脹也促使消費與收入的比例提高: 消費占**產出的比例從1970年的62%提高到2001年 的69%(見圖10–2a和圖10–2b)。其次,預期利潤 率增速降低使經營性資產(包括員工和顧客)的價值 隨之降低,股票價格在1968年狂跌,企業業績不佳導 致預期*加悲觀,股價直到1974年纔恢復平穩,由此 也導致就業率下降。消費品行業的員工發現,他們在 雇主心目中和經營性資產一樣貶值了,他們不得不接 受實際工資的降低,因為隻有這樣纔能保留原有的崗 位。然而,許多員工考慮到實際家庭財富仍在增加或 者沒有顯著減少,因此不願意接受降低實際工資的現 狀。與此類似,資本品行業的員工也發現其產出的市 場價值下跌,如果要保住飯碗,隻能降低實際工資。
      在相對財富減少時,通常會出現某種程度的逐步復蘇 ,但工資和就業水平要想從這一結構性調整中**復 蘇是沒什麼指望的。美國企業的股票價格*終在1992 年恢復到了1968年的水平,但是到1992年需要用於生 產增量資本的勞動機會卻增加了,也就是說,用於資 本品生產的勞動的機會成本*大了,而且員工們在 1992年的家庭財富遠遠多於1968年,企業需要支付* 高的工資纔能把他們留住。
      這些是否意味著“儲蓄是件壞事”?當然不是。
      儲蓄行為是支持投資和創新項目的必需品,現有的資 本存量和來之不易的知識積累都是儲蓄的“豐功偉績 ”。然而,財富也會降低人們的儲蓄和工作意願,從 而增加新投資等創新活動的難度。通常來說,儲蓄帶 來的生產率增長可以使產出的增幅**儲蓄帶來的財 富增量。但是當創新陷入枯竭時,儲蓄能帶來的生產 率增幅越來越小,經濟活動的產出就會低於儲蓄帶來 的財富增量。因此,衰退和相關問題的根源是全要素 生產率持續而普遍的增長減速,而這種減速隻能歸咎 於自主創新的萎縮,因為草根創新(而非科技成果) 是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創新的主要源泉 。
      創新減弱的另一個影響是創新帶來的包容性影響 的逆轉。當某個地區開始繁榮時,邊緣位置的工人和 資產能獲得*大收益,甚至從零收益轉向正收益。與 之類似,衰退給社會邊緣群體造成的傷害*大(按比 例衡量),而非強勢群體或富裕群體。這種現像將成 為下文的重要話題。
      總之,各種投資活動(對新設備、新員工等)及 其支持的創新是維持高就業和勞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 動力。創新萎縮是1972年之後失業率上升和工資水平 下降的主要原因。
      政策措施和其他反饋 增長率下降和失業增加的政策反應(及其失敗) 是後續的重大歷史事件。到20世紀80年代,生產率增 速仍然低迷,看不到任何重現快速發展的跡像。產業 界人士不再指望生產率能像以前那樣,**的員工也 不指望成為將來的**雇員。經濟學家和政治家知道 ,要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持續提高、抑制下跌,需要 愚公移山般的努力,但沒人知道究竟該移動哪座大山 。不過,他們可以采取一些能夠緩解問題的措施:抑 制失業率的不斷上升,向受打擊*嚴重的弱勢群體提 供幫助。
      1981年,熱衷於供給經濟學藥方的新任美國總統 羅納德·裡根希望普遍下調所得稅稅率,以此增強人 們參與勞動、通過努力工作獲得*高收入的動力,從 而增加就業。他還建議對企業的投資費用進行稅收抵 扣,廠房設備的投資增加雖然不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但有助於提高單位勞動力的產出。不過,當時的美 國國會對財政責任的要求並沒有21世紀前10年那麼寬 松,肯尼迪當年的減稅法案是在他遇刺後纔在充滿哀 悼情緒的國會會議上通過。**相似的是,裡根也是 在遭受*擊事件後,其減稅法案纔*終通過。但政府 同時也填補了一些逃稅漏洞,希望盡可能彌補稅率降 低造成的稅收收入損失,實現所謂的稅收中性。但隨 著裡根減稅政策的推出,美國的失業率進一步提高, 1982年達到10。4%的**,直到1989年年底纔回落 至5。4%。
      1989年,對供給經濟學(曾稱其為“巫術經濟學 ”)心存疑慮的新任美國總統老**卻希望維持財政 赤字。然而在1990年,民主黨人拒*削減政府支出, 國會表決通過了20世紀90年代的增稅法案,由總統簽 字生效。這導致美國失業率在當年年中開始提高, 1992年達到7。5%,1994年回落到6。1%。當比爾· 克林頓在1993年入主白宮時,美國政府的想法又改變 了。克林頓的顧問們認為,財政盈餘在未來數年內能 夠創造的就業機會將多於其破壞的就業機會。不管怎 樣,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互聯網革命和互聯網泡 沫。當2001年失業率再度飆升時,新當選的小**總 統再度求助於供給經濟學理論,在2002年推出了所得 稅削減法案,隨後在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並擴大 福利,*後還出臺了鼓吹房地產泡沫的政策措施。然 而這一繁榮未能長期持續,失業率飆升到*高的水平 。另外在這段時期,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大量人口開始 參與經濟活動,這使就業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從20世 紀70年代的58%~60%提高到80年代的60%~63%, 再提高到90年代的近64%,這也表明美國的勞動力市 場制度依然**有效。
      顯然,即使在公共債務水平較低的初期,凱恩斯 主義的刺激消費政策和供給經濟學的刺激勞動供給政 策都未能逆轉生產率下降和失業率上升的趨勢。這並 不是說所有政策都毫無價值,而是強調這些行動隻能 帶來暫時的緩解,而沒有可持續的效果,而且即使能 取得收益,也不足以彌補成本。
      輻射作用:包容性、不平等問題和工作滿意度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又出現了另一種退步,而 且持續惡化到90年代早期:經濟包容性的下降。這裡 的“包容性”通常是指弱勢群體的相對失業率和相對 工資等指標。長期觀察得到的一個常識是,弱勢群體 的失業率大約是其他群體的2倍,其相對失業率的上 升在這個時期並不明顯,然而,低端勞動力與中等水 平勞動力的工資收入差距逐漸拉大,差距的幅度可以 用“10-50比率”反映:收入排名*低的10%的工人 的工資與收入排名在50%的工人的工資(中位數工資 水平)的比例。結果表明,低收入群體的經濟狀況嚴 重惡化。20世紀40年代,低收入者相對於中位數收入 者的狀況有明顯改善,經濟增長產生了顯著的包容作 用。但低收入者工資水平提高的美好時代於20世紀* 後25年宣告終結,全職工作的低收入者在70年代與中 位數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擴大了9%,到80年代又擴大 了10%,90年代依然以同樣的速度滑落,直到1995年 纔穩定下來。其結果是,低收入者的相對工資到90年 代中期約比1975年的水平下降了20%。
      由於工資差距是從70年代後期(增長率下降幾年 之後)開始顯著增大,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懷疑生產率 增長減速是工資差距拉大的原因。兩者之間的因果關 繫目前還存在疑問。本書用很多篇幅指出,創新活動 可以推高對資本品的價值評估,從而把生產率、工資 水平和就業率推向*高的軌道,另外還可以直接創造 就業機會,因為產品開發、推廣和評價往往都是勞動 密集型的工作。然而這裡要討論的是低收入者相對於 中等收入者的工資水平,答案可能與高技術產業體繫 的出現有關,因為通信技術提高了大多數商業創新對 技能的要求。史蒂夫·喬布斯必須對相關技術有所了 解,纔能判斷哪些新產品是可行的。新出現的高技術 體繫對負責其運轉的員工也提出了*高的技能要求。
      簡而言之,快速創新是問題的根源。然而生產率增速 放緩的數據表明,從整體經濟來看,創新率從20世紀 60年代中期開始下降,隻在1996~2007年稍有回升。
      假如創新活動恢復到當年的高水平,那會造成怎樣的 就業悲劇!因此,*符合實際的假設是,參與和采用 創新的企業往往可以降低其生產成本,當創新停滯時 ,其價格也不再下降,這會給弱勢群體和大多數工人 群體造成較大的損失。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就積極采取措施 ,試圖扭轉或控制差距的擴大。約翰·羅爾斯的《正 義論》(ATheoryofJustice)具有預言性地出現在 70年代初,他認為經濟正義的概念要求政府用補貼或 者其他手段進行干預,盡可能提高*低工資率。幾年 之後,眾議院的威爾伯·米爾斯(WilburMills)領 頭並通過了1975年的《所得稅抵扣法案》。該法案規 定某個年度的低收入者將獲得未來的稅收抵扣,700 美元可能變成1000美元。這個措施恰逢其時,因為* 低收入者的工資從70年代後期開始下滑,並延續到90 年代早期。1985年的裡根減稅法案對該法案進行了修 正,比之前*加照顧有未成年子女的工作家庭,其性 質由此變得*類似於兒童撫養補貼,而非工作補貼。
      但不管怎樣,這方面的年度支出從未接近**生產總 值的1%。
      這些縮小收入差距的措施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增加 收入從而鼓勵人們通過繼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斯密所說的“自助”,而是向低收入者提供經濟幫助 ,不管他們是否參加工作。來自稅收抵扣的微薄收入 遠遠比不上低收入者從其他補貼項目中獲得的好處, 包括食品券、醫療補助計劃、低收入者住房項目、未 成年子女的母親補助、殘疾人福利以及其他較小的項 目。與低收入者所能得到的工資相比,從這些項目中 獲得的收入加起來*可觀。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美 國的“社會性轉移支付”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 1960年的7。26%提高到1970年的10。21%,並於70 年代飆升到15。03%,幾乎與英國的水平相當,然後 在80年代進一步提高到21。36%,遠遠超過英國。隨 著生產率增長減速的延續,社會福利依然呈現擴大趨 勢。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表明,獲得某種形式的政 府福利的家庭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從1983年的29% ,直線提高到2011年的48%。當低端勞動力的工資收 入增長停滯時,非工作性質的收入大幅增加: *底層的10%的群體在1990年的收入僅為150億 美元,人均約1200美元,而整體經濟中的勞動力的平 均收入在當年約為2。5萬美元……這點兒收入(1200 美元)怎麼維持生計呢?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大 規模的福利支出,尤其是(但不限於)在崗員工和潛 在員工有資格獲得的福利……當年,針對在職員工的 各項福利,如醫療補助計劃、食品券、住房福利和補 充收入保障計劃的總公共支出高達1500億美元。從現 有的補助項目中獲得的收入,遠遠超過*底層的10% 的群體的工資收入。我們這裡有一個對其依賴度的測 算:他們的工資收入在全部收入(現金和實物收入) 中隻占一小部分。然而,取消福利制度並不會增強他 們的獨立性……他們還是會依賴,隻不過依賴對像會 轉移到親屬和慈善機構。
      這樣一來,工作被嚴重貶值。願意從事全職工作 乃至任何一種工作的低收入者越來越少。
      政策制定者在*近幾十年采取了另一種應對措施 ,即對收入*低的40%的群體(幾乎是總人口的一半 )接近於取消稅收。選擇工作的人(多數是工資較高 的人)面臨的稅率也幾乎低於西方其他**:**名 不副實的所得稅、零住房稅收以及零聯邦增值稅等。
      於是,美國政府為收入較低的一半人口負擔了巨額的 財政赤字,使人們的稅後工資、財富和消費基本上保 持在相對收入沒有下降的水平。然而,這些政策對於 鼓勵低收入者重新融入社會、增強他們因為貢獻而獲 得收入的自立精神毫無裨益。以前,美國收入較低的 那一半人口雖然不能為政府提供稅收,也不能影響政 府,但至少還有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但如今他們沒有 自己的事業,對政府事務有了發言權卻依然不負擔任 何成本。
      面對各種問題,政府采取的所有措施在一定程度 上都隻有表面作用,美國經濟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此外,即使稅收抵扣、社會福利支出和減稅能夠持 續有效地把失業和工資差距縮小到以前的水平,還是 會有問題。如果創新萎縮繼續拖累經濟發展,經濟生 活的滿意度也很可能下降。從本質上講,政策措施無 法解決經濟生活的結構問題和體驗的退步。
      此外還有關於工作滿意度的損失和工作安全問題 。在增長率增速放緩時,工作滿意度的確出現了顯著 下降。從理論上說,20世紀70年代早期以來,新產品 和新工藝的創新速度大為減慢,尤其是本土的草根創 新帶來的新產品和新工藝,我們可以推論,在產業界 從事工作的收益將很快下降,因此,工作滿意度趨勢 的數據可用於檢測經濟發展形勢的嚴重惡化。結果並 不令人感到意外,在涉及工作滿意度問題的多次家庭 調查中,雖然某些調查顯示70年代早期以來工作滿意 度並沒有下降,但總體而言,工作滿意度呈顯著下降 趨勢。例如,蓋洛普咨詢公司的一份調查問卷中有一 個問題:“你是否很享受工作,把工作推到一邊時感 覺很難熬?”對這個問題做肯定答復者在1955年占51 %,1988年為33%,2001年隻有23%。吉孚富凱羅普 顧問公司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工作是不是*重要 的事情,休閑的目的是給工作充電還是純粹娛樂?” 回答工作*重要的比例在1975年為48%,1985年為46 %,1995年為37%,2000年隻有34%。*後,蓋洛普 咨詢公司在調查中問道:“對你從事的工作或崗位是 否滿意?”回答“滿意”的人的比例在1966年平均為 86%,1973年為77%,1984年為70%,1995年為73 %,到2001年僅為70%。
      布蘭弗羅和奧斯瓦爾德對美國綜合社會調查中工 作滿意度數據的分析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這一時期 出現了“幅度較小但繫統性的”下降趨勢。作為工作 滿意度研究方面的**經濟學家,他們還指出這個結 果,因為在*近幾十年中,工作的物質條件實際上在 不斷改善。另外,男性和女性在這個趨勢方面的差異 並不明顯。
      或許有人會問,工作滿意度的下降趨勢是表明工 作士氣出現了問題,還是說由於生產率增速下降和失 業率上升導致員工和雇主的地位發生變化?畢竟,美 國的失業率曾經在1982年11~12月達到10。8%的高 點,那正是對抗通貨膨脹過程中*艱難的時期。然而 ,即便我們把研究範圍縮小到失業率較低、與20世紀 70年代早期的水平相近的年份(但這樣的年景也越來 越罕見),仍然可以看到工作滿意度的顯著下降。
      工作滿意度下降的現像並不限於美國。源自內部 的自主創新曾經是西歐**工作滿意度的重要源泉, 但這種創新在20世紀40年代出現停滯,到50年代已徹 底消失,隻是依靠從海外(主要是美國)引進的新產 品和新工藝彌補這個缺陷,從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 期,引進一直占主流地位,給勞動者提供了一定的工 作滿意度。然而,隨著美國的生產率在70年代的減速 ,到80年代,歐洲**能引進的海外創意大量減少, 那裡的工作滿意度和就業數量開始顯著下降。從理論 上我們可以推斷,歐洲**的工作滿意度會在80年代 略有下降,下降幅度不大是因為其基點原本就不高。
      事實上,從世界價值觀調查在80年代搜集的早期數據 可以看出,英國的工作滿意度在1980~1991年嚴重下 滑,1991~2001年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意大利在1980 ~1991年下滑,德國當時的下滑幅度較小。*後,歐 洲**自身的生產率增長也必然減速,意大利和法國 的生產率增長分別從1997年、1998年開始急劇減速。
      法國的工作滿意度雖然在1991~2001年略有上升,但 21世紀前10年再度下降,德國則是從1984年開始就陸 續減速。
      許多人認為,工作滿意度的下降標志著工作穩定 度的下降。不僅專注於安全保障的人可能會這樣想, 就連一些涉獵範圍*廣的人也是如此,例如,一些家 庭調查專家就提出:工作穩定度是工作滿意度的一部 分。但按照他們的邏輯,如果你能從自己的工作中感 受到巨大的滿足感,但某些東西使你擔心失去這份工 作,你就會說對這份工作不滿意,但說你對自己的經 濟狀況感到擔憂豈不是*準確?至少有一個調查引導 受訪者把工作穩定度納入工作滿意度,並將其列為工 作滿意度三要素或四要素之一。那麼,在工作滿意度 和工作穩定度之間是否存在統計相關性呢?如果把各 種干擾因素清除,的確能看到這樣的相關性,但相關 性並不一定代表兩者具有因果關繫。工作滿意度低和 工作穩定度低可能隻是經濟中有大量低收入崗位存在 的特征。工作穩定度也不是工作滿意度的充分條件: 例如匈牙利人的工作穩定度很高,但工作滿意度極低 。不管怎樣,生產率增長減速時期的歷史數據並不表 明工作穩定度出現了顯著的下降趨勢。蓋洛普咨詢公 司的家庭調查報告顯示,美國的在崗員工對工作穩定 度表示“**滿意”的比例從1989年(調查初年)的 45%提高到2002年和2006年的55%(這些信息來自美 國的工作滿意度數據彙編,沒有*早的年份)。美國 綜合社會調查的報告指出:感覺“**不可能”或“ 不太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失業的人口比例明顯下降 ,從1977~1978年的91%(*早的數據)到1990~ 1991年和1994~1996年的89。5%;感覺“**容易 ”或者“比較容易”找到報酬相當的另一份工作的人 口比例從1977~1978年的59%提高到1990~1991年 的60%,1994~1996年又下滑到57%。這些數據表明 ,經濟活力下降並沒有增強不安全感。
      因此,沒有什麼實際證據能夠證明經濟活力的喪 失會導致工作不安全感增加。隨著生產率增速放緩, 人們會推論出熊彼特主義的“就業破壞”與“就業創 造”現像同時減少,而實際數據也證實了這個推測。
      據估計,1989年有8%的工作崗位被破壞,這個數字 1992~2002年下降到7%,2002~2007年降至6%。
      這個結論看似不可思議,但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工作 的不穩定度在經濟衰退時期通常會升高,然而20世紀 90年代和21世紀前10年工作的長期穩定都發生在某次 衰退之後。即使經濟衰退加劇了失業問題,在經濟復 蘇甚至平穩期,工作崗位也不太容易被破壞,因為危 機及其破壞已經過去。活力喪失、解雇浪潮等破壞雖 然在經濟復蘇期未能逆轉,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 輕易再爆發。
      生產率增長減速時期的一個新現像是始於20世紀 90年代從制造業向服務業和金融業的結構性轉變。美 國的重工業(耐用品制造業)就業人數在90年代初期 和末期均為1150萬人,非耐用品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則 從720萬人下降到2000年的670萬人。由於制造業屬於 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員工大多是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 的勞動力,因此其他部門的增長無法創造足夠多的新 勞動力需求,也就無法彌補原需求的減少。就業的完 全恢復要求總產值有*大幅度的增加。產值的增長不 足以**實現就業水平的恢復,這在**被稱為“無 就業復蘇”。制造業下滑在21世紀前10年加劇,當然 部分源於從中國的進口增加。不過在一段時期內,建 築業的繁榮很快彌補並**了制造業的就業損失。在 **儲蓄不變的情況下,從購買美國的**產品轉向 購買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增加了用於**投資(建築 業)的資源總量。在儲蓄減少和投資持續繁榮的情況 下,外貿赤字必然擴大,出口越來越少,從中國的進 口越來越多。
      *後但同樣關鍵的一點是,在生產率減速時期, 就業波動越來越大。我們已經介紹了失業率上升的趨 勢,但還有其他經濟表現維度,包括離職及其帶來的 混亂感。這個時期,在30多年內就發生了5次衰退: 1975年(月度失業率達到9。0%),1982年(10。8 %),1992年(7。8%),2002~2003年(6。3%) ,以及2008~2009年的大衰退(10。1%)。因此客 觀地說,1972年之後的經濟變得*易受到衰退的影響 。我們可以用騎自行車來做個類比:在不得不低速前 進時,騎行者往往*容易偏離路線。創新的削弱可能 是生產率和就業減速的原因。*近的一篇論文指出, 企業考慮放棄某項創新項目,擔心新產品遭遇失敗, 首先是害怕新產品會使自己的產品被市場淘汰,另外 也很擔心市場需求會因下一次衰退而變弱。
      2008~2009年的嚴重衰退是一個特例,這不是因 為其下降幅度*大,而是因為這隻是長期衰退的序幕 ,美國經濟直到現在纔勉強擺脫。相比之下,1933~ 1937年從“大蕭條”中的復蘇創造了復蘇速度的紀錄 。低谷也往往代表著矯枉過正,而非基本面的因素, 低谷之後通常會出現高速復蘇。然而,前文提到的多 次衰退之後的復蘇期都**規地延長了。再以騎自行 車為例,我們的解釋是,快速增長的經濟對抗衰退的 能力*強,就像快速前進的騎行者回到正軌的速度也 *快。在1949年的衰退中,當美國經濟回到過去的快 速增長軌道時,失業率在達到7。9%的峰值(一年前 為3。7%)後一年內又回落到4。2%。但在1975年的 衰退中,在達到9。0%的峰值(一年前為5。1%)後 ,花了3年時間纔回落到6。0%。由此我們可以推斷 ,與1950~1972年的黃金時代相比,1972年之後美國 經濟的復蘇步伐要慢得多。即使在1920~1941年的高 增長期,美國經濟也幾乎不受衰退的衝擊或長期處於 波動狀態,隻是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的投資過剩之後 遭遇了沉重的打擊,而政策的失誤又加劇了衰退。
      如今,人們已普遍認識到引發2008~2009年嚴重 危機的一繫列錯誤行動:政府試圖擴大住房所有權的 政策,房價會不斷上漲(至少有時間賣掉)的幼稚判 斷造成的魯莽行為,抵押貸款發放者的欺詐行為,大 銀行通過大量借款提高資本杠杆率然後把抵押貸款做 成資產包賣給海外銀行(打包和分銷)的做法等。
      然而,我們所分析的這一時期的多次衰退(包括 1975年和2008~2009年的衰退)卻顯示,許多家庭靠 大幅減少儲蓄維持收入水平,整個**通過向海外大 量借款維持財富規模,政府通過大量借款和各種刺激 投資、產出和就業的措施維持其財政收入,而這些做 法*終被事實證明是不可持續的,其效果令人失望。
      總體來說,人們頑固地否認生產率下滑時代已經到來 ,拒**未來可以承受的**消費水平進行冷靜判斷 。這必然導致一個病態的社會,政治**在選民面前 不敢講出真相。大減速之後並不必然會陷入這種狀態 。從理論上講,生產率增長減速會使社會陷入狂躁狀 態,不可避免地導致過度投機的假設難以成立,因為 它*有可能使整個社會跌入衰落和癱瘓的深淵。但不 管怎樣,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弄清楚這種減速 的原因並積極尋求*好的解決辦法。
      第十章經濟為什麼會衰落 在某個講述美國衰落的故事中,“二戰”後的幾 十年曾經是黃金時代。聯邦政府為勞工階層提供社會 保障(如養老保險和殘疾保險),各州政府則提供失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