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劍橋歐洲經濟史(第4卷16世紀17世紀不斷擴張的歐洲經濟)(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世界經濟
    【市場價】
    825-1196
    【優惠價】
    516-748
    【介質】 book
    【ISBN】75058320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經濟科學
    • ISBN:7505832034
    • 作者:(英)E.E.裡奇//C.H.威爾遜|譯者:張錦鼕//...
    • 頁數:642
    • 出版日期:2003-10-01
    • 印刷日期:2003-10-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740千字
    • 我國經濟史的研究及經濟學家對經濟史地位的認識都相對落後,經濟史著作特別是**著作的編寫及翻譯寥若晨星,因此,本書對繁榮中國經濟學進而繁榮中國經濟將有著重大意義。《劍橋歐洲經濟史》是這一史苑中的又一奇葩。
    • 本書由英國著名學者克拉彭爵士於二十世紀30年代策劃,1941年第一卷出版,1989年全部八卷出版完成,歷時60年之久。本書的作者主要由歐洲各國在各個領域中久負盛名的經濟史學家擔任。其主編雖然因分卷不同而有所變化,但總編主要有劍橋大學的榮譽經濟史教授M·M·Postan教授和D·C·oleman教授,牛津大學經濟史教授P·ter·Mathias教授、H·J·Habakkuk 教授(牛津大學Jesus學院院長)等四人擔任。
    • 圖目
      前言
      第一章 從黑死病到重大革命前夕的歐洲人口
      1.1 引言
      1.2 黑死病及其後果
      1.3 人口的恢復和增長
      1.4 倒退的世紀
      1.5 重大革命前夕
      1.6 引起長期波動的一些因素
      1.7 結論
      第二章 科學方法與技術進步
      2.1 從中世紀到現代
      2.2 16世紀
      2.3 培根、伽利略和笛卡兒的時候(1600-1640年)
      2.4 科學社團
      2.5 牛頓時代(1640-1740年)的科學與技術發現
      2.6 生理學、醫學和健康
      2.7 工業革命時期的科學與技術
      第三章 運輸與貿易線路
      3.1 地中海貿易
      3.2 北歐貿易
      3.3 大西洋海岸貿易
      3.4 遠洋貿易
      3.5 運輸工具
      第四章 歐洲經濟制度與新世界:特許公司
      4.1 擴張的背景
      4.2 **制度
      4.3 公司的成員和財政
      4.4 新世紀的經濟發展
      4.5 公司的終結
      4.6 結論
      第五章 農作物和牲畜
      5.1 歐洲農業中的作物引進
      5.2 歐洲農作物和家畜向海外的引種
      5.3 熱帶地區間農作物和家畜的流動
      5.4 農作物傳播的經濟影響
      5.5 調味品貿易
      5.6 蔗糖貿易
      5.7 煙草貿易
      5.8 飲料貿易
      5.9 歐洲的馬鈴藷
      第六章 殖民定居點及其勞動力問題
      6.1 來自西非的奴隸
      6.2 奴隸與蔗糖
      6.3 西班牙帝國的印第安人和黑奴
      6.4 奴隸貿易與**間的對抗
      6.5 西印度的蔗糖與奴隸
      6.6 英國和法國的奴隸貿易
      6.7 北美洲殖民地
      6.8 香料群島的勞動力及其管理方式
      第七章 1450-1750年歐洲的價格
      7.1 貨幣、貴金屬和貨幣市場
      7.2 長期趨勢
      7.3 短期波動:周期及周期性運動
      7.4 結論及對前面解釋的概述
      第八章 貿易、社會和**
      參考書目
      編者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索引
      譯後記
    • 一種觀點認為,從中世紀以來一直比較缺少科學和技術進步。對這個曾經流行的觀點,應該予以批評,這一點人們並沒有多大異議。相反,人們現在很清楚:12世紀之後的那段時期是一個科學技術迅速、持續發展的時期之一,甚至**了黑死病這個人口和經濟的嚴重危機。大學的興起從智力上武裝了自然科學研究中心,後者大都(但不是沒有例外)建立在古代希臘人著作的基礎之上。從技術上講,對水能和風能的利用、紡織機械的采用和*有效率的冶金術(第2卷,第408~413頁,第458~469頁),再加上*近的一些發明像機械鐘、指南針、黑色**的普及預示著一個生產、貿易和福利的新時代。有必要清除中世紀晚期許多科學與醫學的學說以便讓現代觀念和方法擁有它們的地位,而且要對中世紀工匠的習慣做法進行一番改造以使他們支持現代社會,這是不言而喻的。不過在任何一種情況下,15世紀末所取得的成就都要高於查理曼(Charlemagne)時代所通行的標準,正像它反過來要低於19世紀的科學與技術一樣。沒有這種中間階段,17世紀的科學革命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都不可能發生。 對這一事實的認識決定了我們*初的視野。因為把科學和技術所有基本的變革都歸結於現代心靈***的獨創性,就像僅僅在經濟因素的決定性作用中尋找它們的起源一樣,都會造成誤解。像在經濟生活中一樣,在科學和技術中沒有劇烈的過渡時期;它們的情況往往是:變革都是隨著新工藝或觀念證實它們自身的價值而逐漸發生的;中世紀的一些趨勢得到壯大,而另一些則走向衰落。 不過,通常我們這種論述都要對新發明現像給予考慮,這是由於它是現代早期西歐科學和技術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盡管它很少在思想或經濟生活中以這種方式產生巨大的變化。中世紀與現代世界的性質之間逐步演變的一個基本方面將成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它主要關心的是思想家與工藝者,或者用現代的術語說,科學家與技術專家之間的現存關繫。通常人們輕易地假設:在中世紀,他們各自功能之間的脫節要為科學的貧乏和技術的粗糙負主要責任。根據這種觀點,在現代,對這些功能之間密切關繫與共同利益的正確評價促進了共同的進步。科學不再隻是純理論的,正像技術越來越強調進行嚴肅的研究一樣。因此對技術的精通需要“純”科學助一臂之力,而且它也是高效生產的必然要求,這已經成為現在的自明之理。這種觀點的危險在於人們會認為它具有以下的含義:技術隻有在科學指導的前提下纔總是前進,而科學隻有在受到技術需要的激勵時纔會進步。 過去肯定不是如此。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研究自然與為了人類的目的而控制自然之間的關繫隻是在極其有限的例子中得到承認,像在治療疾病時關於藥草效能知識的實用性一樣。這種關繫不是因純粹的愚鈍而被忽視,而是環境剝奪了它的真正價值。那時所形成的科學研究形式與混亂的傳統工藝之間沒有多少共同點,以至於它們各自的代表者之間的密切協作不會有任何益處。隻有極少數的例外,像15世紀的天文學說應用於航海中需要有一個實用的科學過程的視野,或者從另一方面看,這時實際需要的視野提示著自然哲學家所能夠嘗試予以解決的問題。盡管直到17世紀纔開始對貿易程序的繫統描述,我們關於中世紀和現代早期的許多知識實際上都來源於學問高深之人對當時工藝的說明。盡管這些作者興趣在這些事情上,但他們隻是對工匠的方法做一個明白易懂的說明,這顯示了這時思考與行動之間的距離。 因此,在科學與技術二者的關繫中,在一個能夠對另一個真正反思之前,需要一繫列漫長的獨立變化和發展的全過程。科學家要了解嚴格檢驗事實、實驗方法和在形成一般理論中嚴謹的重要性。隻有當力學、物理學和化學中有一個牢固的、詳細的和實驗的基礎時,這些科學纔能進一步明確技術方法。同樣,一定規模的經濟和技術組織必須在運用科學的機會到來之前就已組成。大規模生產的形成;對動力的需求、*多精密機械和*復雜的化學過程;競爭的效果和對**自給自足的探求,所有這些都必須運轉起來以為科學分析和技術的指導創造需求。這一時期科學與技術各自獨立地發展著,直到這一時期末時,實驗科學家纔*後能夠在一些方面為工業發明充當先導。在18世紀末,科學與技術開始建立有效的聯繫,但直到現在,它們各自的內部問題和內部發展遠遠比它們之間偶然的相互作用*有意義。 在知識的與經濟的傳統——前者產生了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後者產生了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之間,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區別。中世紀文明的進步,尤其是在科學與技術方面,極大地得益於對外界知識的吸收,而不是歐洲本土的發明。西方科學復興的先決條件是得到古代拉丁文著作。這些著作部分可以直接從希臘得到,而*常見的是阿拉伯文譯本。古代穆斯林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的著作幾乎具有同樣的**性。而且中世紀歐洲的許多偉大技術革新——風車、指南針和舵、印刷術、黑色**制造法、紙、絲綢、鍍錫陶瓷——也都是從伊斯蘭教**或拜占庭(Byzantium)進口的。其中一些藝術品都有從遙遠的中華和印度文明傳播而來的悠久歷史。幾乎直到現代初期,歐洲一直是技術上落後的地區,它的主要優勢在於它能夠采用和提高從***社會學習來的東西。水能的利用——起初是用於碾玉米,其後用於紡織工業的一些部門——是一個明顯相反的例子。高效的水能磨玉米機是羅馬人的發明。落錘、搗礦錘、波紋管等等都通過挺杆搭在垂直水輪上的軸運轉起來,這些似乎是在中世紀的歐洲發明的,盡管它們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廣為人知。 到了16世紀,情況正好相反。外部的傳播與歐洲內部的傳播相比就微不足道了,這種內部傳播從具有熟練技術、***傳統和*富於創造發明的地區向著那些不發達地區進行。某些地區像意大利,極大地得益於它們過去鄰近外國產品和技術傳人歐洲的通道,因而相對於其他地區形成了他們的優勢,他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或對創造發明有著*強烈興趣。到了17世紀早期,西歐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占據了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優勢;這種優勢不僅可以用科學文獻的質量和生產規模來衡量,而且可以用伊斯蘭教帝國的逐漸退卻、歐洲商人對遠東貿易的介入、他們在人口眾多、文明悠久的印度與中國進行殖民冒險的成功來衡量。與西方的這種優勢相關的政治和經濟因素不在這裡討論,但造船和航海方面的優勢在陸地與海上戰爭中的重要性是十分明顯的。 現代歐洲的經濟優勢在19世紀達到**,它是建立在技術進步、因而也是建立在由吸收階段向發明階段過渡的基礎上的,這是在中世紀末發生的事情。例如,東方殖民主義的昌盛正是與商品替代條金作為歐洲的出口物相一致。為了(取得)這種進步,主要的信用貸款被分配給一長串經驗主義的發明者和企業家,他們包括了從15世紀幾乎不為人知的先驅者到工業革命時期盡人皆知的人物。歐洲的技術是如何發生這樣的變革的?其社會與經濟動力將在別處討論:這裡隻強調與之相關的一個因素。在比較有利的經濟條件下,增加私人利益和提高**威力的願望都能通過機械的使用、勞動力的減少、單位生產規模的擴大來實現。這在17世紀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也有一種不斷增強的趨勢:認為這樣的技術進步隻有通過長期繫統的研究和努力纔能獲得。科學家和企業家等等共同認為推動技術進步是一件有價值的工作。盡管19世紀前技術很少直接得益於科學,它們的目標與方法也沒有多少共同之處,但科學家的發現精神會在不同階層的人們中間作為發明的精神得以再現。工業前進的步伐會因為認真的研究和實驗而加快,卻不會因為偶然的智慧火花而加快。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