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理查德·塞勒經典著作繫列(套裝全3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學理論
    【市場價】
    1444-2094
    【優惠價】
    903-1309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886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包裝:精裝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88626
    • 作者:(美)理查德·塞勒//(美)理查德·塞勒//卡斯·桑斯...
    • 頁數:1059
    • 出版日期:2018-04-01
    • 印刷日期:2018-04-01
    • 開本:32開
    • 版次:2
    • 印次:1
    • 理查德·塞勒經典著作繫列套裝共3冊,包含《贏家的詛咒》、《助推》和《“錯誤”的行為》。 《贏家的詛咒》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的奠基之作,深入探討了經濟生活中廣泛存在的各種悖論和反常現像。 《助推》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實踐之作,塞勒在這本書中,指出政府需要用行為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對政策進行優化設計,制作*便民的公共政策的工具,引導人們在教育、投資、衛生保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做出讓人們*健康、*富有、*快樂的決策,對社會乃至**都有助益的選擇。同時,該書關於助推的理論對**的養老制度起到了深遠且積極的影響。 《“錯誤”的行為》是行為經濟學的集大成之作,幫助讀者改變對傳統經濟學“理性人”的看法。塞勒指出,我們的行為並不理性,甚至在傳統經濟學家看來是“錯誤”的。*重要的是,這種“錯誤”的行為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本書點綴著塞勒與傳統經濟學思想激烈交鋒的有趣故事,以獨特的方式探索了人類深層次的弱點。當經濟學遇到心理學,踫撞出的火花將對個人、管理者和決策者產生深遠和富有啟發性的影響。
    • 理查德·塞勒經典著作繫列套裝共3冊,包含《贏家的詛咒》、《助推》和《“錯誤”的行為》。 《贏家的詛咒》:拍賣競標的贏家,其實常常是輸家,這就是“贏家的詛咒”。塞勒用有趣的實驗,剖析了經濟生活中的悖論和反常現像。 《助推》:保留人們自主決策的權利,適當影響人們做決策的過程,這就是《助推》。塞勒在這本書中指出,政府需要用行為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對政策進行優化設計,制作更便民的公共政策的工具,引導人們在教育、投資、衛生保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做出讓人們更健康、更富有、更快樂的決策,對社會乃至全球都有助益的選擇。 《“錯誤”的行為》是可以被看作“行為經濟學的回憶錄”,涵蓋了行為經濟學從1970年到現在的發展歷程。
    •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行為經濟學奠基人。他曾因其在行為經濟學的地位及影響力,受邀客串電影《大空頭》。他挑戰主流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在學界負有盛名。對反常行為、經紀人假設、稟賦效應、跨期選擇、心理賬戶和股票市場均作出重大貢獻。 2015年,理查德?塞勒當選美國經濟學學會主席。2017年,因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理查德?塞勒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主要著作包括《贏家的詛咒》《錯誤的行為》以及與卡斯?桑斯坦合著的暢銷書《助推》。
    • 《贏家的詛咒》
      **序一 VII
      **序二 XVII
      前 言 XXIX
      第1章 合作
      單次博弈的公共產品實驗 008
      重復博弈 010
      互惠式利他主義 012
      利他主義 015
      評論 022
      第2章 *後通牒博弈
      簡單*後通牒博弈 029
      兩階段議價博弈 033
      多階段博弈 037
      市場上的*後通牒博弈 041
      評論 042
      第3章 跨行業工資差異
      事實 051
      可能的辯解 053
      哪些行業工資高?為什麼? 056
      理論上的解釋 059
      評論 063
      第4章 贏家的詛咒
      實驗證據 073
      實地資料 080
      評論 086
      第5章 稟賦效應、損失規避及現狀偏見
      稟賦效應 092
      交叉的無差異曲線 096
      現狀偏見 098
      損失規避 101
      強化的損失規避 104
      對公平與公正的判斷 106
      評論 109
      第6章 偏好反轉
      相容性假說 124
      評論 128
      第7章 跨期選擇
      個人貼現率的變化 137
      參照點 143
      享受與恐懼 148
      評論 150
      第8章 儲蓄、可替代性及心理賬戶
      目前收入賬戶:消費取決於收入 159
      終生消費曲線 160
      短期儲蓄 161
      收入、獎金及意外之財的來源 162
      財富是可替代的嗎? 165
      養老金財富 165
      房產 169
      流動性限制或是債務規避? 172
      評論 174
      第9章 博彩市場
      賽馬博彩市場 179
      投注策略 184
      橫跨不同賽馬場的賭盤 187
      樂透型彩票 188
      評論 193
      **0章 股票市場的日歷效應
      1 月效應 205
      **效應 208
      假期效應 213
      盤中效應 214
      評論 215
      **1章 華爾街股市上的均值回歸
      股市平均水平的均值回歸 227
      截面數據的均值回歸 231
      短期均值回歸現像 237
      評論 240
      **2章 封閉式共同基金
      四種反常現像 249
      標準解釋 252
      金錢並非**的 258
      評論 265
      **3章 外彙
      遠期貼水偏差的檢驗 272
      外彙風險溢價 274
      預期誤差 279
      一種可能的解釋 282
      評論 285

      後 記 289
      致 謝 291
      參考文獻 295

      《助推》
      **序一/ III
      **序二/ XIII
      引 言 / 001
      **部分 社會人和經濟人 / 019
      第1章 偏差和謬誤如何欺騙我們的眼睛? / 021
      第2章 如何抵制**? / 046
      第3章 如何控制社會對我們的影響? / 062
      第4章 我們何時需要助推? / 086
      第5章 如何優化選擇體繫? / 096
      第二部分 錢 / 121
      第6章 “明天儲蓄*多”計劃 / 123
      第7章 幼稚的投資 / 140第8 章 信用市場 / 157
      第9 章 社會保障私有化 / 172
      第三部分 醫療健康 / 185
      **0 章 “處方藥” / 187
      **1 章 如何促進器官捐獻? / 206
      **2 章 如何拯救我們的星球? / 215
      第四部分 自由選擇 / 231
      **3 章 我們該如何為孩子挑選學校? / 233
      **4 章 如何改善現有醫療體繫? / 242
      **5 章 婚姻有沒有可能私人化? / 250
      第五部分 支持還是反對? / 263
      **6 章 歡迎來到助推的世界! / 265
      **7 章 誰會反對助推? / 273
      **8 章 助推:真正的第三條道路 / 291
      後 記 / 295
      致 謝 / 301
      注 釋 / 303
      參考文獻 / 311

      《“錯誤”的行為》
      **序一 接地氣的經濟學
      **序二 塞勒三部曲導讀

      引 言
      **部分 行為經濟學的發軔:1970 —1978 年
      ** 章 經濟人與非理性的人
      第2 章 機會成本和稟賦效應
      第3 章 非理性行為清單
      第4 章 前景理論和價值函數
      第5 章 加州圓夢之旅
      第6 章 行為經濟學面臨的挑戰

      第二部分 心理賬戶:1979 —1985 年
      第7 章 這筆交易到底值不值?
      第8 章 沉沒成本
      第9 章 漏水的桶與財務預算
      **0 章 撲克牌桌邊的怪誕行為

      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1975 —1988 年
      **1 章 意志力和延遲消費
      **2 章 計劃者與行動者
      **3 章 現實生活中的人類行為

      第四部分 我與卡尼曼合作的時光:1984 —1985 年
      **4 章 怎樣纔算公平?
      **5 章 關於公平的博弈實驗
      **6 章 從代幣實驗到馬克杯實驗

      第五部分 埋首於經濟學研究的日子:1986 —1994 年
      **7 章 理性主義者與行為主義者的辯論
      **8 章 股市、賽馬與反常現像
      **9 章 打造一個行為經濟學家的明星團隊
      第20 章 狹窄框架與出租車司機的工作時間

      第六部分 金融市場:1983 —2003 年
      第21 章 選美競賽和股票投資
      第22 章 股市反應過度了嗎?
      第23 章 價值股比成長股的風險*大?
      第24 章 價格並不都是合理的
      第25 章 動物精神和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
      第26 章 果蠅、冰山和負股價

      第七部分 助推計劃:1995 年至今
      第27 章 當法律遇上行為經濟學
      第28 章 挑選辦公室的風波
      第29 章 球隊選秀與貝克爾猜想
      第30 章 有獎競猜類節目你該怎麼玩?

      第八部分 讓世界變得*美好:2004 年至今
      第31 章 “明天儲蓄*多”計劃
      第32 章 自由主義的溫和專制主義與助推策略
      第33 章 助推人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結 語
      注 釋
      致 謝
    • 第4章 贏家的詛咒 下次你晚上出門發現身上現金不夠的時候,可以在附近的小酒館裡做一下這個實驗。拿一個罐子,裡面裝滿硬幣,記下這些硬幣總共是多少錢。然後,到吧臺當著眾人的面,拍賣你手上這個裝滿硬幣的罐子(你要說會付給勝出者紙幣,以免有人不喜歡硬幣)。你很可能得到以下結果: 1. 平均的出價將遠低於硬幣的總值。(出價者為風險規避者) 2. 勝出者的出價將會超過罐中硬幣的總值。
      通過這個實驗,你不僅可以獲得夜間娛樂所需的資金,也可以讓酒館裡的顧客明白贏家的詛咒的危害。
      贏家的詛咒是一個概念,**在論文中討論此概念的是大西洋富田公司的三位工程師,卡彭、克拉普和坎貝爾(Capen,Clapp, and Campbell, 1971)。概念很簡單,假設有多家石油公司有興趣購買某塊土地的開采權。我們假設該權利對所有的投標人而言,價值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這個競標是所謂的“公共價值”競標。而且,假設每一個投標人都從他們的專家那裡得到這項權利的價值估算。假設這些估值是沒有偏誤的,那麼估值數的平均值就是這塊開發區的公共價值。這個競標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我們知道,要估計某個地方的石油蘊藏量是**困難的,專家的估價差異會**大,有些過高,有些過低。即使一些公司的出價會低於專家的估價,但那些專家提供高估價的公司,其出價也會高過估價低的公司。事實上,贏得競標的公司很可能是專家估價*高的公司。如果真是這樣,競標的贏家就可能是輸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說贏家是“受到詛咒”的:(1)他的中標價超過這塊開發區的價值,該公司因而會蒙受損失;(2)開發區的價值低於專家的估價,中標的公司因而感到失望。我們將這兩者分別稱為贏家的詛咒版本一和版本二,而且即使是比較溫和的版本二,在中標公司盈利時也適用,隻要利潤低於投標時的預期都算。兩個版本中的贏家對於結果都不會滿意,所以兩個定義似乎都很恰當。
      如果所有的投標人都是理性的,就不會發生贏家的詛咒,這樣贏家的詛咒就構成了市場環境裡的一個反常現像[參見寇克斯和伊薩克(Cox and Isaac, 1984)的研究]。然而,在公共價值的競標中,理性地出價是有困難的。理性出價需要先區別事前已得信息條件下的標的物的預期價值,以及在贏得競標條件下的預期價值。然而,即使一個投標人理解了這個基本觀念,如果投標人低估了因其他投標人的存在而必須做的調整金額,贏家的詛咒版本二還是可能會發生。
      競標的一般形式是出價高的人獲勝,並支付他所出的競標價,此處有兩項作用相反的因素要考慮。其他投標人的數量增加,意味著你要贏得競標,你的出價必須要*積極,但是如果你中標了,其他投標人數量的增加也會增加你高估標的物價格的機會——這表示你的出價不應該太積極。a尋求*優出價並非小事。因此,投標人在各種情境下是做對了還是被詛咒了,這是個實證上的問題。我會從實驗及實地研究兩方面提出證據,顯示贏家的詛咒可能是個普遍的現像。
      實驗證據 上面引述的硬幣罐的例子,實際上曾由馬克斯·巴澤爾曼和威廉姆·薩繆爾森(Max Bazerman and William Samuelson, 1983)在實驗條件下進行過。他們的受測主體是波士頓大學微觀經濟學班上的MBA 學生。競標的標的是裝了硬幣或是每個值4 美分的回形針的罐子。受試者不知道的是,每個罐子價值8 美元。受試者提交了密封的出價,並且被告知,出價*高的投標人將獲得標的物價值減去出價的差額。他們一共舉行了48 場競標(12 個班,每個班4 場)。直到全部實驗完成後纔給受試者回應。同時受試者還需對每個罐子估價(點估計及置信度為90%),每個班上猜得*接近實際價值的人可以獲得2 美元的獎金。
      結果,對罐子真實價值的估算是向下偏差的。平均估價為5.13 美元,遠低於真實價值8 美元。這個偏差,加上風險規避,比較不利於觀察到贏家的詛咒。然而,中標價平均是10.01 美元,造成中標人平均會有2.01 美元的損失。很明顯,這些實驗不需要**科學基金會的資金贊助! 薩繆爾森和巴澤爾曼(Samuelson and Bazerman, 1985)還進行了不同背景下的另一繫列贏家的詛咒實驗。在我們繼續討論之前,你可以自己試試看這個問題: 在下列練習中,你代表A 公司(收購者),目前正考慮以公開收購的方式並購T公司(目標公司)。你打算用現金收購T公司***的股份,但是不確定應該出價多少。主要問題的癥結是:該公司的價值**決定於其目前正在進行的一項大型石油探勘計劃的結果。
      T公司的一切狀況取決於勘探的結果。*糟的情況是(如果勘探**失敗),在目前團隊經營下的該公司,一文不值——每股0 美元。*好的情況是(勘探**成功),目前團隊經營下的該公司價值可以高達每股100 美元。在已知的勘探結果的範圍內,所有的股份價值在每股0 美元到每股100 美元之間任何一個價位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所有的評估都顯示,這家公司在A公司手上的價值會遠超過它在目前經營團隊手上的價值。事實上,無論在目前經營團隊之下的價值是多少,由A 公司來經營該公司的價值將比由T公司經營要高出50%。
      A公司的董事會要求你決定收購T公司股份應該出的價格。這項出價必須在勘探計劃的結果出來之前提出,你現在必須做出決定。
      因此,你(A 公司)在出價時並不知道勘探計劃的結果,但T公司在決定是否接受你的出價時,是知道勘探結果的。此外,A 公司的出價,隻要大於或等於T公司自己經營團隊下的每股股票價值,T公司就都會接受。
      作為A 公司的代表,你在每股0 美元到每股150 美元的範圍內仔細考慮要出價多少。你會出多少錢競標呢? 典型的受試者大致上會以下列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對於T公司而言,這家公司的預期價值為50 美元,因而對於A公司而言,其價值將為75 美元。因此如果我提議在50 美元到75 美元之間出價,A 公司應該可以賺到一些錢。這樣的分析未能考慮這個問題特有的信息不對稱性因素。正確的分析必須要計算出價被接受條件下的預期價值。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舉例來說。假設你出價60 美元。如果出價被接受了,那麼該公司在目前團隊經營之下,價值一定不高於60 美元。由於低於60 美元的所有價格可能性都相同,這顯示對於目前的股東而言,這家公司的平均價值是30 美元,或對於你而言是45 美元。出價60 美元,你預期損失15美元。事實上,任何大於0 的出價B,你都會預期損失0.25B。因此,這個問題產生了贏家的詛咒一個**的形式,任何大於0 的出價都會對投標人造成預期損失。
      這個實驗是在兩個條件下進行的。一個有貨幣上的刺激,另一個則沒有。結果請見表4–,兩個條件下的結果**相似,有貨幣刺激時的出價稍低。在兩種條件下都有超過90%的受試者出價大於0,而大多數的出價都在50 美元到75 美元之間。
      對於像這樣的例子,經濟學家的反應通常是假設:雖然人們可能被這類問題愚弄一次或兩次,但他們終將隨著經驗的增長而發現其中的陷阱。謝爾·韋納、馬克斯·巴澤爾曼和約翰·卡羅爾(Sheryl Weiner, Max Bazerman, and John Carroll, 1987)通過計算機將這個“收購一家公司”的問題交給西北大學MBA 學生回答,來研究這項假說。所有的受試者在貨幣的刺激下,重復實驗20 次,並在每回合實驗之後就給出反饋。不管他們的出價是否被接受,以及他們賺了或是損失了多少錢,每次反饋都包括公司的“真實”價值。69 名受試者中,有5 人在實驗結束前學會了出價1 美元或者*少。這5 名受試者,他們平均是在第八回合時,開始出價1美元或*低。其他人則無任何學習的跡像。事實上在*後幾回合中,平均出價還逐漸升高。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有可能學會避免贏家的詛咒,但是學習既不容易,也不迅速。
      另一個繫列的實驗是由休斯敦大學的約翰·卡格爾及其同事所做的。其中許多實驗具有以下結構:標的物以密封的方式競標出售。標的物價值為X*,價值每一回合都不相同,但是都介於XL 與XH 之間。在出價前,每個投標人都會得到這一回合標的物價值的線索。線索是從均等分配X* ± ε 中抽出的Xi,ε 每回合不同。受試者因此知道X* 的取值範圍和他們抽到的Xi 的值,該值相當於石油投標案例中的專家估價。然後開始進行投標,出價會被公布,贏家的獲利或損失則記在他的賬上。(開始時給予投標人一些資本,通常是10 美元左右。一旦賬上數字變成0,就不能再投標了。)實驗操作包括改變ε、N(投標人數),以及競標的方式(**價格、第二價格、*低價格a)。一般而言,受試者會先參加3 到5 名投標人的小型團體,然後再參加6 或7 名投標人的“大型”團體。所有實驗都有一項特征,就是每回合作者都會以競標模型(模型中每個人都會理性地投標)預測結果。他們稱這是風險中性的納什均衡模型。
      卡格爾和萊文(Kagel and Levin, 1986)使用**價格競標,得出的結果隨著團體規模的變化而變化。在小型團體中,典型的平均利潤是RNNE 利潤的65.1%。然而,在大型團體中,被觀察的每個競標會損失0.88 美元,而非RNNE 預測的獲利4.68 美元。贏家的詛咒出現在大型團體的競標中,因為受試者在團體規模增加時,投標行為會較積極,而RNNE 會要求*保守的出價。
      卡格爾、萊文和哈斯達德(Kagel, Levin, and Harstad, 1987)使用第二價格競標方式實驗也得到了上述的結果。同樣,小型團體實驗也有利潤,這次是RNNE 利潤的52.8%,而在大型團體中,每場競標的損失為2.15 美元,不同於RNNE 預測的獲利3.95美元。
      *後,戴爾、卡格爾和萊文(Dyer, Kagel, and Levin, 1987)完成了一繫列*低價格競標。在這些競標中,小型團體及大型團體都遭受損失。然而,該篇報告中*有趣及有創意的特色是,其中包括了由一群建築公司經理參加的實驗。實驗經濟學*常被批評的(尤其是實驗結果與經濟理論不一致時)就是受試者“隻是一些在研究玩具問題的大學生,真實世界裡專家不會犯這些愚蠢的錯誤”。那麼,這些建築公司經理人的實驗結果如何呢?雖然做實驗的人擔心專家可能會使他們損失慘重,事實上,專家的表現並不會比學生們的表現*好或*差。這是讓人很驚訝的,建築公司經常參與*低價格競標,如果它們淪為贏家的詛咒的祭品,那豈不是很快就要破產了嗎?戴爾等人相信會發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經理人學會了特定情況下的經驗法則,而不是相關的理論: 我們相信,在這一領域,這些主管學會了一套特定情況下的經驗法則,讓他們在實踐中能夠避開贏家的詛咒,但是這種經驗無法應用在實驗室裡……然而在不同環境下,即使結構上類似,但因為缺乏熟悉的參考數據,這些行事法則將無法轉化成應用。當人們置身於新的環境中,這個環境沒有他們常見的激勵因素時,學習過程必須從頭來過,因為沒有理論可以借鋻,過去的經驗也將無法使用。
      實地資料 實驗室的證據顯示出,要避免贏家的詛咒並不容易。即使是有很多學習機會的、有經驗的受試者,也不能解決“收購一家公司”的問題,而且也不懂得當投標人數量增加時需要變得*保守這一道理。在“真實世界”的巨額競標中,投標人是否會犯同樣的錯誤呢?有許多研究者聲稱發現了能證明在市場上有贏家的詛咒的證據。以書籍出版業為例,德紹爾的報告(Dessauer, 1981)指出:“問題就在於,大多數通過競標而拿到版權的書,結果是無法賺回預付金的。事實上,這類書籍經常是悲慘的失敗,因為它們的價值被高估了。”a科斯和道格拉斯(Cassing and Douglas,1980)考察了職業棒球中可和任何球隊簽署合約的自由球員市場,得出的結論是:自由球員的工資是過高的。大聯盟棒球隊的老板們似乎也得到同樣的結論,因此用有效的聯合行動策略來回應。b此處我要再探討兩種其他情境中的證據:離岸石油及天然氣租賃,以及企業並購。
      從油氣開采權投標案的證據開始是很適合的,因為這個領域促成了卡彭等人的精彩論文(Capen et al., 1971)。他們**提出贏家的詛咒這個概念。他們的討論是這樣開始的: 近年來,在以密封式競標取得租賃權的地區,許多大型公司很小心地檢視它們的公司及所處的產業在這些地區的記錄。這些地區中*受矚目,而且也許是*有趣的是墨西哥灣。大多數分析師都得到了令人震驚的結果:雖然該區域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但是整個產業並不能獲得如其所預期的投資報酬。事實上,如果不看1950 年之前的時代(那時土地便宜得多了),你會發現墨西哥灣的利潤回報,還不如當地的信用合作社。
      作者引述許多研究來證明他們的觀點,並提出了一些他們自己發現的有關出價分布的有趣數據。他們的報告說,他們稱之為“認真的競爭者”的*高出價和*低出價之間的概率通常高達5 到10,*高值可達100。雖然這個結果可以用“一些公司遞交了低出價的投標書是希望沒有其他人投標”來解釋(卡彭等人分析的樣本中有15 個開發區的確如此)。此外,作者還提出其他有趣的數據。在1969 年阿拉斯加北灣原油的出售案中,中標金額為9 億美元,而第二價格隻有3.7 億美元。有26%的開發區其中標金額超過第二價格4 倍或*多,而77%的開發區超過至少2 倍。雖然這些數據不能真正證明任何人是不理性的,但它們肯定符合贏家的詛咒的情況。
      卡彭、克拉普和坎貝爾的論文在1971 年發表,當時關於墨西哥灣的租賃信息還沒有出來。然而,沃爾特·米德、阿斯布喬恩·摩西德喬德、菲利浦·索倫森(Walter Mead, Asbjorn Moseidjord,and Philip Sorensen, 1983)研究了這些租案的結果。他們計算1954年到1969 年之間墨西哥灣1 223 件租約的稅前回報率,這段時間恰好在卡彭等人的論文發表之前。他們寫道: 在所有1 223 個租案中,以貼現率12.5% 計算,平均每個租約的現值損失為192 128 美元a……我們數據庫裡的所有租約中62%是沒有油氣儲藏的。結果,承租方根本沒有收益可以去抵銷他們支付出去的紅利及租金,或是他們的開發成本。這些租約中的另外16%,雖然有生產,但是沒有利潤(以稅後計算)。隻有22%的租約有盈利,而這些租約,以稅後計算,總共隻有18.74% 的利潤。
      這些結果似乎符合贏家的詛咒版本二,也就是說,確實是低於投標人在投標時的預期價值。此外,從1970 年到1981 年,原油的名義價格每桶由3 美元上升到35 美元,而原油價格這樣變化,是他們購買時沒有預期到的。至於為何回報率如此低,作者大膽地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初五項租約(從1954 年10 月13 日到1959 年8 月11 日)的回報率很低而且是負數,這顯然反映出對於可能挖掘的石油儲量估計得太過樂觀。” 亨德裡克斯、波特和布德羅(Hendricks, Porter, and Boudreau,1987)對相同的租約案做了另外的分析。他們使用5%的實際貼現率及實際價格序列,假設石油公司不能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造成的價格衝擊。他們還做了幾個與米德等人不同的假設。他們的研究結果與米德等人的結果相反,顯示出即使在實際油價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公司仍能夠獲利。不過,他們的資料也部分地支持了贏家的詛咒。針對18 家參與過**多次投標的個別公司或集團(平均投標次數為225 次),亨德裡克斯等人計算了它們每一家日後的獲利情況。他們假設當初所有的出價都乘以常數θ,而其他公司仍維持原來的出價。然後求出使利潤*大的θ 值,即θ*。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根據風險中性納什均衡行為來做選擇,那麼θ* 會是1。然而,在18 家公司中,有12 家的θ* 小於1,中位數是0.68。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似乎受到了特別的詛咒,它的θ* 為0.15,這表明它應該降低出價到原先的1/7 !許多公司真正賺到的利潤,與*優出價可賺得的利潤的差異大約達數億美元之多。作者的結論是:“這個結果顯示一些公司可能是繫統性地高估了開發區的價值,以及(或是)未能**預期到‘贏家的詛咒’的影響。” 理查德·羅爾(Richard Roll, 1986)將贏家的詛咒的概念應用在企業並購中難以理解的現像上。難解的問題是,為什麼這些公司願意支付高於市場價格的巨額溢價,去收購另一家公司呢?實證證據顯示,雖然在收購案中,目標公司的股東賺得大筆利潤,但是買家是獲利極低或是毫無獲利的。那麼,為什麼這樣的收購案會發生呢?羅爾提出了“傲慢假說”來作為一個可能的答案。根據這個觀點,出價的公司一般都現金充裕,a它們通過找出目標公司,估算其價值,然後在估價高於市場價值的情形下進行投標。由於羅爾很看重有效市場假說b,他相信(在協同作用或內部信息的情形下)收購者認為他們對真實價值的估算能夠比市場做得*好的信念可能是錯誤的。羅爾指出: 對收購現像的其他解釋,大多數依賴至少短暫期間內存在的嚴重市場無效率。這種無效率或者是金融市場忽略了投標公司擁有的相關信息,或是產品市場的組織無效率,導致潛在的協同、壟斷、節稅行為被濫用,或是勞動市場無法靠淘汰不良管理人員以增加利潤而導致非效率。
      為了檢驗傲慢假說,羅爾重新檢視出價公司及目標公司在宣布收購日前後的股價資料。傲慢假說預測:出價公司及目標公司合起來的價值應該有小幅下跌,代表交易成本損耗;目標公司的價值應會增加;而出價公司的價值應會下跌。a他認為實際證據是與這些預測一致的,並給出以下的結論: 從目前得到的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出的*後印像是,沒有真正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可以反駁即使是***的(傲慢)假說。這項假說假設所有的市場都**有效率地運作,以及個別投標人偶爾會出錯。投標人可能透過他們的行為表示他們相信收購案有利益存在,但是繫統性的研究沒有提供太多足以顯示這種信念存在的證據。
      雖然羅爾小心地解釋評估這些研究有多麼困難,但明顯的是,在收購案中,出價收購的公司獲利極少(如果有獲利的話)。贏家的詛咒版本二似乎又再次與這些數據相吻合。
      評論 如果我對石油租約及收購案文獻的解讀正確的話,也就是說,贏家的詛咒確實存在於這些市場中,那麼經濟學家們應該會有多驚訝呢?贏家的詛咒的存在會帶給經濟學範式什麼樣的挑戰?麥卡菲和麥克米倫(McAfee and McMillan, 1987)在他們的拍賣及投標的調查中說道:“贏家的詛咒的觀點(例如之前引用的德紹爾有關書籍出版業的例子)表明,投標人會因拍賣的結果而感到驚訝,這是違反理性基本概念的。”他們的話可以理解為:“這些關於贏家的詛咒的敘述顯示投標人犯了繫統性的錯誤。但經濟理論已經排除了這類錯誤。因此,這些敘述必定是錯的。”這個立場的邏輯性是有問題的。理性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假設,而不是一個展現出來的事實,記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在給出實驗研究結果的情況下,難道投標人在這些拍賣案中就不可能犯錯嗎? 同樣有趣的是,我們注意到許多經濟理論家有一些特定的傾向。一個理論家會花費時間研究一個問題,*後得到一個新的、過去經濟學家們所不知道的觀點。然後這個理論家就假設理論模型裡的代理人已經了解這種新觀點。既然假設代理人用直覺就能理解那麼長時間纔搞懂的要領,那麼這個經濟理論家不是太謙虛了,就是給了他模型中的代理人太多的理性。就如肯尼斯·阿羅(Kenneth Arrow, 1986)所說的:“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狀況:科學分析認定研究的主體會采取科學行為。這不一定會產生矛盾,但看起來確實已導致了大幅倒退的情況。” 在拍賣中其他參與者采取“次優行為”的可能性,引起了一個經濟學理論中很少討論的問題,也就是說,當你發現你的競爭對手犯錯了,你會怎麼做。競標在理論上的典型處理方式是假設投標人是理性的,而且其他投標人的理性是共同認知。a假設你就是卡彭和他的同事,而你已經知道贏家的詛咒,那麼你會比其他石油公司*有優勢。你要如何利用你這個新的競爭優勢?如果你的選擇是*優地降低你的出價,那麼你將會避免支付過高,但是你也隻能贏得**少的投標。事實上,你可能會決定根本不去投標!除非你要轉行,不然這個解釋沒有說服力。你可能讓你的競爭對手贏得所有的競標,然後靠賣空他們的股票來賺錢,但是這個策略可能有風險。在石油開采的案例中,油價飆升,而石油公司的股價也會上漲,即使是那些亂投標的公司也如此。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是與你的競爭對手分享你的新知識,促使他們也同時降低出價b。如果他們相信你的分析,那麼這個博弈對投標人而言將會有利可圖。當然,這正是卡彭、克拉普和坎貝爾所做的事。*一般地,對於不**理性的博弈,經濟學家應該在其*優策略的研究,投入*多關注。
      即使人們已經知道了贏家的詛咒,還是很容易忽略掉它運作的一些細微方法。例如,哈裡森和馬奇(Harrison and March,1984)討論到“決策後震驚”的概念(一種類似贏家的詛咒版本二的情況),即決策者繫統性地觀察到,結果不如預期的好。他們發現,決策後震驚會發生在有很大不確定性且(或)有許多替代方案的決策情況。因此,這應該是真的:要雇用新員工的組織,面談過越多應聘者,他們越可能雇用到好的員工,同時,這個人越可能不如公司的期待。類似地,布朗(Brown, 1974)討論公司內資本投資計劃的案例,如果有許多這類的計劃在考慮,但隻選上其中幾個計劃,那麼即使整套計劃淨收益的預估值是沒有偏見的(unbiased),真實的淨收益也會傾向於低於預期。
      贏家的詛咒是這類問題的典型,應該用現代行為經濟學來研究,現代行為經濟學是認知心理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結合。關鍵因素是認知錯覺的存在,這是一種心理作用,會導致*大多數的受試者犯下繫統性的錯誤。卡彭等人確認了認知錯覺的存在,而巴澤爾曼和薩繆爾森(Bazerman and Samuelson)、卡格爾和萊文(Kagel and Levin)則證明了這一點。每當這類錯覺出現,市場結果背離經濟理論的預測的可能性就會存在。
      我以卡彭等人的話為本章做總結:“對一塊他認為值得投資的土地來投標,長期而言,這個人將會損失慘重。”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