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紫砂工藝/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工藝美術
    【市場價】
    408-590
    【優惠價】
    255-369
    【介質】 book
    【ISBN】97875039543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54351
    • 作者:徐秀棠|主編:王文章
    • 頁數:281
    • 出版日期:2012-10-01
    • 印刷日期:2012-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徐秀棠編著的《紫砂工藝》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一,主要對紫砂陶進行了介紹,對紫砂陶德發現、分離以及紫砂流派及世家進行了介紹,讓讀者對紫砂工藝有*進一步的了解,是一本價值極高的工藝美術讀物。
      《紫砂工藝》圖文並茂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通過《紫砂工藝》的學習不僅可以增進讀者對紫砂陶的認識,還有利於紫砂研究者的學習與參考。通過《紫砂工藝》的學習可以陶冶讀者的紫砂藝術美感,極具收藏價值。
    • 徐秀棠編著的《紫砂工藝》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一 ,是著重反映紫砂工藝的基本面貌、表現形態、美學或工藝上的主要特點、 歷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傳人,同時也簡要介紹了當地政府為繼承與 保護這一文化遺產所做的工作和未來的計劃。 《紫砂工藝》不僅有助於讀者認識與接近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增 強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將激勵當代人通過這些民族文化遺產的認識與保 護,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起來,開創中華民族更為燦 爛的未來前景。
    • 前言
      第一章 紫砂陶出現的物質和文化條件
      第一節 宜興的地理位置
      第二節 宜興制陶業的悠久歷史
      第三節 宜興茶葉產業
      第四節 陶土原料和紫砂泥的發現
      第二章 紫砂陶的原料資源
      第一節 紫砂礦土的分布和分類
      第二節 紫砂泥的開采和加工
      第三節 紫砂泥的原礦特征和燒成特征
      第四節 紫砂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質
      第五節 原礦泥和配制泥
      第三章 紫砂陶的早期發現
      第一節 考古發現
      第二節 典籍記載
      第四章 紫砂陶的發展與繁榮
      第一節 創始和初步發展
      第二節 繁盛期
      第三節 清嘉道年間的文人紫砂
      第四節 清末
      第五節 民國時期
      第六節 新中國成立後
      第五章 紫砂陶的生產工藝
      第一節 成型工具
      第二節 成型方法
      第三節 燒成
      第六章 紫砂陶的產品分類
      第一節 茶壺和茶具
      第二節 花盆和花瓶
      第三節 文房雅玩
      第四節 人物雕塑和塑品
      第五節 餐具
      第六節 現代紫砂陶藝
      第七章 紫砂陶的裝飾
      第一節 自體裝飾
      第二節 陶刻裝飾
      第三節 泥繪、堆塑、漏花、貼花和絲網印刷
      第四節 爐均釉、琺瑯彩裝飾
      第五節 鑲嵌裝飾(鑲嵌金、銀、玉及嵌釉珠)
      第六節 包錫、包銅、包金、包銀
      第八章 紫砂陶的款識
      第一節 刻款和印款沿革
      第二節 帝王紀年款
      第三節 鈐印集成
      第九章 紫砂陶的傳承和傳人
      第一節 明清藝人的師承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陶業工廠的師承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師承
      第四節 紫砂世家和流派影響
      第五節 經典作品傳承
      第六節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第十章 紫砂陶的鋻賞
      第一節 紫砂陶(壺)的欣賞
      第二節 紫砂陶(壺)的鋻別
      第三節 紫砂文化典籍
    • 第一節 創始和初步發展 記載宜興紫砂壺的*早的文獻資料是明末江陰人周高起的《陽 羨茗壺繫》。他在“創始”篇中說:“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 之陶家雲:僧閑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 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 人遂傳用。” 金沙寺僧是用細缸土制造茶壺的**人,但因為身處僻遠而沒 有留下姓名。隨後周高起在“正始”篇中論及了另一位藝人供春: “供春,學憲吳頤山公青衣也。頤山讀書金沙寺巾,供春於給役之 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內外,指螺 文隱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現節腠,視以辨真。今傳世者, 栗色暗暗,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世以其孫龔 姓,亦書為龔春。” 供春,是紫砂工藝****位被記載下名字的大師,是紫砂壺 的正式創始者。
      清代吳騫《陽羨名陶錄》對《陽羨茗壺繫》進行了史實歸類並 作了一些*正、補充和闡釋,說:“金沙寺在宜興縣東南四十裡, 唐相陸希聲之山房也。宋孫覿詩雲:‘說是鴻磬讀書處,試尋幽伴 拄孤籐。’建炎間,嶽武穆曾提兵過此,留題。”還說:“頤山名仕, 字克學,宜興人,正德甲戌進士,以提學副使擢四川參政。供春 實頤山家童。” 吳梅鼎在《陽羨茗壺賦》中稱贊供春為開山祖師:“在髫齡而穎 異,寓目成能;借小伎以娛閑,因心挈矩。過土人之陶穴,變瓦瓶 以為壺;信異僧而琢山,斲陰凝以求土……彼新奇兮萬變,師造 化兮元功。信陶壺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並評價了供春對紫砂 壺造型的貢獻:“稽三代以博古,考秦漢以程功。圓者如丸,體稍 縱為龍蛋;方兮若印,角隅刻以秦琮。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 比凝銅。” 許多文人留有大量贊美之意,如張岱《陶庵夢憶》:“宜興罐 (壺)以龔春為上。”文震亨《長物志》:“壺以砂者為上,供春* 貴。”徐喈鳳《宜興縣志》:“供春制壺,款式不一,雖屬瓷器,海 內珍之,名公巨鄉,高人墨士,恆不惜重價購之。”周澍《如陽百 詠注》:“臺灣郡人,茗皆自煮,*重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十年, 則值金一笏。”《五石瓠》的作者說“京口談長益為之作傳”,指出 京口(現鎮江)有個叫談長益的人曾為供春寫有傳記。後人無法尋 覓到這個文本,否則供春其人其事定會有確鑿的說明。
      金沙寺僧人因是出家人,住持寺中,活動範圍有限,之所以 “久而逸其名”,就是因為影響太小之故,如果供春不去金沙寺, 寺僧創始的一套制壺技藝就會湮沒無聞。而供春臨時棲身於此, 偶然的機會學到了技藝,而且熱衷於此,就把這個技藝在*大的 範圍內推廣開來;同時,也正是他把紫砂陶(細陶)從日用陶(粗 陶)中獨立出來。
      《清稗類鈔》所說的采礦泥和澄練的加工手法,與供春把混在 陶土礦中所含的紫砂泥分離出來的“淘細土摶坯”如出一轍,所以 吳梅鼎同時也稱贊供春的工藝勞作:“春風花浪之濱,分畦茹濾; 秋月玉潭之上,並杵椎舂。合以丹青之色,圖尊規矩之宗。” 據推算,供春大約出生於公元1500年前後,也就是明弘治 十三年前後。
      供春的作品不多,且多湮沒,明代的周高起沒有親眼見過,隻 從時大彬的仿器中知道其刻款,清代乾隆年問的吳騫也自嘆福薄: “供春壺已世間不復存在了。”但19—28年,以開鑿宜興善卷洞知名 的儲南強先生,卻宣稱在蘇州地攤上發現並買回了一把鏨下有“供 春”刻款的茶壺,這就是被今人稱做“供春壺”的樹癭壺。這把壺 的壺蓋初為清代制陶名手黃玉麟所配,為瓜蒂柄形。儲氏得到後, 請**畫家黃賓虹欣賞。黃賓虹認為此壺是以銀杏樹瘤為本,黃 玉麟配蓋有誤,於是又復請裴石民重做了一個樹癭壺蓋,並在蓋 正口外緣刻上兩行隸書,銘日:“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 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而未能,重為制蓋者 石民,題記者稚君。”這壺呈核桃色,外形為銀杏樹癭狀,容量大 約300毫升,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依據潘稚亮先生的陶刻銘 文,英國人願意出兩萬美元購買,被婉拒。這把茶壺其造型成為 當今紫砂藝人仿制、學習的標本,並為紫砂愛好者津津樂道。
      但圍繞這把壺真偽的爭議一直未斷。不少人從泥料質地、大 小、工藝、燒成諸方面,指出這把樹癭壺不符合考古和典籍記載 的供春壺的特征。儲南強先生宣布得到“供春壺”後,上海的施鎮 昌(1905—1978)先生也於1941年間得到了一把這樣的茶壺,以 後,龔心釗、袁體明、宣古愚、吳湖帆等先生,也先後得到過這 種供春壺。當代壺藝泰鬥顧景舟先生說過,他一生曾見過五六把 這種款式的茶壺。
      如果世間尚有幸存供春制作的茶壺,那麼可能會有什麼特征 呢?不妨勾勒如下:受水半升以上,顏色“栗色暗暗,如古金鐵”, 線條簡潔明快,質地粗獷,較缸胎為細,因為附陶穴燒成,外表 不免沾有飛釉;與前述的吳經墓中出土的提梁壺的特征相似。
      P47-5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