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憶馬勒(回憶錄與書信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工藝美術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介質】 book
    【ISBN】97872081019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01920
    • 作者:(奧)阿爾瑪·馬勒//古斯塔夫·馬勒|譯者:高中甫
    • 頁數:403
    • 出版日期:2012-01-01
    • 印刷日期:2012-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8千字
    • 《憶馬勒:回憶錄與書信集》由阿爾瑪·馬勒斯塔夫·馬勒所著,馬勒逝世百年紀念,馬勒之妻阿爾瑪親敘,親選馬勒家書,中文版首度整理重現,**德語翻譯家高中甫譯筆,李歐梵專文**。
    • 《憶馬勒:回憶錄與書信集》由阿爾瑪·馬勒斯塔夫·馬勒所著,記載 了阿爾瑪與馬勒相識相戀直至馬勒去世的這十年間,作為指揮家、作曲家 以及丈夫、父親的馬勒所經歷的起伏人生,其中不乏馬勒與阿爾瑪之間的 情感記錄。阿爾瑪用細節的描述,重現了馬勒十年間的點點滴滴——他指 揮時的亢奮、作曲時的專注、被質疑時的憤懣、失去愛女的悲痛,直至病 榻上的無奈、彌留時的渴望。著名音樂家馬勒的傳記,《憶馬勒:回憶錄與 書信集》由馬勒的夫人阿爾瑪撰寫。
    • **序
      譯者序
      前言
      **部 阿爾瑪·馬勒:憶馬勒
      邂逅1901年
      1月1902年
      婚姻和共同生活1902年
      光榮的孤立1903年
      光榮的孤立1904年
      光榮的孤立1905年
      光榮的孤立1906年
      痛苦和恐懼1907年
      秋天1907年
      新世界1907—1908年
      夏天1908年
      新世界1909年
      風暴1910年
      夏天1910年
      第八交響曲1910年9月12日
      聖誕節1910年
      結束1911年
      第二部
      古斯塔夫·馬勒:
      致阿爾瑪·馬勒的書信
      1901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馬勒與阿爾瑪十年大事記
    • 從馬勒的音樂很自然會聯想到馬勒的一生,因此有關馬勒的傳記 也層出不窮。不少樂迷問我:應該看甚麼書?我一時想不出有什麼中 文本可看,現在有了答案了,就是這本剛出籠的《憶馬勒》,著者是他 的夫人阿爾瑪·馬勒(Alma Mahler,1879—1964),譯者是高中甫 (由德文版直接譯出),內中還收羅了馬勒致阿爾瑪的大量書信,彌足 珍貴。
      然而,作為一個馬勒迷,我對此書的敘述和論點不無偏見,我的 態度,就像目睹一對好友夫妻離婚一樣,表面上當然置身事外,保持 中立,但內心不無偏袒一方。上面提到的《為何馬勒》的作者萊布雷 希特,論點*為**,處處站在阿爾瑪的對立面,力辯此婆的說法不 可信,未免過激。但對我而言,阿爾瑪文中也充滿了愛意和人情味, 把一個活生生的作曲家的各面——他的藝術、性格、行為舉止,甚至 夫妻關繫中的性無能問題(後被弗洛伊德一席長談治愈)——暴露無 遺。令我讀時*為感動的一段是長女的死亡,夫婦二人痛不欲生,誰 看了不會動容? 這類**手資料,非當事人不能**領會。然而阿爾瑪並非等閑 人物,她自己也是作曲家,而且作過近百首藝術歌曲,但她的作曲纔 華卻被埋沒於這段婚姻之中,因為馬勒在娶她的時候就約法三章:不 準作曲,隻能為他抄譜,“從現在起你隻有一個職業:使我幸福!”好 一個大男人的口氣!試想這位維也納**美女和纔女如何受得了?所 以在馬勒得了不治之癥即將去世的那一年,她終於和一位較她年歲* 輕的建築師格羅庇烏斯(Walter Gropius)發生了婚外情,她一面照 顧病中的馬勒,一面和情夫魚雁往返,到處偷情,*後情夫苦苦追求 到他們住處,馬勒竟然也請這位情敵登堂入室,讓阿爾瑪決定自己到 底鐘意哪一個?*後阿爾瑪還是離不開丈夫。
      這像是一場“肥皂劇”的情節,誰知道是真是假?即使全書真實, 但馬勒在那一刻的感受如何、想的是什麼,我們都無由得知,因為以 上都是出自阿爾瑪之筆!馬勒死無對證,隻有《第十交響曲》原譜中 的幾句向阿爾瑪示愛的話——地老天荒,此情不渝,但一般聽眾聽得 出來嗎? 這就引出我的主觀偏見:藝術雖出自人生或是人生的寫照,但它 畢竟不是人生,二者之間不能劃等號。阿爾瑪在這本回憶錄中也處處 對馬勒的作品發表議論和詮釋,我卻不敢照單全收。例如她說馬勒的 《第六交響曲》是在描寫他們一家人暑期的生活,內中還有兩個女兒的 嬉戲,*後樂章中的三聲木錘巨響就像是一棵大樹被斬斷了,影射的 是馬勒自己的死亡,似乎未卜先知,在曲譜中早已預言了,後世的樂 評家大都蕭規曹從,依樣葫蘆,但我就是不相信。即便是作曲家自己 也作此解釋,聽者照樣不必受這種“寫實主義”詮釋法的限制。我們 何不也可以這麼說:這三聲巨響——後來改為兩聲——代表的是一種 命運之力,加強全曲的悲劇性?而這種悲劇與個人無關,是**人生 的藝術表現。曲中所謂兒童嬉戲隻不過是馬勒所獨創的一種“詼諧曲” (scherZo)的作曲法。
      P6-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