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名畫中的古琴/名畫深讀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工藝美術
    【市場價】
    252-366
    【優惠價】
    158-229
    【介質】 book
    【ISBN】97875039564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56409
    • 作者:葛斐爾
    • 頁數:113
    • 出版日期:2014-01-01
    • 印刷日期:2014-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0千字
    • 經常去茶館的你,是否靜靜聆聽室內傳出的琴音?斷斷續續的琴聲,是否帶你進入寧靜山水之間?輕輕彈撥琴弦,坐檐下,賞山光水色,品唇齒間茶香,時間隨著琴音,融入杯中,回味唇舌。《名畫中的古琴》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國名畫中涉及古琴題材的畫作46幅,一幅畫一篇文章,圖文結合,介紹畫作的作者,創作背景,畫中所表現歷史、文化、風俗、人情等諸多內容,解讀清晰、易懂,是名畫欣賞知識普及類讀物。本書由葛斐爾著。
    • 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 徑,尤其古琴的特殊品格寄寓文人超凡脫俗的生活態 度。《名畫中的古琴》不談品茶,單談聽琴。 《名畫中的古琴》為叢書“名畫深讀”之一,以 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國名畫中涉及古琴 題材的畫作46幅,一幅畫一篇文章,圖文結合,介紹 畫作的作者,創作背景,畫中所表現歷史、文化、風 俗、人情等諸多內容,解讀清晰、易懂,是名畫欣賞 知識普及類讀物。本書由葛斐爾著。
    • 導論 古琴的故事
      上篇
      一、唐代與五代:古琴的形制與式樣的形成
      二、宋代:無不以能琴為榮
      三、元代:彈琴是為了安置精神靈魂
      四、明代:古琴樣式大量創新
      五、清代與民國:古琴意向的轉變
      下篇
      一、功用:器物
      二、知音之情
      三、庭院深深
      四、野逸理想
      五、繪畫文學化
      六、人物肖像
      斲琴圖
      北齊校書圖
      調琴啜茗圖
      高逸圖
      宮樂圖
      松壑會琴圖
      聽琴圖
      臨流撫琴圖
      伯牙鼓琴圖
      松萌會琴圖
      林下嗚琴圖
      武陵春圖
      聽琴圖
      停琴高士圖
      梅下橫琴圖
      古賢詩意圖
      柳下眠琴圖
      桃源仙境圖
      理琴圖、琴賦合璧卷
      綠陰清話圖
      東園圖
      授徒圖
      聽阮圖
      攜琴仕女圖
      幽篁坐嘯圖
      對牛彈琴圖
      彈琴圖
      平沙落雁圖
    • 目前學術界對漢代以前的古琴形制有爭議,根據 文獻記 載和相關圖像證明,魏晉時期的古琴與現今通行的古 琴在形 制上已基本相同。西漢的枚乘在《七發》中曾提到用 龍門之 桐制琴,用野蠶之絲制弦,並以“九寡之珥為約”。
      從上下文 看,用珥作約,本是箭靶的中心,相當於徽的意思。
      關於有 徽之琴的*早圖像材料,見於考古發現的南京西善橋 南朝齊、 梁陵墓畫像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中嵇康和榮 啟期所彈 之琴,琴面外側均列有十多個明顯的琴徽。但是你仔 細看圖 會發現一些錯誤,比如琴被顛倒,琴徽被反置,彈琴 人用左 手彈弦,用右手按弦。但是這些圖像不失為研究魏晉 六朝的 古琴形制材料,從中可見魏晉六朝時期古琴的兩種樣 式。另 外,還有一件從四川出土的東漢彈琴俑。鋻琴家鄭珉 中先生說: “通過四川彈琴俑所彈的琴及南京畫像磚上古琴圖像 ,就可以 看出,在這段時間裡古琴的式樣雖然有所變化,但在 形體結 構上直至明清仍是相沿不變的。那麼馬王堆出土的西 漢轪侯 墓中的琴,雖然也名之為琴,似乎與竹林之像的琴並 不是同 一之器。因為西漢至六朝相距不過六百餘年,而東西 漢則時 代相連,其間的器物形制不可能出現如此大的差異。
      比如畫 像中的耳杯與軟侯墓所出的形制基本相同,六朝的隻 是在翹度 和深度上略有變化而已。所以畫像上的古琴,不應該 是由轪侯 墓所出的琴發展而來。因此這件畫像,無論是從畫史 、美術史, 還是從樂器史、琴史的角度來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 東晉畫家顧愷之(約346-407)所繪的《斲琴圖》 (宋 人摹本)(圖見本書第4-5頁),描繪了古代文人制琴的 場景。
      該圖有兩種古琴,都是全箱式樣,琴身由額、頸、肩 等部分組成, 其造型類似於東漢彈琴俑所彈之琴。該琴形制還見於 河南鄧縣 北朝彩繪畫像磚墓出土的《商山四皓圖》。陝西三原 唐初李壽 墓線刻壁畫伎樂圖中,有抱琴、彈琴圖像各一,琴式 則與《斲 琴圖》中的琴基本相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楊子 華(515- 586)所繪的《北齊校書圖》(圖見本書第6-7頁)描畫 天寶 七年(556)文宣帝高洋命樊遜和高乾等十一人共同校 刊** 收藏的五經諸史的故事。畫卷上人物分為三組,畫面 居中一組 背對觀者的年長者在左側榻面上放有一把古琴,從圖 像上看, 其形制與東晉時期的琴制類似。
      進入唐代後,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 圓。現 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 桐木,作 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這種方法 。唐琴的 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 漆灰則有 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
      灰胎皆為 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 際,以防 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釐米至125釐米 之間。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 雷文、雷 玨、雷遠一)外,文獻記載的名家有:張越、郭高、 瀋鐐等。
      可惜除雷氏琴外,餘者皆無作品傳世。結合該時期的 古琴形制, 有三幅描繪古琴的唐代作品值得關注:周昉的《調琴 啜茗圖》、 孫位的《高逸圖》和《宮樂圖》(佚名)。在《調琴啜 茗圖》裡 你會看到三位坐在庭院內的貴族婦女在侍女的伺候下 彈琴、品 茶、聽樂的現場,它是畫家對當時上層階級社會生活 方式的寫 照,畫卷流露出閑散恬靜的氣質。《高逸圖》描繪了 魏晉時期 膾炙人口的竹林七賢的故事。該圖又名《七賢圖》, 分段描繪 文士四人,席地而坐,幾位童子侍立旁側。此圖實際 上是《竹 林七賢圖》的一部分,四人分別是阮籍(210-263)、 王戎(234- 305)、劉伶、山濤(205-283)。畫家用細勁柔和的線 條描摹 人物的臉部和手足,陪襯的景物則先用墨線勾勒,再 以石綠皴 染,古雅簡練,刻畫出魏晉士大夫的精神氣質。《宮 樂圖》描 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方桌四周,有的品 茗,有的 在行酒令。畫卷上部四人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 器,自右 而左,分別為臂篥、琵琶、古琴與笙。旁立的兩名侍 女中,還 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
      五代占琴的形制因為距離唐代不遠,必有唐人遺 風。曾經 有人將凡背後刻有“洗凡”或“清*”字樣的古琴斷 定為五代 琴,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妥。如何斷定一張五代時候的 古琴?以 旅順“春雷琴”為例,這張琴背面項腰肥圓,民間有 詞語形容 不同時期的古琴“唐肥宋瘦”,說明這張琴距離唐代 較近,它 又與晚唐時期的“獨幽琴”特點相似,再次證明它是 一張與唐 代有關的古琴,然而這張琴的伏羲式又與唐代的形制 略有出入, 所以再次證明它是一張距離唐代不遠的古琴,那麼在 時間的推 斷上,應該為五代時期。當然,判斷一張古琴的年代 斷非易事, 還要結合其他各種因素。本書所選的一幅五代時期古 畫,荊浩 (?-約936)的《松壑會琴圖》(圖見本書第25頁)是 該時期 較為典型的古琴名畫。《文會圖》仿照楊子華的《北 齊校書圖》 中間部分的構圖,在人物設置和擺設上**一樣,隻 是將原來 室內空間移置到室外空間,將長卷形式改為立式掛軸 。盡管如 此,此畫也不失為一幅佳作,作為西蜀畫院的宮廷畫 家,邱文 播將畫面上樹石勝境和榻上的文玩奇珍表現得恰到好 處,四位 學士坐於榻上,有談者、書者和操琴者,畫家將每人 的姿態和 神情很好地再現出來。《松壑會琴圖》描畫了兩位老 者欣然會 面的情景,旁有一小童肩負古琴而來,此畫前景為松 壑,中景 為兩位老者和小童,遠景為崇山峻嶺。該畫為荊浩不 多見的山 水兼人物作品,當然有人對此畫的真偽提出疑惑,認 為是明代 的仿作,這不是本書討論的重點。荊浩在繪畫**非 常有名, 他不僅**北方山水畫派,*使得中國山水畫發生關 鍵性變革, 自荊浩、關仝(約907-960)開始,北派創造了大山大 水雄偉 壯麗的全景式構圖,自董源(?-約962)、巨然起,南 派善於 表現平淡疏遠的江南風光,皴法和墨法逐漸豐富起來 ,確立山 水畫的範式。與此同時,南唐畫院在趙干、衛賢、曹 仲玄、周 文矩、顧閎中(約910-約980)、王齊翰、高太衝和徐 熙等人 的推動下,花鳥和人物畫發展得特別快。西蜀畫院在 貫休(823- 912)、房從真、蒲師訓、黃筌(約903-965)、黃居采 (933-?)、 阮惟德父子、丘文播兄弟和石恪等人的推動下,宗教 人物畫出 現變形風格,出現大寫意畫法,花鳥畫走向精細化。
      因此在五 代繪畫**,無論是人物、山水和花鳥畫,都在繼承 唐代傳統 的同時,出現了新風貌。P6-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