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梨園文獻與優伶演劇--京劇昆曲文獻史料考論/國學新銳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戲劇
【市場價】
644-934
【優惠價】
403-584
【介質】 book
【ISBN】97875161633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16163351
  • 作者:谷曙光
  • 頁數:437
  • 出版日期:2015-08-01
  • 印刷日期:2015-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71千字
  • 《梨園文獻與優伶演劇--京劇昆曲文獻史料考論》是作者谷曙光研究戲曲的**部專著,也是我研究戲曲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它**標舉“梨園文獻”的概念,文獻與思辨並重,嘗試創新研究範式,切實推進清乾嘉以迄民國的戲曲研究。我的研究大約與戲曲專業出身的研究者有所不同,既非單一的“案頭派”,也不是純粹的“場上派”,而是試圖通過“梨園文獻”的提法,勾連調和案頭與場上,貫徹一種新的研究理念。姑且不揣譾陋,把這幾年的研究彙集起來,呈獻給學術界和戲曲界,“嚶其鳴矣,以求友聲”。
    本書的立足點就在梨園文獻,書中涉及的清宮檔案、古籍善本、名伶特刊、優伶小說、戲單戲報、行會文書、老照片、老唱片等,之前的研究者或有單方面的研討,而整合起來,作為整宗“梨園文獻”加以觀照,似乎還沒有人這樣設計和處理。概言之,梨園是生態,優伶是主體,而演劇是研究的**目標。近代戲曲史,實即一部優伶演劇史。再上升到形而上的層面,對清乾隆以降戲曲的研究,亦是考察中國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從中當能映射歷史——文化的風貌、社會心理的模式和各階層人士的審美趣尚。這就是本書的邏輯起點和研究旨趣。
  • 京劇昆曲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亦是考察中 國社會、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 清代以降,戲曲的重心已從案頭轉移到了舞臺、 由文本更迭為表演。清乾隆以後的戲曲史,實即一部 優伶演劇史。 由谷曙光所著的《梨園文獻與優伶演劇--京劇 昆曲文獻史料考論》一書立足於文、音、像、檔等“ 梨園文獻”,專注其特有的綜合性、多元性和鮮活性 ,以之觀照清中葉以來的劇壇變遷和優伶爨演。概言 之,文獻是基石,梨園是生態,優伶是主體,而演劇 是研究的終極目標。發現新材料、關注珍稀史料,乃 本書一大特色;議論出於文獻,則是研究始終秉持的 理念;而優伶與演劇,又是本書的著力點。 本書首次標舉“梨園文獻”的概念,案頭與場上 貫通,文獻與思辨並重,嘗試創新研究範式,切實推 進清乾嘉以迄民國的戲曲研究。
  • 自序
    第一章 京劇昆曲文獻學概論
    一 京劇文獻學論綱
    二 清代京昆研究書刊、史料提要
    三 清代宮廷戲曲文獻新發現舉隅
    四 清代昆曲珍稀史料《聽春新詠·昆部》
    五 異域之眼:《燕行錄》中的北京正陽門外演劇
    第二章 劇作家、劇壇與劇目研究
    一 晚清民國的滿族皮黃劇作家述論
    二 維新派與國粹家:“伶隱汪笑儂的矛盾人生
    三 民國五年北京劇壇演出狀況分析——以《演唱戲目次數調查表》為中心
    四 “秋胡戲妻故事在不同文藝品種間的演繹流變——史傳·詩歌·變文·雜劇·京劇
    五 民國紅樓戲稀見史料論札
    第三章 清代梨園花譜研究
    一 新發現足本《聽春新詠》與重新認識清嘉慶北京劇壇
    二 譚獻撰梨園花譜《群芳小集》、《群英續集》考略
    三 譚獻王詒壽·謝蘇生
    第四章 譚鑫培戲單與軼聞
    一 新善本《辛亥庚戌劇目》考論
    二 那桐與譚鑫培:追尋一樁梨園軼聞的真相
    第五章 梅蘭芳特刊專集、小說與戲單
    一 反思當代的梅蘭芳研究:重復與遮蔽
    二 梅蘭芳特刊專集敘論
    三 現代文學**的獨特存在:梅蘭芳題材小說論略
    四 梅蘭芳舞臺生活的歷史還原與細節呈現(上)
    五 梅蘭芳舞臺生活的歷史還原與細節呈現(下)
    第六章 梅蘭芳與昆曲
    一 梅蘭芳保存提倡昆曲的歷史功績
    二 梅蘭芳搬演湯顯祖《牡丹亭》述論
    第七章 楊小樓念白與小說
    一 楊小樓:武生行念白的典範
    二 清末民初關於楊小樓的小說
    第八章 餘叔岩特刊、戲單與老唱片
    一 餘叔岩早期的珍貴文獻:石印本《餘叔岩》
    二 餘叔岩晚年演出徵實:“叢碧宴客堂會及其他
    三 詩意的歌唱 古英雄的寫照
    ——餘叔岩“十八張半”老唱片品鋻錄
    第九章 近代傳媒與戲曲
    一 清末劇壇新景觀:演出與報刊劇評的同步互動
    二 《劇學月刊》:戲劇期刊的重鎮與“梅程黨爭
    三 特立獨行的人與刊:張古愚和他創辦的《戲劇旬刊》
    第十章 京劇唱片錄音研究
    一 京劇唱片學的珍稀史料:《北京唱盤》
    二 京劇唱片錄音叢札
    第十一章 周氏兄弟與戲曲
    一 周作人對傳統戲曲的認知及其“轉變”
    二 魯迅、周作人兄弟戲曲觀的異同
    第十二章 戲曲散札
    一 唐戲·九苞鳳凰五色師子
    二 齊如山著《國劇藝術彙考》及其他
    三 關於紅豆館主
    四 梨園遊戲文兩則
    參考文獻舉要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