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玉玦金環錄/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民間文學
    【市場價】
    518-750
    【優惠價】
    324-469
    【介質】 book
    【ISBN】97875034835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03483547
    • 作者:平江不肖生
    • 頁數:448
    • 出版日期:2017-01-01
    • 印刷日期:2017-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24千字
    • 平江不肖生(即向愷然)是舊派武俠的創始人,被尊稱為民國武俠界“南向北趙”兩大宗師之一。其作品文采斐然、布局宏偉,可謂是難得佳作。為傳播文學經典著作,傳承孝友義俠的武俠精神,中國文史社推出了“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平江不肖生卷”,秉著尊重原作、還原經典的原則,均以民國原本為藍本對作品進行點校整理,《玉玦金環錄》為其中之一部,繫長篇小說。
    • 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大俠傳》又名《玉玦金環錄 》,小說以清代發生存湖南桃源縣的一件頗為奇特的 謀反大案為背景,以眾多江湖人士為了幫助彭服籌報 殺父大仇為主要線索,講述一批以活躍在湘川黔等地 的哥老會成員為主的江湖人士,在一個相對平靜的承 平時期是如伺掀起場血雨腥風的江湖恩怨,最後又參 與到一場土司之爭中,最終獲得了地盤、獲得了生存 空間的故事。

    • **回 教書匠投機成首富
      守財奴挨罵發天良
      第二回 仙人岩朱履炫奇
      觀音廟青衣鬧事
      第三回 孝子求醫惡因潛伏
      仙人降宅橫禍飛來
      第四回 衙前密告一奸人
      塔下流星三俠客
      第五回 問道包抄官民激鬥
      托孤鄭重主僕傷離
      第六回 玉塊金環長離而去
      敝衣惡食旁觀不平
      第七回 燈影刀光腰纏十萬
      夜闌人靜壁立千尋
      第八回 彌勒院孤兒就傅
      昭慶寺行者應征
      第九回 破蒲團跌翻活佛
      干矢橛悟澈沙彌
      第十回 摳衣嘗試失足深潭
      信口誇張爭功狹路
      第十一回 當尸首群丐消怨
      盜花翎賣解逞能
      第十二回 石彈雙飛頓教豹變
      拳風四掃斂盡虎威
      第十三回 報大仇老師誡謹慎
      謀內應舊僕表忠誠
      第十四回 劫嬌妻半夜登門
      救後母中途撞樹
      第十五回 動以危詞運籌白馬
      攻其無備巷戰桃源
      第十六回 分水坳中李公子失算
      玉屏道上張二哥細心
      第十七回 山亭小憩耳割八雙
      峻嶺仰攻兵分三路
      第十八回 問鼎野心成爝火
      典錢金鐲起波瀾
      第十九回 招算命好友設圈套
      騙測字清官訪案情
      第二十回 昏夜燭奸公差發地穴
      積年盡瘁義僕病他鄉
      第二十一回 逼書遺囑伙計沒良心
      謀奪藏珍假妻先下手
      第二十二回 起貪嗔葬身火窟
      耐辛苦賣技長途
      第二十三回 曾孝子看花入歧路
      劉知府仗義救孤兒
      第二十四回 習藝深宵園林來武士
      踏青上巳山洞遇奇人
      第二十五回 隱士穴居佳兒落草
      縣官民僇同族逃生
      第二十六回 憐閨女洞房逐妖叟
      救圬人客店驚土豪
      第二十七回 聽殘忍話傳法留神
      動惻隱心移金濟困
      第二十八回 鬧上房從容自首
      坐矮樓攻苦輕身
      第二十九回 大刀河上義子報恩
      黃鶴樓頭雛兒學道
      第三十回 姻緣有定老道士執柯
      玄法無邊獃漢子念佛
      第三十一回 慈恩寺親戚樂情話
      九華山妖魔發怪聲
      第三十二回 深夜叩門求隱士
      空山嚴陣殲妖蛇
      第三十三回 采藥走名山故人翦徑
      避兵入隧道祖師斷頭
      第三十四回 群雄歸附小土司
      瘋漢醫治佳公子
      第三十五回 道姑夙慧早通佛
      孝子性急夜尋仇
      第三十六回 小翠智多權作婢
      老朱惡滿媚贓官
      第三十七回 曾孝子報仇殺惡賊
      小麼兒被誣受極刑
      第三十八回 奪碉壘將軍從天降
      戰山崖蠻酋棄旃逃
      第三十九回 張必成計取三家村
      嚴如松混戰兩土司
      第四十回 用盡其纔收降四部
      物歸原主結束全書
    • **回 教書匠投機成首富 守財奴挨罵發天良 桃源縣,在湖南省屬七十五縣當中,隻算是一個 很小的縣。地位既不當交通要衝,又沒有特殊的出產 ,因此商務終古不得發達。湘西本是多山之地,然桃 源的山水,雖不十分蠻惡,但也*少秀麗。足供騷人 雅士流連欣賞的所在,一縣之中,就隻有名叫“仙人 岩”的一個地方,比較的能使人驚異。
      那仙人岩,在一個*大*高的石壁當中。那石壁 在沅水江流*闊、*深又*湍激之處,光平如鏡,從 壁巔到江面,足有十多丈高。下半壁中一個石岩,立 在石壁的對面,遠遠望去,那岩就和一間小小的房屋 一般。立在石壁之下的人,抬頭向上面望去,卻一點 兒看不出什麼。凡是從那地方經過的人,看了那個石 岩,都得發生一種同樣的疑問:這岩是天然的呢,還 是憑人力造成的?說是天然的吧,立在遠處所看得見 的,分明是一間小小的端正房屋,天然的沒有這般巧 ;待說是憑人力造成的吧,那石岩離水面有七八丈高 ,*無一點可以攀手踏腳的所在。偏巧那一段江流, 唯有石壁下*深*急,有許多好奇的人,想盡了無窮 方法,隻希望到石岩中探看一遭,尚且辦不到。因為 用木搭架,水深了不能生根,船又不能在急流中停住 不動。石壁頂上,雖有可以立足之處,然十多丈的石 壁,下臨不測之淵,無論如何膽壯的人,一到上面, 隻朝下一望,就不由得心虛腿軟了。想用繩索把人從 山頂上垂下來,不但沒人敢下去,並沒人敢在上面, 擔任收放繩索的職務。並且這樣光平如鏡的一片石壁 ,即算有大本領的人,能在中間鑿這麼一個石岩,然 鑿成了又有什麼用處呢?這種心理,隻要是親眼見過 仙人岩的人,無不如此。
      仙人岩下離水面二丈來高之處,刻了十四個見方 二尺的大字,道:“桃源曾義士以十萬谷活一郡饑民 。”下面刻著一行小些兒的是:“嘉慶二年某月日湖 南巡撫部院某某題。”在嘉慶二年以後,見過仙人岩 的人,當然都見過這種石刻。見了這種石刻,而不知 道曾義士是誰的,也都有一種同樣的感想,以為曾義 士必是一個疏財仗義的人,纔肯單獨拿出十萬石谷來 ,救活一郡饑民。既是由一個堂堂巡撫部院出名,刊 碑勒石稱為義士,又能單獨捐助十萬石谷救饑,“仗 義疏財”四個字,自是受之無愧。不過在富有財產的 人,遇人有急難的時候,慷慨拿出錢或米來救濟人的 ,古今以來指不勝屈。在當時身受其惠與目擊其事的 人,有感念的,有欽佩的。而在數十百年以後的人, 就聽說有如此這般一個仗義疏財的人物,也不過隨便 談論一會兒罷了,決沒有多大感人的力量。沒有多大 感人的力量,便沒有使人追思紀述的價值。
      然則在下卻為什麼,巴巴的提出這十四個字的石 刻來,做這部《玉塊金環錄》的開場情節呢?這期間 有兩個原因:一則這個仗義疏財的曾義士,和從來所 有的義士不同,而這十四個字的石刻,其感人力量之 大,足抵得十萬雄師;二則這部《玉塊金環錄》的情 節,就發生在這十四個字上面的仙人岩內,而情節中 的主要人物,又恰巧是曾義士的孫兒。有這兩種原因 ,就不得不請這位義士來,做登場人物了。
      曾義士名漢卿,是桃源縣的土著。曾漢卿當三十 歲的時候,還是貧無立錐的,一個鄉村中蒙館教書先 生。他的蒙館,起首就開設在離仙人岩十多裡路的一 個觀音廟內。觀音廟附近,有一座很高的白石寶塔, 這寶塔建築的年代,已很久遠了。塔邊有一條山澗, 附近的居民,都順口叫這地方為“白塔澗”。
      白塔澗的觀音廟,規模並不甚小,也有五開間的 兩重大殿。廟背後緊靠著一座高山,這山也陡峻** ,儼然與一架屏風相似,圍著觀音廟背後左右三方, 廟裡隻有一個年已五十多歲的老廟祝,照顧神前香火 ,順便做點兒香燭生意。廟裡並沒有產業,廟祝全賴 敬神的,多少給點香資,做他一身一口的生活。隻是 這廟裡的觀音大士,大概不曾顯聖,香火極是冷淡, 香資不敷廟祝的生活。廟中的董事,隻得把餘屋召租 ,租金給廟祝糊口。
      這時曾漢卿已有三十歲了。曾家歷代種田,隻漢 卿是讀書的。然就因漢卿讀書的緣故,不曾發跡,便 不能生利。混到三十歲,曾家已是一貧如洗了,夫妻 兒女簡直無法生活。有人勸他設館教書,他就租了觀 音廟的餘屋,收納左近人家的子弟,三五串錢,教一 年詩雲子日,這種生活自是艱苦極了。
      然而這人命裡應該做個富翁,盡管艱苦到極處, 自有種種發財的機會來。曾漢卿帶著妻室兒女,住在 觀音廟裡教蒙館。**年的束惰,僅夠一家人生活; 第二年就比較的寬裕了些,夫妻節了又節、省了又省 ,恨不得連飯都不喫飽。教過五年蒙館之後,居然被 他夫婦節省下一百多串錢來。這年因桃源一縣的收成 極好,谷價大跌,僅賣四百文一石,一串錢能買二石 半谷。曾漢卿知道谷價不能再賤,隻有**的了,便 將所有積蓄,全數囤了谷子。果然不久就因搬運出境 的太多,本地倒缺少了食谷,價值一日一日的向上飛 漲。到年底已漲到一串錢一石,曾漢卿還不肯賣出去 。直到次年二三月,谷價已漲到四倍,每石賣一串六 百文,曾漢卿纔將囤谷發賣。就這一次生意,曾漢卿 的本錢*充足了,自後無論囤什麼貨物,無不利市三 倍。
      他夫婦並不因手中有了錢,而改變節儉的常態。
      曾漢卿整整的教了十年蒙館,每年已有三四千石谷的 出息了。因教書妨礙他經營生意的時間.纔把教蒙館 的事業停止了,一意做囤買囤賣。三十年工夫,曾漢 卿已成了桃源一縣的首富。白塔澗左近七八裡的房屋 田地,九十都是曾漢卿的產業。桃源人稱曾家為“曾 百萬家”。百萬的家資,在民國成立後,一般喫人不 吐骨的大軍閥當中,算不了大財產。前清時候,又在 很小的桃源縣中,確是了不得的豪富了。然而曾漢卿 雖有這麼豪富,年紀也有六十零歲了,卻是儉嗇成了 天性,非但不肯浪費一文錢,他夫婦的衣服飲食,仍 和在觀音廟教蒙館的時候一般無二。
      他一個兒子,不到三十歲就死了,留下一個五歲 的孫兒,曾漢卿看待得比什麼寶貝還珍重。恐怕寡媳 年輕貪睡,孫兒在半夜醒來,受了委屈,親自帶著孫 兒同睡…… 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