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分體文學學史(小說學卷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657-952
【優惠價】
411-595
【介質】 book
【ISBN】97875440569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山西教育
  • ISBN:9787544056908
  • 作者:譚帆//王冉冉//李軍均
  • 頁數:552
  • 出版日期:2013-06-01
  • 印刷日期:2013-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37千字
  • 譚帆等編著的《中國分體文學學史(小說學卷上下)》的研究目的在於梳理古人對於“小說”這一對像的認識和研究歷史,通過對先唐、唐代、宋元、明代、清代這幾個時期小說文體研究、小說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說的文本批評這三個層面研究了中國小說學的整體內涵。該書突破了以往中國小說學的研究格局,同時為了使小說學研究*貼近中國小說史的發展實際,將中國小說學研究與中國小說史研究融為一體,從而勾勒出一部*實在、*真切的古人對“小說”文體的研究歷史。
  • 譚帆等編著的《中國分體文學學史》叢書是一套 以時間為順序,以文學體裁為研究主題的文學學史專 著。作為第一套分體文學學史,叢書在文學研究史上 具有明顯的開創性和重要的學術價值。 “《中國分體文學學史》叢書分詩、詞、散文、 小說、戲劇五種,主要從“學”與“術”兩個角度切 入,對中國古代認知文學、研究文學變遷的歷史作一 全面、繫統、歷史的梳理和總結。各分體文學學史根 據不同的文體,保持一定的個性,白成體繫,但同時 注意與其他各文體相呼應,從而構成一部完整的“中 國文學學史”,以求能堅實地確立起“中同文學學史 ”學科,進一步加深理解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繫與傳 統的研究方法,把握住中華民族的文學精神,促進當 代科學的義學理論體繫的建立。本書由小說卷。
  • 緒 論
    第一節 小說的“名”與“實”
    第二節 “小說學”之由來及其研究對像
    第三節 小說文體研究
    第四節 小說存在方式研究
    第五節 小說的文本批評
    第一章 先唐“小說”與小說學
    第一節 “小道可觀”:小說學的思想源頭
    第二節 “小說”之名實:子書與小說學
    第三節 “勸善懲惡”:史學與小說學(上)
    第四節 “傳聞異辭”:史學與小說學(下)
    第五節 小說家的“自供”
    第二章 唐代小說學
    第一節 小說為“聖人之教”:《隋志》的小說學意義
    第二節 “敘事為宗”:子、史的共性與小說學
    第三節 “勸善懲惡”與“宵話征異”:“史意”的小說化
    第四節 “實錄”與“寓言”:“史法”的小說化
    第五節 “著文章美,傳要妙情”:小說的文學性
    第六節 “以文為戲”與“滋味”:小說的“趣”與“味”
    第七節 傳奇之傳“奇”:小說文體與敘事傳統的獨立
    第八節 比類為書:選本之萌生與小說之傳播
    第三章 宋元小說學
    第一節 “稗說之淵海”“文心之統計”:《太平廣記》的成書
    與傳播
    第二節 由史至子的位移:宋元書目中“小說”的回歸——以
    《新唐書藝文志》為中心
    第三節 “說話四家數”:宋元白話小說自覺的類型觀
    第四節 在傳統與近代之間:宋元“說話”的近代性
    第五節 “垂誡”與“臥讀”:宋元人的小說功用觀
    第六節 “鬼物假托”與“丹青摹寫”:宋元時期的小說
    藝術觀
    第七節 從子史之評到文學之評:小說評點文體的獨立
    第四章 明代小說學的基礎觀念
    第一節 “小說”與“演義”
    第二節 “補史”與“通俗”
    第三節 “虛實”與“幻真”
    第四節 從“奇書”到“纔子書”
    附:“演義”考
    第五章 小說評點之萌興及其衍流
    第一節 小說評點的形式之源
    第二節 萬歷時期的小說評點
    第三節 金聖嘆與明末小說評點
    第四節 明代小說評點之形態
    第六章 “四大奇書”的文本闡釋
    第一節 “庶幾乎史”:《三國演義》的文本闡釋
    第二節 “忠義之辨”:《水滸傳》的文本闡釋
    第三節 “求放心”:《西遊記》的文本闡釋
    第四節 “逸典”:《金瓶梅》的文本闡釋
    第七章 明代的小說著錄、選本、禁毀與改訂
    第一節 明代的小說著錄
    第二節 明代的小說選本
    第三節 明代的小說禁毀
    第四節 改訂:一個不容忽視的小說現像
    第八章 清代小說學變遷之大勢
    第一節 從“史”到“文”:明末清初小說學思想的一大變遷
    第二節 從“文”到“學”:傳統小說觀念在清中葉的回歸與歧變
    第三節 清代後期小說觀念的多元化局面
    第九章 清代小說評點的流變
    第一節 清初小說評點的繁盛局面
    第二節 清中葉小說評點之延續
    第三節 清後期小說評點的轉化
    第四節 清代小說評點之形態
    第十章 “四大奇書”在清代的文本闡釋
    第一節 延續與“顛覆”:清人對《水滸傳》的文本闡釋
    第二節 一枝獨秀:《三國演義》的文本闡釋
    第三節 從張竹坡到文龍:《金瓶梅》的文本闡釋
    第四節 “三教”與《西遊記》在清代的文本闡釋
    第十一章 “新經典”的確立與文本闡釋思路之多元
    第一節 “切磋型”闡釋機制與小說新經典的文本闡釋
    第二節 新的闡釋形式及其思想觀念
    第三節 傳統闡釋方法之延續及其思想觀念
    第四節 經史之學、考據之法在小說闡釋中的滲透與畸變
    第十二章 清代的小說禁毀、著錄與選本
    第一節 清代禁毀小說的緣由、具體舉措及其實際效果
    第二節 清代藏書界對通俗小說的著錄及其小說學意義
    第三節 清代對通俗小說的其他著錄及其小說學意義
    第四節 清代對圖書的分類方式與文言小說的著錄
    第五節 清代的小說選本
    參考文獻
    後 記/譚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