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覓詩記(上中下)(精)/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587-3748
    【優惠價】
    1617-2343
    【介質】 book
    【ISBN】97875321630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文藝
    • ISBN:9787532163014
    • 作者:韋力
    • 頁數:1449
    • 出版日期:2017-08-01
    • 印刷日期:2017-08-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52千字
    • 《覓詩記(上中下)(精)/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繫列》是韋力對先秦迄清末民初詩家遺跡的尋訪,屬於“傳統文化遺跡尋蹤”書繫中一部,此書繫以歷**為中華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為線索,尋覓探訪他們留存於今的遺跡。這一寫作既是對文明的保存,尤其是重新發掘那些為人所忽視部分,也是對現代中國的留影。藉由這些人物描畫出作者個人對古典中國的整體認識,立體地呈現何為“凡漢皆好”。
    • 序 言
      尹吉甫: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屈 原: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宋 玉: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濕潤之玉顏
      枚 乘:椐椐強強,莘莘將將
      司馬相如: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揚 雄:惟天軌之不闢兮,何純絜而離紛
      張 衡: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曹 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曹 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蔡文姬: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阮 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山 濤、向 秀: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
      劉 伶:無思無慮,其樂陶陶;
      兀然而醉,豁爾而醒。
      張 華:居歡惜夜促,在蹙怨宵長
      郭 璞:晨霞孤征,雲翼*嶺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鮑 照: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瀋 約: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謝 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庾 信:回頭望鄉淚落,不知何處天邊?
      顧野王:長歌挑碧玉,羅塵笑洛妃
      盧照鄰:下筆則煙飛雲動,落紙則鸞回鳳驚
      駱賓王:試看**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王 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楊 炯:赫赫宗周,皇天降休
      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王之渙:欲窮千裡目,*上一層樓
      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李 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王 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杜 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岑 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元 結: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
      盧 綸: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孟 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歐陽詹:可貴不貴,物失其類
      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薛 濤:何處江村有笛聲,聲聲盡是迎郎曲
      白居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盧 仝:生涯身是夢,耽樂酒為鄉
      李商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杜 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羅 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司空圖:休休休,莫莫莫
      皮日休 、陸龜蒙:處處路傍千頃稻,無情有恨何人覺
      胡 曾:行人欲識無窮恨,聽取東流易水聲
      黃 滔:吳王歿地兮,吳國蕪城。
      故宮莫問兮,故事難名。
      韓 偓:曾向天涯懷此恨,見君嗚咽*淒涼
      林 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餘 靖:一叫一春殘,聲聲萬古冤
      梅堯臣: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趙 抃:天地涵容百川人,晨昏浮動兩潮來
      彭汝礪:愛君有素節,霜雪不凋謝
      蘇舜欽: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黃庭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鄱陽四洪:塗曲休辭辱,行將與夏通
      周必大:數點家山常在眼,一聲寒雁正關情
      陸 遊: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王十朋:江湖魚鱉知多少,盡在恩波浩渺中
      範成大: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繫畫船
      楊萬裡: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翁 卷:**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戴復古:求名求利兩茫茫,千裡歸來賦悼亡
      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耶律楚材:插天*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
      劉秉忠:天地春秋幾蒼雁,江湖今古一扁舟
      謝枋得:天下久無龔勝潔,人間何獨伯夷清
      王 惲:清風破暑連三日,好雨依時抵萬金
      趙孟頫:此行登仕版,未覺負儒冠
      虞 集: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薩都剌:萬事皆由天理順,何愁衣祿不周全
      揭傒斯:虛館人不眠,時聞一葉落
      丁鶴年:富貴倘來還自去,隻留清氣在乾坤
      於 謙: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李夢陽:隨流非我心,特立乃見疑
      嚴 嵩:幽泉樹杪飛殘滴,瑤草岩中吐異芬
      何景明:莫向高樓空悵望,暮蟬多在夕陽邊
      高 拱:豈期柯葉盛,終擬棟梁材
      楊繼盛:浩氣還太虛,丹心照萬古
      戚繼光:奮臂千山振,英聲百戰留
      王錫爵:我命非我排,自有天公在
      張 溥: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錢謙益:坡公養子怕聰明,我為痴獃誤一生
      馮 班、馮 舒:從來天地無端恨,盡入貧窮一寸懷
      傅 山:既是為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
      吳偉業:誤盡平生是一官,棄家容易變名難
      錢澄之:豈無他樹,戀此舊枝
      施閏章:一生膏血供人盡,涓滴還留自潤無?
      朱彝尊:遼海月明霜滿野,陰山風雲草連天
      梁佩蘭:不知天地裡,還有幾人同
      屈大均:秋風吹落葉,一夜別南朝
      王士禛: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宋 犖:多少往來名利客,滿身塵土拜盧生
      吳 雯:一日陰晴看不定,人間萬事任東西
      趙執信:雖緣草成質,不借月為光
      瀋德潛:金和玉節超今古,山到嵩高莫並高
      厲 鶚、杭世駿:何限傷心付阿灰,卅年壯志事全違
      曹秀先:平生愛讀秋聲賦,聽到蟬吟亦可人
      袁 枚:*地通天一枝筆,請看依傍是何人!
      趙 翼:江山代有纔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翁方綱:雕蟲篆鳥那比數,鴻都未立前三年
      黃景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龔自珍:洗盡狂名消盡想,本無一字是吾師
      王闿運:天地悲歌裡,興亡大夢中
      張百熙:憂樂幾人在,戎馬關山愁
      陳三立:憂患隨緣長,江湖入夢明
      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錢振锽:古來好詩原有數,世間知己寧無緣?
      蘇曼殊: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 尹吉甫: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詩經》是我國**部詩歌總集”,大多關於 中國文學史或者詩史的論述,凡是談到《詩經》者, 幾乎**句話都是如此,我在上學時的課本中也是這 樣講述者,並且這句話是考試單項選題中的常見用語 ,所以對這句話也有著根深蒂固的印像。但是後來在 其他的相關文章中看到了一些論點,有不少的學者質 疑這句話的準確性,比如張啟成在《詩經研究史論稿 》中稱:“《詩經》隻能是周代詩歌的選集,而不是 周代詩歌的總集。”首先說《詩經》是不是均為周代 人所作,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下面再細聊。關於《詩經 》是總集還是選集的問題,這還真值得念叨念叨。 其實不止是張啟成一人有這樣的認定,這種類似 的說法我還看到過不少,該論調的依據是上古時代不 可能就僅僅創作了這麼三百餘首詩,按照司馬遷的說 法,到了春秋戰國時,孔子見到的《詩經》就比現在 的版本大十倍,當時是三千多首詩,而後經過了孔子 的篩選,他選出了一部《詩經》的精選集,就是我們 **看到的這三百零五首。關於孔子是否刪詩的問題 ,我們也放在下面再談,在這裡我們接著說《詩經》 是總集還是選集的問題。選集論者認為,流傳至今的 先秦典籍中還能看到一些上古詩並非收錄在《詩經》 之內,即使孔子沒有刪詩,那麼**所見到的《詩經 》,也同樣不能稱之為總集。持這種論調者有時會引 用魯迅在其《集外集?選本》一文中的說法:“(《 詩經》)是中國現存的*古老的詩選”。 從表面看,似乎選集派所言要比總集派的論述方 式*加嚴謹,也*加貼近事實。其實選集派的專家們 忽略了,或者說是誤解了一個術語,那就是什麼叫“ 總集”?搞目錄版本學的人對這一點有著固有的理解 ,按照四部分類法,傳統典籍分為經、史、子、集四 部,而集部之書又細分為“別集”和“總集”及“詩 文評”三大類。別集指的是歷**的某位作者個人的 作品,而總集則指的是兩人以上的作者彙為一書,因 此“總集”一詞在目錄版本學上的涵義就是兩位以上 作者的文章編在了一本書內,而《詩經》按照傳統觀 念,是很多作者寫出的作品。當然,這個說法現在也 有不同的聲音,我們估且就按照這種主流的觀點來判 斷。《詩經》是多位作者的作品彙編,因此稱為總集 是沒有絲毫疑問的事,而選集派把這“總集”二字理 解為了“全集”,認為**所見的三百零五篇《詩經 》沒有全部收錄中國古代早期的詩作,這正是誤會所 在,因為古人所說的總集都是目錄版本學上的概念, 而後來的這句通論——“《詩經》是我國*早的詩歌 總集”,這裡的“總集”二字正是延用了傳統的目錄 版本學概念。 《詩經》的性質說清楚了,那接下來就要說《詩 經》的作者和編者。我在上面說到:司馬遷說孔子對 《詩經》進行了刪改,這句話他是說在了自己的不朽 名著《史記》之中:“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 《詩》、《書》缺。……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 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 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頌》之音。”這就是說孔子將所得的三千多篇古詩 刪掉了十分之九,而成為了**我們所見的三百零五 首。這件事情在此後的兩千多年來,直到**都有堅 定的擁護者和堅定的反對者,至少到**關於孔子是 不是刪了這麼多的詩,也未能達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我先說說贊同派的觀點,王充在《論衡?正說》 中稱:“《詩經》舊時亦數千篇,孔子刪去復重,正 而存三百篇。”王充的這個觀點**贊同了司馬遷所 言。而唐代的劉知幾則在其《史通?疑古》中進一步 發揮了這種說法:“觀夫子之刪《詩》也,凡諸國風 ,皆有怨刺,在於魯國,獨無其章。”但反對派的聲 音同樣極其強大,其觀點之一認為,《史記》中司馬 遷所說的這段話出自《孔子世家》篇,有人說這一篇 文章恐怕不是出自司馬遷之手,而是後人偽造者,這 等於說開始懷疑《史記》上的記載,而孔子刪詩說的 *早出處就是《史記》,如果《史記》都靠不住了, 那就等於從根兒上否定了孔子刪詩這件事。但問題是 ,持這種觀點的人舉不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史記》 被人篡改過。但是否定派還會從其他的角度來佐證自 己的觀點,比如朱彝尊、崔述、魏源等人就從季札觀 樂這件事來進行否定。 到了當代,否定刪詩派成為了主流。比如遊國恩 在《中國文學史講義》中說到:“今按論語,孔子自 言,一則詩三百,再則曰詩三百。是古詩相傳止有三 百,孔子固未嘗刪也。”遊國恩根據《論語》中所記 載的孔子所言“詩三百”一句,認定在孔子的時代, 實際上《詩經》就是這三百餘篇,但對此持反對觀點 的人認為這《論語》中所言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 子記載下來的話,有可能是孔子刪詩之後所餘的部分 。針對這種說法,遊國恩又進一步地闡述了自己的意 見:“孔子刪詩之論,特史公誤解雅頌各得其所,故 遂為此臆說耳。不知雅頌得所,實指聲樂而言,與刪 汰文字無關。” 當今大家袁行霈所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也同樣 認為孔子刪詩這件事不可能:“這些作品的編集成書 ,漢人認為經過孔子的刪定。事實上,早在孔子的時 代,已有與今本《詩經》相近的‘詩三百篇’的存在 。孔子對‘詩’做過‘正樂’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對 ‘詩’的內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但說《詩經》由 他刪選而成,則是不可信的。”看來否定刪詩派成為 了**觀點的主流,那我也就從眾吧。但是孔子整理 了《詩經》,這是兩派都承認的一個事實,而宇文所 安主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對這個統一的認定表示 出了謹慎的認可:“盡管幾部前帝國時代文本——包 括《論語》以及*近出土的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孔 子詩論》——表明孔子與《詩經》存在密切關繫。” 在這裡,宇文所安沒有像中國學者那樣一致的認定, 孔子無論刪沒刪過詩,但至少對《詩經》做過整理, 而他隻說孔子跟《詩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但是如 何理解“聯繫”二字,卻可做出各式各樣的解讀。那 麼怎樣來解釋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孔子是《詩經》 的編者這件事,宇文所安是這樣認定的:“但*初乃 是司馬遷(約前145—前186)在其《史記》中**聲 稱孔子是這些詩歌的編訂者,稱孔子從當時的三千多 首古詩中選擇了這‘三百’首。這一說法或許主要反 映的是早期帝國試圖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將整個‘五經 ’與孔子聯繫起來的意圖。” 無論怎樣,孔子是《詩經》的編輯者這件事似乎 沒有太多的疑義,那麼另一個問題就出來了:《詩經 》的這些作者們是誰呢?這個問題就又涉及到了《詩 經》所創作的年代。**的通行說法,《詩經》的創 作跨度大概是五百多年,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 》上說:“全書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 間的作品。*後編寫成書,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 還有人認為起自於商代,那時間就變得*加久遠。關 於《詩經》所收之詩上下年代問題,也同樣爭論了兩 千年,在這裡就不展開論述了。而龔鵬程先生的認定 則*加獨特,他甚至認為《詩經》本是歌:“古代歌 詩,乃是音樂,詞並不是*重要的。”(《中國文學 史》)對這個觀點,龔先生進一步闡述道:“《詩經 》所收,名之為詩,實皆是歌。故孔子自稱編此書可 令雅頌各得其所;《史記》也說:‘三百五篇,孔子 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其中風、 雅、頌之分類,頗似古希臘音樂分成立第亞式、伊俄 尼亞式、道瑞斯式、佛裡基亞式。” 從上面的這段話可以感覺到,龔鵬程先生是贊同 孔子編輯了《詩經》的,但他認為《詩經》是歌,而 不是詩。如果這樣解讀的話,《詩經》所收的這些詞 句就是古代的歌詞,如此論述起來,《詩經》成為了 宋詞的本源。但這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詞 作者和曲作者,至少**明星們所唱之歌的作詞和作 曲大多是兩人,這樣論起來,問題就變得*復雜了, 所以在這裡暫且不論作曲者為誰,還是先討論一下作 詞者吧。關於《詩經》所收詩的作者問題,後世學者 也有一大堆的爭論。這個話題仍然不能展開,否則的 話,又是一篇單獨的長長論文了。 P9-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