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如蓮的心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介質】 book
    【ISBN】97875008668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工人
    • ISBN:9787500866800
    • 作者:郭文斌|總主編:古耜
    • 出版日期:2017-07-01
    • 印刷日期:2017-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如蓮的心事》是“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得主郭文斌的散文集。全書分五輯編排,包括“永遠的堡子”、“好大一個年”、“子在川上曰”、“生命之河”、“如蓮的心事”,收文61篇,包括《月光下的一片豆地》、《願人人都能順利返鄉》、《蛋黃色的辦公室》、《重溫一串腳印》、《真快樂零成本》等。書中,作者以優美雋永的筆調描述鄉村的優美雋永,淨化著我們日益浮躁不安的心靈。
    • 輯一 永遠的堡子
      布底鞋
      永遠的堡子
      一片荞地
      月光下的一片豆地
      父和牛
      老大
      好老師是一盞燈
      追月之彩雲
      兒子如書
      大山行孝記
      魂在肚子裡
      倔脖子
      姜哥
      本土如乳
      輯二 好大一個年
      臘月,懷念一種花
      願人人都能順利返鄉
      守歲
      我的大年 我的洞房
      全本戲
      好大一個年
      憂傷的驛站
      點燈時分
      清明不是節日
      紅色中秋
      中秋是歸途
      寒衣
      燎干
      輯三 子在川上曰
      牽掛是一種美麗
      一個人在山頭
      不知道的人在說知道
      學習微笑
      等待十一點
      重溫一串腳印
      丟失
      子在川上曰
      想起了舊房子
      時間簡史
      輯四 生命之河
      生命之河
      荷花溝
      涼天峽
      蛋黃色的辦公室
      我是一杆什麼筆
      寧靜的小學
      開花的春節
      時間果汁
      生命就像一缸米
      靜是一種回家的方式
      給是天地精神
      人生就像一次刺繡
      輯五 如蓮的心事
      如蓮的心事
      文學到底是什麼
      以筆為渡
      文學的祝福性
      真快樂零成本
      想寫一本吉祥之書
      提防不潔的文字
      在塵境中尋找真境
      不忘本原
      所重全名節
      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春天
      聽書時代和家庭課堂
      後記 好散文當是生命必需品
    • 永遠的堡子 至今沒有寫成一篇關於母的文章。這並不是因為 我的疏懶,而是因為一個堡子,一個我從中長大可是 至今仍然難以進入的堡子。
      三十年前的,祖母撒手人寰。她老人家辛苦一生 給父留下了兩樣東西,一樣是一個具有職稱意義的大 堡子,一樣是一句具有憲法意義的遺囑。臨終時她將 父和母叫到炕頭說,好生待你兄嫂,就咽了氣。祖母 之所以要以此為囑,除過伯父較之父有點兒老實外, *重要的是伯母不生育。
      一個堡子難坐兩家人,按照常理,分家是難免的 。然而事實卻大大走向人們的意料之外。到了我能記 事時,“堡子裡”已經成為一個傳奇式的家庭話題, 一個稀罕的倫理現像,從而具有了傳頌的意義。以致 母偶爾去一趟街上,人們都要爭相觀看。為此每當人 們提到“堡子裡”時,我的臉上就像將軍的後代聽到 人們談論將軍的赫赫戰功似的大放光芒。
      可是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這種光芒卻漸漸變成一 種揪心而又難以言說的滋味。
      在“堡子裡”的故事中,母是一個關鍵性人物。
      母不知書卻達理,她待伯母一直如古式的兒媳待 婆婆。她自己為自己編排了一套行為規範,事實上也 就編排了她的一生。
      伯母每天早起時都有一聲習慣性的干咳,而母在 這聲干咳前已經干完了掏灶灰、掃院、挑水、墊牛圈 等一應事務。大概是伯母感到這樣有點兒不妥,一再 將干咳的時間提前,但是總也趕不到母的前邊去,就 說,以後灶灰放下我來掏,院讓我來掃……母就說: 我是大腳嘛。母顯然將此作為一種禮儀貫徹著,幾十 年如一日,即便在大病之中也要掙扎著起來干完這些 再回屋躺下,幾次都暈倒在院裡。
      每次做飯前,母總要去問伯母,嫂子,這頓做啥 ?伯母常常就生氣,你想做啥就做嘛,問啥著呢。但 下頓母還是要問,嫂子,這頓做啥?可見請示已成了 她的習慣。從後來母幫妻子帶孩子時做飯鬧出的笑話 ,我們可以知道她老人家將這種習慣強化到何種程度 。,妻子正在上課,母推開門問,把土豆切成絲還是 塊?惹得學生大嘩。做好飯,如果伯父和伯母不在, 她就不讓其他人動筷子。中午,眼看上學時間已到, 我們急得直哭,母卻壓死陣腳不從鍋裡往出舀飯,因 為伯父和伯母還沒有回來。我們就抹著淚空著肚子去 上學。一個夏天,伯母因為一件事耍了脾氣不喫飯, 一鍋飯就餿在鍋裡。
      我們出外買些衣物回來,她總要說,給你娘給你 娘,我能行。所以即便是困難的時候,伯父伯母還有 兩件新衣服,而她和父則一直穿著我們的退役貨。偶 爾有些好喫的,她也是先給伯父伯母送去,而伯父伯 母也大多隻是嘗一下就給了我們,但是這個程序卻歷 來一絲不苟。
      伯母是一雙小腳,隔一段時間就要像給傷員換藥 似的拆洗一次裹腳。每當拆裹腳時,我們總是捂了鼻 子躲開,因為那種氣味實在太逼人。但是伯母後半生 的這個工作卻全由母承擔了下來,而且做得讓人看起 來是那麼富有詩意。剝呀剝,剝了再洗,洗了再剪, 眉頭也不皺一下。也正因為伯母是小腳,所以家裡家 外的重活母都攬在身上。我真擔心,整天這樣超負荷 高速旋轉的母,說不定在什麼時候會突然熄火,或者 **。
      人畢竟是人,在這麼長的歲月裡,說她們之間完 全沒有摩擦是不真實的,但是要想找出她們之間的一 點具體糾葛還真不容易。顯然,她們即使有過摩擦也 是對晚輩嚴密封鎖的,對外就*不用說了。有一次她 們的口舌相對公開化,可憐母在沒有絲毫防備的情況 下被父一頓鐵尺差點兒打斷了腳踝骨。沒想到母卻對 此守口如瓶,隔壁就是她的娘家,她也沒有去訴一下 冤屈,隻是躺在炕上“害了半年病”。戚鄰人來看, 也不知道事情真相。
      現在想來,如果分開過,無疑對大家都有好處, 特別對母是一個巨大的解放。但他們幾十年一直將分 家作為一個大忌,小心翼翼地回避著,就連曾經有過 的幾次堂皇的分家機會他們也都堅決放棄了。一次是 鄉上養老院建成,條件十分優越,讓許多非“五保” 老人眼饞,但當隊長動員伯父和伯母時,平時老實巴 交的伯父措辭卻極盡敏銳:是人家兩口子待我們不好 呢,還是兒女們對我們不孝順,要到那個地方去?噎 得隊長說不出話來。一次是我工作後,讓伯父伯母隨 我住進城裡,但他們卻執意不肯。由於“堡子”的緣 故,我們成了隊裡成分高的人家,為此受到當時高成 分人家通常的待遇,口糧也就常常接不上。一個很冷 很冷的鼕天,伯母背上背簍出門討要,被母奪下。事 情壞就壞在她奪下背簍時說的一句話,要也輪不到你 要。惹得伯母生了平生大的一次氣。她當即哭著進了 屋子,關上房門。母意識到是自己說岔話了,就忙敲 伯母的門,嫂子,你別往心上去,我的意思是說我是 大腳。兩天後,發著高燒又被狗咬得遍體鱗傷的母回 來了,沒有坐下喝上一口熱水,卻被父兜頭就是一頓 拳腳。同樣,她仍然十分平靜地接受了父的毒打,沒 有絲毫反抗。而且等父停下拳腳就奔向伯母屋裡給伯 母再次下話。這件事將我們都搞蒙了,後來纔知是伯 母從母的話中聽出了生分:為什麼不能輪到我去要, 不就因為娃娃不是我的嗎?母就暈過去了。員說狗咬 傷忌生氣,況且她正患重。伯母就伏在母的身上哭了 起來。誰料就在第二天做午飯時,母竟又顫巍巍地站 在伯母的門口,問,嫂子,這頓做啥? 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時候,父母也忌諱接受針對伯 父伯母的任何照顧性項目。大哥好不容易為伯父申請 來一筆“五保”津貼,卻惹得父發了一通火,你們有 本事就自己掙錢孝敬老人…… 後來,嫂子進門,這給母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困惑 ,到底該以何種姿態出現?是當婆婆呢還是繼續當她 的弟媳?終,她選擇了後者。這讓不知內情的人一直 搞不清她們婆媳、妯娌之間的關繫,幾次陌生人到家 裡都鬧出了笑話。*重要的是,母的選擇給“堡子裡 ”的運轉造成難釋的尷尬。所以在我結婚後,族人召 開“堡子會議”,讓父指定伯父的繼嗣人分開過,但 父母卻堅決不肯,這多少讓一些人懷疑父母在繼嗣問 題上的態度。
      一九九四年,伯母的人生列車開到後一站。在她 咽氣的前三天,母為她洗了後一次腳。這個工作** 可以由兒媳和女兒來完成,但是她執意不讓。伯母咽 氣有過一個長達半天的滯留徘徊。這一階段母正在廚 房裡忙活。突然,她像記起什麼似的一邊在護巾上擦 手,一邊跑過去站在伯母頭頂,拉著伯母的手叫了一 聲嫂子。不想很久不能動彈的伯母竟動了動手指,然 後咽了氣。也許她要向母表達的太多太多了,以致平 時任何一個場合、任何一種方式都難以容納,後她選 擇了永別這一時刻。這真是一種的言簡意賅。
      接著,一個門扇將父母的道德水準送達別人永遠 無法企及的高度,也翻開了他們對待兄嫂暨祖母遺言 實質性的一頁,讓人們心裡一直懸著的一個驚嘆落到 實處。
      老人去世後的出門告是農村繼嗣關繫的核心一環 ,誰是誰的兒子就確立在那一頁貼在立在大門外門板 上的白紙上。我的身下曾有一個弟弟,據說是指給伯 父母的,但老天卻像存心要創造一個人倫道德的險峰 讓父母攀越似的將他帶走了。兒女中有繼嗣權的男性 就剩下哥哥和我,伯父伯母去世後必須要有一個續“ 香火”的人。可以說,這在農村是一個高於活著本身 的重大習俗。多少人英明一世卻因為在這個問題上留 下敗筆而被人唾罵。陰陽先生在寫門告時問寫哥還是 我。可是我們兩個感情上都無法接受因此被截然分開 。寫哥,那麼我就不是伯父母的兒子;寫我,那麼哥 就不是伯父母的兒子。總之,這是一種排斥關繫,而 排斥是一種生分,我們被溫情的太陽永遠不落的“堡 子”孵化的心靈拒*這種生分的寒風陡然刮過。
      說起來大概人們有點兒難以相信,我十幾歲了還 不知道到底誰是我的生父母。通常我是管伯父伯母叫 “爹”“娘”,管父母叫“大”“媽”的,並且覺得 “爹”“娘”要比“大”“媽”得多。因為他們總是 和優待有關,和救護有關,往往是他們將我們從父母 的鞭籉中搭救出來。所以,我們弟兄差不多是在伯父 母懷裡睡大的。及至到了三弟,伯母的母性簡直達到 ,三弟過了滿月沒多長時間就在伯母懷裡…… 事情進入僵局。這時母提議將我們二人都寫上。
      陰陽先生說,自古以來沒有這麼做的。母說,等我死 了你也將他們兩個都寫上不就行了。陰陽先生說,那 不行。你沒有看過《包公斷子》一戲嗎?到陰間你們 兩個爭兒子怎麼辦?不料一向“迷信”的母卻說,活 著時都沒有爭,死了還爭個啥,就這麼辦吧。於是就 有了這個曠古奇聞,一個一生沒有生養的女人卻擁有 兩個具有 “法定”意義的兒子,我們兄弟就有了兩對超血 緣意義上的生父母。陰陽先生含淚寫上了我們兄弟倆 的名字,辦理喪事的鄰莫不唏噓垂淚、感慨萬千。
      辦理完喪事,母讓我在家裡多住些日子,給伯父 做個伴兒。伯母活著的時候,晚上睡覺時母嚴格地將 兒孫等分到她和伯母之間。現在,伯父的衣食住一應 由她料理,這並不是說嫂子不願做,母是想做完自己 後的一件活。每逢伯母的祭日,即使自己住院也*口 不通知我們的母總要捎話帶信地將我們叫回,並叮囑 買上伯母生前喜歡喫的東西做祭物。一回去,她就嚷 著讓我們早點兒將伯父的棺木準備好,有可能的話將 伯父帶到城裡去看看。
      P6-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