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葉蔚林作品全集(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662-960
【優惠價】
414-600
【介質】 book
【ISBN】978754388754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南人民
  • ISBN:9787543887541
  • 作者:葉蔚林
  • 頁數:867
  • 出版日期:2012-09-01
  • 印刷日期:2012-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950千字
  • 《葉蔚林作品全集(上下)》彙聚了當代已故**作家葉蔚林不同時期作品。本書分上、下兩冊,近100萬字,收錄了葉蔚林《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藍藍的木蘭溪》、《五個女子一根繩子》以及歌詞《挑擔茶葉上北京》等名篇佳作。
    葉蔚林先生是新時期中國文學卓有影響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他被時代的浪潮裹挾來到江華,帶著一家人下放到碼市鎮大柳村。瑤山的封閉、原始和貧窮,使他飽受磨難,但也有幸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及文學素材而成就了他。在這邊遠的瑤山裡,他迅速地融入瑤族同胞的生產生活中,他的幽默風趣、熱誠勤快得到了村寨裡男女老少們的認可,成了大家喜愛的“瑤族一員”。
  • 《葉蔚林作品全集(上下)》由江華瑤族自治縣組織人員收集整理,並 出資編印,《葉蔚林作品全集(上下)》分上、下兩冊,近100萬字,收錄了 葉蔚林《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藍藍的木蘭溪》、《五個女子一根繩 子》以及歌詞《挑擔茶葉上北京》等名篇佳作。 葉蔚林是中國當代文學卓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上世紀60年代,他下放 到江華碼市鎮大柳村勞動,瑤山的秀美風光、奇異風俗,瑤民的淳樸善良 ,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創作了一大批反映瑤山風情的文學作品。《藍藍的 木蘭溪》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獲全國 首屆優秀中篇小說一等獎。
  • 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
    自狐
    菇母山風情
    割草的小梅
    菇母山故事
    難忘的烏梅村
    九嶷傳說
    老腳和尼妹
    再生
    藍藍的木蘭溪
    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
    難忘的南妮
    夏日的童話
    山中傳奇
    桃花井軼事
    感恩之地
    雙河街紀事
    阿黑在晚霞中死去
    酒殤
    美麗的野雞坪
    少年喬喬
    天鵝嶺林濤
    山裡的女人
    野聞四則
    草色
    初別
    春水茫茫
    無柳的柳村
    荒湖之戀
    落霞
    白馬綠楊堤
    方格紅頭巾
    一個婦人的復仇方式
    秋日回憶
    激流飛筏
    藍天
    捉狗魚的人
    幸福的老人
    訪燈記
    地下亮光
    溫暖的春夜
    臂章的故事
    英山港的主人
    一公裡土地
    民兵隊長一家
    在邊境的列車上
    邊疆潛伏哨
    布谷鳥
    越南姑娘
    過山謠
    九嶷神話
    葉蔚林歌詞兩首
    附錄一:永遠活在江華山水中的葉蔚林李長廷
    附錄二:淺談葉蔚林創作對瑤族文學的貢獻——兼議地域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陳茂智
    附錄三:葉蔚林主要著作目錄
    後記:源於瑤族文化的一座文學豐碑——《葉蔚林作品全集》編後 李祥紅
  • 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 我永遠不會忘記一九七一年夏天的那次航行,航行在瀟水上遊——沒 有航標 的河流上。那時我被**去省城上大學,我渴望能坐坐從沒坐過的汽車和 火車, 可是我沒有錢,隻好聽爺爺的話,搭上一張帶篷子的木排。起初自然有點 不樂意, 後來我記起在哪裡看過一本小書,講的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的故事: 他年少 時也是和漁夫們一塊坐船出門求學的,終於成為譽滿歐洲的人物。想到這 麼偉大 的科學家,當時也和我一樣赤著雙腳,帶著包袱,在水上漂流,於是我就 不怎麼 覺得委屈了。
    那麼,我是怎樣被**上大學的呢?俗話說,踫得好不如踫得巧。千 真萬確, 我能上學,**出於偶然。
    那一年春遲,二月二,龍抬頭,按理說,桃花早已開了,柳條早已暴 芽了。
    可是初五卻來了寒潮,小雨夾雪,紛紛揚揚一連落了四五天。到了初十, 纔雨停 雪住,太陽出來,天氣轉暖;麻雀在潮濕的泥地上到處亂跳。風向轉南, 軟軟潤 潤的,好像絲綢拂過面頰;人們說,春天真的來了。
    第二天早上,爺爺吩咐我去種南瓜;不是隨便講的,語氣又認真又嚴 肅。我 覺得奇怪:爺爺怎麼叫我去種南瓜呢?從小我就曉得:爺爺是十分看重南 瓜的。
    每次煮喫南瓜之前,他都將南瓜籽兒小心地摳出來,漂淨曬干,裡三層, 外三層 用紙包起,塞在灶門邊的磚洞裡。鼕至前後,南瓜籽兒收集得相當多了, 他就打 開紙包選種。這時刻,他的神情專注極了:嘴裡銜著空煙杆,兩道長眉毛 在鼻梁 上面糾結起來,眼睛炯炯放亮,枯瘦的指頭捏住一粒粒南瓜籽,看個仔細 ,就像 珠寶商人鋻別鑽石一樣認真。選出的種子,用另紙包起,扣進一隻生鏽的 鐵盒子 裡。每隔三五天,再取出來選一遍;這樣反復淘汰多次,*後纔選定那麼 三四十粒。
    這些寶貝不再放在鐵盒子裡了,換塊麻布包緊,塞進貼身的棉背心口袋, 用自己 的體溫保護著它們。接著,整個鼕天,爺爺每日早早起床,背隻筐,拿個 竹夾子, 在村頭路邊拾野糞;有時一直走到五裡以外的瀟水河畔。草上的露水濕透 了他的 褲管,穿草鞋的一雙赤腳凍得青紫。爺爺從來公私分明,拾來的野糞和家 肥永遠 分堆存放;野糞種南瓜,家肥交隊,兩者*不容混淆。我剛懂人事,爺爺 就** 三遍叮囑:不要屙野屎撒野尿,屎尿一定要屙在自家的糞坑裡。我聽爺爺 的話, 在小學讀書時,常常因為憋尿,脹得直想哭。爺爺呢,有一次去趕鬧子, 我吵著 要跟去。爺爺說:“伢子,莫去,給你買好喫的回來。”爺爺走出三四裡 ,折回來了, 雙手捧著一個荷葉包。我以為是什麼好喫的東西,喜得拍手笑,打開一看 ,原來 是一包新鮮的牛屎! 爺爺每年種南瓜費了幾多心機呵!他種出的南瓜確實好得出奇:一色 身圓蒂 正,一色光滑金黃,一色米鬥般大小。白露秋分,南瓜收齊,擺在床鋪下 ,八仙桌下; 個兒大的挨堂屋的北牆碼起一溜,展覽品一樣,足有半人高。一早一晚, 出門進 門,爺爺都要對南瓜欣賞一陣,用手摸摸,用指頭彈彈。我長到二十歲, 到底喫 過多少南瓜,那恐怕沒法算。不過我決不厭棄南瓜,因為它曾經聯繫著我 一家的 歡樂和悲哀;我對南瓜的感情,永遠不會淡薄。我聽村裡的老人說過,四 十幾年 前,爺爺給地主當長工,三十歲上還是光棍一條。民國十六年,湘南大饑 ,許多 人逃荒到這一帶偏僻的山裡。逃荒人的景況很淒慘,十八歲的女子,換上 三升包 谷米,就算賣了好價錢。有**,爺爺犁完田,收工回家,不知什麼時候 ,身後 跟來一個女子。這女子蓬亂著一根粗辮子,一身衣衫襤褸,兩個肩頭都露 在外面。
    她不聲不響,一直跟到爺爺家門口。爺爺問她要做什麼,她噙著眼淚說: “好心 的大哥,收留下我吧!”爺爺嘆氣說:“我拿什麼養活你呢?老實說,米 沒一粒了, 隻有八隻南瓜。”聽說有八隻南瓜,那女子的眼睛霎時放亮了,坐下就不 肯走了。
    於是,那女子就成了我的奶奶。爺爺和奶奶懂得南瓜的價值,大約也是為 了紀念 吧,他們從此年年大種南瓜,一年比一年種得好。在漫長的饑餓威脅中, 南瓜確 曾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安全感。新中國成立之後,土改分了田,後來又參加 了農業 社,開頭那些年,生產節節提高,糧食年年稍有盈餘。但爺爺不敢掉以輕 心,仍 然年年親自種南瓜。南瓜喫不完,第二年青黃不接時就挑去鬧子賣,換回 鹽、醬、 火柴、煤油,還有煙葉子。記得我剛上小學那年,學費就是靠賣南瓜得來 的;另 外,爺爺還給我買了一隻藍色的帆布書包。成立人民公社那年,風調雨順 ,稻子 長得特別好,紅藷爛在地裡都顧不上收。當時的公社書記李家棟,高嗓大 喉發號 召:**三餐干飯不要錢,大家敞開肚皮喫呀,共產主義到啦!村裡的食 堂,三 口大鍋煮飯,從早到晚煙熏火燎,蒸氣騰騰;喫的是流水席。食堂附近有 條水渠, 炊事員天天到那裡洗缽子,早晨水清見底,淤泥上鋪滿一層飯粒;爺爺看 了直搖 頭。第二年春天,爺爺被抽去公社煉鋼鐵;臨走前來不及種南瓜,把這事 交給了 我父親。父親不經心,也因為忙著要進山運木材,在塘邊挖了幾個淺坑, 沒上底肥, 隨便將南瓜籽兒撒下就走了。等到夏天,瘦弱的瓜蔓上隻結出十來個拳頭 般大小 的瓜兒;皮是烏的,蒂是歪的,疙疙瘩瘩不成樣子。爺爺從公社回來,看 看南瓜, 當時隻是笑笑說:“像老茄子,不是南瓜。”到了鼕天,問題的嚴重性就 顯露出來了。
    大潑大撒的公共食堂再也支持不下去,每人每天隻喫老四兩米飯,外加一 缽蘿卜 苗。過不了多久,社員們都餓得眼睛發藍,手軟腳浮,心裡發慌。這時爺 爺的長 眉毛擰起來了,兇狠地瞪著我父親:“你干的好事!”父親不敢做聲,怯 怯地低 下腦殼。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他和母親偷偷將自己碗裡的飯食,撥到爺 爺和我 的碗裡。第二年的春天,爺爺發狠種了許多南瓜,但已經來不及了,饑餓 的蔓延 要比南瓜的生長快得多。春節過後,社員們幾乎全靠野生植物充饑;連四 腳蛇都 有人煮起喫。我們全家得了水腫病,臉上用指頭一戳就是一個坑。接著又 流行一 種熱病,我的父母親和奶奶染上了病,整天昏沉沉的。*先死去的是母親 ;她死 在山上的竹林裡,手裡抓著幾根剛扯下的小筍子。
    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