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蚤滿華袍(張愛玲後半生)(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198-286
【優惠價】
124-179
【介質】 book
【ISBN】97875495506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49550609
  • 作者:伊北
  • 頁數:231
  • 出版日期:2014-04-01
  • 印刷日期:2014-04-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0千字
  • 伊北編著的《蚤滿華袍(張愛玲後半生)(精)》以近年來出現的張愛玲美國生活新資料,張愛玲出版的遺著為依憑,全面揭示張愛玲晚年的創作和生活,從外部生活和內部心理分析的兩個向度,揭秘張愛玲在異國他鄉的愛恨掙扎。從去國開始,直到晚年,張愛玲一直在做著一種抵抗,抵抗命運,抵抗貧窮,抵抗早年的內心傷痛,抵抗身體的病苦,而文學始終是她的*後的精神家園。
  • 伊北編著的《蚤滿華袍(張愛玲後半生)(精) 》是一本以張愛玲後半生為寫作焦點的傳記。 《蚤滿華袍(張愛玲後半生)(精)》講述了: 她是一名天纔少女,也是一個時代的異類和傳奇。寫 作曾經帶給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戰火紛飛時,她 享受著成名的歡愉和戀愛的放恣,戰事一停,一切戛 然而止,戀人背叛,她的寫作事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困難……她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就連生活的依憑都 忽然變得搖搖欲墜。出走美國後,她在異鄉步履漂泊 ,不得不忍受經濟的窘迫,照顧癱瘓的丈夫,輾轉於 不同的城市尋求安身之地,曾經的榮耀與聲名都成了 過眼煙雲。殘酷的生活剝離掉了一切浮皮,把她還原 成一個最樸素的寫作者的形像,幾乎要將她打倒。看 張愛玲的後半生,幾乎是要落淚的,然而又那麼佩服 ,正像她的那句話所說:“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一個人在一生中,能夠真心熱愛一件事,並且貫 徹到底,究竟是幸運的。一個朝聖者的虔誠,雖不能 扭轉乾坤,但卻能給予內心豐潤與安然。也許,對於 張愛玲來說,寫作,從來都是一種抵抗,一種病,一 種藥。

  • 出走:知己知彼之態
    愛缺:半生半世之約
    往來:人山人海之懼
    祓禊:無窮無盡之念
    推翻:自言自語之魅
    張看:有聲有色之行
    夢魘:難舍難棄之執
    精怪:獨來獨往之傷
    迫近:隔山隔海之窘
    用度:一分一毫之利
    描畫:半新半舊之變
    附錄
    失落者:張愛玲與毛姆
    孤獨心:張愛玲與嘉寶
    櫻花刑:張愛玲與日本
    夢堡壘:張愛玲與安徽
  • 1955年的張愛玲是迷惘的。那感覺好像海上的大 霧,她是一隻船,希望是遠處若隱若現的燈塔,遙遙 地用光做纜繩,繫著她,慢慢朝前走。太平洋的風呼 呼地吹過來,無邊無際,她站在船邊,*有種上不著 天下不著地的感覺。1953年的美國難民法案給了張愛 玲機會,她能夠以“學有所長”者的身份由港赴美, 拿到綠卡,日後還有機會成為美國公民。張愛玲找了 美國駐香港領事館的文化專員麥卡錫做擔保人,展開 了新的冒險之旅。三十六歲,早已過了冒險的年紀, 可為了寫作前途,為了*好的生活,她不能不賭一把 。
    船欄杆邊,張愛玲還在哭。人似群鳥遷徙,各飛 各路,誰也沒工夫注意船邊的這個女人,此次此刻, 張愛玲的哀愁和其他人並沒有太大不同。宋淇和邝文 美剛走,香港的岸越來越遠,張愛玲不是特別有鄉戀 的人,離開上海,她沒有打算再回去,但當汽笛發動 ,一片藍海呼啦一下淹沒所有退路,裊裊的惆悵,化 作一股氣,從胸腔上衝,衝酸了鼻子,也衝出了眼淚 。時代潮湧進退無常,個人小之又小,如今的張愛玲 ,就像是一個溺水者抓住了浮板,不曉得何時纔能上 岸。很多路要一個人走,誰都幫不了,生活的真相總 是那麼殘酷、赤裸。你要麼抵擋不了,消亡;要麼繼 續往前,堅強;在陽光沒出來之前,我們都隻能在暗 夜飄蕩,等待曙光。
    張愛玲對參與政治的興趣不大,但作為一個人, 作為一名寫作者,她迫切需要為自己找一方可以枝繁 葉茂的土壤。20世紀50年代初期,張愛玲為了謀生, 在潛意識裡,也可能想向新的文藝路線靠攏,寫了一 個類似“急就章”的長篇連載《十八春》,發在《亦 報》上。結構是借鋻美國作家馬寬德的《普漢先生》 ,題材還是亂世男女的悲歡離合,隻不過結尾處,她 給故事安了一個“很時髦”的光明尾巴——讓男女主 人公跳脫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去革命,去廣大天地裡 。她還寫了《小艾》,一個女傭的故事,努力在題材 上調整——新時代到了,再寫麻油店老板的女兒曹七 巧的故事顯然有點“不合時宜”。可改變畢竟是痛苦 的,並且對這種改變,張愛玲也有點抵觸.多年之後 她把《十八春》改成《半生緣》,恢復“真身”,讓 人物找到他自己。不能說*合理,但終究體現了張愛 玲的一種導向。
    張愛玲以“炫目”之姿成名,用胡蘭成的話說, 她本人是“女學生樣”,卻能讓人有六種震動。張愛 玲身上有一種強烈的存在感,不隻是觸目的身高,* 是一種氣質,艷異的、詭譎的,她的文字氤氳纏繞, 她早年*是在著裝上下功夫,穿清朝的旗袍,喜歡刺 激性的顏色,蔥綠配桃紅,看得人眼暈心顫。她走到 街上,小孩子要跑過來指,說那是張愛玲,張愛玲。
    就連跟李香蘭這樣的電影演員合照,她也戛戛獨造, 來個低眉,順利搶鏡。身為作家,張愛玲的確有種 style,參差、華麗、蒼涼。在亂世紛繁的雜亂底子 上,她仿佛一個雲頭,撥地而起,大家都來看。但若 放到新時代,千篇一律的底子上反而顯得她的一切都 那麼“奇怪”。文章寫不好,還好硬著頭皮轉型,這 是間接的,可就連穿衣服這種貼皮貼肉的直觀事體, 張愛玲也瞬間發現自己失去了選擇權。1950年的文代 會,別人都是一身藍布裝,她卻是一身“低調”的白 色鏤空絨線衫罩旗袍,盡管坐在*後一排,她還是感 到了“惘惘的威脅”。但她還是寫,1951年,她參加 了旅行團,去杭州實地體驗生活,為寫一篇以西湖為 題材的小說。《十八春》也在《亦報》連載完畢,出 了單行本,開座談會的時候,張愛玲也到會發言,盡 職盡責。三十出頭的張愛玲,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放 恣了,但她還是有些悚然。
    上海市電影劇本創作所成立後,夏衍是所長,柯 靈做副所長,夏看好張愛玲,想請她做編劇,但有人 投反對票。因為張愛玲的背景值得懷疑,她在上海淪 陷時期與胡蘭成的關繫,在底子不清白的刊物上發表 文章,都讓人足夠做她的政治文章。*何況,與胡蘭 成告別後,張愛玲還與某**青年導演有過一些朦矓 的情感,縱然趣味相投,怎奈世事多變,男方沒辦法 勇敢。事業堪憂,情感無著,張愛玲越發覺得上海這 個地方待不住。於是。張愛玲被動的抵抗開始了。她 想走,換換環境,也為了自己*看重的文學前途。她 想到了香港,她在那裡讀過書,她還寫過很出彩的關 於香港的故事。她借口去港大讀書,重新開始。
    張愛玲在抵抗著,她生活的核心是文學,是寫作 ,曾經*愛的上海,如今奮不顧身去逃離,人生的弔 詭,恰在這裡。為了避免日後麻煩,她和姑姑相約以 後再不聯繫。這是緊張與倉皇。她去派出所申請出境 ,惶惶然,生怕被查出自己是搞寫作的。幸好沒有。
    但還是被警察瞬間沉下來的臉色觸得心驚。離開上海 前夕,檢查她行李的北方青年干部,仔細檢查她** 的首飾——一副包金小籐鐲(有淺色紋路的棕色粗籐 上鑲著蟠龍蝙蝠),是用小刀刮。過去的包金太厚, 刮來刮去都是金,不是銀,刮了半天,終於有些泛白 。他見愛玲有些心痛的神色,便說:“這位同志臉相 很誠實,她說是包金就是包金。”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