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孔子九講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182-264
    【優惠價】
    114-165
    【介質】 book
    【ISBN】97871010611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61116
    • 作者:傅佩榮//郭齊勇//孔祥林
    • 頁數:166
    • 出版日期:2008-04-01
    • 印刷日期:2008-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0千字
    • 孔子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如何從中汲取寶貴的智慧和營養,從而使孔子的言行記載得到新的生命,展現新的力量,帶來新的啟示,學者和媒體都在做著這方面的工作。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就是一座由專家學者架起的引導廣大讀者步入孔子思想殿堂的橋梁。這是繼《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論語>感悟》之後,中華書局推出的一部由儒學專家解讀孔子思想的新書。
      全書分為孔子的一生、孔子的為官之道、孔子的為師之道、孔子的孝親之道、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的貧富觀、孔子的修養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公私觀九講,並將講述孔子和孔子後裔歷史地位的“天下**家”一講附於書後,讀者從中可了解孔子對後世的影響及其故裡的名勝概貌。
    • 《孔子九講》繫根據傅佩榮、郭齊勇、孔祥林先生在山東衛視《新杏 壇》欄目所作的演講整理而成一,演講者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娓娓道來的 風格,講述了孔子的一生、孔子的為官之道、孔子的為師之道,孔子的孝 親之道、孔子的交友之道,孔子的貧富觀,孔子的修養之道、孔子的中庸 之道、孔子的公私觀及孔子後裔“天下第一家”的歷史地位。讀者從中可 以全面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並汲取寶貴的智慧。
    • **講——孔子的一生
      生於禮壞樂崩的亂世
      生命的**個轉折點——立志求學
      職業與追求
      如何做到不惑?
      做官五年,魯國大治
      周遊列國
      “順天命”的境界
      為“得君行道”而奔波
      “天人合德”的信念
      既是經師,也是人師
      第二講——孔子的為官之道
      孔子的仕途
      孔子對學生從政的要求矛期待
      從政者的行與止
      孔子心目中的楷模
      人本治國是*高境界
      第三講——孔子的為師之道
      從成為*好的學生開始
      學習貴在真實的內涵
      因材施教,用心良苦
      適纔適性,造就英纔
      教育的整體性
      教學的*高藝術
      第四講——孔子的孝親之道
      孝順是人性*自然的發展
      孝順要怎麼做?
      父母有過錯怎麼辦?
      孝順的意義是什麼?
      孝親的理想
      第五講——孔子的交友之道
      交友的原則
      成為朋友的四個層次
      好朋友可以豐富生命的內涵
      謹慎戒惕,遠離三種壞朋友
      友誼貴在久遠
      第六講——孔廣的貧富觀
      金錢的正面價值
      對財富要有正確認識
      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樂於道義,謀道不謀食
      以適當方式實現自己與他人的關繫
      德行比財富*重要
      第七講——孔子的修養之道
      修養的原則
      修養的具體方法——自我約束
      怡情利於養性
      行止合宜的風範
      修養身心,先受益的是自己
      第八講——孔子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折衷主義嗎?
      如何把握中庸之道的“度”?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什麼?
      中庸之道與現代社會
      第九講——孔子的公私觀
      孔子的人本思想
      先富後教的治國理念
      孔子的君臣、父子觀
      孔子思想的現實意義
      附講——天下**家
      天下**家的來歷
      衍聖公是怎樣承襲的?
      衍聖公的職責和屬官
      衍聖公是如何管理孔氏家族的?
      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後裔的優待
      詩禮傳家,英彥輩出
    • 談到孔子的時候,就會聯想引現在全世界各地紛紛設立孔子學院,許 多外國人也開始學習中文與孔於的思想了。
      有**,我踫到一個學中文的美國人,我看他年紀很輕,就問他:“ 你今年幾歲?”他竟然回答“而立之年”。我嚇了一跳,早知道他會這麼 響應,我應該問他“貴庚”纔對,否則豈非顯得外國人比我們*懂得中同 傳統文化了。
      孔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很多人在慶到自己的年 齡吋,很自然地就引用這番話。事實土,很少人能達到孔子的境界。因為 孔子的一生就好像登泰山一樣——步步高升,但他高升的並不是外在的升 官發財,而是內在的自我修煉。
      介紹孔子的一生,可以由許多角度來談。孔於是偉大的哲學家,我本 身也是研究哲學的,所以我不從歷史的事跡、背景、考據來談;我要從孔 子的思想,從他自述生平每個階段做了什麼事,達到什麼境界來加以說明 。
      生於禮壞樂崩的亂世 我們首先針對孔子的時代進行了解。他的生平是從公元前551年到前 479年,也就是周朝。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 階段。孔子出生於春秋時代的末期,正好處於天子失德的亂世裡。占代的 統治者是天子,天子一旦失德,諸侯就會相互爭霸,導致禮壞樂崩、民不 聊生。
      這樣的亂世,卻也讓思想界得以百花齊放;在亂世裡,人總是想方設 法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當時的哲學家都希望能從古人的智慧中找到 解決困境的方法,於是紛紛提出個人拘心得與見解,其中*特殊和*有成 就的一位,就是孔子。
      孔子並不是生下來就了解一切的,在《述而》裡,他說:“我非生而 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不是生下來就了解道理的 ,我是努力學習,把古人的??慧消化之後纔有心得的。
      孔子的祖先原是商朝王室,周朝取代商朝之後,就把商朝的後裔封在 宋同,而孔子的祖先是宋國國君湣公的兒子弗父何。在古代的封建社會裡 ,必須是元配妻子所生的嫡長子,纔具有身份、財產的繼承權,以及繼位 的資格。
      山於弗父何不具繼位資格,他隻有卿的身份,卿隻能傳五代;五代之 後另外分山去成為家族,由孔父嘉開始。孔子姓孔就是源自於這個背景。
      後來孔父嘉受到迫害,其子木金父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是他們家 族到魯國之後的第六代。孔子的父親是陬邑的縣長,據說他是個大力士, 帶兵作戰**勇敢,有功於同家。他**次結婚之後,生了九個女兒,為 了希望有個健康的兒子可以祭祀衽先、繼承家業,於是又結了第二次婚, 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叫做孟皮,美中不足的足,他的腿有點殘障。
      孔子的父親一直到六十幾歲吋,纔遇到孔子的母親,當時她還不到二 十歲,兩人相愛而生下孔子。由於家中還有大娘與二娘,母子倆自然受到 排斥,*後,母親帶著孔子回到自己的老家曲阜,獨自撫養他。
      孔子二歲時,父親過世;十七歲時,母親過世。為了盡孝心,他希望 能將父親與母親合葬。但他始終找不到父親的墳墓,因為母親從來不曾與 他談起父親的事。好不容易從同鄉前輩口中打聽到父親是叔梁紇,足一位 縣長,*意外發現自己的身世與王室貴族有點關繫,然而在他的成長過程 中,卻並末受到任何特殊的禮遇。
      孔子的母親是一位勇敢、堅強的女性,獨自承擔了撫養孔子的責任、 如果沒有她,怎麼會有孔子呢?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子罕》)他後來成就非凡,還主動承認自己小時候家庭地位卑微,因此會 做各種瑣碎的事情。由此可知,一個人的出生背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 來的發展,所渭“英雄不怕出身低”,孔子正是一個鮮沽的例子。
      生命的**個轉折點——立志求學 孔子的成就讓後人敬仰不已,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關鍵是一定要受教育。孔子小時候雖然家貧,但仍然接受鄉村教育, 這種鄉村教育的主要對像是十五歲以前的尋常農家子弟或一般百姓。每年 秋收之後農忙結束(約農歷十月),就請村裡有學問的人來授課。他們初始 學的有兩種:**種,是文化常識,譬如魯國人就要知道魯國的由來,以 及其他各國的祖先又是怎麼來的。春秋時代有許多諸侯國,每一個都有它 封建的背景,通過文化常識可以知道每一國的特色。第二種,是所謂“基 本的武藝”。男孩子過了十五歲後,就可以準備服兵役,也有一些要服勞 役,同時學習基本社會生活的能力。由此可知,孔子到十五歲時原本要失 學了,不過,他卻在那時立志求學:“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政》) 這是他生命的**個轉折點。孔子一輩子學不厭、教不倦,他的生命因此 有不斷成長的機會。
      當時的大學,隻招收貴族子弟,平民出身的孔子自然是沒有資格念大 學的,所以孔子開始自己找老師。《史記》中記載,他曾問禮於老子,習 樂於師襄,隻要打聽到誰在某方面有專長,孑L子就會去學習和請益。
      在古代,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故宮,因為有了專業的知識和能力,纔可 以為百姓服務。孔子靠著勤勉自修,不但他自己的水平遠遠超過一般的大 學畢業生,就連他教出來的學生也一樣傑出秀異,不遑多讓,形成儒家很 好的傳統——通過學習、教育來培養人纔;而這些人纔也必須為國所用、 造福百姓。
      職業與追求 孔子二十歲結婚後,生了一個兒子,叫做孔鯉。為了養家糊口,他隻 得去季氏家做一名小吏。這個季氏,可是大有來頭呢。當時的魯國,世襲 的卿大夫權力極大,其中又以孟氏、叔氏、季氏為*,**等於是由國君 和三家大夫共同來統治。
      孔子在季氏家管倉庫,負責會計,掌管貨物進出登記。由於他勤快又 負責,沒做多久,馬上受到重視,便被派去看管牧場。當時的牧場和現在 的牧場不同,裡面養的牛羊都用來祭祀,是十分珍貴的。孔子做了一年下 來,牛羊的繁殖增多,長得又壯又好,可見他做任何事都很認真,無論什 麼工作,都能全力以赴。
      P3-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