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在路上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06-299
    【優惠價】
    129-187
    【介質】 book
    【ISBN】97875063662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作家
    • ISBN:9787506366274
    • 作者:張涵之
    • 頁數:302
    • 出版日期:2012-09-01
    • 印刷日期:2012-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一本安安靜靜的小書,慢慢啟開自己的求學生活。從府學小學到北京四中,她一直在路上……
      張涵之的閱讀與一般少女不同,她並不偏愛所謂的青春少女文學,*不喜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之文風,她的視角和胸襟根偉廣闊,《在路上》的文字就*為“健康硬朗”。
    • 《在路上》是張涵之的文學作品集。 在《在路上》中,詩歌創作將張涵之的文學天賦袒露無遺,獨特不柔弱 ,健康硬朗的感受力,創造了個性多彩的世界;隨筆札記,能看到作者文學 素質的全面和完整;小說和讀書筆記略顯薄弱,她還用別人的眼睛尋找共鳴 。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張涵之會在未來文學路上找到屬於她自己的位 置。
    • 校園札記
      江山不幸詩家幸/3
      國·家/5
      思考是什麼/8
      杜甫很忙/11
      讀《詩詞曲五首》有感/13
      從“執經叩問”到九年義務教育/15
      我的語文老師們/17
      渴望黑暗——吸血鬼/19
      我們的青春期/21
      20127我坦然/23
      在路上——與蘇格蘭歌劇院合演有感/25
      玉蘭花開時/27
      追夢的孩子/29
      我懂得了古人情懷/31
      一人兩面/33
      那個夏天/35
      見或不見/37
      當道德受傷/40
      致雨果先生的一封信/42
      母親的笑容/44
      感謝你,老爸/46
      玉蘭花開呀開——告別初一/48
      為她豎起大拇指/51
      重拾信心——由一張照片所想到的/53
      春天到了/55
      國人之愛國/57
      光/59
      窗景/60
      無奈中的周旋/61
      倦/63
      期末總結/65
      南鑼鼓巷調查報告/67
      撫摸遠去的童年/70
      執著的韻律/72
      斑斕初中/74
      記憶深處的眼淚/76
      晨記/78
      小黃花/79
      像小草,默默成長/81
      四中初印像/82
      給四中老師的信/84
      隨筆
      京劇之美,京劇之哀/89
      無求於你/92
      北京精神北京人/95
      留在心底的風景/97
      魯迅,魯迅/99
      以“牙”還“牙”/102
      小巷風情/104
      師道/106
      書與穿越/108
      文人的模樣/110
      花敗花開時/112
      我懂得了杜甫為什麼叫“詩聖”/115
      不會笑的貓/117
      鏡/119
      再見,彼得·潘一寫給自己十三歲的“六一”/121
      左手荒涼,右手繁華/124
      窗下歌聲/126
      地動之日——震後日本/128
      當科技強勢入侵之手機/130
      當科技強勢入侵之照相機/131
      茶/133
      書寫光影
      半生孽,半生緣/137
      傾城之戀/139
      脆弱的人/141
      樓上的烏托邦——讀《安妮日記》有感/144
      門當戶對——讀《金粉世家》有感/148
      讀《雨季不再來》有感/151
      一個永遠的神話——觀《凱撒大帝》有感/155
      每個人心中都有他——讀《小王子》有感/158
      再讀《西遊記》/161
      讀書筆記——《彼得·潘》/163
      讀書筆記——《眾神的風車》/165
      讀書筆記——《**小孩》/167
      神秘文學之巔——偵探小說/169
      大哉,圖書!/171
      春秋戰國人物志(1)周遊列國的萬世之師——孔子/174
      春秋戰國人物志(2)遠出函谷關的青牛騎者——老子/176
      春秋戰國人物志(3)智灑疆場的千古謀士——孫子/178
      讀書筆記——《行者無疆》/179
      讀書筆記——《讓中國人汗顏的帖子》/181
      讀書筆記——《鏡·織夢者》/183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185
      讀書筆記——《活著》/187
      三毛與張愛玲/189
      讀書筆記——《蘇菲的世界》/191
      期望——讀《根鳥》有感/193
      觀兒童劇《天藍色的紙飛機》有感/195
      遊記
      英國遊(1)初見/199
      英國遊(2)公學/201
      英國遊(3)小鎮/204
      英國遊(4)倫敦(上)/206
      英國遊(5)倫敦(下)/208
      英國遊(6)鐵/210
      英國遊(7)花籃/212
      英國遊(8)食物/214
      英國遊(9)戲劇/216
      英國遊(10)青春無罪/218
      印像·南鑼鼓巷/220
      印像·淹城/222
      印像·世博會/223
      詩歌、小說
      愛的責任/227
      無題/228
      記大年初一/230
      雪/231
      聖誕之歌/233
      外面的世界/235
      願/237
      山行小記/238
      我不會/239
      再見,彼得·潘/241
      六月的風/242
      丁香花/244
      五朵金花/245
      花開花落/246
      春天來了/247
      糖果屋小傳/248
      來得晚不晚/249
      小學掠影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257
      讀《朝花夕拾》有感/259
      **次被認成男生/261
      生命的權利/263
      苦中有樂/265
      我與祖國共奮進/267
      府學古韻/269
      文天祥祠/271
      身邊的藝術/272
      雪中的關愛/274
      購買“青翠”/276
      我的“賴校長”/278
      晚霞/280
      我為府學唱支歌——天邑之音/281
      我為府學唱支歌——素寫大成門/282
      我和魯迅比童年/283
      妹妹的別樣“原則”/285
      鄰家大嫂/287
      雨/289
      走遍天下國旗為侶(課文仿寫)/291
      奶娘宋媽/292
      樂極生悲/294
      我叫張涵之/296
      漢字單元總結/298
      “饞貓”的*愛/299
      後記/301
    • 當道德受傷 政治課上,該不該扶起受傷老人的話題又一次被搬上了臺 面。有人義憤填膺地闡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有人主張盡量躲避嫌疑。當然,人是要救,但到底該 不該伸出自己的手呢? 我很心酸。當道德受了傷,當自己原來認為正確的事和行 為反而為自己帶來麻煩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道德,是一個千百年來世人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孔 子雲:“朝聞道,夕死可矣。”他在冥冥之中操控著國人的一言 一行。“道可道,**道。”這是老子對他的大體感知。李耳由 一詞生發,知曉人生至理。君王也可以被批評,因為他無道; 農夫也可以被記住,因為他有道。道德,成為了一個千年中華 的核心詞,一切文化和各種人格都是從中生發出來的。憑空寫 下道德二字,看倉頡怎樣將一時的靈感轉化為文明的符號,再 看他多麼不吝惜地給了“道德”以**的形態與構架。一切的 一切,盡在不言中。
      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父母傳授的。在這樣一個社會中,我們 自然而然地接納了**的形態與構架,並使之深深地烙於心 中。我們也許不知怎麼讀它們,如何寫它們,但毋庸置疑我們 知道怎麼去踐行它們。我們也願意去踐行它們並以此為榮,並 認為,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甚至認為,這樣的精神是中國文化 的一個符號。我們不是為別的,而是為了中國人的身份去實踐 它們。那不再是字典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 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不再是“由一定的社會基礎所決 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而變成了“由每個人心 中制定的強制性且帶有處罰性的條例”。而這種處罰,來得比 什麼都嚴重,那是一種心中的負罪感,不僅不會消失,而且會 隨著時間的延展越來越痛。
      我們應為自己的道德而感到驕傲,不是嗎?那是我們五千 年泱泱大國的一種文化積累的像征。正因為如此,道德在我們 心中已經成為了判斷並劃分人類不同的**依據:如果一個人 “缺德”,那麼他一定不會是個什麼好人,對吧?如果一個人 “德高望重”,那麼他一定會受人尊敬,對吧? 可是,我們心中的文化被挑戰了。
      有人利用或是踐踏我們的道德,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那 麼,我們還要不要道德? 我們滿心的搖擺不定,卻發現道德受傷了。受了傷的他, 是那麼弱小,我們懷疑,他是如何統治中國的文化疆域那麼多 年的。他懦弱地問我們,還需不需要他。
      這時纔發現,他隻是一個普通的“意識形態”而已,我們 自己,纔是一直抓著他不肯放。
      但我,我們,還是相信了他。我們為他療傷,但不再全盤 信任他。
      “我會找幾個證人,至少,留下證據後,我纔會去救。”我 站起來,這是對於攙扶老人的答案,也是對於道德受傷後那句 “需不需要我”的答案。
      P40-4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