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忐忑(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84-412
    【優惠價】
    178-258
    【介質】 book
    【ISBN】97875407549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漓江
    • ISBN:9787540754983
    • 作者:新周刊雜志社
    • 頁數:351
    • 出版日期:2012-01-01
    • 印刷日期:2012-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60千字
    • 《新周刊》,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新周刊》,讀者眼中暢快淋漓的“觀點供應商”。《新周刊》,媒體同行和創意工作者眼中的“話題發源地”。《新周刊》,商家及投資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庫”。閱讀著《新周刊》成長的新銳青年,如今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
      由《新周刊》雜志社選編的這本《忐忑》選編的是《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包括:《中國人的財富去了哪裡?》、《如何發現城市魅力?》、《旁觀他人的痛苦》、《史玉柱的街頭行為藝術》等84篇。
    • 月收入3000元可稱為白領,月收入5000元可稱為中產的時代,一去不復 返。持幣100萬買不到三居室,身家10個億進不了百富榜……(《中國有多貴 》) 日本發生地震不久,中國師奶就去搶鹽——當地球調到振動模式、經濟 調到通脹模式、交通調到堵塞模式、婚姻調到電視表演模式、就業調到高難 度模式、豬肉調到瘦肉精模式……我們的心,也調到忐忑模式。(《安慰纔 是中國之鹽》) 通過視頻,這19個路人,乃至於小悅悅的父母、兩位肇事司機的行為被 放到顯微鏡下,眾人的注視已使之成為一個奇觀(spectre)……甚至在西方 國家的媒體裡也成為焦點……(《旁觀他人的痛苦》) 2011《新周刊》,記錄著中國社會的脈動和世界的變化——中國有多貴 、我們如何安慰自己、中國財富的翻雲覆雨手…… 本書《忐忑》收錄的就是《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共計84篇。 《忐忑》由《新周刊》雜志社選編。
    • 追問中國
      中國有多貴?
      中國為什麼這麼貴?
      隻有公交*平民
      四年間支出暴漲
      再見,10塊錢以下的快餐
      黃亞生:除了房子,沒什麼可囤積的
      中國人的財富去了哪裡?
      追問中:一個“中國控”15年來的15個提問
      什麼東西沒變?
      中國人還有夢嗎?
      還有多少中國味?
      怎麼看美國?
      網絡改變了中國嗎?
      如何發現城市魅力?
      中國缺什麼?
      藝術家批準了嗎?
      大學怎麼啦?
      如何破解階層之謎?
      中國人擔心什麼?
      還敢愛嗎?
      像什麼一樣生活?
      怎樣纔能住得*像個人樣?
      中國人為什麼要追求成功?

      保衛社會
      忐忑:**,我們如何安慰自己?
      安慰纔是中國之鹽
      日本人如何安慰自己?
      加籐嘉一:中國的正面報道對日本有安撫作用
      劉迎建的日本親歷:“我”看到了秩序
      記者李淼:日本人習慣了地震,也習慣了忍耐
      我們是如何進行災後安慰的?
      早安勵志,晚安溫情
      保衛社會
      旁觀他人的痛苦
      你什麼樣,社會就什麼樣——69件小事測試中國社會體溫
      保衛社會實質上是構建社會
      故鄉:不要問我從哪裡來,因為我已經沒有故鄉
      故鄉的死與生
      於堅:我們像灰塵一樣被趕到了大地上
      李承鵬:為了逃離的故鄉
      誰殺死了故鄉?

      城市發展的癲狂時代
      城市發展的癲狂時代
      2000—2010:城市發展的癲狂時代
      賽鴿的隱秘“賭局”
      北京有個“偉人風采藝術團”
      老子西行記
      二次元入侵,請注意}
      如何虛構一座城市?
      10個城市和它的雜志
      誰負責記錄中國人的“***”?
      蘇州人為什麼愛建博物館?
      中國財富的翻雲覆雨手
      2000—2010:中國財富的翻雲覆雨手
      “雷軍繫”的高調和理想主義
      我們需要怎樣的貨幣?
      江南春我學會了慢下來
      史玉柱的街頭行為藝術
      怎樣為商業大佬立傳?
      友善經濟:從“敬天愛人”到“把人當人”
      友善經濟學
      公平貿易在中國
      友善是互害型社會的解藥
      青番茄圖書館的“免費”蛋糕
      凡客誠品的29元生意經
      二手**包
      有網上商城,為什麼還要網上超市?

      心媒體
      心媒體:利化的年代與古老的敵意
      選擇利益,還是選擇“古老的敵意”?
      北島對北島的敵意
      心媒體的七個樣本(節選)
      凱文·凱利:人類已經成為技術產物
      你是你自己的心媒體
      人聯網——2011網絡生活價值榜
      2011中國網絡生活紅皮書
      *終,互聯網是你我的故鄉
      讓我們生活在憲法裡
      大唐沒有外地人
      一輛名叫“共識”的車
      一棵傷心的白菜提出的時代命題
      社會教你明規則
      不拼爹拼啥?
      快樂纔是孩子的成功學
      把善根留住
      “要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後代”
      讓我們生活在憲法裡
    • 中國人的財富去了哪裡? 文/肖鋒 請看幾則網上點擊量頗火的消息: **條:中國人的財富去了哪裡?由招商銀行與貝恩咨詢公司聯合進行 的一份調查顯示,擁有1億元人民幣可投資資產的人群中,有27%已經完成 移民,47%正在考慮離開祖國。
      這與美國財政部的非法錢款流向監控報告相一致:自去年夏季以來,從 中國向外秘密轉移的現金大幅增加。中國的非法資金轉移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2000年至2008年間,從中國流出的款項總額達到2.18萬億美元。即是說, 即使按照中國13億人口平均計算,人均1600美元。
      第二條:逾八成人反對個稅3000元起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網站向社 會征集意見,其中贊成以3000元作為起征點的僅占15%;要求修改或反對占 85%。網民普遍的看法是,起征點不要一刀切,應該考慮收入類型的不同、 地區的不同、城鄉的不同等等。*有一些網民質疑,從來也不知道個稅都花 到哪兒去了,花錢不透明,收稅就該免談。
      第三條:存錢的不幸。一年前央行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3.25%,以此計 算,去年5月存入一筆1萬元一年期定存,今年5月到期後連本帶息可取出 10325元;但因5月CPI同比上漲5,5%,如果將這10325元用於日常消費,僅 相當於一年前的9757元。也就是說,這筆定存不但沒賺到利息,還比當初存 入的1萬元貶值了243元。
      高物價之下,加薪對於普通工薪者而言,意義有限。去年鐘偉教授稱 2027年一線城市1000萬不夠養老猶言在耳。1000萬隻是個數字上,關鍵的是 ,2027年中國人能否體面而幸福地活著。中國老齡化*嚴重的上海,現在是 三個在職人員供養兩個退休人員,20年後將是每個在職人員都得供養一個退 休人員。
      第四條:公路收費綿綿無*期:成渝高速重慶段僅用4年時間就收回了 足夠還清貸款本息的錢,但違規繼續又收了26億元的費,至收費到期前還將 收費101億元。
      公路是**的公共事業,不應收費,但當初為了調動民間資金發展交通 設施建設,**把非經營性的公路交給了經營性的公司管理。於是出現修路 比房地產*暴利的怪現像。
      以上四則消息可歸結為:投資難,征稅難,存錢難(養老難),上路難。
      考驗中國人集體智慧的時候到了。
      民營企業出現關閉潮已不是假新聞,兩極分化之下富人擔心財富安全也 是社會事實,如何實現“讓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全民致富”,正在考驗執政者 的執政智慧。
      逾八成人反對新個稅案則考驗政策制訂者的智慧。通過,則有違民意; 不通過,則危及政策的**性。個稅改革如果未能縮短貧富差距,如果隻是 加重了中層階級的負擔,那麼培育中國中產階層隻會流於一個口號。
      CPI高漲,油價高漲,存錢又倒貼銀行,股市變賭場(股市專家曾言七賺 兩賠一平纔是正常股市,現實卻永遠是七賠兩平一賺),購房又趕上限購令 。“我的錢”無不處於普遍的焦慮之中。存或不存,炒或不炒,同樣考驗百 姓的智慧。
      香港政府但凡財政有盈利,就以派發紅包形式退稅於民。大陸百姓不指 望發紅包。但退稅是可以拿出來探討的。對中小企業退稅或對工薪者減稅, 可以極大激發民間的創造力和刺激消費欲望。否則,隻會跌入收稅(收費)一 逃稅(財富轉移)一稅源萎縮的惡性循環之中。經濟硬著陸隻是暫時現像,抑 制或扼殺民間創富熱情纔是民族長遠的擔憂。
      能否將壟斷國企利潤全部上交分予國民?國民經濟困難時能否裁減公務 員或“喫皇糧的”?政府能否大幅壓縮“三公”消費?地方政府能否不倚重 土地財政?這些都將考驗決策者的智慧。
      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財政收入每年30%左右的增長,而國民收 入卻不能與之同步。
      當前是多重考驗並存。上下溝通與相互諒解是必需的。但無論哪項改革 措施的出臺,都需有個前提:別折騰百姓那點小錢。
      P16-1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