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華土詩性(文士之漫遊天下與山水文學)/文化中國邊緣話題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介質】 book
    【ISBN】97875488021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濟南
    • ISBN:9787548802174
    • 作者:屈小強//郭新榜|主編:喬力//丁少倫
    • 頁數:224
    • 出版日期:2011-03-01
    • 印刷日期:2011-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1千字
    • 由屈小強和郭新榜編著的《華土詩性:文士之漫遊天下與山水文學》將文士詩人行走於山水之間、真情觸摸風景的行為方式與其獨特的生命歷程加以結合,貫以一千六百多年的中國山水文學史,揭示出“向外發現自然,向內發現性情”的審美奧妙。
    • 《華土詩性:文士之漫遊天下與山水文學》一書追溯古代文士漫遊天下 的行蹤,縱覽千百年來的山水文學長廊,其詩性、文風因時而異且與時俱進 ;其所描所寫,皆得山水魂魄而物我渾一;其筆趣、墨意,則向著抒張個性 與貼近現實開掘生發,從而使山水文學成為中華傳統文化芳香可人的一株奇 葩。 《華土詩性:文士之漫遊天下與山水文學》由屈小強和郭新榜編著。
    • 引言/001
      山水方滋——山水文學的蔚然成宗/008
      一、東臨碣石有遺篇/009
      二、山陰道上畫中行/015
      三、匡廬山水出好詩/024
      四、聲色大開蔚大國/035
      大唐氣像——唐代文士的漫遊天下/053
      一、孤篇橫*蓋全唐/055
      二、穆如清風詩如畫/065
      三、風神散朗清而曠/075
      四、一生好人名山遊/082
      五、眼前有景道不得/088
      六、江山英秀有蘭芳/096
      七、千雲萬水一閑士/102
      八、花落花開寒山道/110
      兩宋青山——宋代文士的山河歲月/122
      一、把酒臨風嶽陽樓/123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130
      三、明月何時照我還/139
      四、一簑煙雨任平生/147
      五、物是人非事事休/162
      華土沃壤——元明清文士的山水情懷/174
      一、雄篇秀句散人間/175
      二、陶庵夢憶好山水/184
      三、匹夫常有四海心/191
      四、滿溪明月浸桃花/200
      五、桃花溫婉可人詩/206
      六、搖扇坐聽清涼鐘/212
      主要參考書目/219
      後記/224
    • 這“十八高賢”中的宗炳(375—43),史稱好遊觀,不舍遠近,除廬山 外,還西涉荊巫,南登衡嶽,晚年回歸江陵,仍餘興不減,將所歷山川景物 繪於居室壁上,嘆日:“老疾俱至,名山恐難遍睹;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 之!”(《宋書·宗炳列傳》)宗炳擅長書法、繪畫和彈琴,尤其在山水畫理 論上卓有建樹。他的《畫山水序》,被認為是中國*早的研究山水美和山水 畫的學術專論。他在《畫山水序》裡指出山水“質有而趣靈”,“以形媚道 而仁者樂”,道出了山水的外在美(質、形)與內在美(靈、道)和諧統一的旨 趣所在,為以後文人由山水而悟道提供了一種審美依據。在這篇序文裡,宗 炳提出山水審美主張,即“含道應物”“澄懷味像”,認為審美者首先應具 備“含道”(心中裝有道)、“澄懷”(澄淨胸懷)的素養或前提,方能體驗山 水之美、天地之美、宇宙之美。他還在該序裡說明山水畫家的職責乃是:“ 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山水畫 家要用心來描繪山水,用心來聆聽山水。宗炳把他所畫的山水掛在臥室四壁 ,不僅繼續遊賞,還對著它們彈琴歌唱。宗炳觀山賞水,聽到了山水的合唱 ,進而領悟到自然的和諧之妙,領悟到“道”,從而纔會筆有神助,畫出有 節奏美、和聲美的顧盼生輝的山水畫。這誠如清人布顏圖《畫學心法問答》 所識:“宇宙之間,惟山川為大”;山水畫家其實是“以素紙為大地,以炭 朽為鴻鈞,以主宰為造物。用心目經營之,諦視良久,則紙上生情,山川恍 惚,即用炭朽鉤定,轉視則不可復得矣!此易之所謂寂然不動感而後通也。
      ” **的山水畫家是用心去領悟山水,勾勒山水;**的山水詩人也是用 心去觸摸山水,歌吟山水。廬山的慧遠和尚雖至死也未出廬山半步(大至以 虎溪為界),卻無數次地暢遊廬山,足跡遍至廬山周圍五百裡內的山山水水 。他的《廬山東林雜詩》與廬山諸道人《遊石門詩》寫廬山清氣氤氳之美和 山音泉韻之美以及“揮手撫雲門”之趣、“馳步乘長岩”之唱,傳遞出蓮社 信眾徜徉於大自然懷抱、且與大自然交感會通的心靈愉悅。他們的《遊石門 詩序》與《廬山記》(繫慧遠作品)則將廬山諸嶺形勢、山光水色描繪得形神 備致,嫵媚動人。《遊石門詩序》還多次寫到作者對山水的審美感受,如“ 觸類之形,致可樂也”,“擁勝倚岩,詳觀其下,始知七嶺之美,蘊奇於此 ”,“斯日也,眾情奔悅,矚覽無厭”等等。這在審美體驗上,比王羲之《 蘭亭集序》*加細致深入,可謂情景交融,而蘊藉雋永。論者以為該序“對 後代的遊記頗有影響。其由景立論,闡發佛理的方法,我們甚至可以在蘇軾 的《赤壁賦》中窺見它的影子。” 東晉後期,佛教在經歷了三百來年的韜晦時代後取得自立地位。慧遠便 是佛教自立的標志性人物。他開了佛教中國化之先河。他的《沙門不敬** 論》等五篇論文,為佛教的強勢崛起掙足了面子。他在其山水詩文中順便說 佛,是很自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慧遠之所以盛名遠播,吸引來許多弟子 ,還因為他能談玄,是繼支遁以後東晉僧人中的又一位談玄大師。他主張“ 內(佛)外(儒、玄)之道,可合而明”,說來說去是要爭得佛學的**地位。
      隨著佛學興起,莊、老告退,在那些以浪跡天涯、縱遊山水為旨趣的旅行者 中,湧現出*多的僧人或優婆塞(男居士)。
      《高僧傳》卷六記載慧遠的胞弟慧持,也是廬山東林寺高僧。他聽說成 都“地沃民豐”,又有峨眉秀峰聳峙,便借口“傳化”而於隆安三年(399年 )不顧兄長勸阻,決然離開廬山走上艱險的蜀道,十三年後卒於蜀中龍淵精 舍。慧持人蜀沿途皆有山水之唱,據說也寫得風韻標致,有其兄風範,可惜 失傳。李炳海先生說:“晉宋之際彌漫士林的浪遊山水風氣,雖然並不是源 於廬山淨土法門,但是,慧遠師徒的所作所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廬山 淨土法門的名僧高賢,實際上成了相當一部分山水名士的精神**”①。
      追隨慧遠上廬山的“十八高賢”中的劉遺民、周續之與當時居於廬山腳 下的另一大隱陶淵明(352—427)並稱“尋(潯)陽三隱”。劉遺民先為宜昌、 柴桑二縣令,後服膺慧遠,去職上山,十五年後終老於此。周續之遁跡廬山 ,朝廷屢次征召不就,宋武帝劉裕謂之“真高士也!”他倆皆志在岩壑之閑 遠、水木之清華,為當時隱士中的佼佼者。
      陶淵明則*具偏介之性。他在五十五歲之前的三十餘年間,雖五次人仕 ,卻五次主動歸隱。這在古代士大夫中極其罕見。他*後一次歸隱是在彭澤 縣令任上,時為義熙元年(405年)十一月。歸隱原因很簡單,就是不願意衣 著整齊去見上級派下來的督察官——督郵。他給自己的理由是:“吾不能為 五鬥米折腰!”(《晉書·陶潛列傳》) P26-2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