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慢讀秋雨(餘秋雨慢筆文選)(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08-446
【優惠價】
193-279
【介質】 book
【ISBN】97875411466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四川文藝
  • ISBN:9787541146619
  • 作者:餘秋雨
  • 頁數:260
  • 出版日期:2017-06-01
  • 印刷日期:2017-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0千字
  • 這是一個以快為尺度的時代,人類對速度的欲求填滿了地表的每處角落,地球和我們的內心已經越來越承載不起。生活需要慢下來。但生活的慢,不止於外在的身體狀態,它可以*豐富,*深厚,*博大,應是一個完整的生態。《慢讀秋雨(餘秋雨慢筆文選)(精)》是餘秋雨散文新編,分為慢走華夏、慢觀世界、慢享至美和慢品浮生共四輯,從文化守望、藝術審美、回歸本心來闡釋慢生活的內涵。慢是一種生活方式,要用文化傳統來潤澤支撐,文化生態來環繞供養。本書詮釋博大而厚重的慢生活方式,為讀者呈現出一個獨特的慢讀主題。
  • 餘秋雨散文獨樹一幟,近三十年來影響力與日俱 增,至今不衰,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 三方面合於一體”,成為中國人相互呼應的文化秘曲 。餘秋雨著的《慢讀秋雨(餘秋雨慢筆文選)(精)》為 餘先生親自作序的散文新編,這些文章倡導慢生活, 切合當下都市生活痛點,使困頓者安心,迷茫者清醒 ,繁重者釋然。
  • 。。。
  • **輯 慢走華夏
    **詩人
    一座默默無聲的高峰
    盛唐是一種心態
    都江堰
    陽關雪
    白發蘇州
    黃州突圍
    一個庭院
    仰望雲門
    第二輯 慢觀世界
    羅馬假日
    尋常威尼斯
    哈維爾不後悔
    哀希臘
    人類還**無知
    文字外的文明
    *後一個話題
    第三輯 慢享至美
    線的藝術——書法之美
    戲中**——昆曲之美
    純粹的生態文化——品鋻普洱茶
    第四輯 慢品浮生
    君子之道
    仁者樂山
    江南小鎮
    故鄉
    歲月之味
    “石一歌”事件
    祭筆
    附錄l 餘秋雨著作正版選目
    附錄2 餘秋雨文化大事記
  • 因此,他仍然孤獨卻又不再孤獨,他因喚醒了人 們長久被共同話語掩埋的心靈秘窟而產生了強大的震 撼效應。他讓很多中國人把人生的疆場搬移到內心, 漸漸領悟那裡纔有真正的詩和文學,因此,他也就從 文化的邊緣走到了中心。
    從屈原開始,中國文人的被嫉受誣,將成為一個 縱貫兩千多年的主題,所有的高貴和美好也都將從這 個主題中產生。
    屈原為什麼希望太陽不要過於急迫地西沉於崦嵫 山?為什麼擔憂杜鵑啼鳴?為什麼宣告要上下而求索? 為什麼發誓雖九死而無悔?因為一旦被嫉受誣,生命 的時間和通道都被剝奪,他要竭盡*後一點兒力量爭 取。他的別離和不忍,也都與此有關,屈原的這個精 神程序已被此後的中國文化史千萬次地重復,盡管往 往重復得很不精彩。
    從屈原開始,中國文學擺開了兩重意像的近距離 對壘。一邊是嫉妒、謠諑、黨人、群小、犬豕、貪婪 、混濁、流俗、糞壤、蕭艾,另一邊是美人、幽蘭、 秋菊、清白、中正、求索、飛騰、修能、昆侖、鳳凰 。這種對壘有寫實,*是像征,詩人就生存在兩邊中 間,因此總是在磨難中追求,又在追求中磨難。詩人 本來當然想置身在美人、幽蘭一邊,但另一邊總是奮 力地拉扯他,使他不得不終生處於掙扎之中。
    屈原的掙扎啟示後代讀者,常人都有物質上的掙 扎和生理上的掙扎,但詩人的掙扎不在那裡。屈原的 掙扎*告訴中國文學,何謂掙扎中的高貴,何謂高貴 中的掙扎。
    屈原的高貴由內至外無所不在,但它的起點卻是 承擔了使命之後的痛苦。由痛苦直接釀造高貴似乎不 可思議,屈原提供了*早的範本。
    屈原不像諸子百家那樣總是表現出大道在心、平 靜從容、不驚不詫。相反,他有那麼多的驚詫、那麼 多的無奈、那麼多的不忍,因此又伴隨著那麼多的眼 淚和嘆息。他對幽蘭變成蕭艾感到**奇怪,不理解 為什麼美人總是難見、明君總是不醒。*驚嘆眾人為 何那麼喜歡謠言,又那麼冷落賢良……總之,他有太 多的疑問、太多的困惑。他曾寫過**的《天問》, 其實心中埋藏著*多的“世問”和“人問”。他是一 個詢問者,而不是解答者,這也是他與諸子百家的重 大區別。
    與諸子百家的主動流浪不同,屈原還開啟了一種 大文化人的被迫流浪,被迫中又不失有限的自由和無 限的文采,於是也就掀開了中國的貶官文化史。
    由此可見,屈原為詩做了某種定位,為文學做了 某種定位,也為詩人和文人做了某種定位。
    但是恕我直言,這位在中國幾乎人人皆知的屈原 ,兩千多年來依然寂寞,雖然有很多模仿者,卻總是 難得其神。有些文人在經歷和精神上與他有局部相遇 ,卻終究又失之交臂。至於他所開創的自我形態、分 裂形態、掙扎形態、高貴形態和詢問形態,在中國文 學中*是大半失落。
    這是一個大家都在回避的沉重課題,在這篇文章 中也來不及詳述,我隻能花費很長時間把屈原的《離 騷》翻譯成了現代散文。為什麼花費很長時間?因為 我要經過頗為復雜的學術考訂,拂去覆蓋在這個作品 上面的大量枯籐厚塵,好讓我們的屈原,真的走近我 們。
    P12-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