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橋灘記(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94-425
    【優惠價】
    184-266
    【介質】 book
    【ISBN】97875411406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四川文藝
    • ISBN:9787541140679
    • 作者:龔靜染
    • 頁數:231
    • 出版日期:2015-08-01
    • 印刷日期:2015-08-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5千字
    • 《橋灘記》,龔靜染先生以舒暢的文字,為我們勾勒了五通橋的歷史、民俗和文化。書稿以鹽業為中心,將相關的歷史掌故、民情風俗、人生故事等融為一體,令人興味盎然。書中講述的一些名人逸事,讀來頗感親切。1997年,**歷史地理學家石泉先生,曾托人惠賜李涵教授所著的《繆秋傑與民國鹽務》一書。李涵教授為石泉先生的夫人(原名繆希相),繫繆秋傑之女,該書提及繆氏的兩度入川,但並未展開太多的生活細節。如今,讀了《橋灘記》一書,我對這位在中國鹽務近代化歷程中有著傑出貢獻的人物,有了*多的了解。此外,書中有關馮玉祥、豐子愷、熊十力、南懷瑾、範旭東等人在五通橋的活動,亦描繪得栩栩如生……
    • 龔靜染編著的《橋灘記》是一部描寫民國抗戰時 期鹽業重鎮五通橋的歷史隨筆集。作為抗戰時期大後 方的鹽業主產區,五通橋對抗戰時期中國的鹽業經濟 、化工科技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書通過對四川“ 鹽碼頭”——五通橋的獨特描述,將厚重的歷史與個 人的記憶融為一體,真實地記錄了一塊江湖飛地的歲 月變遷,講述了民國以來一個工商業小城鮮活的“小 歷史”。大時代下的因緣際會賦予了這個小城別樣的 風采,人物的百年勾連,娓娓道來,令人興味盎然。
    • 江如璧玉鹽似雪
      老橋下面是鹽舟
      川省鹽碼頭
      四望關上賈客行
      江滸一灘
      花鹽街與寶慶街
      鹺官晏安瀾
      洋員時代的犍樂鹽場
      “鹽溉”小鎮
      “太和全”春秋
      鹽業世家“吳景讓堂”
      1938年的抗戰鹽都
      小城名票記
      故宮文物車運鹽濟陝紀事
      逃伶蔣叔岩
      陳蝶仙父子橋灘辦廠
      隱者南懷瑾
      範旭東西遷記
      建設“新塘沽”
      “永利號”小火輪
      黃海化工研究社瑣憶
      深井故事
      科學小院裡的愛情
      熊十力辦學記
      民國畫緣
    • 陳蝶仙父子橋灘辦廠 陳蝶仙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有名的鴛鴦蝴蝶 派小說家,1879年生於浙江杭州,做個晚清貢生。陳 蝶仙從十八歲開始就開始文學創作,以“天虛我生” 的別號發表了長篇小說《淚珠緣》,該書一發行即風 靡一時。後來他在《申報》任職,又陸續寫作了《孽 海疑雲》《滿園花》《郁金香》《新官場現形記》《 新淚珠緣》等十多部言情小說,寫的都是纔子佳人的 故事,讀者眾多,有清新艷靡之風,有“千金難買纔 人筆,寫盡閨幃倩女情”之譽。
      陳蝶仙雖是個作家,也是一個企業家,這在民國 時期的文人中是較為少見的。1912年陳蝶仙偶到慈溪 ,發現海邊到處是扔掉的烏賊魚骨,由於他早年曾有 在監獄擔任工藝指導員的一段經歷,便認為這種魚骨 可用來制作牙粉。1918年陳蝶仙放棄了《申報》的工 作,用稿費成立了上海家庭工業社,專心研制國產牙 粉。為什麼開始叫家庭工業社呢?就是因為當時資金 少,沒有廠房,無須雇工,“由家人動手制作,以手 工代替機器”,產品委托煙紙店代售,**是以家庭 為單位而興起的一份事業。但是這個事業一開辦就大 受歡迎,同時陳蝶仙很懂包裝,他在產品上設計了一 隻大蝴蝶,人們便把他的“**牌”牙粉稱作是“蝴 蝶牌”牙粉,產品經過很暢銷。後來家庭工業社不斷 發展,在上海建造廠房擴大生產,同時請了十二位當 紅電影明星做廣告,“**牌”牙粉迅速紅遍全國。
      到抗戰前,家庭工業社的資本已積累到了五十餘 萬元,產品四百多種。但就在企業欣欣向榮的時候, 1937年抗戰爆發,家庭工業社的全部廠房均毀於*火 之中,無奈之下陳蝶仙隻好西遷,帶著長子陳小蝶來 到四川另尋發展。
      1937年鼕天,犍樂鹽場的樂場評議公所評議長李 從周到重慶辦事,突然接到友人的邀請,說是有人要 想見他,來人正是陳蝶仙的兒子陳小蝶。這個陳小蝶 也是個作家,文風沿襲鴛鴦蝴蝶派傳統,父子二人曾 合作寫了十多部長篇小說,其中的《柳暗花明》還被 上海明星電影公司拍成了電影,在當年的上海灘文壇 ,他們曾被稱為中國的“大小仲馬”。但這時的他不 是為文學而來,而是看上了五通橋的鹽鹵副產品,想 要利用五通橋的食鹽副產品來繼續“**牌”牙粉的 生產。
      原來,五通橋鹽區的食鹽中富含鈣、鎂、鉀、氯 、碘等副產品,苦鹵可以用來提取制造牙膏牙粉的原 料。當時五通橋本地還沒有能力來做鹽鹵副產品的提 煉加工,陳小蝶的到來讓李從周眼前一亮。兩人見面 後,李從周當即表示歡迎上海家庭工業社的到來,也 希望他們盡快到橋來詳細考察。其實,陳小蝶之前還 有不少顧慮,他知道鹽這個行業都是各自為據,** 保守,如果當地鹽業界不歡迎,家庭工業社就無法落 地生根。但一聽到李從周代表五通橋鹽業界的表態, 他感到**欣慰。
      不久,李從周到成都見到了陳蝶仙、陳小蝶父子 ,當時在場的還有家庭工業社川西區銷售負責人江鳳 梧,雙方相談甚歡。在宴席中,陳小蝶講到了“** 牌”牙粉的由來:原來過去生產牙粉的原料碳酸鎂和 碳酸鈣都是從日本或英國進口的,但我國沿海一帶的 鹽場中這些原料很富足,隻是沒有技術來開發利用。
      陳蝶仙與當時中國駐日本大使許世英關繫很友好,便 通過許世英介紹與日本某化學制品廠聯繫上,在得到 對方的同意後,陳小蝶與其堂兄陳春痕一起到日本學 習技術。學成回國後,纔在江浙一帶開廠,但抗戰一 來紛紛淪陷,他們隻好將家庭工業社遷到重慶,為了 解決自給自足的問題,纔尋訪到了五通橋有充足的鹽 業資源,並準備在此設廠生產。
      1938年春,陳蝶仙派他的姪兒陳春痕到五通橋落 實廠址。由於“**牌”牙粉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五 通橋鹽商對這新鮮事物極感興趣,紛紛想出錢來合作 經營。後來雙方達成協議,資金由上海家庭工業社出 一半,另一半又犍樂鹽場的場運兩商合股出資,產品 中的碳酸鎂和碳酸鈣由家庭工業社包銷,這樣一來家 庭工業社的原料有了保障,而五通橋鹽商也得到了好 處。為此,他們專門成立了董事會,由寧開誠任董事 長,楊建中、劉慎三、龍子宜任董事,王伯臣擔任總 經理,另外還設了是三個股,工務股、業務股、財務 股。
      工廠取名為“五通橋食鹽副產品廠”,地址選在 了寶慶街萬壽宮地基上。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一切 運作都很規範,等機器設備安裝好之後,陳蝶仙、陳 小蝶父子專門來橋剪彩祝賀。工廠開業後,剛開始每 天都能生產出碳酸鎂兩擔,碳酸鈣五擔,運給在重慶 的家庭工業社再加工生產牙粉、牙膏及其他化妝品等 。硫酸鎂則聯繫畜牧場或醫藥機構購買,還有一種純 碳酸鎂專門銷給煙草公司,作為卷煙紙外層的塗劑。
      另外工廠也能每月生產出四五百擔精鹽,**樂山全 華醬油公司。
      當初這個廠雖小,但還紅紅火火,不過董事長寧 開誠始終不太滿意,覺得它太小了,有把它做大的想 法。其實,寧開誠本身就是個大鹽商,又有大銀行家 寧芷邨(楊森的親家)的家族背景,他真正想的是利 用這一新的投資項目在金融業上賺大錢,所以難免與 家庭工業社的想法發生衝突。當時陳蝶仙父子的想法 是堅持家庭工業社就是走小而精的路子,他們不是做 大企業,而是以小企業做大事業,所以他們僅僅就是 把這個小企業作為原材料廠,並沒有擴張它的意思。
      後來又加上家庭工業社都是預訂半年成品,價格按預 訂價付款,由於當時法幣貶值**厲害,純堿不斷上 漲,雙方協調多次無果。
      1939年3月,陳蝶仙在雲南突然病重,陳小蝶送 他回到上海醫治,這一醫就是一年,陳小蝶再無心打 理五通橋的工廠事務,所以這個廠辦了不到兩年時間 ,於1940年春宣布停產,而陳蝶仙也就在這年3月去 世了,年僅62歲。陳蝶仙“從頗孚盛名的文人墨客, 到卓有成績的近代企業家,陳蝶仙走過了一條迥異於 常人的艱辛道路,在民族危機加深的緊要關頭,在中 國資本主義得以初步發展的時期,他毅然放棄較為悠 閑舒適的文墨生涯,投身於險像環生的實業界,表現 了非凡的勇氣,也顯示出良好的企業家素質。”(董 智穎《陳蝶仙研究》) 工廠雖然關了門,但陳蝶仙、陳小蝶父子為五通 橋鹽化工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僅僅過了一年,也就在 1941年初,一家名為“五通橋化學工業公司”的工廠 開張了,其公司董事會基本是“五通橋食鹽副產品廠 ”的原班人馬,董事長仍是寧開誠。他們在“五通橋 食鹽副產品廠”關門之後就重起爐灶,開始醞釀新工 廠的建設,這說明他們其實是**看好鹽化工產業的 ,加之當時永利化學公司也西遷到了五通橋,他們看 到了鹽化工新的發展天地。
      這家公司**期就集資十萬元,這在當時是個不 小的投入,而之前的“五通橋食鹽副產品廠”纔投資 一千元,不可同日而語。“五通橋化學工業公司”仿 永利公司的公司結構,設立了董事會,田子謙任總經 理、王伯臣任副總經理,又把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的 劉養軒、郭浩清分別請來當總工程師和工務處長,財 務處長李寶珊也是從上海銀行請來的。工廠地址選在 原“犍樂來鹵制鹽公司”燒箕灣的井場上,地面寬敞 ,又請來基泰建築公司來修建廠房。開業後,主要產 品有碳酸鎂、碳酸氫鈉、硫酸鎂、硫酸鋇等,跟“五 通橋食鹽副產品廠”的業務相差不大,隻是規模大多 了。應該說,沒有陳蝶仙父子把新的技術帶到五通橋 ,當地的鹽商要想從食鹽中提取副產品恐怕還有待時 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抗戰西遷中,外來的新興 產業和科技人員對五通橋一個內陸偏遠小城的影響是 **大的。
      陳蝶仙去世後,陳氏企業逐漸萎縮,陳小蝶可能 覺得自己不是經商的料,從此淡出商界,專心從事繪 畫事業,並改名陳定山,1949年到臺灣後逐漸成為了 畫壇的一代名家。家庭工業社則在解放後被公私合營 ,六十年代後*名為上海日用化學品四廠,日後成為 了**護膚和美容彩妝產品的龍頭企業。127-13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