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重訪邊城(精)/張愛玲全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介質】 book
    【ISBN】97875302097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
    • ISBN:9787530209714
    • 作者:張愛玲
    • 頁數:281
    • 出版日期:2009-06-01
    • 印刷日期:2009-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5千字
    • 張愛玲遺稿《重訪邊城》首度發表,這是張愛玲生平**描寫臺灣的散文。
      讀《小團圓》,不能不看張愛玲散文!
      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繫的深入了解,則很難讀懂《小團圓》。而本書所收《對照記》是解讀其中種種線索與人物的*佳鎖鑰。
    • 1961年秋,張愛玲先到臺灣,再訪香港。這段遊記張愛玲於1963年寫成 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寫出《重訪邊城》, 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臺灣的文章。臺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 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臺灣又和同內地接壤的香港風 格完全不同。透過她的犀利之筆,我們看到了現今臺灣早已忘卻的文化特質 ,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 亦報的好文章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
      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梭羅的生平和著作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張看自序
      張看附記
      對現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
      人間小札
      羊毛出在羊身上
      關於笑聲淚痕
      惘然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回顧傾城之戀
      關於小艾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喫與畫餅充饑
      續集自序
      “嗄?”?
      草爐餅
      對照記
      編輯之癢
      四十而不惑
      憶西風
      笑紋
      重訪邊城
      一九八八至——?
    • 道旁該都是些舊式小店,雖然我這次回來沒來過。樓上不會不住人,怎 麼也沒有半點燈光?也是我有點心慌意亂,隻顧得腳下,以及背後與靠邊的 一面隨時可能來的襲擊,頭上就不理會了,沒去察看有沒有樓窗漏出燈光, 大概就有也稀少微弱,而且靜悄悄的聲息毫無。
      要防街邊*深的暗影中竄出人來,因此在街心隻聽見石板路的漸漸的腳 步聲。古老的街道沒有騎樓,畢直,平均地往上斜,相當闊,但是在黑暗中 可寬可窄,一個黑胡同。預期的一拳一腳,或是一撞,腦後一悶棍,都在蓄 勢躍躍欲試,似有若無,在黑暗中像風吹著柔軟的汽球,時而貼上臉來,又 偶一拂過頭發,擦身而過,僅隻前前後後虛晃一招。
      這不是擺綢布攤的街嗎?方向相同,斜度相同。如果是的,當然早已收 了攤子,一點痕跡都不留。但是那樣鄉氣的市集,現在的香港哪還會有?現 在街上擺地攤的隻有大陸帶出來的字畫,掛在牆上。事隔二十年,我又向來 不認識路,忘了那條街是在娛樂戲院背後,與這條街平行。但是就在這疑似 之間,已經往事如潮,四周成為喧鬧的鬼市。攤子實在擁擠,都向上發展, 小車櫃上豎起高高的杆柱,掛滿衣料,把沿街店面全都擋住了。
      在人叢裡擠著,目不暇給。但是我隻看中了一種花布,有一種紅封套的 玫瑰紅,鮮明得烈日一樣使人一看就瞎了眼,上面有圓圓的單瓣淺粉色花朵 ,用較深的粉紅密點代表陰影。花下兩片並蒂的黃綠色小嫩葉子。同樣花還 有碧綠地子,同樣的粉紅花,黃綠葉子;深紫地子,粉紅花,黃綠葉子。那 種配色隻有中國民間有。但是當然,非洲人穿的獷野原始圖案的花布其實來 自英國曼徹斯特的紡織廠——不過是針對老非洲市場,投其所好。英國人仿 制的康熙青花磁幾可亂真。但是花洋布不會掉色。與我同去的一個同學用食 指蘸了唾沫試過了。是土布。我母親曾經喜歡一種印白竹葉的青布,用來做 旗袍,但是那白竹葉上膩著還沒掉光的石膏,藏青地子沾著點汗氣就掉色, 皮膚上一塊烏青像傷痕。就我所知,一九三○年間就剩這一種印花土布了。
      香港這些土布打哪來的?如果隻有廣東有,想必總是廣州或是附近城鎮織造 的。但是誰穿?香港山上砍柴的女人也跟一切廣東婦女一樣一身黑。中上等 婦女穿唐裝的,也是黑香雲紗衫,或是用夏季洋服的淺色細碎小花布。校區 與中環沒有嬰兒,所以一時想不到。買了三件同一個花樣的——實在無法在 那三個顏色裡選擇一種——此外也是在這攤子上,還買了個大紅粉紅二色方 勝圖案的白絨布,連我也看得出這是嬰兒襁褓的料子。原來這些鮮艷的土布 是專給乳嬰做衣服的,稍大就穿童裝了。
      廣州在清初“十三行”時代——十三個洋行限設在一個小島上,隻準許 廣州商人到島上交易——是**接近外國的都市,至今還有炸火腿三明治這 一味粵菜為證。他們特有的這種土布,用密點繪花瓣上的陰影,是否受日本 的影響?我隻知道日本衣料設計慣用密圈,密點不確定。如果相同,也該是 較早的時候從中國流傳過去的,因為日本的傳統棉布向來比較經洗,不落色 ,中國學了繪圖的技巧,不會不學到較進步的染料。
      看來這種花布還是南宋遷入廣東的難民帶來的,細水長流,不*如縷, 而且限給乳嬰穿。
      P271-27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