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擬古(林文月作品)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90-276
    【優惠價】
    119-173
    【介質】 book
    【ISBN】97875039478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47827
    • 作者:林文月
    • 頁數:189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0千字
    •   林文月的創作以散文作品著稱,先後有《京都一年》、《讀中文繫的人》《午後書房》、《交談》、《擬古》、《飲膳札記》等,這些散文作品在臺灣影響很大,多次獲獎,部分篇章還被編入臺灣語文教材。
      “擬古”開創了一種寫作方式。在中國傳統文學當中,“擬古”是寫作者相當重要的寫作策略,即有傳承之脈絡,又要吸取擬古對像的優點加以自己風化而成。
      此書兼及古典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翻譯以及散文寫作,恰好體現了林文月之“三位一體”,貼近文學青年閱讀,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 《擬古》輯集林文月散文繫列作品十四篇,以前人的文章格調為摹寫對 像,其中華美厚重的文筆是之前所未有的,此為吸收擬古對像的優點加以自 己風華而成,初看若遊戲筆法,實則深具實驗性與批判性,可說是開創了一 種寫作方式。
    • 自序
      香港八日草——擬《枕草子》
      江灣路憶往——擬《呼蘭河傳》
      往事——擬 My Life at Fort Ross
      給兒子的信——擬《傅雷家書》
      給女兒的信——擬《傅雷家書》
      給兒女的信——擬《傅雷家書》
      平泉伽藍記——擬《洛陽伽藍記》
      羅斯堡教堂——擬《洛陽伽藍記》
      散文六則——擬《東坡志林》
      飲酒及與飲酒相關的記憶——擬《我與老舍與酒》
      傷逝——擬《龍坡雜文》
      你終於走了,孩子——擬六朝代作詩賦
      有所思——擬《漂鳥集》
      無題——擬《園丁集》
    • 傷逝——擬《龍坡雜文》 今年十一月九日是靜農師逝世二周年祭。匆匆二年過去了,而昔日談笑 教誨,仿佛尚在目前。現在他和師母雙雙安息於背山面海的白墓中。今年的 祭日,由益堅學兄撰寫的碑文,已由孔達生先生書成楷體字,銘刻於墨色大 理石、安置在墓上。臺先生應可以含笑九泉了。
      師母過世時,豫倫與我正在英國訪問旅行。旅次中輾轉得悉噩耗,不勝 驚愕。返臺後,一日黃昏,去溫州街的臺大宿舍拜訪。向師母的遺像行過禮 後,依往常那樣,在書桌對面的舊籐椅中坐下。臺先生坐在他自己的位置上 ,面龐略顯憔悴,但神色倒還鎮定。一時間,也不知說什麼弔唁的話纔好, 隻是靜靜聽他敘說師母臨終的情況。他又摸索著,從面前的抽屜裡取出一張 詩稿給我看。那詩題是《傷逝》七言*句:“韋家阿姐方家嫂,晚歲縈懷* 可憐。今已同歸原下土,可曾相遇話當年。”並為我講解師母與昔時情同姐 妹的婦女友誼種種。聲調是淡淡的,卻令我淒楚感動不已。*後,又說:“ 思蔚和思敏兄妹還真是懂事。那天公祭,他倆一同來參加奠祭。是的,真令 人感動!”他說的是 我的兒女。他們當時都僅有十餘歲,平日與臺公公、臺奶奶都十分親近 的。因為豫倫與我未能趕回來,所以兄妹二人代替我們去參加了公祭。聽到 臺先生說及此,我一時忍不住眼淚就流下來了。
      師母走後,臺先生必定是十分落寞的,但他有益公、惠敏,以及三個孫 兒陪伴,多少可以安慰晚年。尤其是小孫兒麼麼還很小,沒事總在書房調皮 搗蛋。臺先生和他鬥鬥嘴,下下棋讓幾個子兒,表面上不勝煩擾模樣,其實 大概也相當寬慰解悶兒的罷。有時趕巧我去拜訪,臺先生就會裝出爺爺的威 嚴道:“走開、走開,去那邊玩。爺爺要跟林姑姑講話。”小家伙撅起嘴說 :“走就走嘛,有什麼了不起!”徑自走開,手上還搖晃著他爺爺題署篆體 “楚留香”三個字的小紙折扇。“咳,沒大沒小的。真沒有辦法!”臺先生 說的時候,分明疼愛多於責備。不由得令我想到陶潛《責子詩》的語氣。
      臺先生的書房裡,經常還是有許多學生及慕名而拜訪的人。多年來,我 總是不定時的去拜訪,有時與同儕相偕而往,有時則獨自一人去。若是午後 ,他常會斟些酒給我,自己手中也有一杯;中午以前,則通常是親自到飯廳 去倒一杯熱茶,而無論上午或下午,香煙總是有的。那張大型的閱讀兼書寫 的木桌上,終年放置著煙盒、打火機及一隻仿毛公鼎的煙灰缸。抽著煙,啜 飲著茶閑談,忽然他會插一句:“喝酒是有意思。煙這東西可真討厭!”起 初,並不明白他說這話的意思;直到**他說了:“唉,這煙灰缸太小,一 下子就滿了。從前你師母在時,總是由她清理的。”依舊語氣淡淡,可我明 白臺先生是在懷念師母。他們 家有一位年輕能干的媳婦打理大小家務,而師母晚年背脊彎駝,雖不便 操勞,卻總是緩緩移步,給臺先生清理那隻毛公鼎形制的煙灰缸,這變成了 師母的一種習慣性運動。她老人家過世後,臺先生自己清理,難免會睹物思 人的。
      其實,臺先生除了必要的應酬外,並不愛多出外遊動,一者年紀漸大, 畢竟不如往昔的健步如飛;再者,臺北的交通情況愈形惡化,便也視出門為 畏途。居家在書房,乃成為他生活的重心了。自從退休以後,臺先生*勤於 書藝,而且也頗有意要寫一些回憶的文章。他告訴我:“許多人勸我寫回憶 錄。我就是不喜歡。我這人疏懶得很,也沒什麼可記述的。倒是老朋友的故 實,有些很值得寫下來。”有時候,一兩天沒有人登門拜訪,他提筆撰成文 章,晚飯以後會帶著微醺的語調打電話說:“你近兩天有空,到我這裡來。
      有一篇文章給你看看。”我就知道,臺先生一定有什麼自己得意的作品寫好 了。
      一次,他給我看一篇記述抗戰初時自己如何冒險自北京赴南京探視胡適 之先生的文稿。那篇文章有臺先生一貫澹澀的味道,卻又充分流露當時知識 分子的關愛與憂患,沒有真感情與親閱歷是萬萬寫不出來的。我當著師長作 者的面前讀完,反而不好意思贊美。臺先生也許看出我的心態,便自己先講 :“這題目想的還不錯。”那一篇文章的題目是:《始經喪亂》。文章和題 目都**好。後來收入了洪範書店的《龍坡雜文》內。
      又有一次,是他書成一幅巨制倪體鮑明遠飛白書藝,氣勢萬千, 雄渾秀逸,他自己也十分滿意,要我盡快去欣賞,因為那是為香港某人 書寫的,不能久留存。記得一日午後下課,我與方瑜、邵紅三人聯袂登訪。
      臺先生高興地為我們展示那幅字。由於紙張頗長,隻得將書房與臥房的紙門 拉開,在那日式的房屋,字的上半部在臥房榻榻米上,下半部在書房的地板 上。我從未見過這麼美的字,一時感動得不能言語!方瑜和邵紅也都連連贊 賞。臺先生*高興了。他說:“難得的是,寫字的兩個鐘頭內,沒人按門鈴 ,也沒人打電話來。這就一氣呵成了!”我雖不懂書藝,也隱約感受其間一 氣呵成之氣勢。
      “這幅字要賣與香港的人嗎?太可惜啦!”我們三個人異口同聲地說。
      “沒有辦法,收了人家的錢了。”“這張不能賣,您自己留下來。再另外寫 一張好了。”我們紛紛建議,並且找出尺來量:長三七四公分,寬七四公分 。上書四言二十八句,共百十二字。這幅字,後來收入華正書局出版的《靜 農書藝集》內,雖已較原樣縮小許多,依舊不掩其雄逸之勢;至於其原件, 則已捐贈與故宮博物院了。至今,我仍覺得那一個黃昏我近乎無理的堅持是 對的。
      師母走後,我們這些老學生有時去坐坐鬧鬧,或許也是一種寬慰。有時 ,臺先生還請惠敏做些精美可口的菜,又備妥美酒,在家中招待我們,臨走 *贈與每人一兩張字畫,說那是“試新筆的”、或是“別人送的紙,練練字 的。”實在令大家受寵若驚。老師的慷慨大方,有時令我們覺得局促不安反 而不自然了。據我所知,許多學生輩手中所保存的墨寶,往往是在如此自自 然然的情況下乍得,而非刻意向老師求取的。
      如此硬朗豪爽的臺先生,竟也會病倒,真是出乎我們意外。猶記得*後 一次與臺先生燕談,是在張亨、彭毅伉儷府中,因有國外老同學返臺,遂有 那一次小聚。那時臺先生已自溫州街十八巷六號搬至二十五號,與張府僅一 巷之隔。豫倫與我先去接臺先生,再步行至另一條巷巷。暮色之中,一時弄 不清門牌號碼,便像小學生叫朋友一般,在燈光漸起的巷堂裡大聲喊叫:“ 張亨!”“彭毅!”三兩聲之後,我聽見臺先生也直起嗓門喊:“張亨!” 那聲音相當洪亮且還帶點皖北的腔調。那一夜,喫酒聊天極盡興。當時臺先 生的身體已有些不適,卻也流連不忍離去,經家人再三打電話催促,纔依依 不舍地先走。據說,隔天尚興致濃郁地打聽:“他們大家聊到什麼時候纔散 的?” 可悲的,那一夜竟成為臺先生與我們*後一次的飲宴歡聚。相隔不數日 ,他的健康狀態漸呈不良,精神開始衰憊,纏綿病榻,幾度往返醫院,所罹 患的是食道癌,而臺先生自己是明白的。他先已戒了煙,猶自我調侃:“總 算擺脫掉那討厭的東西。也用不著倒煙灰缸了。”後來,酒也不得不戒止。
      病情惡化而尚未長期住醫院時,有一夜我去探病。臺先生的三位子女純 懿、益堅和純行都從遠方趕回來侍病,大家正在飯廳內飲酒。是他們的父親 要他們那樣子做的。臺先生見我,也叫我過去:“去吧。你難得跟他們喝喝 酒。”喝了幾口酒後,我又回去看斜臥在床上的老師。他笑笑說:“自己不 喝,隔牆聽聽人家喝酒講話,也挺有意思。酒好,香氣果然遠聞。很好。” 臺先生說的可能是真心感受,但我當時聽此,幾 乎有支持不住的酸楚。飯廳和起居室的燈光,從日式房屋隔間上方鏤雕 隙縫流瀉下來,在臺先生蓋著的微暗的衾被上投射有花紋的光影。兩年過去 了。奇怪的是,我至今清楚記得那一道一道照射在衾被上有花紋的光影,以 及當時仿佛麻木地看著那些光影的自己的心情。
      P151-15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