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柔日讀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15-456
【優惠價】
197-285
【介質】 book
【ISBN】97875063686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作家
  • ISBN:9787506368636
  • 作者:邵燕祥
  • 頁數:402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30千字
  • 有人說邵燕祥有“魯迅風”,有“魯迅筆法”,有人說他老罵人卻不見一句髒話。
    他20年前就說過“劫富濟貧”歷來是流氓無產者的口號;而流氓有產者的行動則是“劫貧濟富”。
    《柔日讀史》是他的*新雜文作品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反思一下對眼前不**的現實。
  • 《柔日讀史》由邵燕祥編著。 《柔日讀史》收錄了:《三談罵人》、《獄中詩 》、《東車站》、《寒衣》、《假如阿Q還活著》、《 蓋棺論定與身後是非》、《由“母親型”和“娼妓型 ”想起的》、《韋莊的苦心》、《小論梁山泊的打砸 搶燒殺》、《世紀之思》、《拉鋸,翻餅:從遊戲到 整人及其他》、《試論魯濱遜的心態》、《疑難問題 》、《三言五語》、《英雄觀》等文章。

      《柔日讀史》由邵燕祥編著。
      《柔日讀史》收錄了:《三談罵人》、《獄中詩》、《東車站》、《寒衣》、《假如阿Q還活著》、《蓋棺論定與身後是非》、《由“母親型”和“娼妓型 ”想起的》、《韋莊的苦心》、《小論梁山泊的打砸搶燒殺》、《世紀之思》、《拉鋸,翻餅:從遊戲到整人及其他》、《試論魯濱遜的心態》、《疑難問題》、《三言五語》、《英雄觀》等文章。

  • 1989
    三談罵人·3
    獄中詩·5
    東車站·7
    寒衣·9
    假如阿Q還活著·11
    蓋棺論定與身後是非·13
    由“母親型”和“娼妓型”想起的·15
    韋莊的苦心·17
    小論梁山泊的打砸搶燒殺·19
    世紀之思·22
    拉鋸,翻餅:從遊戲到整人及其他·25
    試論魯濱遜的心態·27
    疑難問題·30
    三言五語·33
    英雄觀·35
    讀斯坦貝克·38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嗎?·40
    讀梅志的回憶錄·42
    透視鄭孝胥的詩·44
    漫談體力勞動·47
    嗚呼!冷漠、苟安與自欺·50
    歷史的鏡子·52
    珍珠港事變紀念·56
    從1976年的評價說起·58
    讀史·60
    再建一座紀念碑議·63
    常談的背後·64
    古之清談與今之無清談·65
    宣誓無用論·67
    1990
    夜讀偶記·71
    歷史假想小說·74
    韌·76
    試論知識分子政策沒有改變·77
    談“姑隱其名”·79
    《扒馬褂》析·81
    政治思想教育一例·83
    高明的算術·85
    尊稱·87
    何其芳的遺憾·89
    寫一本集會結社史·93
    撕破臉·95
    聯想無端·97
    歷史的遺憾和遺隧的歷史·98
    趙超構話延安·100
    愷撒之死·104
    盼望“毛著”會校本·106
    說法·108
    說選擇·109
    “僅此一端”商榷·111
    說“出離憤怒”·113
    關於宣誓·115
    血戰睢陽·117
    犧牲·119
    周佛海的日記·122
    性格鬥爭·125
    頭腦簡單一例·127
    眼中釘·129
    私設公堂析·131
    清宮二三事·133
    官話抄·137
    “毛人”篇·140
    一炷香:喜饒嘉措大師·142
    一個歷史性的批示·146
    自我毀滅·148
    濫殺無辜·152
    讀斯大林的一封信·154
    讀《香祖筆記》·157
    “波將金化”·162
    筵席聚散話期刊·164
    特殊的詞語·166
    又提起了希特勒·168
    說“沒意思”·171
    紀念俞平伯老人·173
    論知識的有用與無用·176
    算命·180
    墓園漫想·183
    說朋友·186
    無話可說·188
    1991
    可怕的深刻·191
    偶然想到·193
    我代表我自己·195
    人何以堪·197
    面向“同志”的新聞媒體·198
    說永遠·200
    如果太平天國不失敗·203
    讀《高適集校注》·206
    這一頁歷史·210
    不著痕跡·212
    說賭·214
    孔子的話題·217
    蚊蠅不是敵人論·219
    首腦的睡眠·221
    暴發戶·224
    讀書漫想·225
    官話·229
    說寵·231
    陳寅恪的史識·233
    時與言·235
    說討厭·237
    稱號的背後·239
    1992
    評電線杆情結·243
    沒有*後·245
    驚人之語·247
    《*後的話》:雨果的一首詩·249
    說“該”·253
    說“打點”·255
    罪與非罪·258
    說奴纔·260
    關於耳光·262
    勛章的**·264
    麻雀與烏鴉·266
    怪圈·269
    笑談之餘·272
    高貴的尸體·274
    閑話炎黃堯舜事·277
    委婉詞語·281
    百官皆閹·283
    奪筆·286
    讀《我與胡風》·289
    1993
    重讀聶紺弩的詩·305
    笑話無國界·309
    從“囚”說到法·312
    想起了郭世英·315
    青島和青海·317
    說依附·319
    康有為的蹤跡·321
    毛澤東的蹤跡·324
    希特勒焚書六十周年·328
    說“內部”·331
    咀嚼成語·335
    改地名·338
    曹操·能臣·奸雄·340
    《沉船》校後記·342
    亭·344:
    說“作”·346
    遲於死亡·348
    女沙皇和大學者·350
    王國藩式的“名譽”·356
    又一起文字獄·358
    錢與權與法·361
    “黑幫”小考·364
    人會越來越壞嗎?·367
    重讀鄧拓詩·371
    讀《恩怨滄桑·瀋從文與丁玲》·376
    舊文新讀·381
    官場心態·383
    一個獨特的話題·385
    劫貧濟富·387
    國情·388
    入黨動機·389
    讀楊詩·391
    一場沒有勝利者的鬥爭·397

    三談罵人

    獄中詩

    東車站

    寒衣

    假如阿Q還活著

    蓋棺論定與身後是非

    由“母親型”和“娼妓型”想起的

    韋莊的苦心

    小論梁山泊的打砸搶燒殺

    世紀之思

    拉鋸,翻餅:從遊戲到整人及其他

    試論魯濱遜的心態

    疑難問題

    三言五語

    英雄觀

    讀斯坦貝克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嗎?

    讀梅志的回憶錄

    透視鄭孝胥的詩

    漫談體力勞動

    嗚呼!冷漠、苟安與自欺

    歷史的鏡子

    珍珠港事變紀念

    從1976年的評價說起

    讀史

    再建一座紀念碑議

    常談的背後

    古之清談與今之無清談

    宣誓無用論


    夜讀偶記

    歷史假想小說



    試論知識分子政策沒有改變

    談“姑隱其名”

    《扒馬褂》析

    政治思想教育一例

    高明的算術

    尊稱

    何其芳的遺憾

    寫一本集會結社史

    撕破臉

    聯想無端

    歷史的遺憾和遺隧的歷史

    趙超構話延安

    愷撒之死

    盼望“毛著”會校本

    說法

    說選擇

    “僅此一端”商榷

    說“出離憤怒”

    關於宣誓

    血戰睢陽

    犧牲

    周佛海的日記

    性格鬥爭

    頭腦簡單一例

    眼中釘

    私設公堂析

    清宮二三事

    官話抄

    “毛人”篇

    一炷香:喜饒嘉措大師

    一個歷史性的批示

    自我毀滅

    濫殺無辜

    讀斯大林的一封信

    讀《香祖筆記》

    “波將金化”

    筵席聚散話期刊

    特殊的詞語

    又提起了希特勒

    說“沒意思”

    紀念俞平伯老人

    論知識的有用與無用

    算命

    墓園漫想

    說朋友

    無話可說


    可怕的深刻

    偶然想到

    我代表我自己

    人何以堪

    面向“同志”的新聞媒體

    說永遠

    如果太平天國不失敗

    讀《高適集校注》

    這一頁歷史

    不著痕跡

    說賭

    孔子的話題

    蚊蠅不是敵人論

    首腦的睡眠

    暴發戶

    讀書漫想

    官話

    說寵

    陳寅恪的史識

    時與言

    說討厭

    稱號的背後


    評電線杆情結

    沒有*後

    驚人之語

    《*後的話》:雨果的一首詩

    說“該”

    說“打點”

    罪與非罪

    說奴纔

    關於耳光

    勛章的**

    麻雀與烏鴉

    怪圈

    笑談之餘

    高貴的尸體

    閑話炎黃堯舜事

    委婉詞語

    百官皆閹

    奪筆

    讀《我與胡風》


    重讀聶紺弩的詩

    笑話無國界

    從“囚”說到法

    想起了郭世英

    青島和青海

    說依附

    康有為的蹤跡

    毛澤東的蹤跡

    希特勒焚書六十周年

    說“內部”

    咀嚼成語

    改地名

    曹操能臣奸雄

    《沉船》校後記

    亭344:

    說“作”

    遲於死亡

    女沙皇和大學者

    王國藩式的“名譽”

    又一起文字獄

    錢與權與法

    “黑幫”小考

    人會越來越壞嗎?

    重讀鄧拓詩

    讀《恩怨滄桑瀋從文與丁玲》

    舊文新讀

    官場心態

    一個獨特的話題

    劫貧濟富

    國情

    入黨動機

    讀楊詩

    一場沒有勝利者的鬥爭

  • 疑難問題 從王得後的書評得讀關於人類面臨的困境的一段 引文,引自意大 利奧雷利奧·佩西《人類的素質》一書(中國展望出 版社,1988)。
    文雲: 隻要大致回顧一下其中的某些問題,人們就能很 容易發 現使他們聯結起來的種種問題,並可以想像還有*多 的問題 是我們肯定看不見的:無控制的人口增長、社會的鴻 溝和分 裂、社會的不公正、饑餓和營養不良、普遍的貧困、 失業、 增長狂熱、通貨膨脹、能源危機、實際的或潛在的資 源匱 乏、**貿易和金融體繫的瓦解、保護主義、文盲和 落後於 時代的教育、青年人的反抗、異化、無法控制的城市 擴展和 衰敗、犯罪和販毒、在新形式下的警察暴行下的暴力 行動激 增、嚴刑和恐怖主義、藐視法律和秩序、核愚蠢行為 、社會 機構的僵化或無能、政治腐敗、官僚主義化、環境退 化、道 德價值下降、失去信心、不穩定感——以及對這些問 題及其 相互關繫缺乏了解。這一繫列令人難以理解、難以解 決的困 難就是羅馬俱樂部所稱的疑難問題。
    這是典型的人類意識和優患意識。和這相似的, 我想起何搏傳的 《山坳上的中國》,那裡也開列了困擾著當代中國人 的幾乎所有疑難 問題,除了**不能涉及的問題以外。
    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以至一千年前、兩千年前 ,當時人們面臨 著當時的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各種問題, 物質的和精神 的。其中有些**已經解決,有些以新的形式和新的 強度出現,而我 們**遇到的許多新問題則甚至是古人所難想像的。
    人類生活,就全 世界範圍來說,一直在向前發展著。但是,人類在以 理智而不是愚蠢 的態度,以自覺而不是盲目的態度來對待並解決各種 問題上,若千年 來究竟有了多大的進步? 有多少問題我們正坐失解決的良機?有多少問題 我們在處理時隻 顧眼前的短期效應而不顧貽害將來的嚴重後果?還有 多少問題是我 們養癰貽患,以致積重難返的? 提出問題不等於作出了闡釋,但它提醒我們注意 ,避免明知故犯 或縱容姑息。大部分實際問題,都不是古人所能提出 的,*不是他們 所能闡釋或指出解決途徑的。有某些問題是從歷** 承襲下來的或 若千年前已露端倪的,前人可能曾有所預見,但也隻 能預見一個模 糊的輪廓;可能曾有所闡釋,但也隻能就當時經驗來 立論。時至今 日。我們已不能設想有一個自然哲學那樣囊括一切的 體繫,包容了 對宇宙萬彙的描述和答案,自然哲學早已在一百多年 前結束了,如 同中國的經學一樣,不可能在實踐的意義上復活轉來 。***說, “孔子是一代哲人。不是萬世師表”。我深然之。古 今中外許多稱得上 一代哲人的。也都應作如是觀。
    一個學者,盡管是偉大的學者,偉大的思想家、 哲學家、科學 家,他的生命隻存在於他的言論、著作和行為實踐中 ,而不是在後人 的解釋中。偉大學者的後人,也隻是一個個的個體: 其中述而不作 的,屬於拾先人遺唾,原地踏步,能不歪曲原意就算 “好學生”;有 的則能進一步,由注疏而發揮,針對後來的生活和思 想實際提出問 題,作出闡釋,有所創見,則這樣的學生也就卓然自 立,是出於門牆 的桃李,不必視為老師的附庸了。朱熹語錄中那些超 出孔丘語錄的思 想,無論功過,都不必再記在孔夫子的賬上。各人應 對各自的言論 負責。
    作為後人,如果不能越先人思想的雷池一步,那 就叫作沒有出 息。先人的結論再好,是就當時當地而作;後人哪怕 還隻是發現和提 出問題,尚不能提供解決問題的*佳方案,但出發和 歸宿於此時此地 的實際,也遠勝於停步在先人的結論和答案。
    偉大的學者,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 其所以偉大,就 在於獻出了他們的思想成果。思想之為思想,是有生 命的,運動的, 而不是僵化的,它從變動不居的生活中取得自己的內 容,探尋自己 的流向,顯示自己的力量。
    想到這一點,纔從因人類面臨困境而對人類長期 有無進步這個可 疑問題的惱人思索中擺脫出來,纔從沮喪和悲觀中自 救出來——至 少是部分地自救出來。
    1989年10月23日 P30-3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