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燕南園海棠依舊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16-313
    【優惠價】
    135-196
    【介質】 book
    【ISBN】97875075444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文
    • ISBN:9787507544404
    • 作者:葉朗
    • 頁數:148
    • 出版日期:2015-12-01
    • 印刷日期:2015-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70千字
    • 葉朗教授是繼宗白華、朱光潛之後對中國傳統美學貢獻巨大的美學家。《燕南園海棠依舊》是葉教授篩選整理了在過去30年間於不同載體和場合發表的短論、雜感、隨筆及講稿等文章彙編而成的文集。語言干淨通透,內容視角豐富,一字一句皆為浸滿作者精神氣質的平實話語。讀者不但能夠感受到北大百年傳承的人文傳統和精神家園,*能感受到作者獨樹一幟的治學理念。
    • 《燕南園海棠依舊》收集了作者葉朗在不同載體 和場合發表的短論、雜感、隨筆及講演稿,分為5個 主題:藝術和人生、治學、美感、對前輩學者和北大 校園生活的回憶以及推薦書單。作者通過本書向讀者 展現北京大學的人文傳統和精神氛圍,使讀者感受這 種傳統和氛圍的靈魂,體味其中高遠的精神追求和人 生的神聖性。
    • 留下**個腳印的魅力
      “跳出我天地”的另一含義
      泡沫人生
      另一種人生選擇
      《春江曲》
      “妙在近黃昏”
      觀天地生意
      “平常心”照亮世界的美
      “魚嚼梅花影”
      審美是人生體驗
      唐代藝術反映時代精神
      胸襟要寬,格局要大
      說學術氣氛
      我們要保持純理論的興趣
      說理論感
      歷史主義精神與現代眼光
      中國學者應該有自己的立足點
      極力發揮中國民族文化的“個性”
      ——讀宗白華先生八十年前的一封信
      一個人為什麼需要老師
      如何對待學術上的反對意見
      如何對待考證
      談創立新的學派
      談讀書和學位論文的寫作
      人生**意義的神聖體驗
      生活中的閑心
      ——讀張潮《幽夢影》
      大樹拾穗者永恆
      ——悼念朱光潛先生
      平靜,平淡,平和
      ——對張岱年先生的點滴回憶
      創造力的噴發
      ——讀張世英先生《歸途》
      燕南園海棠依舊
      《第九交響曲》是心靈的徹悟
      ——《文章選讀》編者按語
      從寫文章的角度**十二本書
    • 電影《劫後餘生》是講聯邦快遞的一位工作人員 在運貨飛機墜人大海後,漂到一個孤島,生活了四年 。**潮水送來一塊大金屬板,促使他下決心做了一 個大木排,用這塊金屬板做帆,漂到大海去,*後獲 救。在電影的*後,主人公,說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 話:“誰知道明天潮水會給我送來什麼呢?”意思是 我們對於未來總是應該抱有希望。赫拉克利特說:“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明天的太陽升起來之後,會給 我們帶來新的希望。所以永遠不要對未來失去信心, 哪怕是像電影中這位主人公那樣已經身陷*境。
      看電影常有這樣的經歷,很多東西你都記不清了 ,但某一句話卻給你印像很深,永遠不會忘記。我看 過一部電影名叫《南極的司各脫》,描寫英國探險家 司各脫上校到南極探險的故事。上校在從南極的歸途 中不幸凍死了。在電影開頭,有人問他:“你為什麼 不能放棄探險的生涯?”他的回答是:“留下**個 腳印的魅力。”多麼富有詩意,又多麼富有哲理。這 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中。探險如此,人生的一切事業 都是如此。為什麼那麼多人痴迷於文學藝術創作和科 學研究、學術研究?跌倒了,爬起來,失敗了,又從 頭再干,嘔心瀝血,雖九死而不悔,為什麼? 回答就是:“留下**個腳印的魅力。”一個人 的人生應該是創造的人生,創造的人生纔是有意義、 有價值的人生。
      電影《跳出我天地》是講英國一位煤礦工人的兒 子比利喜歡跳芭蕾,但他父親反對,因為按當地傳統 男孩應該學拳擊。後來比利在芭蕾舞女教師的幫助下 ,說服了父親,考上了皇家芭蕾舞學院,成了一名出 色的芭蕾舞演員。
      從這部電影來說,“跳出我天地”的意思是說要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天性的職業(專業)。但我想“跳 出我天地”還可以有另一層含義:每個人都不應該局 限於自己已有的天地,而應該力求開拓新的境界,追 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自我”。
      例如一位畫家,當他取得一定的成就後,往往會 被自己已有的程式和風格所束縛,俗話所謂“結殼” 。這時就要勇於“破殼”,突破自己的框框,開拓一 個新的境界。畫家如此,人的其他事業和整個人生也 是如此。
      前兩天和一位從哈佛來香港任教的教授一起喫飯 。他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副院長。我問他為什麼要離 開那麼好的大學來香港。他說,因為那裡太程式化太 安逸了,到香港可以有一番新的作為。我想這就是“ 跳出我天地”。
      一個人往往為自己已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所 束縛,跳不出慣性(惰性)的循環圈。要想跳到一個 新的、*大的天地,需要有大智慧和大勇氣,用古人 的話來說,就是需要有足夠的“纔”“膽”“識”“ 力”。
      楊德昌的電影《一一》是寫臺灣一家人的生活。
      為了使昏迷的婆婆早日清醒過來,家裡的人每天要輪 流在床前和她說話,內容是報告自己**的生活。說 了幾天之後,家裡的妻子發現自己可以說的太少了。
      這使她大為震驚。她一邊哭,一邊不斷重復說:“我 怎麼那麼少呢?我怎麼那麼少呢?”這場戲很觸動觀 眾。
      所謂“少”,其實有兩種情況。一種就像這位妻 子那樣的“少”。還有一種,表面上生活內容並不是 “少”,而是“多”,但由於失去了“真我”,他的 生活究竟有多少真實的價值和意義,仍然值得懷疑。
      例如我們看到一種人,他從來不實實在在地為社 會辦幾件事,但他卻希望社會要把他當明星看待。他 希望他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有掌聲。他希望報紙和電 視每天都有他的照片、鏡頭,每天都報道他的活動, 哪怕是報道他摔了一跤。這種強烈的追求,慢慢在他 那裡形成一種幻覺。他十分固執地相信所有的人都在 關注他、仰慕他。他相信,傳媒一旦報道他患了感冒 ,或不快活,所有的人都會驚慌,都會來安慰他。這 種人一切以我為中心,實際上他是“無我”,就是莊 子所說的“殉”。莊子感嘆說:“天下盡殉也。”“ 殉”就是為追求虛假的東西而喪失“真我”。這種人 生可以叫作“泡沫人生”。隻要有一個大一點兒的浪 頭打來,這種泡沫人生就會被打得粉碎。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