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劉湘如精品散文(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介質】 book
【ISBN】97875650215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合肥工業
  • ISBN:9787565021565
  • 作者:劉湘如
  • 頁數:626
  • 出版日期:2015-05-01
  • 印刷日期:2015-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926千字
  • 《劉湘如精品散文(上下)》是作家劉湘如各個時期的散文精選,分三個階段編選,先期編選4—35卷,其中4—9卷為他的各個時期的散文精選,10—15卷是他的專題散文選編,16—21卷為他的報告文學選集。隨後編選他的長篇小說、評論、詩歌、劇本至35卷。第三階段編選中短篇小說、傳記文學、人物專訪、藝文雜談、禪語箴言、雜文隨筆、影視文學等各類作品,合計約50卷。
  • 《劉湘如精品散文(上下)》繫皖籍著名作家劉湘 如從450萬字散文作品中遴選出來的精品,分為拾粹 集、境界集、吹沙集等九集。這些作品富有深厚的文 化內涵,文字靈動,思想深邃,恣橫酣暢,筆觸宏大 ,一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大部分作品均在國 內外獲得過各類重要獎項。諸如《瀛溪小札《星月念 》《簫笛漫憶》《彗星》《魚花塘小記》《境界》《 葦念》《靈寺》《扇話》《卻鼠》《春望》等等,都 是影響全國的散文名篇,被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繫》 (1976~1980)、《高中語文教材》(1986)、《大學 語文課外閱讀》《中學語文範文解析》《百年中國散 文經典》等,有的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當代 著名詩人作家公劉先生評價[劉湘如散文作品可以稱 作優秀之品,肺腑之言:動真情而不誇飾,寓哲理而 非說教,由表及裡,因小見大,筆尖上流著的是作者 自身的真血,真淚,點點滴滴,必將滲入讀者的良知 ,一如春雨之於土地。隻有這樣的作品興旺起來,散 文復興的口號,庶幾可望變成現實](1988《當代作家 評論》);當代著名作家魯彥周稱其散文是一散文中 的精粹[(1991《散文》月刊)。
  • 我和我的散文(代自序)
    一卷(總04卷)
    【拾粹集】
    簫笛漫憶
    星月念
    春望
    彗星
    不謝花
    在科技書店
    馬蹄泉
    魚山浮想
    寫春聯
    歡團記趣
    葦念
    扇話
    鵲趣
    梁園絮話
    瀛溪小札
    卻鼠
    聽鼓涉故
    無花果
    魚花塘小記
    永遠的悔——寫給我的母親
    也無風雨也無晴——寫給安徽青年報創刊40周年
    佛國的岸
    【路璣集】
    夜的眼
    窗燈(外一章)
    鄉魂三章
    村外幻景
    晨曦三章
    女人二章
    春韻
    趕春小語
    秋天七章
    霜葉
    寄語少年
    磐石(三章)
    別虞橋
    雨意
    琵琶思
    守護者
    一封信的回憶
    街頭
    夢裡陽關
    故道遠思
    征途明燈
    詩與詩人
    春天的翅膀——《星月念》集自序

    二卷(總05卷)
    【夢痕集】
    淮安神韻
    古渡
    花果山覓奇
    蘆花蕩,請你述說
    “八公”歸來兮
    “淮夷”之邦
    宿州印像
    醉翁亭小記
    虞姬墓前
    毫州三記
    第五個西湖
    姥山聽泉
    少林遊興
    皇陵遊思
    中嶽三題
    面對孔廟
    淠史杭春夢
    壽春尋古
    黑龍潭薄暮
    斷梅谷斷想
    古息小憩
    牯牛降神趣
    塔影
    雞公山二題
    白龍潭探險
    牯嶺情思
    **聲脈跳

    三卷(總06卷)
    【境界集】
    天命悟
    十步齋記趣
    被褻瀆的善
    境界
    自度曲
    懷念陽春面
    不速之客
    暗戀過一個女人
    老人和小巷
    無聲
    感受寧靜
    守住這一刻
    水的境界
    何須差強贈人書
    泡澡堂
    我的副刊情結
    仁者如春
    淘書
    人性的力量
    胸中有面旗
    錢的趣話
    我的博客情結
    “卻鼠”新篇
    蝸居上海,寂寞著收獲著
    【碧蘊集】
    西湖感事
    喚醒瘦西湖
    揚州的遺憾
    秋浦河遇險
    六上九華
    靈寺
    大佛寺拜佛
    秦皇島的槐花
    夜宿燕子島
    重訪岱山湖
    溫泉谷記事
    楓橋香榧
    加州的陽光
    居逸伯克利
    夜宿大洋邊
    黃石公園感記
    壯哉!尼亞拉加的瀑布
    融合——從曼谷到芭提雅
    龍子湖散記

    四卷(總07卷)
    【吹沙集】
    名士也風流
    生命的選擇
    名利與炒作
    “厚黑學”刍議
    狼性辨
    冗官現像小考
    兩種貧窮
    買個理想如何
    文化背景和地域人
    三作家
    生活的狀態
    一個計劃的誕生和變化
    想像足球運動
    猜想米盧會笑
    足球引發的戰爭
    世界杯與禪機
    閑話“赤佬”
    文人的“志”和“利”
    “小人”與“大師”——讀餘秋雨《小人》一文隨想.
    文學和藝術的思維場
    關於詩歌的思想碎片
    文學的嬗變與投機
    文化新貴及其他
    十步齋思緒
    【五常集】
    泰山祭
    缺憾——寫給遠行的陳登科
    哀公劉
    生命細節中的憾事——悼白榕
    冷雨中的哀思——悼魯彥周之
    精神——悼魯彥周之二
    真情難得——序張昭藝詩詞集《小草逢春》
    生活是無字的詩歌——序苗超詩歌集
    序苗超群報告文學集
    水土情深詩*真——序牛廣進詩集《這方水土》
    人生*貴是精神——序宋業卿《開拓者的足跡》
    至情至美的抒寫——序湯湘華散文集《飄洋過海香椿樹》
    詩歌園地虔誠的耕播者——序卞國福詩集
    擁有的歡喜——序江芹《而我是一株淡淡的草》
    真誠是散文的**生命——序張傑散文集
    永遠的駱駝——序劉冷月文集
    真情、真誠、真實二一序袁平散文集《飄泊的女人》
    堅持的意義——序戴家燧小說集《珠聯璧合》
    寫,並快樂著——序陳寶善《怡心齋散文》
    故鄉——永遠的情結
    ——序陳寶善散文集《寶應紀事》
    序喻少彬《人生格言》
    生活與愛情的眼睛——讀王錦長篇小說《漂在水面上的眼睛》
    拳拳赤忱抒真情——序《陳大良散文選集》
    風景馬麗春
    序周樹芳《辭賦散文集》
    序江湧
    序西馬
    我的博客公告

    五卷(總08卷)
    【亂彈集】
    含蓄朦矓晦澀——讀詩隨想
    報告難做及其他
    瀏陽花*-
    上帝能給你什麼——關於“青春意義”答記者問-
    傳統歷史的價值——關於電視劇《大腳馬皇後》答記者問
    我看馬鞍山——關於馬鞍山地域文化答記者問
    飲食,讓現代人科學地生活——關於飲食文化答記者問
    懷念兒時的歡團圓子
    中秋,中國人的文化情結——關於中秋節答《新安晚報》記者問
    尷尬暗淡了輝煌
    環為欲望所牽2011年回顧答記者問
    文學是一種緣分——對話《分水嶺文學》
    我們奔向輝煌——安徽電視臺演講詞
    何謂大文化散文
    致秋雨先生
    勸君慎奏大師曲
    誰有資格當大眾偶像——由梅汝璈們引起的話題
    讀者是*好的評判——長篇小說《美人坡》創作心語
    似水流年2011
    兩千歲,依然春風滿面
    綿延
    【粉墨集】
    風景陳發仁
    蘇北的記憶——陳登科逝世三周年祭
    國醫堂主
    我說何家慶
    他鐘情於人民——卞國福詩歌評介
    縱橫正有凌雲筆——讀張育碹和他的“即席詩”
    印像裴章傳
    “天仙”依舊情已新——談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天仙配》 .
    永恆的話題和創作的魅力——簡評黃梅戲電視劇《鴛鴦配》
    生活與藝術的火花——評黃梅戲電視劇《花好月圓》
    用聲音塑造形像——嚴鳳英唱腔藝術探微
    秋葉不是黃的——梅純一和他的畫
    自然與生命的色彩——瀋曉峰和他的畫
    山水曉峰
    毛驢傳奇——劉興泉和他的驢畫
    夜逢木鬼——宦棟槐和他的畫
    紫氣東來魚如龍——王纖和她的畫
    俊逸典雅的神韻——讀王學鋒和他的畫
    質樸剛健沉雄俊雅——劉國宏書法藝術刍議
    進可四海退可田園——讀王徽文和他的畫

    六卷(總09卷)
    【他山集】
    轉型年代
    難忘的七月
    《美人坡》出版的前前後後
    花落花開自有時——我寫《風塵誤》
    隨意
    關於一部茅獎作品的困惑
    萬松草堂之鬼
    3+2≠5
    一個作家的傳奇
    剪報大王的關東情結
    蔣緯國的手足情懷
    晚涼——陳獨秀淒涼晚年的神秘“知音”
    刺仇
    綠林佳人
    高士
    編後記
  • 扇 話 我保存的一把紙扇,已經很舊很舊了,至今總不 忍舍棄。
    妻子常批評我有“戀舊”的思想,很有點鄉裡人 的怪癖。說真的,我確實因為一柄小扇而觸動過鄉思 ,想起童年時代在垂柳河邊,夜色朦矓中所做的扇的 聚會,那真是一種迷人的情景。天上有閃耀的星星, 河畔有清脆的蛙聲,宛如一根悠長縹緲的絲弦,牽引 我進入夢的世界。扇子給鄉村的夜晚扇出了徐來的清 風,給老幼們帶來了忘年的快樂,爺爺拿著扇子,為 孫孫撲螢火蟲,年老的祖母,一邊搖動扇柄,一邊給 我們講七仙女下凡的故事…… 每年一到五黃六月打麥子時,我們便按老人的吩 咐,把細白的麥秸稈兒一根一根揀出來,排列到一起 ,用棉線串成,收個頭兒,扎個把子,便成為一把挺 適用的麥秸扇了。我的母親*善此道,每年夏天,都 要為我們制作十幾把這樣的扇子。有時還加上一些手 工藝術,用紅綠線織上花紋,在扇把上打個纓子,委 實美觀得很呢。
    記得纔進城讀書時,一名生於書香門第的女同學 ,拿了把蘇州產的折疊檀香扇,讓我扇了一會,似感 風中帶柔,香味撲鼻,飄飄然真有點羽化登仙的感覺 ;又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高貴得不知所以。等參加 工作以後,我便下決心托人買了把折疊扇,淡墨一色 ,杭州產的,且有套印名家的金粉題詞,號稱為“雨 淋不破,日曬不鼓”,於是就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可惜的是,有一次出差到漢口,站在船頭上臨風遠眺 ,一失手將那把扇子失落在長江之中,隨即被波浪衝 走。很久以後,憶及此扇,總有些悵悵然。
    後來,我終於又得到一把紙扇。那是一九七九年 初春,妻的下放時期的好友秀蘭從上海回來,告訴我 們她已獲準去香港探親了,繼而低聲悄悄對我和妻說 :“探親是假,不過是想去那兒過渡一下,然後到M 國去。”她對祖國是很熱愛的,大概總有不得已的苦 衷纔出此策吧,我們很理解她的心情和她的選擇。
    臨走時,她要給我們丟下點物品,特別提到其中 的一把精致的折疊紙扇,她說:“這是祖上傳下的, 下放時媽媽送我的,我一直帶在身邊,現在贈給自己 *好的朋友,心裡也感到好受些。”說得有點淒涼, 而*使我好奇的,這把扇子正是我久慕的蘇式檀香扇 ,與學生時代見的那把幾乎無異,不,簡直一模一樣 。扇子雖然很舊了,但扇面仍帶著淡淡的幽香。我把 扇細賞,感到扇子玲瓏剔透,精細至極,在锃亮的棕 褐色木柄上,還有幾行蟻頭小楷,因歲月的摩挲,已 很難辨出真跡了。後來經文物館的一位專家考證,認 為雕刻很可能是張希黃的手工。張希黃乃是明末清初 的刻骨名手,考證如果無誤,這扇便有幾百年的歷史 了,那麼它就不隻是扇子,而稱得上是一件珍稀的古 代“文物”了。我為此著實竊喜了一陣子。
    我想,這向來深沉的秀蘭姑娘,之所以留下了這 把扇子,大概就是因為將要出國時對故國故友的一點 繾綣的戀情吧! 我對這把扇子是格外愛護的,雖然不能像藏扇 家那樣,精心地把它珍藏於特制的匣盒中,但我還是 小心翼翼地把它藏在我的箱底裡;偶爾取出來欣賞時 ,展開都是小心翼翼的,輕輕慢慢的,唯恐一不留意 而損壞了它。
    兩年前,有朋自遠方來,相見時感慨繫之。說是 在某某皇家博物館裡,至今還藏著龍門石窟的佛像, 愈見形神逼肖,又愈是令人愴然淚下。至於書畫題扇 ,在國外*是到處可見。咫尺方寸中的枯籐老樹,煙 水亭榭,都是極其昂貴的。於是我拿出我的折扇讓他 鋻賞,他看過之後大為贊嘆,以為這古扇可稱得上是 難得“珍品”。他深深嘆息說,這麼好的古扇,競沒 有名家在扇面上題字作畫,這便如同見到一隻沒有羽 毛的鳳凰,太令人遺憾了。
    我想也是的,好扇還需名人題,自古皆然,此扇 如有名人在扇面上題款,恐怕也不至於長時期地冷落 在我的衣箱裡呢。我想,我不能不為我的身價高貴的 古扇找個名人題款了。
    有**摯友C君來訪。說是他認識一位尚未揚名 的書法家,自幼效王羲之筆法,“所書奇而正,雄而 逸,健而美,無一偏之弊”。既然名家惜墨如金,其 真跡隻傳於上流社會。隻有“懷纔不遇”之輩,纔會 有求必應。於是像辦大事似的,我和C君鄭重地帶上 那把折扇,登門造訪。那位尚未揚名者正在閉門練筆 ,提筆凝神,運氣在胸,一揮而顯瘦竹一幅,竹子畫 得頗有風格,挺撥奇崛,疏密有致,枝節爽利。他聽 了我們的來意之後,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歡欣雀躍 ,而是眉頭皺起,沉吟良久後纔接過此扇,先是細細 品賞一陣,然後又低聲吟哦起來—— …… P36-3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