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寶島眷村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21-467
    【優惠價】
    201-292
    【介質】 book
    【ISBN】97873001158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115832
    • 作者:張嬙
    • 頁數:213
    • 出版日期:2010-01-01
    • 印刷日期:2010-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0千字
    • 鄧麗君、林青霞、趙傳、張艾嘉、張大春、朱天文、朱天心、王偉忠、楊德昌、侯孝賢、南方朔、胡一虎、伊能靜……你知道嗎?在這串長長的名單後面,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眷村。
      本書邀請十五位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人物,細細訴說眷村的一切。他們就像十五臺照相機,在深淺不一的聚焦中,呈現出一幅幅即將消逝的眷村圖景:眷村的形成,眷村的現狀、眷村的凋零和保存、眷村文學、眷村愛情、眷村女性、眷村美食、黑幫少年、尋根之旅、家族變遷、眷村方言……
    • 眷村,臺灣的部隊大院。1949年來自大陸各省各個角落的國民黨軍隊 眷屬在各個臨時拼湊的大院中湊合著住下來。生兒育女。 六十年後,眷村成為臺灣土地上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產物,承載著臺灣 人的集體記憶。大陸各省文化在這裡水乳交融與踫撞,交織出特殊的眷村 生活、文化與記憶。 當年來臺的百萬軍民,每個人都在兩岸留下一個個骨肉分離的家庭。 本書集結了十五篇勇者的故事,從各個家族的影像與書寫中,我們看見的 是面對命運巨變的無畏勇氣,和在異鄉的土地上隱忍地生活、遙遠地思鄉 的繾綣真情。 眷村豐富了臺灣的傳統與流行文化,是促進臺灣社會多元化的動力之 一。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眷村也將走向消逝。那眷村包含的情感、 記憶、氣息、味道、暖意,也將永遠地淡出歷史的舞臺。眷村人,昔日的 異鄉人,將注定繼續漂泊嗎?希望本書的出版,為離散兩岸的家庭,跨越 時空的藩籬,找到心靈的團圓,希望眷村的故事,給所有生活在他鄉的行 者旅人,帶來力量、感動與安慰。 獻給我們眷戀的故鄉!

    • 前言 眷眷深情
      一、永遠的過客臨時的家
       1-1 想像眷村—一九四九,眷村故事的起點
       1-2 榮光眷影
       1-3 眷村走透透
       1-4 北投·桃花源
      二、竹籬笆外的春天
       2-1 眷村是我的娘胎
       2-2 《寶島一村》,故事未完
       2-3 感情的菜譜
       2-4 鄉愁與離散——“眷村文學“在臺灣/趙慶華
       2-5 眷村少年殺人事件
      三、我從眷村走來
       3-1 光陰的故事
       3-2 輾轉眷鄉
       3-3 那年的情書
       3-4 遍處/謝韻雅
       3-5 “你的國語真好聽”
       3-6 回家——從巨流河到蓮池潭到北京
      後記——家在兩岸
      附錄一 眷村文化事件年表
      附錄二 眷村地圖
    • 延續 2008年春天,剛踏出大學校門不久的李剛齡報名參加了由外省臺灣人 協會舉辦的 “榮光眷影”紀錄片工作坊,希望把握*後時間為她從小熟 悉的眷村人物與故事留下一些記錄。六個月後,剛齡完成了紀錄片《延續 》,為即將拆遷的岡山眷村留下了一個溫暖感人的影像批注。
      根據“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規定,全臺八百八十六座眷村預計 將在2009年底前拆除完畢,代之以新式集合國宅或另有他用(如轉作公園、 標售土地等),屆時眷村這一重要的社會文化地景將永遠消失。
      李剛齡並不是**想為眷村留下記錄的人。2005年,為了不讓屬於許 多人成長記憶的眷村從此消失,也為了保留臺灣社會的歷史軌跡與文化遺 產,一群關心眷村文化保存的地方文史工作者、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開始 串聯,積極推動相關“修法”工作,特別是針對資金來源與土地產權等問 題。
      *早之前,許多有心人開始收集整理與眷村有關的老照片與文物資料 ,部分縣市政府定期舉辦眷村藝文繫列活動,希望可以讓眷村子弟和從來 不曾有機會進入眷村的一般民眾,可以及時回味眷村生活的點點滴滴。
      2006年,新竹市成立全臺灣**座以眷村為主題的博物館,定期推出一繫 列與眷村有關的展覽活動。2008年,一部以眷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光 陰的故事》創下收視高潮,吸引不少媒體報導,也讓眷村的文化面貌與歷 史價值再次受到各界的重視。
      眷村反映臺灣社會軌跡 眷村的興建發展見證了眷村人口與臺灣社會的互動關繫。四十年代末 期,國府政權來到臺灣,為了照顧當時的軍人及其眷屬,開始有了眷村的 設置。可是囿於當時的歷史背景,許多眷村住民並沒有長久居住的打算, 反倒有著“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心理認知和動 員準備。因此一開始,除了少數接收自日軍遺留的房合之外,許多眷村都 是由軍民克難自建,有著明顯的過渡特征。由於建材簡單、施工快速,因 此纔有“竹椽土瓦蓋頂、竹筋糊泥為壁”的說法,這也是後來“竹籬笆” 這一說法的由來。
      當時,大多數配住眷村的軍人及其眷屬主要是通過“居住證”取得入 佳眷村的權利,但並不擁有房舍與土地,也就是隻有使用權,沒有產權。
      半個世紀之後,在“眷村改建條例”與相關政策的推動下,許多眷村住戶 終於有機會可以取得房屋產權,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原本應該是 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事實上,許多即將搬遷的住戶對於眷村卻是充 滿不合與懷念,原來他們早已離不開這原本隻是要短期停留的臨時住所。
      許多人在此結婚生子、成家立業,也彼此扶持,共同度過那困苦的戰亂年 代,這裡有他們的成長記憶和許多說不完的故事。撫今追昔,**有關眷 村改建與保存工作的推動不免讓人產生一種時空錯置、造化弄人的感慨。
      整體而言,眷村的興建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竹籬笆眷村(1945— 1956年)、新眷村運動(1957—1980年)、舊制眷村改建(1980年迄今)、新制 眷村改建(1997年迄今)。其中以第二期興建的眷村數量*多,主要是由當 時擔任“婦聯會”主任委員的宋美齡出面,以“籌建軍眷住宅”為名向民 間募款興建。第二期的眷村已經脫離“竹籬笆”的興建方式,改以磚造平 房為主,這也是目前老舊眷村的主要形式。此一時期興建眷村的時空背景 在於,隨著兩岸局勢在五十年代末期日趨穩定,許多青壯軍人希望可以成 家立業和傳宗接代,軍中的“禁婚令”也於1959年後得到解除,軍眷房合 的興建因而受到國府高層的重視。
      不過,眷村的過渡屬性與營建方式注定了眷村早晚必須面臨拆除改建 的宿命。許多老舊眷村的房合狹小,隨著第二代人口的出生增加,內部空 間早已不敷使用,住戶隻好利用前院、後巷或是附近空地自行增建臥室、 廚房及浴室。可是這種任意加蓋的做法不僅容易衍生環境髒亂,也有危及 公共安全之虞。經過數十年的使用,許多眷村房合的梁柱牆壁已經腐朽不 堪,加上巷弄狹小並缺乏消防設備,一旦發生火警意外,每每造成重大傷 亡,眷村居住質量與環境安全因此成為小區隱憂。
      為了*新老舊房合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國防部”於八十年代開 始陸續推動老舊眷村的改建。**次是在1980年,主要依據是行政命令《 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這是一般所謂的改建舊制;第二 次改建則是始於1997年,主要依據是具有“法源”基礎的“國軍老舊眷村 改建條例”,這是一般所謂的改建新制。兩次眷村改建的重點在於強調私 有化(住戶可以取得產權)、市場化(可自由買賣)和高樓層化(增加土地使用 效率)的趨勢,唯新制做法*加強調整體規劃、先建後拆、合並遷入、降低 眷戶負擔比例、具有強制性(隻要原住戶四分之三同意即可進行重建),希 望藉此加快拆遷速度與營建效率。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眷村改建意味著一種*有效率的土地使用方式, 這是臺灣的社會人口變遷和政治經濟發展表現在都市空間規劃的一種必然 走向。對於臺灣社會而言,早期威權體制之下,基於軍事管理的考慮,眷 村曾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空間,卻也賦予外界一種神秘封閉的印像;如 今,眷村改建代表著一個舊有封閉繫統的開放,具有促進社會交流、理解 文化差異的正面意義。可是對於眷村住戶而言,眷村改建則是意味著居住 環境與人際關繫的重大改變。原有眷村配住人口多屬同一服務單位,村民 同構型高,人情味濃厚,不僅大人之間經常患難相助,小孩*是玩成一片 ,整個眷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眷村改建“國宅”後的房合分配則是由抽 簽決定,參加抽簽的人除了有非原住戶的現役軍人,也有一般的平民百姓 ,眷村原有的人際網絡和小區生態因此分散瓦解,殊為可惜。如今,原本 可以相互聞問的老鄰居逐漸被維護社區安全的保安繫統阻隔,每日見面聊 天的巷口則是轉移到必須登記使用的交誼廳。正如有些住戶抱怨:“如果 要到警衛室登記纔可以找人聊天,這還叫眷村嗎?”P26-3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