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我的藝術隨筆/肖復興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88-273
    【優惠價】
    118-171
    【介質】 book
    【ISBN】97873071692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包裝:平裝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169234
    • 作者:肖復興
    • 頁數:285
    • 印刷日期:2015-09-01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6千字
    • 肖復興編著的《我的藝術隨筆/肖復興文集》是一本作者以三十餘年時間積累的藝術筆記。作家肖復興自幼熱愛藝術,本書從古今中外美術音樂文學幾方面談藝說人,由此論及人生與世事,尤其雜以作者與藝術家交往和到藝術家故地尋訪文字,均涉筆成趣,不僅可讀性強,又有難得的思想洞見。
    • 肖復興編著的《我的藝術隨筆/肖復興文集》以 音樂家串連起藝術史,從西方幾千年的古典藝術史長 河中,選取30位代表性藝術家,講述其生平故事,賞 析其優秀作品,讓人物在史的背景中有了立體感而顯 影凸立,讓史在人物的襯托下有了生動的細節與血脈 的流淌。書中講了不同時期的藝術,從文藝復興時期 、巴洛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一直到現代藝術的 誕生。
    • 上輯
      用直春行
      白馬湖之春
      春天溫暖的水
      憂郁的孫犁先生
      想念王火先生
      致達成
      周信芳和梅蘭芳
      從菱窠到慧園
      長嘯一聲歸去矣
      梅州訪張資平
      佗城遇蕭殷
      蕭紅故居歸來
      如何面對梁思成塑像
      藹藹長者
      初春的思念
      君子一生總是詩
      無爵自尊賁園書
      花之語
      藝術之光在哪裡
      文人的友情
      刻進時代裡的藝術
      雕塑上的風雲
      早春二月
      ——懷念孫道臨先生
      想起了葉盛章
      花飛蝶舞梁谷音
      老板的汗血馬和駱玉笙的花盆鼓
      “制高點”
      舞者“巫”:楊麗萍啟示錄
      餘男的啟示
      看到童自榮先生
      宋飛為什麼流淚
      **的舞臺
      我們為什麼紀念曹禺
      兩個哈姆雷特
      繁華落盡後
      十萬春花如夢裡
      ——關於焦菊隱和他的戲劇論文
      如何紀念老舍先生
      於是之和一個時代
      80年代北京人藝
      下輯
      誰打翻了莫奈的調色盤
      阿爾的太陽
      邂逅畢加索
      在巴塞羅那和高迪相逢
      紐約遇蒙克
      雷諾阿聽音樂會去了
      拉伯雷故居記
      布拉格雨霏霏一
      在涅果什故居
      德裡納牌香煙
      卡夫卡故居
      米蘭·昆德拉和霍拉巴爾
      幾位作協**
      在貝爾格萊德當一回詩人
      橡樹公園
      我們便身在天堂
      寂寞不是一個漂亮的標簽
      簡潔是*美的生活
      偶遇帕蒂·史密斯
      阿維尼翁之夏
      美麗的手語
      你是要畫還是要貓
      你還能動得流淚嗎
      痛感與**
      浪漫的喪失
      忠誠
    • 真是想像不出了,1922的春天是什麼樣子了。為 什麼經亨頤先生在白馬湖畔一招呼,那麼多的文人, 現在聽起來名聲那樣顯赫的文人,一下子就拋棄了都 市的奢靡與繁華,都來到了荒郊野外的這裡辦起了這 所春暉中學?當時號稱“白馬湖四友”,除了夏丐尊 年長一點,1922年是36歲了,朱光潛隻有25歲,而朱 自清和豐子愷隻纔有24歲。現在,真的是難以想像了 。那畢竟不是短暫的觀光旅遊。
      走出校園的後門,過了樹陰蒙蒙的小石橋,終於 走到了經亨頤先生和夏丐尊等諸位前輩曾經走過的白 馬湖畔了。二月春光乍洩,陽光格外燦爛,真的如朱 自清先生所說的那樣:“山是要青得要滴下來,水是 滿滿的、軟軟的。”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從遙遠的歷 史中湧出,蔓延在白馬湖中,蕩漾起波光瀲灩的漣漪 ,晃著我的眼睛。
      經亨頤的“長松山房”、何香凝的“蓼花居”、 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豐子愷的“小楊柳屋”、 夏丐尊的“平屋”……一一次第呈現在眼前。雖然“ 晚晴山房”是後來新翻建的,“蓼花居”已成廢墟, 但畢竟還有夏丐尊、朱自清、豐子愷的房子保持著原 來的風貌。房子都是依山臨湖而建,按照眼下的時尚 ,都是山間別墅,親水家居,格外時髦的。但現在的 房子所取的名字,能夠有他們這樣的雅致嗎?“富貴 豪庭”、“羅馬花園”……那些俗氣又土氣得掉渣兒 的名字,怎麼能夠和“小楊柳屋”、“平屋”相比呢 ? 名字不過隻是符號,符號裡卻隱含著一代人心裡 不同的追求。小院裡原來是種著菜蔬的,要為日常的 生活服務,現在栽滿花草,還有郁郁青青的橙樹,越 鼕的橙子還掛在枝頭,顏色鮮艷得如同小燈籠。屋子 都很低矮,**日式風格,因為無論經亨頤還是夏丐 尊,都是留日歸來,當年他們是春暉中學的創辦者和 主要響應者。走進這些小屋,地板已經沒有了,磚石 鋪地,泥土的氣息,將春日彌漫的溫馨漫漶著。簡樸 的家具,能夠想像出當年生活的樣子。書房都是在後 面的小屋裡,窗外就是青山,一窗新綠鳥相呼.清風 和以讀書聲,*美好的記憶全在那裡了。
      在世風跌落、萬像幻滅之際,世外桃源隻不過是 心裡潛在理想的一種轉換,散發弄扁舟,從來都是猛 志固常在的另一種形像。上一代文人的清高與清純, 首先表現在對理想實實在在的實踐上,而不是在身陷 軟椅裡故作的姿態之中。在談論白馬湖和春暉中學的 時候,現在的人們都願意談論他們的文化成就,夏丐 尊確實在他的“平屋”裡翻譯了亞米契斯的《愛的教 育》,朱光潛的美學處女作《無言之美》和豐子愷的 漫畫處女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也都完成 在白馬湖畔。在回顧歷史時,白馬湖確實成為了一種 像征。其實,相比較其文化成就,上一代文人在歷史 轉折的時候走向鄉間的民粹主義和平民精神,是讓現 在的人*加嘆為觀止的。道理很簡單,現在誰願意舍 棄大都市而跑到這樣的鄉村裡來呢?跑到藏北的馬驊 ,隻是一個另類。而當初卻是一批真正的文化精英, 他們願意從*基礎做起。而不是舌燦如蓮,誇誇其談 於走馬燈似的各種會議和酒宴之中。
      他們確實是在實實在在做事,夏丐尊建造“平屋 ”時的一個“平”字,就是寓有平民、平凡、平淡之 意。僅朱自清一人每天上午下午就各有兩個小時的課 要上。而豐子愷一人是又要教美術又耍教音樂得拳打 腳踢。現在。在我們的教室裡,卻難得見到我們的教 授一面了,我們的教授正在忙著讓自己的學生幫助自 己撰稿出書賣文賺錢了。
      走進夏丐尊的“平屋”,這種感覺*深。這是他 用賣掉祖宅的錢在這裡蓋起的房子,他要把根扎在這 裡,他的妻子一直住在這裡,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 這“平屋”裡去世。在他的那間窄小的書房裡,暗暗 的屋子,低矮得有些壓抑,隻有窗戶裡透過山的綠色 和風的呼吸,平衡了眼前的一切。想像著當年的鼕夜 裡,松濤如吼,霜月當窗,夏先生在這裡撥拉著爐灰 ,讓屋子稍微暖和一些,自己把頭上的羅宋帽拉得低 低的,在一燈如豆的洋燈下艱苦工作到夜深的樣子, 直覺得恍如隔世。
      夏先生的一個孫姪正在院子裡,他已經60多歲, 在看守夏先生的“平屋”。院子裡夏先生親植的那株 紫薇還在,那時,夏先生常常邀請朱自清到這株紫薇 花下喝酒,把酒臨風,對花吟詩,他們*大的享受就 是這些了,而他們*美好的寄托也就存放在這裡了。
      “它長得很慢。夏先生在的時候,就是這樣子。
      ”夏先生的孫姪指著紫薇對我說。
      走出“平屋”小院,就是朱自清先生說的小馬路 ,小馬路前面就是白馬湖。如今,小馬路的兩邊,還 是一株間一株地種著樹,卻不是小桃與楊桃,而是楊 柳。楊柳在暖風中不住地搖曳,白馬湖水在陽光下不 住地閃耀。想起朱自清先生寫白馬湖的詩句:“湖在 山的趾邊,山在湖的唇邊。”也想起當年看到湖邊繫 著一隻空無一人的小船時候他說過的話:“我聽見了 自己的呼吸,想起了‘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真覺 物我雙忘了。”也許,可以這樣說,前者是他們這一 代人心中常常湧起的詩意,後者是他們的追求的境界 吧?隻可惜,這兩樣,如今的我們都缺少了,而且不 以為漸漸失去的彌足珍貴。
      P10-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