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董橋七十(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代隨筆
    【市場價】
    524-761
    【優惠價】
    328-476
    【介質】 book
    【ISBN】97875110072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海豚
    • ISBN:9787511007278
    • 作者:胡洪俠
    • 頁數:348
    • 出版日期:2012-02-01
    • 印刷日期:2012-02-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60千字
    • 1989年,作家柳蘇(羅孚)在讀書上發表文章《你一定要看董橋》,使大陸讀者了解了董橋其人其文。此後,董橋的文章風行大陸,擁有了無數忠實的董迷。2012年,董橋先生七十壽誕,海豚出版社隆重推出《董橋七十》(編者:胡洪俠)以致敬意。
      此書由**學者餘英時先生題詩七首,董橋先生自序《七十長箋》,並附董橋先生著作初版書影。
      董橋先生提到自己的創作:“我要求自己的散文可以進入西方,走出來;再進入中國,再走出來;再入……總之我要叫自己**掌握得到纔停止,這樣我纔有自己的風格。”這樣的風格,讀者從本書中盡可領略。
    • 《董橋七十(精)》由胡洪俠選編。 《董橋七十(精)》簡介:自一九七七年香港版《雙城雜筆》始,董先生 迄今出版文集三十三種(隻計初版本,不含各類各地重印本、選編本等等) ,共收文章一千八百篇。本書從中選出七十篇,作為紀念版,主要以董先生 寫父執、寫師友、寫同輩的文字為主,選文兼顧三十三種初版書,以見董先 生文章風格的演變軌跡;因為是賀古稀之壽,所以隻選董先生念事憶人、述 己懷舊的文字,以方便讀者讀其文而見其人;因為董先生前十來種集子流傳 頗廣,所以選文重點放在了近幾年的新書上,有些“詳今略古”的意思。
    • 題《董橋七十》餘英時
      七十長箋董橋
      緣起胡洪俠
      甲寅日記一葉
      如意·吉祥
      舊詩與政治
      這一代的事
      春日即事
      父親加女兒等於回憶
      《語絲》的語絲
      酒肉歲月太匆匆
      文字下酒,喫得風流
      大將軍的涼拌小菜
      老師八十歲生日
      永遠的林海音先生
      舊日紅
      雲姑
      念青室情事
      南山雨
      寂寥
      湖藍綢緞
      流言
      靈光
      字裡秋意
      鴛湖枕邊的白玉簪
      老人們望鄉的日子
      送別林家次女
      送別大雅古玩商人
      掃不到癢處的樂趣
      悼念蔡思果先生
      袖手旁觀,低眉閱世
      走過鹿港辜家祖宅
      餘家後園牡丹盛開
      吉慶棧
      拜月
      淺水灣舊事
      寫字的故事
      杏廬先生
      盒子裡的歲月
      靜園鷺江荔影
      訪舊隨想
      南洋夢憶
      倫敦書坊記事
      董糖的滋味
      又見史湘雲
      記得李先生
      老吳的瞎話
      老醫生的泰西典籍
      書信:書和信
      藏書票瑣憶
      《*色》後記
      亦梅先生
      喬志高先生
      寄庵先生
      老客棧悲歌
      又聽到《望春風》
      風雨故人來
      小海娶親
      沉香鉤沉
      尋找吳老師
      念記劉教授
      石湖
      喜巧
      竹園
      愛晚居
      紫薇園
      玉琮
      嘯月軒
      香雨齋
      舒老
      道有個管先生
      那些名字那些人
      李子不甜
    • 如意·吉祥 突然覺得壁爐冷冷清清的,少了什麼。拿抹布抹 壁爐的時候,手無意間摸到龜紋斑斕的瓷磚,也覺得比 平日冰冷。到底是臘月除夕,氣溫應該驟降,窗外應該 飄雪。可是,這四五個月來,倫敦有點反常:暮秋前 後,果然教人哆嗦了好幾天。臨到入鼕,可又**冷不 起來了,遑言下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他覺得。現 在已經是下午四五點鐘了,客廳裡染遍窗外的暝色,有 幾分蕭條。想起**如果突然來了十來個客人,不論是 鬧酒聊天,不論是要債收賬,那些瓷磚起碼就不會那麼 冰冷,壁爐上面那張彩色照片裡的父親,起碼也不會顯 得那麼累,那麼冷。總之,到底是臘月除夕,爐灶裡雖 然從來不生火,**也該趁早點燃起爐灶前面那具藍 黑色的火水爐子。刮一根火柴。刮火柴的聲音教他想起 點燃**的聲音。可是這裡沒有人點燃**。這裡沒有 **聲:連疏疏落落聊以應景的**聲都聽不到。沒有 升火的爐灶,沒有**的除夕。火柴頭上的黃色火舌舐 到火水爐子裡的燈蕊,瞬息間,燈蕊描出了一圈藍色的 火焰。然後蓋上爐門。然後熱氣從鐵罩上的小洞洞冒出 來,很慢。然後,枯寒的心好像也會慢慢暖起來,又好 像沒有暖起來的希望。到底是臘月除夕。到底是身在倫 敦。到底是下午四五點鐘了。應該準備點什麼;應該什 麼都不準備。後來在書架上找到聖誕節那天沒有燒完的 半支紅燭。紅燭封上一層灰塵。可是,再刮一根火柴舐 亮了紅燭之後,燭光搖影,搖落滿室的暝色。紅燭支撐 著燒亮自己。紅燭燒死了窗外的暝色。紅燭像老家那邊 的年夜一樣燦爛一樣奪目。燭光像夢像幻像神:倫敦東 南郊區這幢破樓裡的客廳驀然變成老家廳堂裡的臘月除 夕:驀然看到那些雕梁。驀然看到那些畫棟。“二燕堂” 正中央的神龕前面圍著桌圍:紅綢金字,繡上繽紛的花 卉,還有龍在飛鳳在舞。紅木案上供著瓜果糕餅。紅木 案上有紅燭雙雙高燒。爐煙裊裊,清香四溢。遠處有鞭 爆的脆響,連連沒有斷氣。遠處也有嚴俊林黛的小調、 爛調。父親叔伯一輩的男人在暢談歲時舊聞和故實。母 親嬸姨一輩的女流則圍在一隅折疊錫箔元寶。燈燭繁 華。衣香。鬢香。酒香。夢香。這種夢像春聯那麼紅, 也像春聯那麼容易褪色,他想。他看到“梅隱盒”裡的 紅木書桌上清仙水仙一盆,微凹的古硯前面平鋪一小 張桃紅色虎皮宣紙。湘江一品蘸飽了墨,可是他握管躊 躇,遲遲沒敢下筆。
      “就寫幾句吉祥話來看看。”父親站在背後說。“隨 便寫四個字好了。” 叔叔的聲音沙啞,喉嚨裡棲著一朵痰。
      湘江一品**不聽他使喚: “如一意~吉一祥。” 落筆時有蠶兒啃食葉子的聲音。
      “果然一手何子貞的風骨!” “難為他,纔十三歲啊!” 父親沒有說話。父親微笑的嘴很像魏碑上那種字那 麼扁。難道這真是一場夢?那幅春聯怎麼還不曾褪色? 他有點迷惑。這是臘月除夕。這是桃紅色虎皮宣紙的大 年夜。**聲聲除舊。**聲雜著拍手掌的聲音。有人 在拍手。小孩子的掌聲。劈劈。啪啪。小孩子的歌聲: “Silent night,holy night,all is calm,all is bright…”老大和 老二站在半支紅燭前唱聖善夜平安夜。燭光照紅了兩張 稚氣的臉。老大老二好像偷喝了爺爺老家紅木酒櫃裡的 五加皮。紅木。雕梁。畫棟。煙消。雲散。這時,破樓 客廳裡一片淡淡的紅光。
      “**不是聖誕節。**是臘月除夕。” 孩子們拍手叫好。
      “別唱那首歌。難聽!”孩子們不出聲。
      “**晚上給你們壓歲錢。” “壓歲錢是什麼東西?”弟弟眼睛很亮。
      “壓歲錢是紅包。紅包上有中國畫,中國字……吉 羊……”小姐姐在香港過了好幾個舊歷年。小姐姐記得 “吉羊”記得“如意”,記得那年年初一打破一個小碗, 王媽媽在一旁趕緊高聲說:“落地開花,富貴榮華。”小 姐姐當時哭得很大聲。
      “對了,吉羊,如意……”孩子們拍手叫好。
      孩子們拍手叫好。孩子們拍手叫好。P4-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