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約翰·列儂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詩詞
【市場價】
492-713
【優惠價】
308-446
【介質】 book
【ISBN】978702008957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人民文學
  • ISBN:9787020089574
  • 作者:(英)菲利普·諾曼|譯者:吳鼕月//梁冠男//張曉意
  • 頁數:546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81千字
  • 作為流行音樂**的**,約翰·列儂的影響力早已遠遠超過流行音樂的領域,而成為一個時代的像征。他組建的披頭士樂隊、他的音樂、他的生活,以及他被*殺的結局,成為長久以來人們關注的焦點,震撼了整個世界。然而,這位**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表現是怎麼樣的?他在幕後有著怎樣的愛恨糾葛?《約翰·列儂傳》由***·諾曼著,吳鼕月、梁冠男、張曉意譯,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約翰·列儂。
  • 約翰·列儂(John Lennon,1940.10.9—1980.12.8), 英國搖滾歌手,作曲家,和平主義者,披頭士(甲殼蟲, Beatles)樂隊的靈魂人物。在二+世紀六七十年代風靡世 界,至今仍擁有無數歌迷,深刻影響了現代流行文化的發 展。其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個。性讓他名滿天下,亦謗滿天 下。1980年,列儂遇刺身亡。 《約翰·列儂傳》作者英國作家菲利普·諾曼,經過多年調查,做了大 量采 訪,在本書中為我們生動展現了列儂從草根歌手到傑出音樂 人的傳奇一生。 《約翰·列儂傳》由吳鼕月、梁冠男、張曉意譯。
  • **部
    鄉村男孩
    1. 戰時嬰兒
    2. 北部聯盟
    3. 匪幫
    4. 近視眼約翰·溫普爾·列儂
    5. 佳樂通**吉他
    6. 兄弟
    第二部
    登上*流行音樂的*頂點
    7. 我的媽咪死了
    8. 嫉妒的家伙
    9. “紫薇花”下
    10. 做秀
    11. 歌唱風暴
    12. 陰影之地
    13. 幸運之星
    第三部
    底層冒出來的天纔
    14. 鋼喉皮嗓
    15. **狂熱
    16. **
    17. 迷幻生活
    18. 宗教衛士
    第四部
    禪宗輕歌舞劇
    19. 呼吸
    20. 魔法、冥想和痛苦
    21. 一位好好的小古魯
    22. 回歸處子
    23. 一片混亂
    24. 脫癮癥狀
    第五部
    比薩餅與童話
    25. 披頭士的黃昏
    26. 搖擺異皮士
    27. 痛苦地快樂著
    28. 漂亮男孩
    29. 居家男人
    30. 重新開始
  • 1. 戰時嬰兒 我的父母壓根兒不想要我。
    約翰·列儂生來具有一種音樂和喜劇天賦,憑借這點他遠離了自己的草 根命運,結 果甚至超出了他自己的夢想。他還是一個年輕人時,大西洋彼岸似乎無限的 風光和機 遇就誘使他離開了英倫三島。他取得了罕見的成功業績,作為一位英國人, 他給美國人 帶來美國式的音樂,演奏起來毫不遜色於任何一位土生土長的演奏家,甚至 有過之而無 不及。幾年間他的團隊在全美國進行了巡回演出,憑著他們花裡胡哨的服裝 、滑稽可笑 的發型以及頗具感染力的快樂笑容,娛樂了一個又一個城市的觀眾。
    這一位當然不是披頭士約翰·列儂,而是他與之同名的祖父,一般被叫 做傑克,出 生在1855年。列儂是一個愛爾蘭的姓——源於歐利奈或者歐洛奈——傑克習 慣說自 己的出生地是都柏林,盡管有證據顯示他的家族早已有段時間穿過愛爾蘭海 並成為利 物浦龐大的愛爾蘭社區的一員了。他剛開始參加工作時是一位辦公室職員, 不過在 1880年跟隨心血來潮的同胞們移民到了紐約。這個城市使其他的愛爾蘭移民 變成勞 工或者警察,傑克則*終成為安德魯·羅伯頓的肯塔基有色人種歌劇吟遊歌 手中的 一員。
    不管這段經歷是長是短,它都使他成為了推動跨大西洋流行音樂的一顆 螺絲釘。
    在美國吟遊歌唱團裡,白人塗黑臉孔,套上超大的衣領,穿上條紋褲子,唱 著感傷的歌 曲,內容大抵是有關斯旺尼河、“黑人”、“黑鬼”的;他們作為熱門歌曲 的創作者兼演唱 者,在十九世紀後期受到了巨大的歡迎。1897年羅伯頓的有色人種團隊在愛 爾蘭巡回 演出時,《林姆裡克記事報》評價他們是“世界**的高雅吟唱大師”,而 《都柏林記事 報》則認為他們是它見識過的***的吟唱歌手。據現代的一本小手冊記載 ,這個團 隊大約三十人,除了大部分化裝成黑人的歌手,也確實存在幾位真正的黑人 藝術家;而 它也將要在途經的每一個城鎮的街道上進行遊行,作為一項特別的節目。
    對這位約翰·列儂來說,音樂沒有像他未曾謀面的孫子一樣,給他帶來 世界性的聲 譽。它隻是一段別具異國風情的插曲,大部分細節不為他的後代所知。世紀 交替之際, 他從這條路上永遠退了下來,回到利物浦干起了辦公室職員的老本行,不過 這一次他供 職於布斯航運公司。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他的女兒瑪麗,她是他的**次婚 姻結出的 **碩果,因為他暫時沉迷於黑色的妝容、班卓琴音樂以及掌聲之中,這次 婚姻觸礁了。
    當瑪麗離開他從事家政工作時,傑克似乎很可能面臨著獨自終老的命運 。他的對 策就是迎娶了他的管家,一位利物浦的年輕愛爾蘭女人,她的名字恰好是瑪 麗·馬奎 爾。盡管她比他年輕二十歲,而且還大字不識一個,瑪麗——大家都叫她波 麗,卻證明 是一個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的主婦——**現實,勤勞,而且無私。他們住 在托斯德區 科波菲爾街上的一個小排屋裡,這個區有一個“狄*斯家園”的昵稱,因為 有很多街道 都是用狄*斯筆下的人物的名字命名的。傑克也正像《大衛·科波菲爾》裡 的米考白 先生一樣,不時念叨著重操舊業,當一個吟遊歌手,掙大筆錢足夠他的小妻 子過活,用他 的話說,“對著絲綢放屁”。不過從此往後,他的音樂表演也就**於當地 的小酒吧和 他自己的家庭圈子了。
    傑克與波麗的婚姻為他建立了第二個家庭,生下了八個孩子。兩個嬰兒 時期就夭 折了,迷信的波麗把這歸結於他們受的是天主教洗禮的緣故。所以接下來的 六個孩子 都是受的新教的洗禮,而且都存活下來了:五個男孩分別是喬治、赫伯特、 錫德尼、阿爾 弗雷德、查爾斯,以及一個女孩伊迪絲。波麗**了不起,憑著傑克微薄的 工資養活了 他們所有人。可是他們主要喫面包、人造黃油、濃茶,以及燉菜——一種肉 和餅干的燉 菜,利物浦人因此得到了一個與燉菜相關的昵稱,飲食中長期缺乏必要的營 養成分。這對 第四個男孩的影響尤其惡劣,出生於1912年的阿爾弗雷德還在蹣跚學步時就 得了佝僂 病,阻礙了他的雙腿的正常生長。當時兒科醫學的**療法就是把雙腿禁錮 在鐵質的支 撐架裡,以期沉重的附加重量會促進生長和力量的發展。盡管長年累月地負 擔著支撐架 的重量,阿爾夫(阿爾弗雷德的簡稱)的雙腿卻仍是疲軟短小,而他本人撐死 也隻長到了5 英尺4英寸高。即使如此,他仍是一個相貌俊秀的孩子:一頭濃密的烏發, 一雙閃爍著快 樂光芒的眼睛,一隻列儂家族標志性的薄削鷹鉤鼻(筆直而下,鼻孔的曲線 也稜角分明)。
    傑克的音樂纔能不同程度地遺傳給他的孩子們。喬治、赫伯特、錫德尼 、查爾斯和 伊迪絲都有一副過得去的歌喉,男孩子們還吹口琴,這是處於他們那種境地 的年輕人能 夠負擔得起的**一種樂器。然而,阿爾夫卻總體表現出*高水平的纔能, 而且具備他 的弟弟查理(生於1918年)稱做的“表現欲”。他會唱所有的音樂廳以及輕歌 劇的歌 曲,這些歌曲全是**次世界大戰熱點遊行的構成曲目;他還會背誦抒情詩 、講笑話、模 仿別人。他*拿手的模仿對像是查理·卓別林,這個無法無天、身材矮小的 流浪漢出演 的喜劇電影制造了由一個世界聞名的電影人掀起的一場***的浪潮。家 庭聚會 時,阿爾夫會坐在他父親的膝蓋上,雙腿套在他的小提姆鐵腿架上,兩人會 合唱起《聖 母頌》這首歌,臉上都不約而同地落下感傷的淚水。
    傑克於1921年死於肝病,可能是酗酒導致的。波麗沒法靠**發給寡婦 的每個孩 子5先令的補貼過活,隻能接起洗衣活兒。這就意味著從凌晨四點一直到黃 昏都要干 這件讓人彎腰折背、燙手傷手的苦差事兒:先要在一塊搓衣板上搓洗其他人 的肮髒的衣 服,然後在笨重的鐵軋干機上擠出濕漉漉的卷成麻花的衣服裡的水來。即便 如此,如她 的孫女喬伊斯·列儂回憶的那樣,這個擁擠不堪的小屋子總是保持著一塵不 染的狀態, “地板都能當飯盤使”,廚房的火爐每周一早晨都要用石墨清潔一遍,作為 宗教的一種 儀式;門前的臺階幾乎刷成了白色,然後用一小塊沙石把邊緣勾成紅色。波 麗管教自己 的五個兒子活似《遠大前程》裡的喬太太,即使他們快要長大成人了,用皮 鞭抽起他們 來也毫不心慈手軟。和許多頭腦現實的人一樣,她身上還有截然相反的神秘 的一面,她 相信自己可以通靈,能夠從攤開的撲克牌或者空杯裡的茶葉的形狀讀出未來 的走向。
    盡管波麗拼死干活,但要承擔養活六個孩子的重擔,她還是心有餘而力 不足。幸虧 她找到了一個門路,把阿爾夫和伊迪絲脫手,這樣一來,既不會使家庭支離 破碎,又不會 損害她強烈的自尊心。他們獲得了由利物浦藍衣醫院(一所慈善學校)提供的 寄宿名 額,這所學校位於韋弗特裡區的教堂路上,離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彭尼巷隻有 一箭之地。
    藍衣醫院成立於1714年,當時仍要求在校的男生穿一套十八世紀的**;包 括釘有金 色紐扣的燕尾服、馬褲、長筒襪以及領結。它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不算苛 刻的管理制 度,任何被錄取的孩子都被認為是幸運兒。盡管如此,阿爾夫和伊迪絲覺得 離開他們位 於科波菲爾街上散發著肥皂清香的舒適的小家,不能待在他們崇拜的母親身 邊,是一件 極為痛苦的事情。兩個人當中,天性樂觀的阿爾夫*好地適應了制度化的生 活:他的功 課**,還成為了足球隊的吉祥人物,過去他常常為家人和鄰居表演歌舞和 模仿查理· 卓別林,現在他用同樣的節目娛樂他同宿舍的舍友。
    打小起,他**的夢想就是追隨他父親的腳印,進入演藝界。這個夢想 在他十四歲 的一個晚上幾乎就要實現了,他的哥哥錫德尼當晚帶他去萊姆街的帝國劇院 觀看一個 稱做“威爾·默裡幫”的劇團的演出,裡面的一伙青少年載歌載舞。演出結 束後,阿爾 夫說服別人允許自己進入後臺,在幫裡的領班威爾·默裡面前進行了一場即 興試演,後 者當下就給了他一份工作。他的哥哥赫伯特和喬治如今長兄如父,反對這個 念頭,阿爾 夫於是從藍衣醫院逃跑,加入到這個幫的隊伍趕往格拉斯哥,進行下一場演 出。不過藍 衣醫院的老師尾隨其後,把他領了回來,讓他丟了臉,並且在全校學生面前 照規矩羞辱 了他一番。
    P4-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