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悼念憶--另一種回憶錄/季羨林自選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詩詞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介質】 book
    【ISBN】97878014297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藝
    • ISBN:9787801429704
    • 作者:季羨林
    • 頁數:239
    • 出版日期:2008-06-01
    • 印刷日期:2008-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季羨林教授是中國**東方學家、梵文學家,中國東方學的奠基人。 季羨林教授從事東方學和印度學的研究逾半個多世紀,在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等學術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研究領域之廣、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響之深遠是極其突出的,在**外享有盛譽。 本書是目前為止,季先生**一本對人生與治學進行總結的圖文書。讓人得以通過閱讀季先生的文,管窺老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與力量。該書精選了季先生不同時期*具代表性的照片近百幅,與文字相得益彰。
      本書為“季羨林自選集”之一,是季羨林**親定自選集,收錄我國**作家季羨林的對親朋好友的悼念之文,共51篇。
    • 聽到孟實(朱光潛)先生逝世的消息時,我並沒有流淚,但是在寫這篇短 文時,卻幾次淚如泉湧。生生死死,自然規律,任何人也改變不了。古人說 :“大塊勞我以生,息我以死。”孟實先生,安息吧!你的形像將永遠留在 你這—個年邁而不龍鐘的學生的心中。 我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忘情的地步,隻有把自己 釘在感情的十字架上了。我自謂身體尚頗硬朗,並不服老。然而,曾幾何時 ,宛如黃粱一夢,自己已接近耄耋之年。許多可敬可愛的師友相繼離我而去 。此情此景,焉能忘情? 隨著自己的年齡的增長,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在人世間,後死者的處境 是並不美妙的,年歲越大,先他而走的親友越多,懷念與悲思在他心中的積 澱也就越來越厚,厚到令人難以承擔的程度。何況我又是一個感情常常超過 需要的人,我心裡這—份負擔就顯得更重。 本書收錄了季羨林先生對親朋好友的悼念之文。
    • 憶章用
      紀念一位德國學者西克靈教授
      他實現了生命的價值——悼念朱光潛先生
      懷念衍梁
      悼念曹老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回憶王力先生
      為胡適說幾句話
      悼念姜椿芳同志
      回憶梁實秋先生
      悼念瀋從文先生
      壽壽彝
      紀念陳寅恪先生
      回憶吳宓先生
      憶念丁聲樹同志
      憶念胡也頻先生
      詩人兼學者的馮至(君培)先生
      晚節善終大節不虧——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
      記周培源先生
      壽作人
      也談葉公超先生二三事
      何仙槎(思源)先生
      懷念喬木
      悼組緗
      悼許國璋先生
      我的朋友臧克家
      我眼中的張中行
      回憶陳寅恪先生
      回憶湯用肜先生
      悼念鄧廣銘先生
      記張岱年先生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一個真正的中國知識分子
      掃傅斯年先生墓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
      國學大師湯用肜先生
      憶念鄭毅生先生
      石景宜博士
      趙元任先生
      對陳寅恪先生的一點新認識
      悼念趙樸老
      憶恩師董秋芳先生
      追憶李長之
      悼念周一良
      憶老友於道泉
      悼念馬石江同志
      憶念張天麟
      寅恪先生二三事
      痛悼鐘敬文先生
      追憶哈隆教授
      痛悼克家
      悼巴老
    • 懷念衍梁 在將近六十年前,我同衍梁是濟南高中同學。我們倆同年生,我卻比他 高一級或者兩級。既然不是同班,為什麼又成了要好的朋友呢?這要從我們 的共同愛好談起。
      日本侵略者短期占領濟南於1929年撤兵之後,停頓了一年的山東省會的 教育又開始復蘇。當時山東全省**的一所高中: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正式建 立。在中等教育層次中,這是山東的*高學府,全省青年人纔荟萃之地。當 時的當政者頗為重視。專就延聘教員方面來說,請到了許多學有專長的教員 ,可謂極一時之選。國文教員有胡也頻、董秋芳、夏萊蒂、董每戡等,都是 在全國頗有名氣的作家。我們的**位國文教員是胡也頻先生。他當時年少 氣盛,而且具有青年革命家一往無前的精神,現在看起來雖然略有點沉著不 夠,深思熟慮不夠,但是他們視反動派如糞土,如木雕泥塑,先聲奪人。在 精神方面他們是勝利者。胡先生在課堂上坦誠直率地宣傳革命,宣傳革命文 藝。每次上課幾乎都在黑板上大書:“什麼是現代文藝?現代文藝的使命是 什麼?”所謂現代文藝,當時也稱之為普羅文學,也就是無產階級文學。它 的使命就是革命,就是推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他講起來 口若懸河瀉水,滔滔不*。我們當時都纔十七八歲,很容易受到感染,也跟 著大談現代文藝和現代文藝的使命。丁玲同志曾以探親名義,在高中獃過一 陣,我們學生都懷著好奇而又尊敬的心情瞻仰了她的風采。她的一些革命作 品,如《在黑暗中》等,當然受到我們的歡迎。
      在青年學生中*積極的積極分子之一就是許衍梁。
      我們當時都是山東話所說的“愣頭青”,就是什麼顧慮也沒有,什麼東 西也不怕。我們雖然都不懂什麼叫革命,卻對革命充滿了熱情。胡也頻先生 號召組織現代文藝研究會,我們就在宿舍旁邊的過道上擺上桌子,坦然怡然 地登記願意參加的會員。我們還準備出版刊物,我給刊物寫過一篇文章,題 目是《現代文藝的使命》。當時看了一些從日文轉譯過來的俄國人寫的馬克 思文藝理論。譯文極其別扭,讀起來像天書一般,我也生吞活剝地寫入我的 “文章”,其幼稚可想而知。但是自己卻頗有一點自命不凡的神氣。記得衍 梁也寫了文章,題目忘記了,其幼稚程度同我恐怕也在伯仲之間。
      這些舉動當然會惹起國民黨反動派的注意。我們學校就設有什麼訓導主 任,專門宣傳國民黨黨義和監視學生的活動。他們散布流言,說濟南高中成 了“土匪訓練班”。衍梁當仁不讓的是“土匪”之一。對他們眼中的“土匪 ”們,國民黨一向是殘酷消滅,手下決不留情的。不久,就傳出了“消息” ,說是他們要逮捕人。胡也頻先生立即逃離濟南,到了上海。過了沒有多久 ,國民黨反動派終於下了毒手,他就在龍華壯烈犧牲了。
      我們這些小“土匪”們失去了支柱,隻好變得安分守己起來。一轉眼到 了1930年夏天,我畢業離校,到北平考上國立清華大學,同衍梁就失去了聯 繫。一直到1946年,我從歐洲回國,1947年回到濟南,纔再次同他見面。當 時正處在解放戰爭高潮中,濟南實際上成了一座孤城,國民黨反動派眼看就 要崩潰。記得我們也沒有能見多少次面,我就又離開濟南回北平來了。
      又是一段相當長的別離。好像是到了“四人幫”垮臺以後,我纔又去濟 南見了衍梁。他當了官,對老友仍然像從前那樣熱情。七年前我回到濟南開 會,一中的老同學集會了一次。五六十年沒有見面的中學老同學又見了面, 實在是**盛會,大家都興奮異常。我想大家都會想到杜甫的詩“人生不相 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而感慨萬端。我見到了餘修 ,黃離等等,衍梁當然也在裡面,而且是*活躍的一個。此時他已經不戴烏 紗帽,而搞山東科協。看來他的精神很好,身體很健康。誰也沒料到,不久 餘修謝世,去年衍梁也病逝北京,這一次盛會不但**,競也*後了。
      我久已年逾古稀。但是一直到*近,我纔逐漸承認自己是老人了。中國 古代文人常用一個詞兒,叫做“後死者”,我覺得這個詞兒實在**有意思 。同許多老朋友比起來,我自己竟也成了一個“後死者”。當一個“後死者 ”是幸運的——誰不願意長壽呢?但任務也是艱巨的。許多已死的老朋友的 面影閃動在自己的腦海中,迷離歷亂,不成章法,但又歷歷在目,栩栩如生 。據說老年人都愛回憶過去。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這並不是老年人**的愛 好,而是在沉重的回憶的壓力下不得不爾。
      我常拿晚秋的樹葉來比老年人。在木葉凋零的時刻,樹上殘留的葉片日 益減少。秋風一吹,落下幾片。秋風又一吹,又落下幾片。樹本身也許還能 做夢,夢到鼕去春來,樹葉又可以繁茂起來。老年人是沒有這種幸福的,他 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葉片日益稀少,淡淡的或濃濃的悲哀壓在心頭。屠格涅 夫的一首散文詩,魯迅的散文詩《過客》都講到:眼前*終是一個墳墓,“ 人生至此,天道寧論”,古人已經嘆息過了。我自認為是唯物主義者,知道 這是自然規律,不可抗御,無所用其悲哀。但話雖這樣說,如果說對生死* 不介意,恐怕是很難做到的。
      現在我中小學的同伴生存的已經***了,衍梁的面影,也夾在許多 老朋友的面影中活躍在我的腦海裡,等到我自己的面影也活躍在比我*後死 的朋友的腦海中時,恐怕再沒有誰還會記得起衍梁了。我現在乘著他的面影 還在閃動時,寫下這一篇短文,希望把他的面影保留得盡可能長一些。我現 在能做的也就隻這些了,嗚呼,真叫做沒有法子。
      1987年7月23日 P20-2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