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觀眾心理美學/餘秋雨書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理論
    【市場價】
    249-361
    【優惠價】
    156-226
    【介質】 book
    【ISBN】97875143034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現代
    • ISBN:9787514303445
    • 作者:餘秋雨
    • 頁數:195
    • 出版日期:2012-04-01
    • 印刷日期:2012-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觀眾心理美學》是餘秋雨先生通過對《趙氏孤兒》《奧賽羅》等戲劇分析及對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等)、劇作家(莎士比亞、莫裡哀等)的創作實例的解讀,從觀眾心理角度來闡述戲劇藝術的隨筆著作,用散文的筆調對戲劇學乃至心理學也都作了生動的解讀,極具吸引力。上世紀80年代問世以來,廣受好評,基本上也奠定了餘秋雨學術著作通俗化的寫作特點,成為藝術表演類考生的重要參考書,也是大學表演類專業**書目。
    • 觀眾的情感恰如一架天平,藝術家對情感的處置並無隨心所欲的自由。 應該看到,在舞臺的前面開闊而黝黯的空間中,觀眾的情感正通過小心翼翼 的衡秤而慢慢積聚。隻有恭敬地敏感於這個巨大的情感實體的存在,它纔有 可能給舞臺以共鳴。 《觀眾心理美學》從觀眾心理角度來闡述戲劇藝術的隨筆著作,用散文 的筆調對戲劇學乃至心理學也都作了生動的解讀。 《觀眾心理美學》由餘秋雨編著。
    • 概述:心理美學引論
       一 什麼是心理美學
       二 心理美學的立足點
       三 對“觀眾”的誤解
       四 “正常觀眾”
       五 心理美學的首要範疇
       六 心理美學中的悲劇美和喜劇美
       七 悲劇美為何發生轉型
       八 喜劇美為何不適合情感投入
       九 這一對範疇融合了
       十 又從心理學通達了哲學
       十一 審美心理機制
       十二 以“注意”為例
       十三 隨意注意
       十四 屏風之爭
       十五 心理空間
      本論:觀眾審美心理
      第一章 學理基礎
       一 心理研究是一種思維升級
       二 接受美學與心理學相遇
       三 接受美學的基本思路
       四 期待視域
      第二章 綜合的心理需要
       一 心理需要的**度對像化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對像化
       三 心理定式
      第三章 反饋流程
       一 反饋的意義.
       二 集體心理體驗
       三 劇場內的多角反饋
       四 劇場內外的反饋
      第四章 觀眾的感知
       一 特殊的強度
       二 變異
       三 感知真實
       四 感知力度
      第五章 觀眾的注意力
      一 注意力的引起
      二 注意力的持續
      三 注意力的分配
      四 注意力與故事結構
      第六章 觀眾情感的卷人
      一 戲劇情感的特點
      二 觀眾情感的卷入過程
      三 負面情感和復雜情感
      四 共鳴
      第七章 觀眾的理解和想像
      一 觀眾渴求理解
      二 理解的層次
      三 想像
      第八章 心理厭倦
      一 適應與厭倦
      二 對比性心理程序
      三 保留劇目
    • 一 什麼是心理美學 心理美學,Psychological Aesthetics,是一門從審美心理上研究美 的學問。這是對傳統美學的一種根本性突破。
      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黑格爾是傳統美學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學, 是他龐大哲學體繫的一部分,基本上與心理學關繫不大。他認為,美 是“**理念”的派生物,或者說,“美是**理念的感性形式”。因 此他研究美,以“**理念”為起點。不管他是不是把“**理念” 解釋清楚了,也不管後人是不是理解了他的“**理念”,有一點是 可以肯定的,他所建立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美學。
      自黑格爾以後,*大多數美學都繼承了這種“自上而下”的模式。
      即使並不贊成“**理念”,也會首先尋找一個抽像概念,再層層具 體化。幾乎一切美學著作,包括大學裡的美學教材,總是當頭提出一 個問題:“美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一個定義,定義可長可 短,但都因艱辛概括、拼湊概念,似乎什麼都包羅了,結果卻毫無價值。
      直到**,這種“美的定義”不知道出現了多少,但沒有一個能被人 們記得。*嚴重的是,這種“自上而下”的理論程序,把人世間大量 豐富多彩的美,全都變成了同一源頭的概念衍生物,其實是嚴重脫離 了美的存在狀態。
      試想,要把狂風暴雨中的驚魂夜海、古代美女的秋波一閃、百歲 夫妻的臨終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長嚎、宋詞格律的平仄調整、歌劇 女腔的故意停頓、現代畫家的實物引入、萬眾聚集的默然悼念,等等 等等這一些美,全都概括成同一個定義、揭示出同一種理念,有可能 嗎?有必要嗎?有意義嗎? 如果硬要概括,那麼,美學從一開始就走向了不美。
      當然,也可以用一種聰明的方法來定義:“不丑即美”。但問題仍 然來了:丑是什麼?丑和美之間往往隻有一點點*微妙的界線,這個 界線怎麼劃定?世上有遼闊的“不丑不美”的灰色地帶,這個地帶與 美和丑的界線又怎麼劃定?…… 由此可見,“自上而下”的美學,一開步就會撞牆。
      在學術上,**可以容忍少數哲學家通過形而上的途徑繼續研究 人世間一些**命題的內涵和外延,但是這並不是普遍社會對美學的 要求。普遍社會時時、處處都在發現美、接受美、享用美、創造美, 人們希望獲得這方面的理論指引。
      正是在這樣的渴求和這樣的困境中,人們發現,如果把問題的重 心從“什麼是美”轉移到“為什麼讓人感到美”,整個學術框架立即 就出現了生機。
      “為什麼讓人感到美”,這個問題,把美的接受者當作了主體。隨 之而來,“美”也就轉化為“美感”。產生“美感”的過程,稱作“審 美”,因此,這種美學也可以稱之為“審美學”。
      一個人如何產生美感,這是心理學課題。由此,美學也就從哲學 的門庭轉向了心理學的門庭。所不同的是,在哲學的門庭中,美學的 地位不高,分量不重;而到了心理學的門庭,便取得了特殊地位。心 理美學的歸結點是美學而不是心理學。當然,這種美學與傳統美學有 著根本的差異。
      二心理美學的立足點 從心理學的方位來研究美,擺脫了抽像概念的雲中遊戲,產生了 一種腳踏實地的學術憑依。但是,既然腳踏實地了,地上也有多條路 可走。
      對美的心理學研究,至少有以下三條路可走—— **條路,研究美的創造者的心理活動過程,也可以稱為“藝術 家心理研究”。例如,藝術家的童年記憶,藝術家的精神創傷,藝術 家的特殊氣質,藝術家的思維異常,等等。
      第二條路,研究藝術作品中的心理邏輯。例如,經典小說中主人 公的情感程序,**繪畫中各種眼神所包含的心理內涵,戲曲的唱腔 所刻畫的情緒逆反,等等。
      第三條路,研究接收者(即觀眾、聽眾、讀者)的心理反應,並 由此推斷藝術創作要遵循的心理規則。
      心理美學的立足點,不是**、第二條路,而是第三條路。
      因此,心理美學也就是“接受美學”,又可以稱為“觀眾審美學”、 “觀眾心理學”。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