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池塘生春草(趙麗宏美文精粹)
該商品所屬分類:少兒 -> 勵志/成長
【市場價】
88-128
【優惠價】
55-80
【介質】 book
【ISBN】97875395441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福建少兒
  • ISBN:9787539544120
  • 作者:趙麗宏
  • 頁數:179
  • 出版日期:2012-05-01
  • 印刷日期:2012-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18千字
  • 《池塘生春草》由趙麗宏著:
    ★作品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多的當代作家,獲首屆“冰心散文獎”
    ★作品多次作為中考、高考語文命題材料
    ★作品被廣大中小學教師作為寫作行文範本,語言純正優美
    ★**畫家施大畏繪圖,彩色印刷,*具收藏價值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趙麗宏,是中國大中小語文教材選篇最多的當代作家 ,作品多次作為高考語文命題材料,被廣大中小學生作為行文範本。他的散 文被收入人教版、語文版、蘇教版、香港版、新加坡版等等二十五種中學教 材,另有收入各類大學教材的散文若干。《池塘生春草》為小學生精心選編 主題美文,語言樸素,敘事簡潔,情感真摯,讓孩子感受真善美,體會閱讀 的樂趣。俞曉夫、石禪、唐子農、夏葆元、施大畏五位著名畫家大師級繪圖 ,更具欣賞與收藏價值。 《池塘生春草》:是作家近年所寫的欣賞古詩的心得和聯想。讀這些文 字,會讓少年讀者感覺到,自己和古老的詩詞之間未必遠隔萬水千山,而能 在欣賞到詩詞之美的同時,也獲得一份幽遠的寧靜。
  • 向真,向善,向美
    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幸運和快樂
    促織之鳴
    蛙鼓聲聲
    懷念雪
    墨梅清氣
    花非花
    梅花天地心
    竹風拂心
    說荷
    池塘生春草
    蓴鱸之思
    山茶吟
    春在溪頭荠菜花
    松風
    蘆葦嘆
    古人詠柳
    詩中茶味
    梧桐*兼細雨
    望星空
    李白和月亮
    月出皎兮
    早春消息
    逢秋不悲
    中秋吟月
    光明元宵
    守歲
    除夕詩意
    詩和琴
    李杜雙星會
    杜牧之嘆
    慈母和遊子
    清夜無塵
    在苦難中歌吟
    片時春夢行千裡
    風雪夜歸人
    勸學和惜時
    美人之美
    弦管暗飛聲
    江?城子
    戰城南
    水龍吟
    幽靜
    永恆
    錦瑟
    天香雲外飄
    參星和商星
    野渡無人
    觀滄海
    獨釣寒??雪
    依依別情
    孤獨
    欲飛
    流水和白駒
    人生如雁
    白雲蒼狗
    千歲之憂
    與時間論道
  • 促織之鳴 秋風起時,蟋蟀的鳴唱便在四野響起,清亮而幽遠,引人遐 想。童年時養過蟋蟀,也到鄉下的田野裡捕捉過蟋蟀。迷戀蟋蟀 時,曾對和蟋蟀有關的一切都感興趣,包括寫蟋蟀的文字。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涉及蟋蟀的作品給人印像深刻。對現代 讀者來說,影響*大的,當然數《聊齋志異》中的《促織》,這 是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人和蟋蟀角色互換,羅織成跌宕起伏的傳 奇,人間的悲歡離合,皆因小小的蟋蟀而起。
    中國古代詩歌中,將蟋蟀作為歌詠對像的也有不少。在古 老的《詩經》中,就有具體描繪蟋蟀的篇章,那是《豳風·七 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些詩句,對蟋蟀的生長規律 和生活習性作了詳細生動的描述,也寫出了人類和這種會唱歌的 小昆蟲之間的親密關繫。在後來的古詩中,也未見有人對蟋蟀作 如此貼切準確的描繪。《詩經》中,還有另一篇關於蟋蟀的《唐 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 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歲聿其 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現代人,讀 這樣的文字,有點費解了。這裡寫到蟋蟀,其實隻是以蟋蟀作一 個引子,引發對人生和歲月的感慨。詩中並無對蟋蟀的描繪,在 秋風中聽到蟋蟀的鳴唱,聯想到的是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無情, 是由此而生的人生的急迫感。數千年前的詠嘆,現代人還能吟之 而共鳴。
    蟋蟀被稱為“促織”,原因是它們鳴唱的聲音。夜晚,女 人們坐在織機前織布,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蟋蟀鳴唱仿佛是在催促 她們勤快揮梭,“促織”之名便由此而來。誰是**者,無從查 考。在漢代《古詩十九首》中,已見“促織”出現:“明月皎夜 光,促織鳴東壁。”《古詩十九首》中另一處出現蟋蟀:“晨風 懷苦心,蟋蟀傷局促。”促織和蟋蟀,看來那時已經是人所共知 的同義詞。蟋蟀得名促織,顯見它們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
    唐代詩人羅隱有《蟋蟀詩》,也許是古人詠蟋蟀的詩篇中* 具體的一首。此詩為四言詩,形式類似《詩經》和漢賦,內容則 別出心裁,詩人似和蟋蟀對話,寫得很有感情。其中寫蟋蟀的生 活形狀,“頑颼斃芳,吹愁夕長”,“周隙伺榻,繁咽夤緣”; 寫蟋蟀的鳴唱,“如訴如言,緒引虛寬”,“壞舍啼衰,虛堂泣 曙”;*後還是在蟋蟀的鳴唱中發出惆悵的嘆息,“美人在何, 夜影流波。與子佇立,裴回思多”。這首詩,寫得古氣十足,大 概當時的人誦讀也會有晦澀之感,沒有廣為流傳,很正常。杜甫 也寫過《促織》,比羅隱的《蟋蟀詩》通俗直白得多,描寫的生 動和感情的深摯,卻*勝一籌:“促織甚細微,哀音何動人。草 根吟不穩,床下意相親。久客得無淚,故妻難及晨。悲絲與急 管,感激異天真。”從蟋蟀的鳴唱,引出羈旅遊子的思鄉情懷, 寫得自然真切,讓人感動。
    在古詩中,蟋蟀的鳴唱大多是愁苦的“哀音”,不過也有例 外。我記憶中印像親切的蟋蟀詩,是宋人葉紹翁的七*《夜書所 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喜歡這首詩,其實是因為後兩句,詩中對兒 童夜間挑燈捕捉蟋蟀的描繪,常使我想起童年去鄉下捉蟋蟀的情 景。在手電和蠟燭的微光中,那透明羽翅的振動,那晶瑩長須的 飄拂,曾經怎樣激動歡悅了一個天真少年的心。
    蛙鼓聲聲 兒時背誦的古詩中,有宋人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 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 花。”中國人熟悉這首詩的前面兩句,因為詩人用*通俗明白的 語言,描繪出鄉村初夏*常見的景像,人人讀了都會有共鳴。江 南夏夜的蛙鳴,是美妙的天籟之聲,記得童年到鄉下,曾經被蛙 聲震驚。白天玩得疲勞,晚上倒頭便入睡,夜間做夢競到了戰場 上,隻聽見**噼啪、金鼓齊鳴、震天動地的聲音將我驚醒。
    醒來,那巨大的聲音仍在我耳畔回響,一陣響似一陣,如萬人擂 鼓,轟鳴不*,整個世界都被這聲浪填滿。這是青蛙的大合唱, 是生命在天地間發出的奇妙呼喊。年輕時也曾在城鄉交界處住 過,初夏時也夜夜聽到蛙鳴,現在回想依然覺得美妙。
    古代的詩人當然不會忽略了這大地上的奇妙天籟。在我讀到 的古詩中,凡出現蛙鳴,大多是美妙的聲音,如唐代賈弇的五* 《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 弦。'’吳融的《蛙聲》:“稚圭倫鋻未精通,隻把蛙聲鼓吹同。
    君聽月明人靜夜,肯饒天籟與松風。”周樸的《春中途中寄南 巴崔使君》:“旅人遊汲汲,春氣又融融。農事蛙聲裡,歸程草 色中。”來鵠的《清明日與友人遊玉粒塘莊》:“風急嶺雲飄迥 野,雨餘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還 有很多寫到蛙鳴的詩句,讀來都讓人感覺餘韻不*,如“蛙嗚夜 半尋荷塘,誤作星辰友人燈”,“何處*添詩興客,黃昏煙雨亂 蛙聲”,“昨夜蛙聲染草塘,月影又敲窗”。
    賈弇在詩中把蛙聲比作“管弦”,雖然有想像力,但其實有 點兒勉強。古人稱蛙鳴為“蛙鼓”,那纔是形像的比喻。宋人王 勝之有佳作:“蛙鼓鳴時月滿川,斷螢飛處草迷煙。敲門欲向田 家宿,猶有青燈人未眠。”蛙聲確實如擂鼓,而且常常是萬鼓起 擂,頗有聲勢,難以想像是由這些小小的青蛙發出的聲音。
    寫到蛙聲的古詩,除了“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 處蛙”,*膾炙人口的,大概是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 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 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 忽見。
    這是辛棄疾夜過江西上饒農村沿途的感受,在稼軒詞中, 這是寫得很優美的一首。鄉村的豐收景像,引發了詩人的好心 情,這樣愉悅的情緒,在他的作品中很難得。辛棄疾的詞,*多 的是蒼涼,是蘊涵著淒楚的剛健,出現蛙聲,未必都這樣優美, 他在《謁金門》中寫到蛙聲,就是**不同的心情:“流水高山 弦斷*,怒蛙聲自咽”,以萬鼓齊擂般的蛙聲表現這樣的激昂悲 憤,也很自然。
    齊白石晚年曾以“蛙聲十裡出山泉”為題作畫,是作家老 舍為他出的題目,取自清人查慎行的詩句。這是一個難題,畫筆 如何描繪蛙聲,而且是“蛙聲十裡”。白石老人不愧為大師,用 很簡潔巧妙的構思,完成了這個命題。他畫了一條流動的山泉, 水中隻有幾條活潑的小蝌蚪順流而下,留給讀者幽遠闊大的想像 空間。
    已經很久沒有聽見蛙聲了,此刻時值初夏,不知在江南的 鄉村之夜,是否還回蕩著那響徹天地的蛙聲?P1-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