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以史為鋻之五字鋻/大私塾教養階進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少兒 -> 繪本/動漫/卡通
【市場價】
313-454
【優惠價】
196-284
【介質】 book
【ISBN】97875407794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漓江
  • ISBN:9787540779450
  • 作者:編者:牛亞君//張安琪//鄭海香//張海肜
  • 頁數:203
  • 出版日期:2016-11-01
  • 印刷日期:2016-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0千字
  • 《五字鋻》原名為《鋻略妥注》,是明朝李廷機根據我國古史資料所寫的一部歷史蒙學讀物,此書以五言韻文的形式,按年代順序將我國上自遠古傳說,下至元明的社會歷史,進行了簡單扼要的總述和概括。全書僅萬餘字,行文言簡意賅,敘事條理分明。
    《五字鋻》可謂一部二十一史,是一本濃縮了的記傳體歷史讀本,於正史之外,還廣泛吸納了神話、傳說和一些軼聞趣事,極大地激發了兒童的閱讀興趣。
    與原典有所不同的是,牛亞君、張安琪、鄭海香、張海肜主編的這本《以史為鋻之五字鋻》,加入了清朝歷史,鄭海香老師仿照原典五言韻文的形式,將清朝歷史補齊,讓孩子們能夠*加完整地學習中國古代歷中。
  • 《大私塾教養階進叢書》以史為鋻繫列分為《百 家姓》、《史記故事》和《五字鋻》三冊。本冊為《 五字鋻》,是明朝李廷機根據我國古史資料所著。作 為歷史啟蒙讀本,《五字鋻》原典以五字詩歌形式寫 成,讀來瑯瑯上口,適合孩子閱讀。本書中每個歷史 事件都有知識點解讀,以便讀者了解歷史真相;閱讀 一段章節的原典之後,我們設計了“歷史的思辨”板 塊,提出問題,意在拋磚引玉,希望讀者通過學習歷 史來啟發思維、學會思辨,讓歷史的智慧在當下發揮 功用。此外,每頁故事下方配以年代軸,提示同一歷 史時期世界在發生的故事,希望我們的讀者能夠以國 際的視野去回望和思考中國的歷史。 《以史為鋻之五字鋻》由牛亞君、張安琪、鄭海 香、張海肜主編。
  • 三皇紀(約前3300~約前2300年)
    五帝紀(約前30世紀~約前21世紀初)
    陶唐紀(前2377~前2259年)
    有虞氏紀(前2128~前206年)
    夏後氏紀(前2070~前1600年)
    商紀(前1600~前1046年)
    周紀(前1046~前256年)
    春秋紀(前770~前476年)
    戰國紀(前475~前221年)
    秦紀(前221~前206年)
    西漢紀(前206~公元25年)
    東漢紀(25~220年)
    三國紀(220~280年)
    西晉紀(265~317年)
    東晉紀(317~420年)
    南朝宋紀(420~479年)
    南朝齊紀(479~502年)
    南朝梁紀(502~557年)
    南朝陳紀(557~589年)
    隋紀(581~618年)
    唐紀(618~907年)
    下唐紀(762~904年)
    五代梁紀(907~923年)
    五代唐紀(923~936年)
    五代晉紀(936~947年)
    五代漢紀(947~950年)
    五代周紀(951~960年)
    宋紀(960~1127年)
    南宋紀(1127~1279年)
    元紀(1206~1368年)
    明紀(1369~1644年)
    清紀(1616~1911年)
  • 講故事懂道理 龍生九子,是指龍的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 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 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 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囚牛,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 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 刻上了它的遺像。睚眥,是老二,平生好鬥喜殺,刀 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裝飾了龍 的形像後,*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嘲風,形似獸,是 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不僅像征著吉祥、美觀和威 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蒲牢, 形似盤曲的龍,排行第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 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狻猊,形似獅子,排行第五, 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 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霸下,又名殞屃, 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 龜趺是其遺像。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
    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 便是其遺像。負屃,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 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螭吻,又名鴟尾、鴟吻, 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 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
    講故事懂道理 有巢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漢族人民 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發明者,也稱“大巢氏” 。在北京平谷的“中華百帝宮”,“有巢氏”作為率 領原始人走出洞穴,構木為巢的“中華**人文聖祖 ”,被列為百帝之首。
    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但禽獸多,為防御野獸 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棲 宿樹上,從此人類纔由穴居到巢居。人們**感激這 位發明巢居的人,便推選他為當地的部落酋長,尊稱 他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選為部落酋長後,為大家辦 了許多好事,名聲很快傳遍中華大地。各部落的人都 認為他德高望重,有聖王的纔能,一致推選他為總首 領,尊稱他為“巢皇”。
    傳說有巢氏執政後,遷都於北方聖地石樓山。石 樓山就在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當時有巢命人在山 上挖了一個洞,他就居住在山洞裡處理政務。所以後 世人便把石樓山稱作有巢氏的皇都。其實有巢氏時期 連一座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哪裡會有都城呢? 講故事懂道理 遠古時代,人對大自然一無所知。每天提心弔膽 地過日子。伏羲經常環顧四方,揣摩著日月經天,鬥 轉星移。猜想著大地寒暑、花開花落的變化規律。他 看到中原一帶蓍草茂密,開始用蓍草為人們卜筮。
    有**,伏羲捉到一隻白龜,他把白龜養了起來 。伏羲正在往白龜池裡放食物,有人跑來說蔡河裡出 了怪物。他來到蔡河邊一看,隻見那怪物說龍不像龍 ,說馬不像馬,在水面上走來走去,如履平地。伏甍 走近水邊,那怪物竟然來到伏羲面前,老老實實地站 在那兒一動不動。伏羲仔細審視,見那怪物背上長有 花紋: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 五十居中。伏羲薅一節蓍草梗。在一片大樹葉上照著 龍馬背上的花紋畫下來。他剛域完,龍馬大叫一聲騰 空而起。轉眼不見了。伏羲拿著那片樹葉,琢磨上面 的花紋,怎麼也解不開其中的奧妙。
    這天他坐在白龜池邊思考,忽聽池水嘩嘩作響, 定睛一看,自龜從水底遊到他面前。兩眼亮品晶的看 著他,接著向他點了三下頭。腦袋往肚裡一縮,臥在 水邊不動了。他發現白龜蓋上的花紋中間五塊,周圍 八塊,外圈兒十二塊,*外圈兒二十四塊。頓時心裡 亮堂了,悟出了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陰一陽而已 。伏羲畫出了八卦圖。人奉之為神,尊其為八卦祖師 。
    講故事懂道理 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 起仗來,鬧得到處不寧,結果祝融打勝了,但失敗的 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 了,支撐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 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 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 食人類。人類面臨著**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決心補天,以終止 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 們熔化成漿,在天臺山上煉了幾九八十**,煉了塊 厚12丈、寬24丈的五色巨石,並依照此法。又用整整 4年的時間,煉了36500塊五色石。連同前面的那塊共 36501塊,*後用了36500塊。隨後又斬下一隻在水中 作亂的大龜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了 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 囂張氣焰。*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 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人們 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 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 月亮和眾星辰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 塌陷,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彙流。
    P16-2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