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烏蘇裡山區歷險記(在烏蘇裡的莽林中)
    該商品所屬分類:少兒 -> 外國兒童文學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介質】 book
    【ISBN】978754843074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哈爾濱
    • ISBN:9787548430742
    • 作者:(蘇)阿爾謝尼耶夫|譯者:王士燮//瀋曼麗//黃樹南
    • 頁數:372
    • 出版日期:2017-08-01
    • 印刷日期:2017-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2千字
    • 。。。
    • 。。。
    • 第一章 玻璃溝
      第二章 初遇德爾蘇
      第三章 打野豬
      第四章 朝鮮屯見聞
      第五章 勒富河下遊
      第六章 興凱湖上的暴風雪
      第七章 啟程前的準備和考察隊的裝備(1906年)
      第八章 溯烏蘇裡江而上
      第九章 翻山越嶺到科克沙羅夫卡村去
      第十章 伏錦河谷
      第十一章 穿過原始森林
      第十二章 大森林
      第十三章 翻過錫霍特山脈到海邊去
      第十四章 奧耳加灣
      第十五章 阿爾扎馬索夫卡河畔歷險記
      第十六章 弗拉基米爾灣
      第十七章 德爾蘇·烏扎拉
      第十八章 阿姆巴
      第十九章 裡伏錦
      第二十章 該詛咒的地方
      第二十一章 返回海濱
      第二十二章 鹿鳴
      第二十三章 獵熊
      第二十四章 與紅胡子遭遇
      第二十五章 林中大火
      第二十六章 鼕季行軍
      第二十七章 到伊曼去
      第二十八章 困難的處境
      第二十九章 從瓦貢別到帕羅沃齊
      附錄 《回聲版》序言
    • 第一章 玻璃溝 1902年,有一次我率領偵察隊外出執行任務,曾 經沿濟木河溯流而上。這條河在什科托沃村附近注入 烏蘇裡灣。我的偵察隊由六名西伯利亞士兵組成,有 四匹馱馬。我執行的任務是從軍事角度對什科托沃區 進行考察,研究大尖山山結的幾個山口——四條河流 (濟木河、麥河、刀畢河和勒富河)的發源地。其次 ,我還應察看興凱湖旁邊和烏蘇裡鐵路附近所有的小 路。 這裡所說的山脈始於伊曼附近,向南走,與烏蘇 裡江平行,再自北北東走向南南西,從西面的松阿察 河和興凱湖與東面的刀畢河之間穿過。這條山脈再向 下延伸,便分為兩支:一支走向西南,就是貫穿整個 穆拉維約夫一阿穆爾斯基半島的鮑加塔亞格裡瓦山脈 ;另一支走向南面,與一座高嶺即刀畢河和蘇昌河之 間的分水嶺會合。 烏蘇裡灣的灣頭叫作麥通港。麥通港過去伸人陸 地相當深,這是一目了然的。現在離海約五公裡處, 能看到陡峭的海蝕崖。塘溝子河河口原來在現今的散 湖和二泡子湖,而麥河河口則位於現在鐵路線和麥河 交叉處以上不遠的地方。這片面積為22平方公裡的土 地全部是多沼澤的低地,由麥河和塘溝子河的衝積物 淤積而成。沼澤地裡還留存著一些小湖泊,說明這些 是過去*深的地方。這種海退和陸地增長的緩慢過程 目前仍在進行。不久,麥通港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 港灣裡的水現在已經相當淺了。麥通港西岸由斑岩構 成,東岸則由第三紀沉積層構成:麥河河谷裡到處是 花崗岩和正長岩,而河谷以東則是玄武岩。 什科托沃村在濟木河右岸,離河口不遠。它建於 1864年,1868年曾被紅胡子放火燒毀,於次年又重建 起來。據普爾熱瓦爾斯基1870年統計,全村有六戶人 家,男女共34人。我來到這裡時,什科托沃已經是一 個相當大的村莊了。 我們在這裡住了兩天兩夜,對這一帶進行了考察 ,並準備遠行所需的物資。濟木河長30公裡,東西流 向,右面僅有一條支流——北岔河。當地的居民把北 岔河流經的河谷稱為“玻璃溝”。這個名稱來源於中 國獵人的一所碓子房,這所房子的窗戶上鑲著一小塊 玻璃。應該說明,當時烏蘇裡地區一座玻璃廠也沒有 ,所以玻璃在窮鄉僻壤特別珍貴。在深山老林裡,玻 璃是一種特殊的交換單位。用一個空瓶子可以換到面 粉、鹽、小米,甚至還可以換到毛皮。老住戶們說, 過去發生毆鬥的時候,仇人們都拼命闖進對方的屋子 裡,把玻璃器皿打碎。因此,中國房子窗戶上那一小 塊玻璃是件**品,也就不足為怪了。它受到當地頭 一批移民的重視,他們不僅把那所房子和小河叫作“ 玻璃房子”、“玻璃河”,而且以“玻璃”二字稱呼 整個這片地方。 從什科托沃村沿濟木河河谷上行,起初有一條鄉 村大道,過了諾沃羅西斯科耶村,大道立即變成了小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