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幸福的底层逻辑:关于人生的7堂哲学课(从思想上厘清幸福感缺失
    该商品所属分类:图书 -> 各出版社图书
    【市场价】
    16.0美元
    【优惠价】
    13.0美元
    【作者】 刘小播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57351
    版本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電子版PDF檔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内容介绍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57351
    商品编码:10057260282794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21-06-01

    页数:264
    字数:140000
    代码:48

    作者:刘小播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幸福的底层逻辑:关于人生的7堂哲学课(从思想上厘清幸福感缺失的根本)
    作者:刘小播 著,未读 出品
    代码:48.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6-01
    ISBN:9787218157351
    印次:
    版次:null
    装帧: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哲学领域头部自媒体主理人刘小播激情开讲,有深度、无压力的人生7堂哲学课,解读自由、爱与精神,年轻人的不“丧”指南。 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为什么要去追问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 生死、自由、道德、权力、、财富,6大主题厘清幸福感缺失的底层逻辑。 我们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判断?是感的还是理的?是直觉的还是经验的?你去分析自己观念系统的结构,然后自行剔除掉其中的一些错误连接和理解上偏差。 把人类历代表哲学家的思考成果,代入到当下社会与当代人精神困境的讨论中而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在形形色色的观念世界中找到幸福感缺失的根本。

      目录
    序 序言述观念与价值 从庄子的一个故事讲起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人的四种欲望 你的“三观”正不正? 没有价值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人生要有意义吗? 人类的追求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堂幸福观 幸福到底是什么? 快乐等于幸福吗? 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两个错误 请让开一点,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幸福的生活,是灵魂合乎德的生活 乐无乐,誉无誉 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 堂自由观 你真的自由吗? 自由到底是什么? 悲观的自由观 自律即自由 人的不自由,是永远都无法摆脱自由 庄子的逍遥与自由 你可能对自由有误解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第三堂道德观 人类道德感是怎么产生的?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没有道德,世界会怎样? 人之恶,其善者伪也? 私人的恶带来了公共的美德 你为什么会无私帮助其他人? 幸福原则 康德走出了一条“哲学家之路” 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仁者,爱人 美德即知识,还是美德即良知? 第四堂生死观 向死而生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 死亡在生命之外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第五堂权力观 如果有可能,人人都想成为 权力的本质是一种依赖关系 权力的悖论 第六堂财富与 财富像海水,越喝越渴 “幸运的傻子” 如果有原则 第七堂人生观 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无为”才是好的选择 大自然才是我们好的老师 婴儿才是我们学榜样 后记

      
    生死、自由、道德、权力、、财富,6大主题厘清幸福感缺失的底层逻辑 关于自由: 自由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做什么,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我们不想做什么,可以不做什么 关于生死: 正是因为对死亡的畏惧,才把我们逼回到本真的自己 关于道德: “道德不是让人获得幸福,而是让人配得上幸福” 今天的社会而言,理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情感的力量 关于权力: 权力的本质,是他人对你的依赖程度 你获得权力的时候,是行将失去权力的时候 关于: 一个,会经历两次失败,一次是无知,一次是膨胀 我们不仅对和失败有偏见,还会用自己的偏见指导自己下一步行动 关于财富: 不要去碰运气,靠运气赚来的钱,也会凭实力亏掉 做那些可以产生复利价值的事情 哲学领域头部自媒体“小播讲哲学”主理人 刘小播激情开讲,1000篇哲学文章、500期哲学内容精华,浏览量超1亿次。线下公开课及企业培训,涵盖众多科技公司及年轻社团,课程内容都来源于本书 为每个人构建强大、坚韧的精神世界,用哲学疏通思想的底层观念,找到缓解迷茫、困惑、焦虑的哲学方法 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背后的根本,梳通那些我们在精神层面所做的思考,观念的高度决定了内在的舒适度 身体不健康了,可以吃药;心理不健康了,可以看心理医生;但精神是不是健康,我们很难知晓。 附赠“思想通透导图”,助力阅读

      前言

    这本书我筹备了几个月时间,如今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它的内容主要来自我的专栏《哲学与人生》。其实不管是我写这本书,还是做这个专栏,都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

    2021年5月,一个朋友想让我以“人生观”为主题,去他所在的投资公司做一次分享,分享对象是他的客户,当然还有客户的家人(尤其是子女)。我朋友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他的客户大部分经济条件都还不错,而这些客户的孩子有的在读中学,有的已经上了大学。其实目前在很多家庭,尤其是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父母都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况,尤其是孩子的“三观”是否正。很多父母早年忙于事业和赚钱,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花的心思比较少。所以,很多孩子上了中学甚至大学之后,会暴露出很多“三观”上的问题。他们轻则和父母的隔阂很深,亲子之间难以正常沟通,重则和父母经常爆发激烈矛盾,吵架甚至打架,等等。

    当然,“三观”的问题不于青少年,我们成年人也经常陷入人生的焦虑、困惑和迷茫。一边是“996”带来的工作压力,一边是下班后的无聊和空虚:停不下来的刷剧、疯狂的购物和娱乐、低质量的社交所带来的往往是短暂的愉悦,而之后又会陷入无尽的空虚和迷茫之中。

    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是时下年轻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对答案的追索很容易走向鸡汤学,那么有没有理性的分析框架,可以帮我们梳理这些问题的底层逻辑呢?有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路边捡到1000块钱,你很高兴,但却并不会因此就感到幸福;不过当你把这1000块钱给了路边一个正在寻求帮助的乞丐,或者捐给一个生病急需用钱的人,这个时候你反而会感到幸福。

    你仔细想想,这个事情其实有点儿反直觉。你无缘无故多了一笔钱,应该感到更幸福才对,但你却没有;而当你把钱给出去,你其实失去了本属于你的东西,但你却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这件事是不是挺奇怪的?

    每个人都拥有自私的基因,按理说,我们失去了东西,应该不开心才对。一篇鸡汤文可能告诉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

    ……

    事实上,这是我的个哲学专栏,也是本书,次就写“幸福的底层逻辑”这种宏大的主题是冒险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一方面,这类主题很难驾驭;另一方面,这类主题的写作又很容易流于鸡汤或学。

    我做这个专栏和这本书的勇气和信心,来自我过去几年写过的上千篇原创的哲学文章,也来自自己制作的数百条哲学原创,以及这些超过一亿次的阅读量和播放量,更来自上百万和读者的支持鼓励。当然,重要的还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话题重要,不仅仅对青少年,对于所有人来说也同样如此。人生的意义、价值、幸福、自由、道德、金钱等问题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哲学时刻”,如果能以自己擅长的哲学的方法带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启发,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这本书的内容,除了整合历许多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以外,我还请教了很多专家和学者,其中要感谢我的良师益友,也就是国内的独立学者孙老师,他对我的创作给予了大的启发和支持。书中很多理论框架括观念结构和价值结构、三个世界的划分,以及人的四种欲望等,都来自孙老师的原创哲学理论以及他的著作《哲学新解》。如有理解和表述错误,责任在我。


      摘要
         从庄子的一个故事讲起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三观”,那么“三观”究竟是什么?《庄子·秋水》里讲了一个有名的故事。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了两位大臣来请他做官。 两位大臣说:“楚王希望把国家大事交托于您。” 庄子手里拿着钓鱼竿,头都没有回,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它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用锦衣玉帛把好,供奉在宗庙里。你们说这只神龟是愿意死去,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玩耍?” 两位大臣说:“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了。” 庄子说:“那你们走吧!我还想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呢!” 庄子拒绝了楚王的盛情邀约,他宁愿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愿去做官。这是庄子的人生选择,也是他的人生观。其中当然也有庄子的价值选择,他认为相较于逍遥自在的生活,名誉、地位和权势这些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通常说的“三观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其实,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含了价值判断,它们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所以,相较于传统的“三观”,我更认可刘擎老师说的,“三观”应该是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那价值观呢?其实道德观和人生观中括价值观,因为它们都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关于“真假、对错、好坏”的观念,这个怎么理解呢? 首先是世界观,这是一种事实判断,有“真与假”之分。比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地球不仅是宇宙的中心,还是静止不动的,这种后来都被证明是“假”的世界观,影响了西方上千年。世界观是一种事实判断,有确定的“真与假”之分。 其次是道德观,这是一种判断“对与错”的观念,它决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尊老爱幼是有道德的,被认为是一种“对”的行为,而恃强凌弱是不道德的,是“不对的”。道德观有“对与错”之分,但并没有“真与假”之别。 后是人生观,这是一种判断“好与坏”的观念,并没有真假或者对错之分。比如有人认为人活着应该享受当下、及时行乐,但也有人认为应下的享受以求长远的满足。这些人生都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并没有对与错、真与假之分,只有好和不好之分。 那么什么是“人生观”呢?从定义上讲,人生观就是对自己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生活态度的观念集合。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其括两个方面: ,你追求的人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第二,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的生活? 一个关于目的,一个关于过程,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人生的目的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而这两种选择其实都带有某种价值取向。 假如你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那么你的生活态度就会倾向于享受当下、及时行乐,因为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人生就是虚度。 如果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要实现自我的价值,成就自我,那么你的生活态度就会更加积极,你会更在乎成就感,更在意名誉和声望。 再比如,你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终有一死,那么你对生活的态度就可能是消极和悲观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陷入虚无主义。 其实,无论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观,这些“观”的底层都是一系列观念,或者说都是一个观念网络,那我们就从“观念”讲起。 P3-5
      作者简介
    刘小播:自媒体品牌“小播读书”、“小播讲哲学”主理人。小播文化创始人。专栏《哲学与人生》《批判性思维》《**思想》作者。今日头条、读书、喜马拉雅、网易、知乎台签约作者。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网易年度“超新星”奖获得者。创作有1000多篇哲学文章,500多期哲学。



    "
     
    网友评论  我们期待着您对此商品发表评论
     
    相关商品
    在线留言 商品价格为美元
    关于了得 送货时间 安全付款 会员登入 加入会员 我的帐户
    批发中心 网站联盟 我也要开店 求才求人 程式软体开发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网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