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文心 夏丏尊 葉聖陶 著 譯林出版社 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文學評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94588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9458896
    商品編碼:10035802853593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46

        
        
    "

    內容簡介

    漢字、詞語、詩詞、戲劇、閱讀、寫作……這麼生硬的知識,讓我們怎麼愛上學習?《文心》這樣一本書,既像小說一樣好讀,又能在有趣的故事中學到豐富的知識,是漢語大師夏丏尊、葉聖陶二位先生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結晶之作,通過將抽像的知識與具像的學習和生活場景相聯繫,融知識於故事,以故事傳知識,生動周到,深入淺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老師和學生,被廣大讀者譽為語文教學的經典之作。

    隨書附有精美插圖,生動形像。文中還附有思維導圖,讓讀者可以學會讀書總結,並能常讀常新。


    作者簡介

    夏丏尊(1886—1946),浙江紹興上虞人。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改革家、出版家和翻譯家,曾任開明書店總編輯,創辦《中學生雜志》,一生致力於教育。代表作《文心》,譯作《愛的教育》等。

    葉聖陶(1894—1988),江蘇蘇州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代表作《文心》《稻草人》《小白船》《倪煥之》等。


    精彩書評

    丏尊、聖陶寫下《文心》這本“讀寫的故事”,確是一件功德。書中將讀法與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就近取譬,切實易行。……這本書不獨是中學生的書,也是中學教師的書。

    ——朱自清

    這部《文心》是用故事的體裁來寫關於國文的全體知識。……通體都把關於國文的抽像的知識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體的事情熔成了一片。寫得又生動,又周到,又都深入淺出。的確是一部好書。

    ——陳望道

    目錄

    目錄


    序一 陳望道 / 001

    序二 朱自清 / 003

    一、“突然做了大人與古人了” / 006

    二、方塊字 / 014

    三、題目與內容 / 019

    四、一封信 / 026

    五、小小的書櫃 / 031

    六、知與情與意 / 038

    七、日記 / 045

    八、詩 / 052

    九、“文章病院” / 058

    十、印像 / 067

    十一、詞的認識 / 074

    十二、戲劇 / 083

    十三、觸發 / 090

    十四、書聲 / 096

    十五、讀古書的小風波 / 106

    十六、現代的習字 / 116

    十七、語彙與語感 / 125

    十八、左右逢源 / 132

    十九、“還想讀不用文字寫的書” / 138

    二十、小說與敘事文 / 146

    二十一、語調 / 152

    二十二、兩首《菩薩蠻》 / 161

    二十三、新體詩 / 169

    二十四、推敲 / 180

    二十五、讀書筆記 / 187

    二十六、修辭一席話 / 195

    二十七、《文章的組織》 / 201

    二十八、關於文學史 / 210

    二十九、習作創作與應用 / 217

    三十、鋻賞座談會 / 225

    三十一、風格的研究 / 232

    三十二、最後一課 / 242

    附錄:思維導圖 / 248



    精彩書摘

    【試讀】序一

    這部《文心》是用故事的體裁來寫關於國文的全體知識。每種知識大約占了一個題目。每個題目都找出一個最便於襯托的場面來,將個人和社會的大小時事穿插進去,關聯地寫出來。通體都把關於國文的抽像的知識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體的事情融成了一片。寫得又生動,又周到,又都深入淺出。的確是一部好書。

    這部好書是丏尊和聖陶兩位先生特為中學生諸君運用他們多年教導中學國文的經驗寫成的,什麼事應該說以及怎樣說纔好懂,都很細心地注意到,很合中學生諸君的脾胃。我想中學生得到此書,一定好像逢著什麼佳節得到親眷特為自己備辦的難得的盛饌。

    這裡羅列的都是極新鮮的極衛生的喫食。青年諸君可以放心享用,不至於會發生食古不化等病痛。假使有一向胃口不好的也可借此開胃。

    以前也曾有過用“文心”這兩個字做書名的書,叫作《文心雕龍》,那是千把年前的劉勰作的,也是一部講全體國文知識的書。也許在子淵的舊書箱裡還可以找得著,但是你們如果找來放在自己的書架上,枚叔看見,一定又要來一句“了不得”。我家裡也藏著版子不同的好幾部,從未拿給還在中學讀書的兩個女兒看。

    世界總是一天一天地進步起來,好像你們總是一天一天地大起來,進步起來一樣。即就國文的知識來說,我們做中學生的時候所受的,不是一些繁繁碎碎,像從字紙簏裡倒出來的知識,就是整部的《詩經》《書經》《易經》《禮記》,從陳年老書箱裡搬出來,教我們讀了做聖賢的。哪裡有這樣平易近人而又極有繫統的書?即使找出幾本古人寫的,例如《文心雕龍》吧,也是古人說古文的。有些我們急於要曉得的,他們都還不曾想到。就像這部《文心》裡面說的文法之類,那位作《文心雕龍》的劉勰就連夢裡也還未曾夢見呢。

    我們應謝謝丏尊、聖陶兩位先生,替青年們打算,把現在最進步的知識都苦心孤詣地收集了起來,又平易地寫出來,使我們青年也有機會接近它。


    陳望道

    一九三四年五月四日


    序二

    記得在中學校的時候,偶然買到一部《姜園課蒙草》、一部彪蒙書室的《論說入門》,非常高興。因為這兩部書都指示寫作的方法。那時的國文教師對我們幫助很少,大家隻茫然地讀,茫然地寫;有了指點方法的書,仿佛夜行有了電棒。後來纔知道那兩部書並不怎樣高明,可是當時確得了些好處。——論讀法的著作卻不曾見,便喫虧不少。按照老看法,這類書至多隻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所以真配寫的人都不肯寫;流行的很少像樣的,童蒙也就難得到實惠。

    新文學運動以來,這一關總算打破了。作法、讀法的書多起來了;大家也看重起來了。自然真好的還是少,因為這些新書——尤其是論作法的——往往泛而不切;假如那些舊的是饾饤瑣屑、束縛性靈,這些新的又未免太無邊際、大而化之了——這當然也難收實效的。再說論到讀法的也太少;作法的偏畸的發展,容易使年輕人誤解,以為隻要曉得些作法就成,用不著多讀別的書。這實在不是正路。

    丏尊、聖陶寫下《文心》這本“讀寫的故事”,確是一件功德。書中將讀法與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就近取譬,切實易行。不但指點方法,並且著重訓練;徒法不能自行,沒有訓練,怎麼好的方法也是白說。書中將教與學也打成一片,師生親切的合作纔可達到教學的目的。這些年頗出了些中學教學法的書,有一兩本確是積多年的經驗與思考而成,但往往失之瑣碎,又側重督責一面,與本書不同。本書裡的國文教師王先生不但認真,而且親切。他那慈祥和藹的態度,教學生不由得勤奮起來,彼此親親熱熱地討論著,沒有一些浮囂之氣。這也許稍稍理想化一點,但並非不可能的。所以這本書不獨是中學生的書,也是中學教師的書。再則本書是一篇故事,故事的穿插,一些不缺少;自然比那些論文式綱舉目張的著作容易教人記住——換句話說,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這一點上,這是一部空前的書。丏尊、聖陶都做過多少年的教師,他們都是能感化學生的教師,所以纔寫得出這樣的書。丏尊與劉薰宇先生合寫過《文章作法》,聖陶寫過《作文論》。這兩種在同類的著作裡是出色的,但現在這一種卻是它們的新發展。

    自己也在中學裡教過五年國文,覺得有三種大困難。第一,無論是讀是作,學生不容易感到實際的需要。第二,讀的方面,往往隻注重思想的獲得而忽略語彙的擴展、字句的修飾、篇章的組織、聲調的變化等。第三,作的方面,總想創作,又急於發表。不感到實際的需要,讀和作都隻是為人,都隻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遊戲。隻注重思想而忽略訓練,所獲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為思想也就存在語彙、字句、篇章、聲調裡;中學生讀書而隻取其思想,那便是將書裡的話用他們自己原有的語彙等重記下來,一定是相去很遠的變形。這種變形必失去原來思想的精彩而隻存其輪廓,沒有什麼用處。總想創作,最r易浮誇、失望;沒有忍耐而求近功,實在是苟且的心理。本書對於這三件都已見到;除讀的一面引起學生實際的需要,還是暫無辦法外(第一章,周枚叔論編中學國文教本之不易),其餘都結實地分析、討論,有了補救的路子(如第三章論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第九章朱志青論文病,第十四章王先生論讀文聲調,第十七章論“語彙與語感”,第十九章論“習作創作與應用”)。此外,本書中的議論也大都正而不奇,平而不倚,無畸新畸舊之嫌,最宜於年輕人。譬如第十四章論讀文聲調,第十六章論“現代的習字”,乍看仿佛復古,細想便知這兩件事,實在是基本的訓練,不當廢而不講。又如第十五章論無別擇地迷戀古書之非,也是應有之論,以免學生鑽入牛角尖裡去。

    最後想說說關於本書的故事。本書寫了三分之二的時候,丏尊、聖陶做了兒女親家。他們倆決定將本書送給孩子們做禮物。丏尊的令嬡滿姑娘,聖陶的令郎小墨君,都和我相識;滿更是我親眼看見長大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這纔配得上這件好禮物。我這篇序也就算兩個小朋友的訂婚紀念吧。


    朱自清

    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七日,北平清華園



    一、“突然做了大人與古人了”


    正午十二時的下課鐘纔打過,H市第一中學校門口蜂也似的湧出許多回家喫午飯去的學生。女生的華麗的紙傘,男生的雪白的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陽光閃耀得愈見明亮。本來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就熱鬧起來。

    “從今天起,我們是初中一年生了。上午三堂功課,英文仍是從頭學起,算學還是加減乘除四則,都沒有什麼。隻有國文和我們在高小時大不同了,你覺得怎樣?”周樂華由大街轉入小巷,對同走的張大文說。

    “我也覺得國文有些繁難。這恐怕不但我們如此,方纔王先生發文選的時候,全班的人看了似乎都皺著眉頭呢。”

    “這難怪他們。我和你在高小時對於國文一科總算是用功的,先生稱贊我們倆在全班中理解力最好,尚且覺得夠不上程度。”

    “今天發出來的兩篇文選,說叫我們預先自習。我方纔約略看了幾處,不懂的地方正多哩。你或者比我能多懂些吧。”

    “哪裡哪裡。反正今天是星期一,王先生方纔叫我們在星期三以前把那篇白話體的《秋夜》先預備好,還有一天半工夫呢。我回去慢慢地預備,真有不懂的地方,隻好去問父親了。”

    “你有父親可問,真是幸福。我……”失了父親的大文不禁把話咽住了。

    “我的父親與你的父親有什麼兩樣?你不是可以常到我家裡去,請我父親指導嗎?今晚就去吧,我們一同先來預備第一篇,好不好?——呀,已到了你家門口了。我喫了飯就來找你一同上課去。下午第一課是圖畫嗎?”樂華安慰了大文,急步走向自己家裡去。

    周樂華與張大文是姨表兄弟,兩人都是十四歲。周樂華家居離H市五十裡的S鎮,父親周枚叔是個中學教師,曾在好幾個中學校裡擔任過國文課。新近因為厭棄教師生涯,就在H市某銀行裡擔任文牘的職務。

    暑假前樂華在S鎮高小畢業了,枚叔因為鄉間沒有中學,自己又在銀行裡服務,不能兼顧S鎮的家,就將全家移居H市,令樂華投考第一中學初中部。張大文原是H市人,自幼喪父,他的母親因大文身體瘦弱,初小畢業後,即依從醫生的勸告和親戚間的商議,令他轉入鄉間的S鎮小學校去住讀,隻在年假暑假回到H市來。鄉居兩年,大文在高小畢業了,身體也大好了,便留在H市與樂華同入第一中學。兩人既是親戚,兩年以來又同班同學,情誼真同兄弟一樣。

    下午課畢後,樂華與大文去作課外運動。闊大的運動場,各種各樣的運動器具,比較鄉間高小的幾乎有天淵之差。兩人汗淋淋地攜了書包走出校門,已是將晚的時候了。

    樂華走到家裡,見父親早已從銀行裡回來了。檐下擺好了喫飯桌凳。母親正在廚下,將要搬出碗盞來。

    “今天上了幾班課?程度夠得上嗎?好好地用功啊!”喫飯時,枚叔很關心地問樂華。

    “別的還好,隻是國文有些難。”

    “大概是文言文吧,你們在小學裡是隻讀白話文的。”

    “不但文言文難懂,白話文也和從前的樣子不同。今天先生發了兩篇文選,一篇白話的,一篇文言的。白話的一篇是魯迅的《秋夜》,文言的那篇叫作《登泰山記》,是姚……做的。”

    “姚鼐的吧。這個‘鼐’字你不認識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的文章家。”

    “先生交代在星期三以前要把這兩篇文章預備好呢。”

    “喫了飯好好去預備吧。不懂的地方可問爸爸,現在不比從前了。從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時沒有人可問。”樂華的母親從旁加進來說。

    “我也許無法指導呢。”枚叔苦笑。

    “為什麼?你不是做過多年的國文教師的嗎?”樂華的母親這樣問。樂華也張大了眼睛驚訝地對著父親。

    “惟其做過多年的國文教師,所以這樣說。一個孩子從小學升入中學,課程中最成問題的是國文。這理由說來很長,且待有機會時再說吧。”枚叔一壁說,一壁用牙簽剔牙。

    樂華愈加疑惑。恰好大文如約來了。天色已昏暗,樂華在自己的小書房裡捻亮了電燈,叫大文進去一同預習。枚叔獨自在庭間閑步,若有所想。

    兩人先取出《秋夜》來看,一行一行地默讀下去,遇到不曾見過的字,用鉛筆記出,就《學生字典》逐一查檢,生字查明了,再全體通讀,仍有許多莫名其妙的地方。

    “‘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你懂得嗎?為什麼要這樣說?”大文問樂華。

    “不懂,不懂。下面還有呢,‘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天空有什麼可奇怪的呢?不懂,不懂。字是個個認識的,連接起來竟會看不明白,怎樣好啊!”樂華皺起眉頭,埋頭再細細默讀。

    這當兒枚叔踱進小書房來。

    “你們看不懂《秋夜》吧。”

    “難懂,簡直不懂。”樂華和大文差不多齊聲說,同時現出請求講解的眼色。

    “不懂是應該的。”枚叔笑著說。

    “為什麼學校要叫我們讀不懂的文章呢?我們在高小讀的國語課本,都是能懂的。”大文說。

    “讓我來告訴你們,”枚叔坐下在椅子上說,“你們在小學裡所讀的國語課本,是按照你們的程度,專為你們編的。現在中學裡,先生所教的是選文,所選的是世間比較有名的文章。或是現在的人作的,如魯迅的《秋夜》,或是古時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記》。這些文章本來不為你們寫作的,是他們寫述自己的經驗的東西。你們年紀這樣小,經驗又少,當然看了難懂了。”

    “那麼為什麼沒有人替我們中學生編國文課本呢?”樂華不平地說。

    “照理原應該有人來按了年齡程度替你們特地編的,可是這事情並不容易。我從前在中學校教國文的時候,也曾想約了朋友另編一部中學國文教本。後來終於因為生活不安定,沒有成功。你們也許不知道,現在中學以上的教師,位置是很不安定的,這學期這裡,下學期那裡,要想在一處安心教書,頗不容易。你們的國文教師是王仰之先生吧。他是我的老朋友,是一位很好的教師。他這學期教你們,也許下學期就不教你們了。中學校國文科至今還沒有適當的課本,教師生活的不安定也是一個大原因。”枚叔說到這裡,似乎感慨無限,聰明的樂華和大文從枚叔的言語中就窺見了他所以拋棄教師生活的原因。

    “你們在中學裡就學,全要靠自己用功了。因為教師流轉不定,無論哪一科,教師都是不能負責到底的。”枚叔繼續說。

    “叫我們對於國文科怎樣用功啊!既難懂,又沒趣味。”大文說。

    “慢慢地來。你們是小孩,是現代人,所讀的卻是記著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經驗要大人纔會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經驗要古人纔會真切地明白。你們非從文章中收得經驗,學到大人或古人的經驗程度不可。”

    “叫我們忽然變成大人、變成古人嗎?哈哈!”樂華和大文不覺笑起來了。

    “現在的情形,老實說是這樣。你們還算好呢,從前的人像你們的年齡,還在私塾裡一味讀‘四書五經’,不但硬要他們做大人古人,還要強迫他們做聖人賢人呢,哈哈!”

    “哈哈!”樂華和大文跟著又笑了。

    “你們笑什麼?”樂華的母親聽見笑聲,到房門口來窺看。“外面很涼呢,大家快到外面來,不要擠在一間小房間裡。”

    於是大家出去,一齊坐在庭心裡。這時月亮尚未出來,星兒在空中閃爍著。枚叔仰視天空,對樂華和大文說:

    “你們不是正在讀魯迅的《秋夜》嗎?現在正是秋夜呢。你看,星兒不是在眼嗎?天不是很藍嗎?現在尚是初秋,一到晚秋,天氣愈清,天空看去還要高,有時竟會高得奇怪,還要藍,有時真是非常之藍。”

    樂華和大文點頭,如有所悟。

    “魯迅所寫的是晚秋的夜,所以文中表現出蕭瑟的寒意、凋落的棗樹、枯萎了的花草、避冷就火的小蟲,都是那時候實在的景物。他對著這些景物,把自己的感想織進去,就成了那篇文章。景物是外面的經驗,對於景物的感想是內部的經驗。晚秋夜間的經驗,你們是有了的,可是因為平常不大留意,在心裡印得不深。至於對於景物的感想,那是各人各異的,小孩子所感到的當然不及大人的復雜,即同是大人,普通人所感到的當然不及詩人、文人的深刻。你們方纔說看不懂魯迅的《秋夜》,就是經驗未到魯迅的程度的緣故。”

    “爸爸,好像比剛纔懂了許多了呢。——大文,我們再去預習吧,看還有什麼地方不懂的。”樂華拉了大文,再到小書房裡去。

    兩人熱心地再看《秋夜》,一節一節地讀去,覺得比先前已懂得不少,從前經歷過的晚秋夜間的景物也一一浮現在眼前,文中有許多話,差不多就是自己所想說而說不出的。兩人都暗暗地感到一種愉快。

    “已經看懂了沒有?”枚叔又踱進書房來。

    “大概懂得了。——啊,大文。”樂華一壁回答,一壁征求大文的同意。

    “這一節恐怕你們還未必懂吧。”枚叔指著《秋夜》中的一節讀道:“‘我忽而聽到夜半的笑聲,喫喫地,似乎不願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圍的空氣都應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裡,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這一節恐怕看不懂吧。”

    “真的,不懂得。為什麼要笑?為什麼自己笑了會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四周的空氣也會應和著笑?”樂華問。大文也抬起頭來注視枚叔。

    “我方纔曾把經驗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面的經驗,一種是內部的經驗。外面的經驗是景物的狀況,內部的經驗是作文說話的人對於景物的感想。譬如說天上的星在閃爍,這是景物,是外面的經驗。說星在冷眼,這是作文說話的人對於星的感想,是內部的經驗。外面的經驗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r易明白。內面的經驗卻各人不同。如果和外面的經驗合在一處的時候,比較還容易懂得。像這節,全然是寫作者那時個人的心境的,是純粹的內部的經驗。我們除了說作者自己覺得如此以外,別無什麼可解釋的了。”

    “那麼,爸爸也不懂?”樂華驚問。

    “也許比你們多懂得一些。真能夠懂的怕隻有作者魯迅自己了。但是魯迅雖能真懂,卻也無法解釋給你們聽哩。”

    纔在預習中感到興趣的樂華與大文,聽了枚叔的這番話,好像頭上澆了冷水,都現出沒趣味的神情。

    “這是無可如何的事。詩詞之中,這種情形更多,你們將來讀詩詞會時時踫到這種境界呢。你們還是孩子,今後所讀的文字卻都是現成的東西,不是現代的大人做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做的。他們不但是大人而且都是文人,他們隻寫自己的內外經驗,並不預計給你們讀的。你們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從文字裡去收得經驗,學習經驗的方法。你們不久就要成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像力練習到水平線的程度,將來纔不至於落伍。”枚叔說了就撥步走出。

    大文在樂華的小書房中又坐了一會纔回去。樂華送他出門時,笑著說:

    “我們忽然做了大人與古人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