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壇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32-336
    【優惠價】
    145-210
    【作者】 惠能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17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1702
    商品編碼:12748692681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包裝:平裝
    開本:16

    代碼:28
    作者:惠能

        
        
    "

    商品參數

    基本信息
    書名: 壇經
    作者: (唐)惠能 開本:
    代碼: 28
    頁數:
    現價: 見1;CY=CY部 出版時間 2016-12
    書號: 9787532581702 印刷時間: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版次:
    商品類型: 正版圖書 印次: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號疇隱。近代藏書家、書目專家,著名佛教居士。丁福保學通經史,兼通算學、醫學、日文,中年後歸心佛教,用十年之功編成《佛學大辭典》,是中國DI一部新式的大型佛學辭典。風行學界七十年,至今仍是重要的佛學工具書。
    精彩導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箋注】
    行事為後世所宗仰者稱祖。天竺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十八祖達磨大師。達磨於梁武帝時來中國,即為中國禪宗初祖。二祖名慧可,三祖名僧璨,四祖名道信,五祖名弘忍,六祖名惠能。

    《春秋正義》曰:“三傳之義,本皆口傳。後之學者,乃著竹帛,而以祖師之目題之。”《漢書·外戚傳》曰:“定陶丁姬,易祖師丁將軍之玄孫。”師古注:“祖,始也。丁寬,易之始師。”凡創立宗派之人,無論釋家、道家,皆曰祖師。《指月錄》四:“有期城太守揚炫之,早慕佛乘。問初祖達磨大師曰:‘西天五印,師承為祖,其道如何?’祖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又問:‘此外如何?’師曰:‘須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厭有無,於法無取。不賢不愚,無迷無悟。若能是解,故稱為祖。’又曰:‘願師慈悲,開示宗旨。’師知懇到,即說偈曰:‘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瑜伽論》:“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資持記》上一之一:“大師者,所謂天人之師,即十號之一。”《四教儀集注》上:“大師者,群生楷範。”

    《正宗記》:“六祖惠能大師,姓盧氏,新興人。辭母直造黃梅東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開東山法門。後歸寶林寺,一日謂眾曰:‘吾於忍大師處受法要並及衣缽,今汝等信根純熟,但說法要,衣缽不須傳也。’次年坐化,塔於曹溪,今南華寺是也。”

    法寶,為三寶之一,諸佛所說之妙法,可以珍重如世之財寶者然,故名。《維摩經·佛國品》:“集眾法寶,如海導師。”《翻譯名義集》五引《金光明玄義》曰:“至理可尊,名曰法寶。”

    《漢書音義》:“封土而高曰壇,除地平坦曰場。”

    經,常也。凡載道義法制之至D不可易之書,謂之經。

    《壇經》者,其壇為劉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立碑謂:“後D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而智藥三藏於年植菩提樹一株於此壇畔,預志謂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之法王雲雲。故六祖雖隨緣赴說,不皆在於此壇畔說法,而門弟子歸重肉身菩薩於此壇畔樹下轉上乘FL之讖,而雲“壇經”也。

    [唐] 釋門人法海錄

    無錫丁福保仲祜箋注

    【箋注】

    在民國前一千二百九十四年,唐高祖李淵受隋禪有天下,國號唐。

    《避暑錄話》下:“晉、宋間佛學初行,其徒猶未有僧稱,通曰道人,其姓則皆從所授學,如支遁本姓關,學於支謙為支。帛道猷本姓馮,學於帛尸梨密為帛是也。至道安始言佛氏釋迦,今為弟子,宜從佛氏,乃請皆姓釋。”《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考”:“王畿雲:‘或又謂佛之徒稱釋,起於道安。大令時未應有釋老之稱。此又不稽古之甚者。’”《阿含經》雲: 四河入海,與海同流咸。四姓出家,與佛同姓釋。釋,佛之姓也。此土謂佛謂釋久矣。志稱釋老,以佛對老,非謂佛之徒也。《晉書》雲: 何充性好釋典,崇修佛寺是也。然道安以前比丘,各稱其姓,道安欲令皆從佛姓。初不之信,後得《阿含經》,始信之。爾後此土比丘皆姓釋,如釋慧遠是也。

    門人,門弟子也。

    法海,韶州曲江人。《傳燈錄》五、《》二、《禪宗正宗》一、《指月錄》四,皆錄本經《機緣品》中一則。此外事跡無考。惟《全唐文》卷九百十五,載法海字文允,俗姓張氏,丹陽人。一雲曲江人。出家鶴林寺,為六祖弟子。天寶中預揚州法慎律師講席。

    錄,抄寫也。《宋史·選舉志》:“集書吏錄本。”

    行由DI一

    行由DI一


    【箋注】

    述六祖一代之行狀由來,故曰行由。

    時,大師至寶林①,韶州②韋刺史③與官僚④入山⑤,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⑥講堂⑦,為眾開緣說法⑧。師升座次⑨,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⑩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箋注】

    ① 時六祖自廣州法性寺至寶林寺,即曹溪南華寺是也。法海《壇經序》:“先是西國智藥三藏自南海經曹溪口,掬水而飲,香美。異之,謂其徒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溪源上必有勝地,堪為蘭若。’隨流至源上,四顧山水回環,峰巒奇秀。嘆曰:‘宛如西天寶林山也。’乃謂曹侯村居民曰:‘可於此山建一梵剎,一百七十年後,D有無上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寶林。’時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聞奏。上可其請,賜寶林為額。遂成梵宮,落成於梁天監三年。”《傳燈錄》五:“中年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寶林為中興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為法泉寺。”《宋高僧傳》八:“太平興國三年,敕建塔,改為南華寺。又改曰華果寺。”《廣東通志》二百二十九:“南華寺在縣(韶州府曲江縣)南六十裡,年,天竺國僧智藥建。後為六祖演法道場。唐萬歲通天初,則天皇後賜賚和間賜塔曰‘靈照之塔’。其寺為嶺外禪林之冠。”按: 《指月錄》:“曹溪寶林,堂宇湫隘,六祖謁裡人陳亞仙,舍宅廣之,即此寺也。六祖傳黃梅衣缽,居此。今衣缽與真身俱存。開寶三年,賜名‘南華’。塔毀,明化六年建復。國朝康熙五年平藩重建。有降龍塔、伏虎亭、卓錫亭、避難石、曹溪水十二景。”

    ② 府名。隋置州,尋廢。唐為路,明改府,屬廣東。清因之。今廢曲江縣,其舊治也。

    ③ 名璩。刺史,官名,漢置。其職各代不同。隋唐之刺史,猶清之知府及直隸州知州。《傳燈錄》五、《宋高僧傳》八、《》一,韋璩皆作韋據。

    ④ 官與僚屬也。

    ⑤ 此山指南華山而言,在曲江縣南六十裡。寶林寺即在此山。

    ⑥ 《廣東通志》二百二十九: 韶州府曲江縣:“報恩光孝寺,在河西二年,僧宗錫建寺。又更名大梵寺,刺史韋宙請六祖說《壇經》處。宋崇寧三年,詔諸州建崇寧寺,致和中改天寧寺。紹興三年,專奉徽宗香火,賜額曰:‘報恩光孝寺’。”

    ⑦ 講經說法之堂舍也。《無量壽經》下:“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大眾班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教道,演暢妙法。”

    ⑧ 猶言啟發人之因緣而為說妙法也。《法華玄義》六:“‘諸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有因緣故亦可說。”

    ⑨ 座次,所坐之處也。

    ⑩ 儒宗,儒者之師也。《史記》:“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漢書》: 董仲舒為世儒宗。

    學士,學者也。《史記》:“天下之學士,靡然向風矣。”

    僧者,僧伽之簡稱,皈依佛教之人也。《行事鈔》四:“四人已上,能御聖法,辨得前事,名之為僧。”

    出家之女僧也。梵名比丘尼,俗名尼姑。

    崇奉道教之士也。始天尊太上老君為教祖,創於東漢張道陵,至晉時稱天師道,後遂名之為道教。

    在家未奉佛法者之稱也。

    作禮,作敬禮也。《佛說阿彌陀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簡約而樞要之法義曰法要。《梵網經·法藏疏》一:“無非妙軌雲法。”《孝經》注:“以一管眾為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①,菩提②自性③,本來④清淨⑤。但用此心,直了成佛⑥。

    善知識,且⑦聽惠能行由、


    得法事意。惠能嚴父⑧,本貫範陽⑨,左降⑩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

    客曰:‘《金剛經》。’

    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雲:‘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 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箋注】

    ① 《法華文句》四:“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涅槃經》二十五:“能教眾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謂之善知識。”

    ② 菩提,舊譯名道,新譯名覺。道者通之義,覺者覺悟之義。《名義集》五:“道之J者,稱之曰菩提。”

    ③ 諸法各自不變不改之性也。《唯識論》十:“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六祖金剛經口訣》:“一切眾生自無始來不能離生滅者,皆為此心所累故。諸佛惟教人了此心,此心了,即見自性。見自性,即是菩提也。”

    ④ 無始以來名本來。

    ⑤ 遠離身口意三業惡行之過失,煩惱之垢染,名清淨。《探玄記》四:“三業無過雲清淨。”

    ⑥ 《起信論義記》下:“眾生真心與諸佛體,平等無二。”又:“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故《華嚴經》雲:“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D如是觀,心造諸如來。”又雲:“眾生心佛,還自教化眾生。”《華嚴經》五十二:“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傳心法要》:“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已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已來無次第佛,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⑦ 且,助語詞,有寬緩說來之意。

    ⑧ 父嚴母慈,故稱父曰嚴父。又尊其父曰嚴父也。《孝經》:“嚴父莫大乎配天。”《周易·家人》卦曰:“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⑨ 貫,籍貫也。本貫猶雲本籍。範陽,地名,唐郡,今直隸大興、宛平、昌平、房山、寶坻等縣之地。《正宗記》六:“其先本籍範陽,父行瑫,武德中謫官新州。”

    ⑩ 即左遷,謂降職也。古以右為尊,故謂遷秩為左降。《宋史·真宗紀》:“左降官羈管十年以上者,放還京師。”

    猶放也。為五刑之一,安置遠方,終身不返也。分遠近為三等。《尚書·堯典》曰:“‘流共工於幽州’。注: 遣之遠去,如水之流也。”

    嶺南,五嶺之南也。東際海,西J群蠻,北據五嶺,今屬廣東,治十一縣。

    新州,即今之新興縣,在肇慶府南一百三十裡。詳《大清一統志》三百四十五。上古惟貴族有姓,故謂百官之族曰百姓。《書》:“‘平章百姓’。注: 畿內民庶也。”今則通稱國民為百姓矣。

    《論語》:“不幸短命死矣。”《說文》:“夭死之事,故死謂之不幸。”

    耶律楚材詩:“故園曲指八千裡,老母行年六十餘。”《舊唐書·李大亮傳》:“親戚孤遺,為大亮所鞠養。”任昉《王文憲文集序》:“親加弔祭,表薦孤遺。”《孟子·梁惠王下》:“幼而無父曰孤。”

    移,遷也。《書》:“移爾遐逖。”南海,郡名,今改縣。屬廣東粵海道。

    艱辛,謂艱難辛苦也。李白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詩傳》三:“三歲之後,始貧乏於衣食。”

    卻,退也。

    讀誦經典也。

    開智明理也。《法華經·序品》:“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此經即《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卷。前後共有六種譯本,互有詳略。zui通行者為羅什譯本。《三藏法數》二:“金剛者,金中zui剛,故雲金剛。”《六祖金剛般若經注·自序》雲:“《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自從達磨西來,為傳此經之意,令人悟理見性。隻為世人不見自性,是以立見性之法。世人若了見真如本體,即不假立法。此經讀誦者無數,稱贊者無邊,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餘家,所說道理,各隨所見。見雖不同,法即無二。宿植上根者,一聞便了。若無宿慧,讀誦雖多,不悟佛意。”

    蘄,音其。《大清一統志》二百六十三:“蘄州在黃州府東一百八十裡。”

    《湖廣通志》七十八: 黃州府黃梅縣:“東禪寺,在黃梅縣西南一裡。”《名勝志》:“東禪寺號蓮華寺,乃五祖傳衣缽於六祖處。有六祖簸糠池、墜腰石及吳道子《傳衣圖》。”

    《》一:“五祖大師,蘄州黃梅縣人也。先為破頭山中栽松道者,後遇信大師得法。”

    彼指黃梅縣,亦指東禪寺而言。主化,主持教化也。

    禮拜,恭敬之意現於身相者也。

    《智度論》三十一:“性各自有,不待因緣。”又見後。《六祖金剛般若經注·自序》雲:“經是聖人之語,教人聞之,從凡悟聖,永息迷心。此一卷經,眾人性中本有。不見見者,但讀誦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經不在文字。若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諸佛,從此經出。”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①,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②,教便往黃梅參③禮五祖。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④。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祖問曰:‘汝何方人⑤?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⑥,不求餘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⑦,若為⑧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⑨。獦獠身與和尚⑩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末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雲:‘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

    【箋注】

    ① 宿昔有緣,猶言前世因緣也。

    ② 衣糧,衣食也。

    ③ 《像器箋》:“參,趨承也,晉謁也。”

    ④ 辭違,別本作“辭親”。

    ⑤ 別本“人”字下有“來到此山禮拜今向吾邊”十字。

    ⑥ 作佛,成佛也。盡菩薩之行,斷妄惑,開真覺之謂。《法華經·譬喻品》:“具足菩薩所行之道,D得作佛。”《大智度論》十八:“求佛道者,從初發心作願: 願我作佛,度脫眾生,得一切佛法。行六波羅蜜,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

    ⑦ 獦,音葛,獸名。獠,音聊,稱西南夷之謂也。《一統志》八十一:“肇慶府,秦為南海郡,地屬嶺南道。風俗夷獠相雜。”山谷《過洞庭青草湖詩》:“行矣勿遲留,蕉林追獦獠。”注曰: 山谷赴宜州貶所,嶺南多蕉林,其地與夷獠相接。《韻會》: 獦者,短喙犬。獠,西南夷。

    ⑧ 為,何也。按: 意言如何能作得佛。

    ⑨ 《禪源詮》二:“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亦名如來藏。”《涅槃經》二十七:“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⑩ 和尚,僧徒稱其師之尊稱。其義為親教師,謂能教人學戒、定、慧,猶俗家之有業師也。

    差別,不同等也。白居易詩:“一音無差別,四句有詮次。”《楞伽經》:“若無差別者,一切外道亦皆是佛,以不生不滅故。”

    別本作“大師更欲共惠能久語”。

    弟子之成群者曰徒眾。

    《》三、“百丈章”:“師凡作務執勞,先於眾。”《廣韻》:“務,事務也,專力也。”

    啟,白事也。

    《行事鈔》上三:“學在我後,名之為弟。解從我生,名之為子。”

    自性本智,觸處應現,千般萬般,應用不乏,不即不離。《傳心法要》:“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又曰:“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探玄記》六:“生我福,故名福田。”《無量壽經淨影疏》:“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雲福田。”《翻譯名義集》:“《報恩經》:‘眾僧者,出三界之福田。’謂比丘具有戒體,戒為萬善之根,是故世人歸信、供養、種福,如沃壤之田,能生嘉苗,故號良福田。”

    《輔行》二之四:“能生為根,數習為性。”大,音太,過也。利,銳也。

    著,命令詞。槽廠,養馬小屋。槽廠,別本作“且去後院”。《廣傳燈錄》作“槽廠”。《海篇心鏡》曰:“廠,馬屋。槽,馬槽也。”《正宗記》六:“尊者知其異人,佯訶之曰:‘著槽廠去。’惠能即退,求處碓所,盡力於臼杵間。”按: 槽廠,即後院之碓房也。

    行者,禪院之侍者也。《禪林像器箋》八:“有發而依止僧寺,稱為行者。”《釋氏要覽》上:“經中多呼修行人為行者。”《觀無量壽經》:“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善見律》十一:“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未見譯語。按: 即此方行者也。男生八歲毀齒,十六陽氣全,以其有意樂信,忍修淨梵行,故自晉時已有此名,如東林遠大師下有辭蛇行者。

    碓,音對。破柴者,以斧碎柴,使可為爨料之謂也。踏碓,舂米碓之用足踏者。桓譚《新論》曰:“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因借身踐碓而利十倍,則碓蓋起於杵臼之遺法也。”

    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

    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①。’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②,汝等終日隻求福田③,不求出離生死苦海④。自性⑤若迷⑥,福何可救⑦?汝等各去,自看智慧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⑨,各作一偈⑩,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喻利根者)。’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箋注】

    ① 所以不敢朝參暮請,欲使他人不覺惠能將傳五祖衣缽而為六祖也。

    ② 《楞嚴經》三:“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天臺《四教儀》:“從地獄至非非想天,雖然苦樂不同,未免生而復死,死已還生,故名生死。”《銷釋金剛科儀》曰:“百年光景,全在剎那。四大幻身,豈能長久!每日塵勞汨汨,終朝業識茫茫。不知一性之圓明,徒逞六根之貪欲。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爭人爭我,到底成空;誇會誇能,畢竟非實。風火散時無老少,溪山磨盡幾英雄。綠鬢未幾,而白發早侵;賀者纔臨,而弔者隨至。一包膿血,長年苦戀恩情;七尺髑髏,恣意濫貪財寶。出息難期入息,今朝不保來朝。愛河出沒幾時休,火宅憂煎何日了。不願出離業網,隻言未有工夫。閻羅王忽地來追,崔相公豈容展限。回1家親都不見,到頭業報自家D。鬼王獄卒,一任期凌;劍樹刀山,更無推抵。或攝沃焦石下,或在鐵圍山間。受鑊湯則萬死千生,遭剉磕則一刀兩段。饑吞熱鐵,渴飲熔銅。十二時甘受苦辛,五百劫不見頭影。受足罪業,復入輪回。頓失舊時人身,換卻這回皮袋。披毛戴角,銜鐵負鞍。以肉供人,用命還債。生被刀砧之苦,死遭湯火之災。互積冤愆,遞相食啖。那時追悔,學道無因。何如直下承D,莫待今生蹉過。”

    ③ 求人天有漏之果,福報盡時,還入三途。《竹窗隨筆·來生》:“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淨土,是人來生多感富貴之報,亦多為富貴所迷,或至造業墮落者。有老僧搖手不之信,予謂:‘無論隔世,親見一僧結茅北峰之陰,十年頗著清修。一時善信敬慕,為別創庵,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喪。現世且然,況來生耶!’問此為誰?予雲:‘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④ 言生死之苦,如大海然,無邊際也。《止觀》一:“動法性山,入生死海。”《六祖金剛經口訣》:“凡夫之人,生緣念有,識在業變,習氣熏染,因生愈甚。故既生之後,心著諸妄: 妄認四大,以為我身;妄識六親,以為我有;妄認聲色,以為快樂;妄認塵勞,以為富貴;心目知見,無所不妄。諸妄既起,煩惱萬差。妄念奪真,真性遂隱。人我為主,真識為客。三業前引,百業後隨。流浪生死,無有涯際。生盡則滅,滅盡復生。生滅相尋,至墮諸趣,轉輾不知,愈恣無明。造諸業罟,遂至塵沙劫盡,不復人身。”《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回六趣中,備受諸苦毒。”《心地觀經》:“有情輪回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觀佛三昧經》:“三界眾生,輪回六趣,如旋火輪。”《身觀經》:“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華嚴經》:“張大教網,亙生死海。渡人天龍,置涅槃岸。”《盂蘭盆疏新記》:“苦海者,三界苦道,無有邊底,故喻海也。”《六祖金剛經注》:“心若清淨,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竹窗隨筆·醉生夢死》:“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忙,以營衣食。富貴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樂。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後已,而心未已也。齎此心以往,而復生,而復忙,而復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夢,經百千劫,曾無了期。朗然D醒,大丈夫D如是矣。”出離生死,即出三界也。《傳心法要》下:“問:‘如何是出三界?’師雲:‘善惡都莫思量,D處便出三界。’”

    ⑤ 上自諸佛菩薩,下至蠕動蜎飛之生類,其品類雖千差萬別,無非以不變之真性為體。若迷此真性,則為煩惱所覆障,而成生死流轉。若悟此真性,則能出離生死而得入於涅槃。此其性謂之自性。即本有之自性也。其自性不遷不變,又謂之如來之自性,又名為真如,又謂之自性真如。自性之本佛備於己身。其本佛,謂本有之自性也。

    ⑥ 《金剛三昧經》:“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雲何可喜!’”按: 本物即自性也。若迷自性,猶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也。

    ⑦ 福者,即從福田求得之人天福報也。雖得福,亦不能救生死輪回之苦。《智度論》三十三:“福者,善有漏。”《增壹阿含經》一:“雖受梵天福,猶不至究竟。”《百論》上:“福報滅時,離所樂事。”《智度論》十六:“無色界天,樂定心著,不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諸天亦復如是,從清淨處墮,還受淫欲,在不淨中。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受諸苦痛。見人道中,以十善福,貿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心地觀經》五:“三界之1;CY=CY,非非想天,八萬劫盡,還生下地。轉輪聖王,千子圍繞,七寶眷屬,四洲咸伏。壽命報盡,須臾不停。我今亦爾,假使壽年滿一百歲,七寶具足,受諸快樂。琰魔使至,不免無常。”按: 據此則知,雖享受非非想天、轉輪聖王之福報及人間之福壽康樂,亦終不免再入生死大海之苦。

    ⑧ 《大乘義章》九:“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DI一義,說以為慧。通則義齊。”《法華經義疏》:“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鋻空,智門照有。”

    ⑨ 《智度論》四十三:“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zui為DI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般若者,圓常之大覺也。一覺有三德: 一、 實相般若,即般若之理體。本來具於眾生之本心中。離一切虛妄之相之般若實性也。是所證之理體也。二、 觀照般若,觀照實相之實智也。三、 文字般若,解釋上之二般若之文字,如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之《般若經》是也。按: 此般若指DI一種實相般若而言。下同。

    ⑩ 偈,音奇,佛家所喝詞句,謂之偈。華言頌。諸經雖五字、七字為句不同,皆以四句為一偈也。然亦有變體而不限此例者。

    《止觀》一:“大意,囊括始終,冠戴初後。”

    傳正法而更授以師之袈裟也。見《傳燈錄》三。《》一:“達磨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D護持。並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請師指陳。’祖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後代澆薄,疑慮競生。雲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後難生,但出此衣,並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

    《傳心法要》:“自達磨大師到中國,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餘佛。以法傳法,不說餘法。法即不可說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淨心也。”《宛陵錄》又雲:“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無明。不是暗,故無暗。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入我此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名之為法。”

    火急,言如火之急也。《北史·齊武帝紀》:“帝特愛非時之物,取求火急,皆須朝征夕辦。”

    思量,思慮事理而量度之也。《法華經·方便品》:“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不中用即不適用也。《史記》:“始皇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林子《壇經訉釋》:“佛之妙義,雖曰不屬言語文字矣,而其所以發之言語,見於文字者,亦非有待於擬議而安排也。故曰‘思量不中用’。”

    徹見自心之佛性,名見性。《悟性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法語》:“見性,即佛性也。萬法之實想也。亦即眾生之心性也。”又曰:“眾生迷於此性故,輪回六道;諸佛覺悟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

    《頓悟入道要門》下:“師曰:‘見性者即非凡夫,頓悟上乘,超凡越聖。迷人論凡論聖,悟人CY生死涅槃。迷人說事說理,悟人大用無方。迷人求得求證,悟人無得無求。迷人期遠劫,悟人頓見。’”

    輪刀上陣者,言舞刀如車輪之轉而入軍陣作戰也。

    處分,處置也。別本此下有“來經後院”四字。

    將,賚也,持也。又,送也。

    《宋高僧傳》卷八:“釋神秀,俗姓李氏,今東京尉氏人也。少覽經史,博綜多聞。既而奮志出塵,剃染受法。後遇蘄州雙峰東山寺五祖忍師,以坐禪為務,乃嘆伏曰:‘此真吾師也’。決心苦節,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秀既事忍,忍默識之,深加器重。謂人曰:‘吾度人多矣,至於懸解圓照,無先汝者。’中卒,秀乃往江陵D陽山居焉。四海緇徒,向風而靡。道譽馨香,普蒙熏灼。則天太後聞之,召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內道場豐其供施,時時問道。敕於昔住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禮謁,望塵拜伏,日有萬計。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寵重。中書令張說嘗問法,執弟子禮。退謂人曰:‘禪師身長八尺,厖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

    僧寺有上座一職,在住持之下,為一寺之領袖。又其位zui高,上更無人,故名上座,為一切沙門所尊敬者。《五分律》十八:“佛言: 上更無人,名之上座。”

    教授師,為五種阿阇梨之第三種,教授弟子威儀、作法等。《輔行》四之三:“宣傳聖言,名之為教;訓誨於義,名之為授。”

    謾音瞞,汗漫也,寬泛也。

    梵語偈陀,此譯頌,漢梵雙舉名偈頌。偈注詳前。

    勞而無功曰枉。心力,謂人所以運用其心思之能力也。《梁書·徐勉傳》:“吾年時朽暮,心力稍殫。”

    依止者,依賴止住於有力有德之處,而不離也。

    神秀思惟①:‘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②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③?若不呈偈,


    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④,擬請供奉⑤盧珍⑥畫《稜伽經》⑦變相⑧及《五祖血脈圖》⑨,流傳⑩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箋注】

    ① 《法華經·譬喻品》:“常思惟是事。”《漢書·董仲舒傳》:“思惟往古,而務以求實。”

    ② 見解,猶言見地,見到之處也。《傳燈錄》二:“二子見地,過於鹙子。”

    ③ 若為覓祖位而呈偈,則心同凡夫,如此則與奪五祖之祖位何別。

    ④ 廊,堂邊廡也。

    ⑤ 供奉,官名。唐時凡有一材一藝者,得供奉內廷,故有翰林、供奉諸名。至宋時,尚有東西兩頭供奉官。清代之在南書房行走者,亦自稱內庭供奉。

    ⑥ 《指月錄》四,作“處士盧珍”。《傳燈錄》三》一,又作“處士”。

    ⑦ 稜與楞同。《稜伽經》有四譯本,今存三本: 一、宋求那跋陀羅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凡四卷,又名“四卷楞伽”魏菩提流支譯,名《入楞伽經》,凡十卷,又名“十卷楞伽”。三、唐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經》,凡七卷,名“七卷楞伽”。明釋宗泐《注解》一:“楞伽是城名,華言不可往,其城在南海摩羅山1;CY=CY,無神通者不可往。佛於此處說法,即佛境界也。以處表法也。”

    ⑧ 畫《楞伽經》中說法時,會、處、眾等之變相,猶言觀音經變相、地獄變相也。

    ⑨ 五祖,謂自初祖達磨大師至五祖弘忍大師也。血脈,體內流通血液之經絡也。今借此圖以形容嗣續列祖之傳。《五祖血脈圖》,謂傳授列祖之奧旨,而記其相承之名也。《起信注疏》:“血脈相承,一向躡前起後。”

    ⑩ 流傳,猶傳布也。《十六國春秋》:“大化流傳。”

    猶雲奉養也。後世稱獻佛及飯僧亦曰供養。《華嚴經》:“諸供養中,法供養zui。”

    數度,數次也。

    恍惚,見不真切也。

    不堪,不勝也。《左傳》:“君將不堪。”

    三更,夜間十二時,丙夜也。詳下五更注。

    此譬喻之辭也。《西域記》八:“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干黃白,枝葉青翠。鼕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

    《起信論》:“眾生心者,猶如於鏡。”《性理大全》三十二:“程子曰:‘聖人之心,明鏡止水’。”鏡奩之大者,上可架鏡,故名鏡臺。庾信賦:“鏡臺銀帶,本出魏宮。”《竹窗隨筆·心喻》:“如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然取略似而已,究J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靈,何以雲妙明真體?”

    按語: 注中引理學家二程“聖人之心”之語句,以為箋注,本合箋注之體例。丁氏似亦有意以顯三教所見之相近之處,本來也不錯。確實在佛、道、儒三家中,多有相通之處,這也是三教會通和交流的內在依據。丁福保先生在本書各注中多有合會三教的用意。不過佛教在會通儒、道二家時,是有其立場和原則的,而非一味混同,這是自魏晉至唐宋以來,佛門之大師在會通時所持的共同原則。楊仁山先生在《書〈居士傳〉汪大紳評語後》一文中,對禪門合會理學的弊端有所說明,現征引如下,以供參考:

    “《居士傳》內汪大紳評語,直截痛快,實具宗匠手眼。但其中每引程、朱以為契合,似覺不類。度其意,無非欲引理學家究明心宗耳。然理學家既宗程、朱,決不信有此事。是汪君不能令儒者生信,反令儒者易視禪宗,以為不出程、朱心學矣。甚哉!立言之不可不慎也。予願他日重刻此《傳》,將評語內與儒家牽合者節去,未始非護法之一端也。”(《楊仁山全集》,393頁)

    拂拭,謂除其塵埃也。《南史·殷景仁傳》:“景仁便拂拭衣冠。”

    《禪源諸詮》卷二:“D知凡聖功用不同,外境內心各有分限。故須依師言教,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如鏡昏塵,須勤勤拂拭。塵盡明現,即無所不照。”或曰: 此偈二句譬喻,言體。二句修行,說功。金源史肅詩:“身似臥輪無伎倆,心如明鏡不塵埃。”

    《觀無量壽經》:“有緣眾生,皆悉得見。”《報恩經》七:“佛、世尊應現世間,引接有緣。有緣既盡,遷神涅槃。”

    迷,謂心闇於事理而不悟也。《大日經》:“雲何迷心?謂所執異,所思異。”《大乘入道章》下:“迷心不悟,一行尚不能依。”

    目錄
    前言 / 陳兵 / 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行由DI一 / 4

    般若第二 / 47

    疑問第三 / 79

    定慧第四 / 94

    坐禪第五 / 104

    懺悔第六 / 107

    機緣第七 / 124

    頓漸第八 / 177

    護法第九 / 201

    付囑第十 / 210

    附錄一跋 / 宗寶 / 248

    附錄二六祖能禪師碑銘 / 王維 / 251

    附錄三曹溪第六祖賜謚大鋻禪師碑 / / 272

    附錄四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鋻禪師第二碑 / 劉禹錫 / 276

    附錄五歷朝崇奉事跡 /  278

    附錄六旅順博物館藏敦煌本六祖壇經新校 /  279



    內容介紹

    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



    目錄

    本店全部為正版圖書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