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布魯克林有棵樹+奇風歲月 共2冊套裝 史密斯麥卡蒙著譯林出版社與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52-656
    【優惠價】
    283-410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094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09422
    商品編碼:10023414444843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75

        
        
    "



    曹文軒教授作序推薦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 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傳閱半個世紀,溫暖無數心靈。 布魯克林有一種樹,不管它的種子落到什麼地方,都會長出一棵樹來,向著天空努力生長,甚至都能在水泥地裡長出來。有人稱之為天堂樹。小女孩弗蘭西就像這樣一棵樹,在布魯克林自由的空氣中堅強地成長起來。 這是一本關於生存的書,講述一個閱讀與知識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的故事。它教你如何在逆境中茁壯成長,鼓勵你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20世紀初的紐約布魯克林,分散居住著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人,生活五彩斑斕。在這裡,小說的主人公弗蘭西·諾蘭,一個愛爾蘭—德國裔的小女孩,慢慢成長起來。她有一個普普通通的清貧的家庭。父親性情溫柔,多纔多藝,深愛著女兒,卻沒有養家的能力。母親性格堅強,精明現實,勤儉持家,卻將大部分的愛傾注在弗蘭西的弟弟身上。父母在社會底層的苦苦掙扎,讓弗蘭西從小就認識到了每一分錢的重要性,並和弟弟以稚弱的肩膀為這個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活雖然艱苦,但母親所保持的那份尊嚴和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深深影響著弗蘭西,讓她在生活中始終抱有堅強、向上的生存意願和奮鬥的精神,並從書本中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幾經周折,最終得以進入大學的校門。雖然要離開熟悉的故鄉,但從小長到大生活其間的布魯克林已經扎根在心裡,永不會忘記。


    貝蒂史密斯(1896—1972),德國移民的女兒,成長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經歷與這部小說主人公弗蘭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學完成了初步的知識積累。後來她進入大學學習新聞、戲劇、寫作和文學。《布魯克林有棵樹》是其*主要作品,曾被改編為電影、電視、音樂劇等多種形式,並曾獲得過奧斯卡獎。她還是一位劇作家,一生寫過多部獨幕劇和完整的長篇戲劇,曾獲洛克菲勒基金會和戲劇家協會基金會資助。

    精彩書評

    我想,在我成長過程中讓我*受感動的一本書就是《布魯克林有棵樹》了。

    ——奧普拉溫弗瑞

    如果錯過了《布魯克林有棵樹》,你將失去一次重要的人生體驗……這是一個深刻理解童年與家庭關繫的動人故事。

    ——《紐約時報》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一本讓人洞悉個體如何能變得更堅強、堅定、睿智的書。*重要的,它談及人要生存所需的人格力量,也就成了一篇關於愛、信任與磨難的文章。正是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平生第1次認識到,盡管磨難是一次艱難的考驗,但它確實是個人所能體驗的*積極的人生影響因素之一。

    ——美國讀者

    精彩書摘

    愛上生活

    貝蒂史密斯

    孩提時候,我喜歡傾聽。常聽大人說:“啊,過去我也有雄心大志!”“過去我也有過夢想!”還有,幾乎人人都說:“要是我重頭再來一次……”我想這些人多多少少都錯過了生命的豐盛。

    我不會。我不會和生命的豐盛失之交臂。十四歲那年,我就已經運籌帷幄了。在一本有些舊的抄寫本上,我把一生要做的事,一條一條寫了下來。我發誓一條一條去實現。

    這些計劃根本沒有實現。我成人後,大部分時間得去拼命工作,養家糊口。生命的豐盛,有不少耗在商業世界的競爭裡了。不過我還年輕,還樂觀。我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暫時的。總有一日,我會照著夢想去做。

    可是一年過去,一年又來,轉眼人到中年。孩子們離開了,去了別的地方,追求自己豐盛的生命去了。我也開始想:“要是我重頭再來一次啊……”

    一個雨夜,我下樓去雜貨店,買一本平裝書,以打發睡前的時間。我拿起一本埃米爾·左拉的書。我站在那裡,拿著這書,費力回憶很久以前看過的什麼話語來。後來終於想了起來:左拉說,所謂豐盛生命,便是“養個孩子,栽棵樹,寫本書”。

    我感覺四周寂靜了下來。我意識到我有了一個孩子……我種過一棵樹……事實上我甚至寫過一本書,不過我想左拉說的“書”,一定是個像征,指的是任何建設性的誠實工作。

    就這樣,按照一個偉人的信條,我有了自己豐盛的生命。孩子成長年間,總給我帶來喜樂。育兒之樂雖波瀾不驚,卻無窮無盡。二十五年前,我將一棵被人拋棄的樹苗栽下來,如今這小小樹苗已經長成參天大樹,高過我的屋子,給我帶來蔭涼。我的兒孫在樹蔭下玩耍。假如天增人壽,或許我可活到曾孫輩在樹下玩耍的時候。我甚至有幸出了一本書,記載我的希望,我的恐懼,我的夢想。

    所有這些都沒有寫在當初的抄寫本上,因為這些是我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是我習以為常的東西。例如,自意識到自己的女人之身時,我就知道自己會生養孩子。人們將租住屋院子裡的樹砍掉的時候,我流下了童稚的眼淚。那時候我就知道,不管生活在什麼地方,我都會栽樹。到了八歲,我的作文得了“優”,我就知道有朝一日我會寫書。

    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結論:活著,奮鬥著,愛著我們的生活,愛著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豐盛常在,人人皆可領取。

    前言/序言

    序 曹文軒 《布魯克林有棵樹》與《安吉拉的骨灰》屬於同類小說——是“成長小說”,也可稱為“家小說”。它寫了弗蘭西一家子的故事。一個感人的大故事裡鑲嵌著無數的小故事,而所有這些故事都圍繞著一個詞:感動。 這個詞是一顆巨大的鑽石。 若從文學史的第一章看起,你會輕而易舉地得到一個結論:文學就是為做感動文章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但後來文學改弦易轍,不再做這個文章了,隻一門心思地想著思想的深刻和如何深刻。愛思想勝於愛美、愛情感,已成潮流。盡管,沒有任何人向我們證明過思想的價值就一定比美和情感的價值更重大,但文學差不多都朝著這個方向去了。本來有著許多緯度的文學,到了現在,就隻剩下一個緯度:思想——除了思想還是思想。作家們一個比著一個地追求深沉和深刻,唯恐自己不是一個身在巔峰的思想家或大哲。“戀思癖”,是新世紀的流行病。 《布魯克林有棵樹》似乎回到了老路上,依然做著感動的文章。作者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不隻有思想是重要的,還有許多和思想同等重要的東西,比如美,比如情感。這部小說中,有許多讓人為之心動的敘述和描寫:孩子們之間的感情,父母和孩子們的感情,還有那位個性獨特的茜茜姨媽與孩子們以及與孩子們的父母們的感情,都不時無聲但卻很有力地撞擊著人心的柔軟之處。 像其他許多小說一樣,這種感動並不一味地顯示在完美無缺的、心懷悲憫的人那裡,也會出現在那些似乎有缺陷的、冷漠的、沒有責任感的人那裡,而這種峰回路轉時的感動,卻格外地使人心靈的暖流環繞不息。在這個坐落於布魯克林的平常家庭裡,父親顯然不及母親偉大。父親甚至還是一個醉鬼。但,到作品的後面,這個父親卻又是光彩照人的,他讓活著的人深感歉意,並為他的行為而感動。弗蘭西在父親去世六個月之後的畢業典禮上,卻收到了父親生前托茜茜姨媽送來的鮮花和卡片。那卡片上寫著:獻給弗蘭西,恭賀畢業。愛你的爸爸。讀到此處,無論是弗蘭西還是我們,心都會微微顫動。 讓情感得以升華,其實是文學的一貫價值,這份價值絲毫也不亞於什麼深刻的思想。 《布魯克林有棵樹》很像是一首歌。 這是一部有旋律的小說。好的小說,其構思與一個曲子的構思大同小異。沒有旋律的歌是最糟糕的歌。對於時下許多歌曲,我是很不以為然的。那些歌很糟糕,而糟糕就糟糕在沒有旋律。一句是一句,說是一首曲子,其實是支離破碎的。我很難理解,這些曲子是怎樣被那些“粉絲”們記住的。我知道,好的歌總有一個旋律,這個旋律是圓形的,是轉動的,它似有似無,有時飄飄而逝,但卻總在這個曲子的天空下回旋。我們在一種蕩出、回歸、再蕩出、再回歸這樣一種循環往復中感到了一種美麗的眩暈。我們看到了一個天衣無縫的完整構思。也正是這個飄蕩的旋律,讓我們記住了這個曲子。我不懂音樂,但這並不妨礙我去欣賞音樂和評價音樂,因為音樂是與人的心靈相通的,是與人的血液流淌的節奏相和諧的。我隻知道,這些年的歌,凡我喜歡的,它都流傳了下來,凡我不喜歡的歌,都沒有流傳下來。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旋律的有無和旋律優美的有無。《布魯克林有棵樹》是一個句子,這個句子變成了段子,這些段子又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構成了整部小說。覺得它很像一首歌,有音樂的感覺,還因為這部小說總在歌唱。爸爸的歌唱、爸爸和孩子們的歌唱、孩子們的歌唱、孩子的獨唱。這部小說唱了一首又一首歌。我是一個喜歡在小說中嵌入童謠和民歌的人,因此看《布魯克林有棵樹》有一種親近感,覺得它很投我的口味。 《布魯克林有棵樹》顯然是一部老式小說。 在現代主義泛濫的今天,“老式”越來越是個迷人的字眼。人們發現,“現代”因為過於花樣翻新,過於迷戀非常態的情景、人物與物像,已經很讓人厭煩了。閱讀者甚至起了疑心:這樣的文學究竟給了我們什麼?道義感嗎?美感嗎?情感嗎?抑或是其他什麼重要的、寶貴的東西?那些讓人費解的“意義”由於過於形而上(幾近玄學),使閱讀成了受罪、受苦、受難的過程。那些背後的、底部的、黑暗深處的“哲理”是要通過訓練有素的專家學者們加以暗示和明示後,纔得以顯示的。主題顯靈,是這種閱讀中的一個痛苦的企盼。由於艱深和玄奧,“現代”養育了一大批閱讀的牧師,這些人負有解釋和闡釋權,閱讀是在他們的復雜的指導下而得以進行的。從前樸素的、明朗的閱讀,現在越來越具神秘主義的色彩。如此閱讀,與其說是在閱讀,還不如說是在考驗人的耐心和智力。閱讀的快感是在九死一生之後纔獲得的,大多數“俗人”都半途而廢了。除去耗費我們的心血,“現代”給一般閱讀者的直接感受是冷酷的、壓抑的、沉悶的、無望的、絕望的、向下的、墮落的。當越來越多的人從“皇帝的新衣”現場效應中脫出時,一個簡單的念頭在升起:如果沒有這些文字,世界是不是會更美好一些?這個發問,對於“現代”幾乎是致命的。 《布魯克林有棵樹》講的就是那樣一個正常的故事,講故事的方式就是小說歷史上最常見的方式,主題也是無需用腦袋撞牆然後纔能有所悟的,更不用去聆聽閱讀牧師們的布道了。看了,你會覺得人生是有意義的,會平添一份堅韌。你是向上的,你會聽到你一路向前時耳畔響起的生動的風聲。它是屬於閱讀大眾的,而不隻是屬於閱讀精英的。它不是暢銷書的路數,卻絕對可以有暢銷書的天下——一望無際的天下。它不是靠故事的離奇,而是靠故事的質量;不是靠主題的新穎,而是靠主題的份量;不是靠人物的怪誕,而是靠人物的真實和富有。閱讀這樣的小說,不必裝模作樣,不必煞有介事,讀,就是了,平等的,平常的,平易的,而讀完之後又是受益匪淺的。 所有這些,都是從前老式小說的基本品質。 最近裝修房子,幾乎天天去裝修市場和家具市場。看來看去,還是覺得古典風格的和田園風格的家具可靠和經看。總覺得它們的骨架和肌理之中藏著歲月,藏著難以言說的美感。那份莊重,那份質地的背後,是千年歷史的影子。那些現代家具,倒也新穎別致,並且能一下子揪住你的目光。但,看久了,總有點生疑:它們可以長久嗎?過於風格化,大概可能反而會容易過時。最後,統統選擇了古典的、田園的。當然,我也知道,這些古典的、田園的家具,其實已經融入了一些素——“現代”為“古典”和“田園”注入了生命的一素,這大概就是“現代”的意義了。 別忘了這部作品的名字與這部作品價值之間的關繫。一部好作品必定有一個好的名字。極端一點講,看了名字,你也就能知道這部作品是不是一部好作品了。 2009年6月18日於北京大學藍旗營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