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親歷切爾諾貝利 揭開核災難真相 直面生命的恐懼與勇敢 新華書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格裡戈裡 梅德韋傑夫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244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24412
    商品編碼:55565315506

    出版時間:1900-01-01
    代碼:45
    作者:格裡戈裡?梅德韋傑夫


        
        
    "


    編輯推薦

    l 詳細記錄史上特大核事故切爾諾貝利事件

    l 作者作為專業人員以第一視角帶領讀者重回真實的核爆炸現場。

    l 反應堆控制室內到底發生了什麼?是誰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作者詳細分析事故原因,多方取證,還原切爾諾貝利事件背後令人震驚的真相

    l 見證親歷人員的憤怒,救援人員的英勇,無辜受害者的脆弱與堅強


    內容簡介

    本書大部分內容都是作者梅德韋傑夫對1986年4月至5月間在切爾諾貝利發生的悲劇的每日進展記錄。作者從專業角度還原了核事故的第一現場,詳細分析了事件的起因。本書內容包括事發前核事故案例介紹,切爾諾貝利高層潛在的問題,事件發生原因,經歷現場的個職別的人的大量證詞;敘述層層遞進,將整個事件徹底攤開。本書向人們展現了人類的自大,無知,救援人員的英勇與民眾的無辜,並由此引出對核能的反思。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格裡戈裡·梅德韋傑夫(Grigori Medvedev),俄國高級工程師。1970年代曾擔任切爾諾貝利1號反應堆的首席工程師。16年後,在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之後,他立即被派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負責調查核爆炸時間。

    譯者簡介

    劉建波,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翻譯,法律翻譯。代表譯作《1905帝國巡遊》《來自納粹地獄的報告》《太平洋戰爭》《老人與海》《劍橋司法心理學手冊》等。


    精彩書評

    本書是一本非常值得重視的記錄文件。作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前設計工程師,梅德韋傑夫掌握大量dujia相關資料,並且他在書中也翔實逼真地描寫了錯誤的操作流程、工作人員缺乏相關知識培訓以及領導層的失敗的情況。梅德韋傑夫的這本書將會作為切爾諾貝利事件的基本資料保存。

    ——費什·巴赫(Murray Feshbach),蘇聯問題研究所秘書辦公室

    作者梅德韋傑夫作為切爾諾貝利的建設者之一,他在書中向我們講述了切爾諾貝利是怎樣、為何變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個夢魘。他展現了造成事故的每一分鐘的混亂和錯誤的決策,當局對這一問題既保密又不願意正視,使問題更加嚴重。

    ——馬歇爾·高盛(Marshall I. Goldman)

    美國韋爾斯利學院經濟學教授,哈佛大學俄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這本書講述了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故事,內容非常吸引人,並且這場悲劇改變了人們對核能的看法。

    ——羅伯特?彼得·蓋爾(Robert Peter Gale)

    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博士,哲學博士,國際核事故小組組長

    切爾諾貝利事件是一起悲劇,它激發了人們的不安和恐懼。作者可能是第一個完整描述整個事件的人,本書還原了事件背後令人震驚的真相,並讓讀者了解到事發時,所有的預防措施都沒有發揮作用。

    ——安德烈·薩哈羅夫(Andrei Sakharov),俄國物理學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精彩書摘

    1.切爾諾貝利之前

    安全的神話

    “‘挑戰者號’(Challenger)失事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提高了我們的警覺,這些事件殘酷地提醒著人們,當這些極度強大的力量出現的時候,人類仍然在試圖掌控它們,不過是為了促進人類發展而利用它們而已。”1986年8月18日,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在蘇聯央電視臺發表聲明時這樣說。

    這段極其嚴肅的關於和平利用核能的評論在蘇聯35年的核能發展過程中前所未有。蘇聯領導人的講話毫無疑問是一個時代的標志,同時也吹起一股淨化真理之風與變革之風,強勢席卷了我們整個國家。

    即便如此,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我們必須記住,整整35年的時間裡,無論在報紙上、廣播裡,還是在電視上,我們的科學家向普羅大眾宣傳的都是截然相反的內容。市民們也充分相信和平的原子是萬能的靈藥,它們非常安全,對生態沒有污染,是可以信賴的。核電站的安全性讓太多人欣喜若狂。

    1980年M. A. 斯蒂裡柯維奇(M. A. Styrikovich)院士在月刊《星火》(Ogoniok)中疾呼:“核電站就像天空中的明星一般,整天閃耀著!我們應該把它們播灑在全國各地,它們安全極了!”他們也正是這樣做的。

    國家核能利用委員會副主席N. M. 西涅夫(N. M. Sinev)使用通俗的語言向公眾解釋核能是怎麼一回事:“核反應堆就像是常見的爐子,反應堆的操作人員就相當於司爐。”他就這樣簡單地把核反應堆等同於普通的蒸汽鍋爐,把核反應堆的操作人員等同於往鍋爐裡鏟煤的司爐。

    這種解釋從各方面來看都是非常便利的。首先,它能消除公眾的疑慮;其次,付給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工資就可以和付給熱電站工作人員的工資一樣多了,在有些情況下,工資甚至會更少一些。核能要更便宜,來得也更容易,所以核電的價格要更低。20世紀80年代早期,熱電站工作人員的工資已經超過了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工資。

    但是接下來讓我們仔細審視一下關於核電站絕對安全的樂觀論斷。

    物理能源研究所主任O. D. 卡扎克考夫斯基(O. D. Kazachkovsky)1984 年7月25日在《真理報》(Pravda)上發表文章稱:“雖然核電站的廢棄物可能非常危險,不過它們可以壓縮得非常緊湊,因此可以存放到一個與自然界隔離的地方。”

    而事實證明,當切爾諾貝利發生爆炸時,根本沒有地方存放核廢料。在之前的幾十年裡,也根本沒有建任何存放核廢料的設施,現在不得不在爆炸後的反應堆旁邊高輻射的環境中建一個,建築工人和安裝人員也因此暴露在嚴重的輻射劑量之下。

    “我們生活在核時代。我們已經證明核電站是便捷的,它的運行是可靠的。核反應堆已經做好了為城市和其他建成地區提供熱能的準備。”O. D. 卡扎克考夫斯基在同一篇文章中還如上提到,不過他卻隻字未提要把核熱電站建在大城市旁邊這件事。

    一個月後,亞歷山大·葉菲莫維奇·舍伊德林(Aleksandr Yefimovich Sheidlin)院士在《文學報》(Literaturnaya Gazeta)上公開表示:“我們很高興聽到了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切爾諾貝利市列寧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啟動了,可以提供100萬千瓦的電力。”

    聽起來這位院士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似乎高興得心跳停了一拍,然而後來恰恰就是這個4號反應堆爆炸了,這對於信誓旦旦確保安全的核電站來說真是個晴天霹靂。

    而在另一個場合,當一個記者談論到核電站的擴張建設可能會引起公眾恐慌時,科學院的院士卻回應說:“公眾對於這些事情真是太大驚小怪了。我們國內的核電站對於周邊地區的居民來說是絕對安全的,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



    前言/序言

    本書清晰詳盡地記錄了切爾諾貝利(Chernobyl)事件這一悲劇,盡管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年,一想起這一事件仍會讓人驚恐萬分。在書中,核能專家格裡戈裡·梅德韋傑夫(Grigori

    Medvedev)首次詳細、客觀地描述了發生的一切,並且他的記錄完全不像官方版本那樣遮遮掩掩和故意遺漏。梅德韋傑夫之前一直在核電站工作,所以他對核電站和那裡的員工十分了

    解。在工作期間,他也曾多次參加過有關核電站建設的高層會議。災難剛一爆發,他就被派到切爾諾貝利,因此他能夠目睹這場災難的善後工作,也能了解發生的一切。他從技術層面描述這場災難,這對我們理解這一事故頗為重要。他還講述了災後政府部門采取的秘密行動,譴責了設計者和科學家們對核電站的錯誤計算、來自蘇聯官方的巨大壓力和在事故前後由於缺乏坦誠交流造成的巨大損害。

    本書大部分內容都是梅德韋傑夫對1986年4月至5月間在切爾諾貝利發生的悲劇進展情況的每日記錄。他在書中介紹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他們的所作所為,當人們面對暴怒的

    核怪獸時,這些血肉之軀既有他們的優點又有不可忽視的弱點,他們的疑慮和柔弱、他們犯的錯誤和英雄主義都交織在了一起。相信讀者一定會為之動容。我們早已通過廣泛的宣傳熟知了消防官兵們在災難中功勛卓著的事跡,而現在這本《親歷切爾諾貝利》則向我們展現了電氣工程師、輪機工程師、操作人員以及其他奮勇抵抗核事故的核電站員工的英雄壯舉。

    與切爾諾貝利事故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都必須貫徹“公開化”這一原則,包括它的原因和後果。我們必須將真相公之於眾。對於影響我們以及我們子孫後代生命和健康的事情,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也都有權利參與決策,因為這一重要決策事關我們國家以及全球的未來。

    我們是否應該發展核能?如果需要,並且有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更為安全可靠的核電站,我們是否應該允許核電站建在地上呢?抑或可以允許地下核電站建設項目?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因此絕不能僅留給技術專家去裁量,就算加上政府部門也不夠,他們的出發點太局限於技術角度,目的性太強,有時候又很偏頗,正是這一繫列原因造成事情往往以失敗告終。同樣,其他涉及經濟學、社會學和生態學的很多問題也不能僅由這些人決定。

    我個人認為人類需要核能,因此我們必須發展核能,但是絕對要保證安全。這就意味著核反應堆必須建在地下。鋻於此,國際立法提出的要求將核反應堆建在地下的規定應該立即

    著手準備,不宜再拖延。

    安德烈·薩哈羅夫(Andrei Sakharov)

    1975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物理學家

    1989年5月

    譯後記

    在翻譯《親歷切爾諾貝利》之前,譯者和大多數讀者一樣,對切爾諾貝利並不甚熟知,它不僅地理位置遙遠,而且時間也已久遠,隻知道這裡曾發生過核事故,對其背後的故事,

    可謂一無所知。

    但是隨著翻譯的推進,譯者走進了那一段歷史,仿佛親眼目堵爆炸前後每一分每一秒的驚心動魄,好像能夠聽到蘇聯專家對於核安全的片面論調,能夠想到部門主管的漫不經心,能夠看到操作人員在控制臺前奔跑忙碌卻又不知所措……儀表盤的指針在瘋狂地搖擺,汽輪機大廳裡一片火海,“小豬嘴”轟然衝上天空,空氣中充斥著臭氧的味道……消防隊員在濃煙與毒氣中堅守崗位(彼時他們還不知道已經發生了核洩漏),婦女帶著孩子們乘坐一輛輛客車離開普裡皮亞季……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事故以及處理過程的拖沓延誤,無數的專家與業內人士似乎早已蓋棺論定:核電專家鼓吹核電站安全至極、反應堆結構設計不合理、實驗缺乏預案、操作人員學藝不精,以及官僚體制下的推諉塞責……對於非專業出身的譯者和其他讀者一樣,提到的每一種理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在這些理由當中,沒能夠看到的,恰恰是一顆敬畏之心。

    從1962年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發表《寂靜的春天》,到美國三裡島、蘇聯切爾諾貝利、日本福島等核電站發生事故,再到國內近年發生的天津濱海新區危化品爆炸、江蘇響水化工廠爆炸……科學技術一直在發展,但是與其共生的安全隱患卻從未消失,災難也從未停止。

    切爾諾貝利事件是歷史上最重大的核電站事故,我在其發生30多年後,能夠得到翻譯此書的機會實為有幸,如果能夠讓相關工作者們從歷史中得到啟發,銘記慘痛的教訓,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讓普通讀者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有所了解,或許就是這部譯著的貢獻了。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