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莫礪鋒講宋詩課 莫礪鋒 宋詞宋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傳統文化古詩鋻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45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34527
    商品編碼:10034094056654

    代碼:48

        
        
    "


    編輯推薦

    “中國好書”作者全新力作,不下唐詩,比肩宋詞,在這裡讀懂宋詩的筋骨之美。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宋代文學學會會長、著名宋詩專家莫礪鋒教授關於宋詩的普及讀本。宋詩與唐詩雙峰並峙,是中國詩歌史上又一璀璨高峰,卻又自具面目,獨具特色。全書共分閱讀背景、名篇細讀、名篇淺釋、問題與思考四部分,全面介紹了宋詩概況、宋詩繁榮的文化背景,並精心解讀對宋詩名家和名篇,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詩情與學理兼備,語言淺近明白,適 合大眾閱讀。書中配有二維碼,讀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莫礪鋒教授的課堂實錄等珍貴的視頻資料,實現真正的“跟大師上宋詩課”。

    作者簡介

    莫礪鋒,新中國的第一位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被評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文科院士),央視百家 講壇著名主講人。

    內頁插圖

    • //static.360buyimg.com/item/unite/1.0.130/components/css/i/big.cur"),

    目錄


    第一講閱讀背景



    宋詩風貌鳥瞰


    宋詩研究概述





    第二講名篇細讀



    詩酒唱酬中的人生感慨


    ——讀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佳作如林的傳統主題如何推陳出新


    ——讀王安石《桃源行》


    詠史詩中議論的深化


    ——讀王安石《明妃曲》


    拗相公心中的柔情


    ——讀王安石《示長安君》


    六言絕句的吉光片羽


    ——讀王安石《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興會淋漓的遊覽詩傑作


    ——讀蘇軾《遊金山寺》


    寄托深微的詠花詩


    ——讀蘇軾黃州海棠詩


    書法藝術與詩歌藝術的完美結合


    ——讀蘇軾《黃州寒食詩》


    題畫詩中的人生感慨


    ——讀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


    草蛇灰線的獨特章法


    ——讀黃庭堅《過家》


    奇異夢境的奇特表現


    ——讀黃庭堅《六月十七日晝寢》


    隔絕紅塵的清幽境界


    ——讀黃庭堅《題落星寺》


    身世感慨與歷史滄桑的渾融境界


    ——讀黃庭堅《書摩崖碑後》


    “寧樸毋華”的典範之作


    ——讀陳師道《示三子》


    春懷還是秋懷?


    ——讀陳師道《春懷示鄰裡》


    獨特視角下的滄桑巨變


    ——讀劉子翚《汴京紀事》


    氣壯山河的政治詩


    ——讀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





    愛國志士的復雜心聲


    ——讀陸遊《長歌行》


    兼具唐情宋意的七絕精品


    ——讀陸遊《楚城》


    崖山淪陷中華未亡的堅確證據


    ——讀文天祥《正氣歌》


    第三講名篇淺釋



    村行王禹偁


    南朝楊億


    魯山山行梅堯臣


    小村梅堯臣



    淮中晚泊犢頭蘇舜欽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蘇舜欽


    思王逢原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


    暑旱苦熱王令


    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有美堂暴雨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汲江煎茶蘇軾





    代小子廣孫寄翁翁孔平仲


    登快閣黃庭堅


    寄黃幾復黃庭堅


    老杜浣花溪圖引黃庭堅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黃庭堅


    泗州東城晚望秦觀


    春日秦觀


    除夜對酒贈少章陳師道


    絕句陳師道


    海州道中張耒


    懷金陵張耒


    春遊湖徐俯


    夏日絕句李清照


    雨陳與義


    巴丘書事陳與義


    傷春陳與義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陳與義


    劍門道中遇微雨陸遊


    關山月陸遊


    書憤陸遊


    臨安春雨初霽陸遊


    瀋園二首陸遊


    後催租行範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二首範成大





    小池楊萬裡


    初入淮河絕句楊萬裡


    觀書有感朱熹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姜夔


    約客趙師秀


    寒夜杜耒


    頻酌淮河水戴復古


    軍中樂劉克莊


    武夷山中謝枋得



    效孟郊體謝翱




    第四講問題與思考





    宋代詩人如何以俗為雅?


    雅麗精絕的王荊公體


    在北宋詩壇上獨領風騷的蘇軾


    黃庭堅詩風轉變的三步曲


    促成陸遊自成一家的“詩家三昧”


    “一集一變”與“楊誠齋體”



    精彩書摘

    第一講閱讀背景


    莫礪鋒講宋詩課






    宋詩風貌鳥瞰

    自從產生宋詩以後,唐詩和宋詩便成為詩歌史上雙峰並峙的兩個典範。宋以後的詩歌雖然還在繼續發展,但再也沒能超出唐宋詩的風格、明、清的詩壇上有時宗唐,有時宗宋。或同時有人宗唐,有人宗宋,甚至在一個人的詩集中,也有時學唐體、時效宋調的現像。那麼,唐、宋詩的主要差異是什麼呢?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又何在呢?清人蔣士銓的《辯詩》對此作了簡明中肯的回答:

    唐宋皆偉人,各成一代詩。變出不得已,運會實迫之。格調苟沿襲,焉用雷同詞?宋人生唐後,開闢真難為。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欣賞宋詩,先對有關的情況作一些說明。


    一宋詩的時代和社會背景

    北宋的建立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宋王朝鋻於中唐以來藩鎮強盛、尾大不掉的歷史教訓,在立國之初就定下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由科舉考試而進入仕途的文臣成為宋代官僚階層的主要成分,即使是主兵的樞密使等職也多由文人擔任。這些措施一方面加強了君權,另一方面也使士大夫的主體意識和參政熱情空前高漲。他們以國家的棟梁自居,意氣風發地參預國事,議論政治。“開口攬時事,論議爭煌煌”(歐陽修《鎮陽讀書》),這是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精神風貌。

    宋代的理學往往被今人看成是封建統治者的官方意識形態,其實除了南宋的最後半個世紀以外,理學在宋代並未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認。理學思想實為士大夫階層主體意識的理論表現,不但程頤、朱熹等理學家自矜掌握了古聖相傳的安身立命之道,而且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楊萬裡等文士也熱衷於講道論學。所以宋代的士大夫大多懷有自覺的衛道意識,並且積極地著書立說以弘揚己說。在北宋後期,即有王安石與司馬光等人的新學、舊學之爭,又有舊學內部以蘇軾為首的蜀學與以二程為首的洛學之爭。到了南宋,有朱熹與二陸之爭,又有朱熹與葉適、陳亮之爭。翻開宋人的文集,幾乎總能找到論學的文章,有時這種議論甚至旁溢到詩歌中去。

    由於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都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又由於宋代的詩人主要由士大夫組成,所以宋代詩人比前代詩人更加重視詩歌的政治教化功能。他們在整體上對“文以載道”的觀點表示認同,他們普遍關注國家和社會,反映社會、干預政治始終是宋詩最重要的主題。當然,上述情形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宋詩的說教意味和頭巾氣比較濃厚,這對宋詩的審美價值有所損害。

    宋王朝十分重視文治教化,印刷業和教育事業的成績遠邁前朝。公私刻書業的興盛使書籍得以大量流通,不但皇家秘閣和州縣學校藏書豐富,就是私人的藏書也動輒上萬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以私人藏書為對像的目錄學專書到宋代纔首次出現,就是一個標志。與此同時,學校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增加。除了從國子監到縣學的各級官辦學校之外,民間的私立書院也日益興盛。如著名的白鹿洞書院等四大書院,其規模和學術水準都堪與官學媲美。這樣,宋代詩人的總體學術水平達到了前無古人的程度。唐代杜甫自稱“讀書破萬卷”(《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時不無自矜之意,因為那在唐朝是較罕見的現像。然而到了宋代,讀破萬卷已是司空見慣之事。像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都堪稱學者型的詩人。學術修養的提高無疑會使詩人更善於思考社會和人生,也更善於細密周詳地進行議論和運用典故。當然,詩人的學者化傾向對宋詩也有不利影響,書卷氣的增濃往往與生活氣息的變淡相伴隨,當嚴羽指責宋人“以纔學為詩”時,他無疑已認識到這種影響的嚴重性。

    對宋詩影響最大的時代特征無疑是宋王朝始終面臨嚴重邊患的局勢。“積貧積弱”的評價並不完全符合宋代的歷史真相,但宋代的國勢不如漢、唐那麼強盛則是不爭的事實。北宋開國之初,北方被石晉割讓出去的燕雲十六州仍然歸遼人統治,而南方曾為唐代流放罪人之地的州一帶已屬於越李朝的版圖。到了南宋,更是偏安於淮河、秦嶺以南的半壁江山。宋王朝為了防範叛亂而采取的限制軍人政策極大地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以至於和外族作戰總是敗多勝少。從北宋開國到南宋滅亡,宋王朝始終處於強敵的威脅之下。宋帝國內部雖然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叛亂,經濟也相當發達,但由於對內的冗官冗費和對外的巨額歲幣,農民負擔沉重,朝廷的財政也常常捉襟見肘。所以宋代面臨著沉重的內憂外患,有識之士對這種形勢憂心忡忡。

    深沉的憂患意識使宋代詩人很少用詩歌來歌頌國家的富強和朝廷的盛德,也使他們在表達個人抱負時比較拘謹、收斂。像李白高唱“國容何赫然”(《古風五十九首》其四十六)的頌揚國勢,杜甫自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豪情壯志,在宋詩中是找不到的。王安石是宋代政治自信心最強的詩人,他自述其志也隻是說“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憶昨詩示諸外弟》),口氣遠不如李、杜之狂傲。後人讀宋詩時,很容易感受到嚴謹、平實、細密、深沉等特征,卻難以發現唐詩的那種天馬行空、氣衝鬥牛的昂揚氣概。或者可以說宋詩的現實意義很強,但缺乏唐詩的瀟灑浪漫氣息。這都與宋人心頭沉重的憂患意識不無關繫。

    上述情形對宋詩最有積極意義的影響是愛國主題的高揚。在很早就建立了統一政權的中國,愛國主題是源遠流長的詩歌傳統。由於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時代人民對愛國主題的呼喚更加迫切,所以此類主題每逢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便會放射異彩,從屈原到杜甫的文學史實已經昭示了這種規律。宋代的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三百年間外患不斷。漢、唐都亡於國內的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而北宋和南宋卻亡於外族入侵。這樣,宋代的詩人就勢必對愛國主題給予格外的重視,他們以慷慨激昂的戰歌和沉郁悲涼的傾訴使宋詩的愛國主題大放異彩。宋代愛國詩歌的意義不止於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民心聲,更在於它以文學的形式維護了民族的自信和尊嚴。“集中十九從軍樂”(梁啟超《讀陸放翁集》)的陸遊詩和文天祥大義凜然的《正氣歌》,為宋詩贏得了永遠的光榮,這實在是得益於宋代烽火連綿的時代背景的玉成。


    二宋詩的思想文化背景

    儒、道、釋三派是中國傳統思想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雖說早在唐代就已有了“三教論衡”的現像,但它們真正在思想層面上融為一體卻是宋代纔實現的。北宋建立以後,一反前代北周的滅佛政策,對佛教采取了保護、鼓勵的措施。在晚唐、五代受到打擊的各種佛教宗派重又興盛起來,其中最為流行的則首推禪宗。雖說禪宗的某些思維模式已被宋代的儒學——理學所吸收,從而不再具有理論優勢,但禪宗本身也采取了更加主動地吸收儒、道兩家思想並力求適應中國傳統倫理觀念的態勢,從而使士大夫在接受禪學時的心理障礙消除殆盡。所以宋代士大夫的習禪、信禪成了隨處可見之事,即使是口頭上仍然排佛甚力的理學家其實也頗傾心於禪宗,更不用說與禪師交往密切的蘇軾、黃庭堅等人了。

    上述思想背景對宋詩有多方面的影響,比如以《滄浪詩話》為代表的以禪喻詩的流行便是一個顯例。然而最深遠的影響則是通過創作主體的中介而發生的,那就是它引起了宋代詩人的人生觀和審美情趣的轉變。禪宗原是充分中國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是慧能開創的南宗禪,經過南嶽、青原一二傳以後,越發將禪的意味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宋代的禪宗進一步從注重外部事功轉向注重內心修養,它以內心的頓悟和超越為宗旨,輕視甚至否定行善、誦經等外部功德。與此同時,儒學思想也發生了類似的轉變。宋代理學家雖然並不否定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外部事功,但他們最注重的卻是誠意正心之學,所以對四書的重視竟凌駕於五經之上,而對日常人倫中的“孔顏樂處”的追求便成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教合一的思潮使宋代詩人的文化性格迥異於前代文人。他們對傳統的處世方式進行了整合,使承擔社會責任與追求個性自由不再成為互相排斥的兩極。宋代詩人大多走了經科舉考試而入仕的人生道路,入仕以後也多能勤於政務,勇於言事。然而他們在積極參政的同時仍能保持比較寧靜的心態,他們把自我人格修養的完善看作人生的最高目標,他們善於向內心去尋求個體生命的意義。宋人有很強的傳統觀念和集體意識,道統和文統的觀念深入人心,結盟結黨的做法為大家所接受。宋人認為個人的努力和貢獻是整個傳統或整個階層中的一部分,而且都應受到理性和道德的節制。於是,宋人的個體意識不像唐人那樣張揚、發舒;宋人的人生態度傾向於理智、平和、穩健和淡泊。宋人在事業順利時並不“仰天大笑出門去”(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在命運坎坷時也很少“食荠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孟郊《贈別崔純亮》)。王安石拜相之日即惦念著“霜筠雪竹鐘山寺”(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相業正隆時又追憶“江湖秋夢櫓聲中”(《壬子偶題》)。蘇軾暮年貶往荒遠的海南,卻並不戚戚於個人憂患,食芋飲水,吟詩作文,實現了平生創作的最後一個高潮。與唐人相比,宋代詩人的生命範式具有冷靜的、理性的、腳踏實地的特征,呈現為一種超越了青春躁動階段的成熟狀態。與唐詩相比,宋詩的情感強度稍嫌不足,但思理的深刻則獨臻高境。宋詩不追求高華絢麗,而以平淡美為藝術極境,這些特征都植根於宋代的思想文化背景。

    與此同時,宋人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認為審美活動中雅俗之辨的關鍵在於審美主體是否具有高潔的品質和情趣,而不在於審美客體是高雅還是凡俗之物。蘇軾說:“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超然臺記》)黃庭堅說:“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題意可詩後》)這兩位宋詩的代表作者的話,正是宋代審美情趣的體現。

    在古代,詩一向被認作最高雅的藝術殿堂,凡俗的題材和語言在詩中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即使在詩國疆域極為廣闊的唐代,除了杜甫、韓愈等少數詩人外,詩壇對平凡、瑣屑的題材是不甚注意的,也不允許俗字俚語進入詩歌。然而到了宋代,詩壇風氣發生了變化。首先是俗字俚語不再受到詩人的排斥,蘇軾認為:“街談市語,皆可入詩,但要人熔化耳。”(見周紫芝《竹坡詩話》)在蘇、黃等人的詩中,俗字俚語大量入詩,到了南宋楊萬裡更是滿紙俗語。其次是平凡瑣屑的題材開始受到詩人的青睞。從歐陽修、梅堯臣開始,詩人們把審美的目光投向生活的每個角落。雖然梅堯臣的嘗試有時不很成功,例如他寫“有鴉啄蛆”之詩便缺乏美感,但繼之而起的蘇、黃等人則最大程度地使平凡瑣屑的日常生活內容升華進入詩的境界,從而為詩國開拓了更廣闊的題材領域。

    應該注意的是,宋詩的上述轉變並不是由雅趨俗,而是“以俗為雅”。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都曾提出“以俗為雅”的命題,所謂“以俗為雅”就是以更為廣闊的審美視野和更為敏銳的審美趣味去審視世界,從而實現由俗向雅的升華,或者以雅對俗的超越。在古代詩人的心目中,庸俗的趣味是詩歌的大忌。然而宋以前的詩人主要是通過回避俗來達到雅,那事實上是一種作繭自縛的消極態度,因為那樣勢必把許多平凡的題材和語言排除在詩歌之外,從而限制了詩歌的表現範圍。南朝的詩幾乎成為高門貴族的專利品,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到了宋代,詩人們采取“以俗為雅”的態度從事創作,這不但擴大了詩歌的題材範圍,增強了詩歌的表現手段,同時也使詩歌更加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從而真正使詩歌走向民間。隻要把蘇、黃的送別贈答詩與李、杜的同類作品相對照,或者把範成大、楊萬裡寫農村生活的詩與王、孟的田園詩相對照,就可清楚地看出宋詩對於唐詩的新變,而實現這種新變的關鍵正是宋人“以俗為雅”的審美觀念。


    三宋詩對唐詩的繼承和革新

    自從宋詩以迥異於唐詩的面貌出現於中國詩史之後,人們便把批評的焦點集中在宋詩與唐詩的關繫之上。由於唐詩是詩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由唐詩所奠定的美學風範已經成為歷代讀者的心理定勢,當人們以唐詩為參照坐標來衡量宋詩時,便不免貶多於褒了。兩宋以降,對宋詩的一切批評責難幾乎都是在這種前提下產生的。所以要想真正領略宋詩的滋味並實事求是地判斷其價值,就必須弄清宋詩與唐詩的各種關繫。

    唐、宋詩產生於不同的時代,它們賴以生存的文學史背景是迥然不同的。當唐代詩人登上詩壇時,他們面臨的形勢是詩歌已經經歷了長期的積累而尚未達到高峰,詩歌發展的內在邏輯正呼喚著詩歌高潮的出現。從建安時代開始,詩人們對五七言詩的形式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這種探索主要是沿著駢偶麗辭與聲律諧和兩個方面進行的,從曹植、陸機到瀋約、謝朓,詩人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暗中摸索,篳路藍縷。等到南朝後期及隋代,五七言詩距離格律化隻有一步之遙了。同時,詩人們在題材內容方面也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開拓。建安詩人用力描摹社會畫面,正始作者著意刻畫內心律動,這兩種取向基本涵蓋了詩歌所能表現的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這兩大領域。如依具體題材而分,則樂府詩、詠懷詩、詠史詩、遊仙詩、田園詩、山水詩、詠物詩、擬古詩乃至玄言詩、宮體詩都已出現,五七言詩的題材種類已經大致齊備。然而由於種種局限,先唐的詩歌尚未達到最高境界,先唐詩人積累的豐富藝術經驗尚有待於總結、提高。唐代詩人正是在這種局勢下開創一代新風的,唐詩正是在八代詩的堅實基礎上建造起來的一座大廈。



    前言/序言



    去年,我在《莫礪鋒講唐詩課》的序言中說:“從1979年考進程先生門下,直到2000年先生逝世,我立雪程門二十一載。我曾在南大的教室或程先生的書齋裡親聆先生講課,也曾在先生指導下撰寫論文或與他合寫論文,我在學業上跨出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先生的扶持和指點。……正因如此,我接受出版社的約請編成本書,並不避重復而題作《莫礪鋒講唐詩課》,以展示本書與程先生《唐詩課》之間的淵源關繫,並表示對先生的感激與懷念。”其實,我也應該編寫一本專講宋詩的書,它同樣能展示我與程先生的學術淵源。

    1979年4月7日,我到安徽省教育廳去查看當年各個大學研究生招生的學科目錄,幾經周折,選定南京大學中文繫中國古代文學為報考志願,研究方向是“唐宋詩歌”,導師是程千帆教授。說來慚愧,在那天以前,我壓根不知道世上有程先生其人。我當時正在安徽大學外語繫讀本科二年級,對中文學科的情形一無所知。到了9月,我進入南大讀研,從此立雪程門。程先生對我們的指導都是從“唐宋詩歌”這個方向著眼的,課程設置或許偏重唐詩,論文選題卻偏重宋詩。我的碩士論文以“黃庭堅詩研究”為題,博士論文以“江西詩派研究”為題,便出於這種傾向。程先生治詩,一向兼重唐、宋,而且十分重視向公眾普及宋詩。早在20世紀五十年代,程先生就編選了《宋詩選》(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程先生擔任選目及引言,繆琨先生擔任注釋)。到了新世紀,程先生又編選了《宋詩精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這兩本書都是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宋詩讀本,尤其是後者,後來以《讀宋詩隨筆》的書名屢次重版。要是有出版社把程先生有關宋詩的論文及評語纂成一書並取名為《宋詩課》,也是非常妥當的選題。我纔力薄弱,性格拘謹,自從在程先生的引導下走上唐宋詩歌研究的學術道路,四十年來不越雷池半步。與程先生一樣,我治詩時兼重唐宋,講詩時也是兼重唐宋。繆鉞先生說得很好:“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闢。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錢鍾書先生也說得很好:“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天下有兩種人,斯分兩種詩。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自宋以、明、清,纔人輩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範圍,皆可分唐宋之畛域。”我完全同意這些判斷,所以我認為宋詩與唐詩一樣,既是現代學術界進行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應是當今廣大讀者日常閱讀的重要文本。正因如此,我完成《莫礪鋒講唐詩課》的書稿後,便著手編寫這本《莫礪鋒講宋詩課》,再次展示我與程先生之間的淵源關繫。

    與《莫礪鋒講唐詩課》的結構相似,本書也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閱讀背景”2篇,分別介紹有關宋詩及宋詩研究的概況,我認為這是有助於讀者閱讀宋詩的背景知識。第二部分是“名篇細讀”20篇,第三部分是“名篇淺釋”50篇,它們都是我本人閱讀宋詩名篇的一些心得,所選名篇並無高下之分,不過限於篇幅,後者談得較為簡略而已。第四部分是“問題與思考”6篇,是我對宋詩某些大家或專題進行探索後的粗淺感想。第一部分屬於常識介紹,但粗疏之失仍屬難免。後面三個部分都是我的一己之見,更容易產生郢書燕說的錯誤。希望讀者朋友不吝指教。

    說到宋詩,當然離不開宋詞。在我看來,詩、詞二體在宋代雙峰並峙,且在題材、風格等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不讀宋詞,難以深入理解宋詩。不讀宋詩,也難以深入理解宋詞。說來也巧,在我初入程門的時候,研究宋詞的一代宗師唐圭璋先生正在南京師範大學任教。程先生是唐先生的好友,我們這些程門弟子也對唐先生敬執弟子禮。1984年我博士畢業時,唐先生就是我的答辯委員,還親筆為我的學位論文寫了兩頁評語。唐先生門下的諸位高足也都成為我的好友,其中之一就是王兆鵬教授。若干年後,兆鵬兄已成為新一代的宋詞研究專家。1996年我應袁行霈先生之邀擔任《中國文學史》宋代編的主編,受命之初便邀請兆鵬兄負責撰寫有關宋詞的全部章節。在從事文學史編撰的那幾年裡,從商討提綱到互相審稿,我們的合作相當融洽。於是當我決定編寫本書時,當即邀請兆鵬兄編寫一本性質相同的《王兆鵬講宋詞課》,很快就得其俯允。現在我們將兩本書作為姐妹篇同時推出,衷心希望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