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金錢永不眠 資本世界的暗流湧動和金融邏輯 香帥無花著 資本市場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16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1635
    商品編碼:12750727054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48

        
        
    "

    《金錢永不眠》,以武俠的筆觸寫資本市場、金融常識、歷史和故事,像看武俠一樣看金融世界的兵戈相見、熙熙攘攘。
    《金錢永不眠》,金融不是枯燥的數字和圖表,而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和故事。
    金錢永不眠!生活在現代生活中的我們,不管是主動或者是被動,其實都被“金融”或者說“金融市場”緊緊地綁定,不可分割……生活中每一個場景都和“金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柳斌傑、林毅夫、梁穩根、蔡洪濱、陳龍聯袂力薦。《金錢永不眠》,資本市場觀察、經濟改革大勢、金融史、金融常識在筆下流轉,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人間煙火也別有趣味。
        在《金錢永不眠》中,她寫韓國經濟改革,猶如鏡子裡看中國的改革;她寫商人的歷史地位,寫哪個朝代適合安放馬雲;她寫中西方的金融發展脈絡,寫香港金融經濟歷史的客途秋恨;她寫美國股災,寫A股市場驚心動魄幾十年,寫2015年的熔斷三部曲,寫萬科寶能;她也寫資產證券化,寫螞蟻、京東白條,寫期權和存款保險制度,用白話寫現代金融學理論與常識……
    在香帥筆下,金融市場和經濟現像都是有溫度的,有知識也有情懷。江湖熙熙攘攘,有金錢、有情感,有朋友、有陷阱,有資本冷漠、有古道熱腸。翻開《金錢永不眠》,你猶如在看一幕幕資本操控的劇,一邊看,一邊嘆息,一邊回味,讀出一個不一樣的金融江湖。




    目 錄


    |序一|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柳斌傑
    |序二|人文氣質與俠義精神——有溫度的金融江湖|梁穩根

    |自序|江湖夜雨十年燈|

    |卷一|借歷史的酒,澆我們自己的塊壘|
    歷史的分岔路口:金融史漫談 //003
    客途秋恨:極簡香港經濟史  //010
    百姓日用即道:中國改革中的世俗理性  //027
    從張謇到袁庚:所有的傳奇都是時代的傳奇  //036
    歷朝商界風雲,何處安放馬雲? //043
    危機過後,韓國是怎樣走出低谷的? //049
    歷史有張相似的臉:A股市場20 年波動記憶  //061






    |卷二|金融市場之亂花漸欲迷人眼|
    監管的眼淚在飛 //079
    錯亂的手:泛亞悲劇的背後  //084
    虎兕出於柙,誰之過?——光大證券“816事件”之問  //092
    “A股韭菜周年祭”三部曲  //105
    二胎、生育率和房價 //147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關心股市? //151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54
    那座工廠那座城的故事 //158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74
    中國版“兩房”債會引發“次貸危機”嗎? //195
    101 次求婚之後:攜子之手去遠方——攜程並購去哪兒漫談  //199
    當三一集團遇上奧巴馬——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美麗與哀愁  //210
    萬科VS寶能:理想向左,資本向右——萬科觀察之一  //217
    股權VS控制權:萬科圍城——萬科觀察之二  //226
    並購時代之風起雲湧——萬科觀察之三  //238














    |卷三|金融學那點事兒|
    金融學為什麼要“鬧獨立”?——極簡白話金融學之一  //249
    那些年,華爾街的“異教”革命——極簡白話金融學之二  //253
    華爾街,繼續革命——極簡白話金融學之三  //259
    無套利的魔法——極簡白話金融學之四 //263
    股票市場的投機因子能賺錢嗎? //267
    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A股市場的“噪音交易者風險”//272
    期權和存款保險制度——老百姓能理解的金融小概念  //276
    資產證券化就在你身邊——螞蟻和京東白條的秘密  //280
    資產證券化的前世今生 //287








    |跋|做金融江湖裡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陳龍香帥無花,本名唐涯,麥吉爾大學(加拿大)金融學博士學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經濟學碩士。2010年9月回國任教,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主要為資產定價、宏觀金融和行為金融學。擅長數理分析和金融建模,有多篇學術作品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發表。在近的研究中,唐涯教授關注中國金融市場,研究公司和投資者對於信息資源的戰略性使用,包括策略性的信息披露、信息傳導機制、羊群效應,以及IPO發行時間的選擇等。
       2013年8月開始在《財經日報》等媒體發表大量金融時評和金融學科普文,是財經受歡迎的財經專欄作家。2015年9月上線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香帥的金融江湖”,以“有料、有趣、有情懷講金融”為願景,在金融圈內廣為傳播和轉發。曾推出繫列短視頻“香帥兔兔說金融”,在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播出,季共6集,點擊量2000萬。
    自畫像:非典型“海龜”,非典型博士,非典型教授。嗜武俠,星爺粉,不小心做了嚴肅學術的非嚴肅女青年。曾推出繫列短視頻“香帥兔兔說金融”,在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播出,季共6集,點擊量2000萬。
     自畫像:非典型“海龜”,非典型博士,非典型教授。嗜武俠,星爺粉,不小心做了嚴肅學術的非嚴肅女青年。



    書中沒有深奧的公式、模型,但是在對現實經濟世界的生動描述中,無不閃爍著理性的睿智和光芒,細細咀嚼,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腦補了很多金融理論知識。作者就像一名鬥士,用犀利的筆觸直搗事件本質,為我們撥雲見日。
    ——柳斌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


    此書收集的文章從中國經濟轉型和東西方對比的角度,聚焦分析中國金融發展中的諸多現像,文筆流暢,觀點鮮明,詼諧生動,充滿智慧,是一位自小熏陶於中國武俠文學、受過西方現代金融學規範嚴謹訓練的青年學者——唐涯教授深入觀察思考後的心得記錄,篇篇都是佳作,很值得一讀。
    林毅夫(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她擅長透過現像看本質,從宏觀經濟環境和歷史演進的角度,做嚴肅的金融學研究,梳理直白的金融學邏輯,也寫下武俠的金融學故事。她並沒有被嚴肅學術的像牙塔所拘泥,反而是用行雲流水一般的文字,對各種經濟金融現像做“有趣有料”的解讀,使得非經濟金融背景出身的讀者,也得以輕松理解這些故事中的經濟金融要義。
    ——梁穩根(三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一個社會在轉型過程中,必然面臨很多復雜的重大經濟金融問題,我們北大光華金融繫的唐涯老師用生動的語言、理性的聲音直擊熱點。她筆下的金融與經濟,有人文的底蘊,也有武俠的情結,還有幾分俏皮靈動。嚴謹的學術研究,也可以是有溫度、有態度的。
    ——蔡洪濱(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在她看來,金融不是枯燥的數字,歷史也非黃紙,金融是生活的江湖中蔓延的血脈,所到之處,既有柴米油鹽,也有國家興亡、人性善惡。她感興趣的並不是賺錢的秘笈、金錢的光環,而是盡力和讀者溝通金融背後的邏輯,我覺得透露的是一種學者的善意和入世的良心。金融既影響到每一個人,又是人性的放大。
    ——陳龍(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

    歷史的分岔路口:金融史漫談

    在16世紀中葉前,東西方的“金融意識”分歧不大。轉折點是萬歷到順治這段時間——中國始終維持著“士農工商”的穩態社會結構,此時的荷蘭人卻已逐步開創現代金融體繫。由此,中國與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市場漸行漸遠,終於在歷史的河流中被風吹雨打,零落而去。
    又到了,下午坐在咖啡館裡備課。看著商場裡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不知道有多少人明白,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不管是主動或者被動,其實都被“金融”或者說“金融市場”緊緊地綁定,不可分割。從日常的微小支付,到大額的房貸、車貸,再到股票和各種理財產品投資決策……生活的每個場景都和“金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社會是一個由“金融資本”驅動運行的世界。
    如果用非常通俗的語言來描述金融,大概就是所謂的“資金融通”吧。而資金融通借貸算得上人類古老的活動之一。我們所認識的“金融”像是個舶來品,不過回頭看歷史,其實中國的“資金融通”業務歷史之久遠,可以直接回前1000 年。
    有關中國早借貸行為的記載始於西周(《周禮》),當時,一個叫“泉府”的機構(類似的財政部和央行的混合體)掌管著沒利息的“賒”和有利息的“貸”。到了戰國時期,民間借貸更是發達,當時“仗義疏財”的孟嘗君也常常借點高利貸來應付時不時的資金缺口。《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錢於薛。”南北朝以後,“抵押借貸”又開始流行,典當丶(當時叫“質庫”“解庫”)正式進入三百六十行的行列時期,民間的、官府的,各種類型的資金融通行為,都屢屢見於史料。
    而從莎翁名著《威尼斯商人》所折射出來的民間借貸活動來看,一直到16 世紀中葉,也就是我國明朝中後期,東西方的“金融意識”還沒有發生重大的分歧和變化。然而從萬歷走到順治,中國與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市場在這一甲子的時間中漸行漸遠。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歷史弔詭地發生了逆轉呢?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以我粗淺有限的歷史知識來看,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曾給出模模糊糊的答案:
    1587 年(萬歷十五年)……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當大明帝國龐大的建築體開始經受蟻蠹之困時,1588 年(萬歷十六年),在遙遠的歐洲,瀕臨北海的一片彈丸之地上,人類歷史上個以富裕商人階層為主體的國家成立了,它的名字叫“荷蘭”(荷蘭聯省共和國)。為了生存,這個隻有150 萬人口的聯邦制小國需要開拓遠洋貿易航線,而開拓航線需要籌集大量資金,如何吸引資金、如何處理投資人和貿易船隊的關繫成為這個新生國家迫切的命題。
    1602 年(萬歷三十年),明神宗停止上朝已經有15 個年頭,言官們照樣詞鋒激烈地品評時政,彈劾帝相,時間在東方古老的殿堂裡像凝滯的潭水,波瀾不驚。而在這一年,歐洲一隅的荷蘭卻開始了一段奇幻之旅。一家名叫“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公司發行了股票——人們為這個公司即將開始的遠洋貿易投資,公司許諾以利潤分紅。這是人類歷史上個股份制公司,所有投資者都是這家公司的所有者,將以所持股份的比例分享這個公司成長的價值。一時間整個荷蘭社會(包括政府和各個階層的居民)都被卷入了這的“股份制公司”熱浪之中。
    有意思的是,在成立之初的個十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從來沒有發放過紅利。所有的利潤都被用於在遠東地區馬不停蹄的擴張。那麼,要怎麼樣滿足公司“投資人”時不時的流動性需求呢?聰明的荷蘭人又創造了一種制造流動性的機制——所有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可以隨時將自己手裡的股票變成現金,而任何人都可以以現金購買股票。
    1609 年(萬歷三十七年),世界上個證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誕生。可交易證券(股票)的出現使得大規模的公眾籌資成為可能,資本運營也因此逐漸從資產運營中分離和獨立出來,成為新的財富引擎。大規模的資金流動又促進了銀行業的發展。當大明朝的廣大疆域上還隻有零散的錢莊、典當行這樣原始的類金融機構時,荷蘭人已經將現代意義上的“信用”引入了他們的阿姆斯特丹銀行,銀行“信用”凌駕於一切政治甚至國家機器之上。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西班牙在海上與荷蘭艦隊酣戰不休時,西班牙王室和貴族的資金仍然在阿姆斯特丹銀行自由安全出入。
    信用、可交易證券,以及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這幾乎囊括了現代金融市場的全部基石。金融資本迅速地打通了商業貿易的奇經八脈。當時間的指針指向1648 年的時候,荷蘭人的船隊已經遊弋於各大洋上,壟斷著的商路和貿易。
    1648 年——讓我們稍微在這個年份停頓一下。歷史上,我們把這一年叫“順治五年”。
    這一年,距離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1644 年)已有4 年,清軍入關大局已定,多爾袞自封為“皇父攝政王”。這一年,為了方便征稅,也為了控制民間的反清力量,清廷重點“編審人丁之制”,加強對人口戶籍的管理,社會人口的流動性隨之急速降低。這一年,為了避免民間資金流向抗清武裝力量(購買軍械馬匹等),朝廷對於商賈貿易的限制和管束日益收緊。尚在襁褓中的清王朝有著“萬代基業”的夢想,一切民生、增長和經濟的考量都在“秩序”面前淪為了傀儡和點綴。
    也就在這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有15000 多個分支機構,占據了貿易額的一半左右。在大洋洲,他們用自己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新西蘭。更重要的是,在北美大陸的哈德遜河口,荷蘭人又建立了一個叫“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在100 多年以後,這個城市裡形形色色的荷蘭後裔,打鐵的、開小商鋪的、做皮毛生意的……紛紛加入了“承銷”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國債的行列中,創造了世界上初的債券市場。這個城市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紐約”,而那一片荷蘭移民開始他們金融“掮客”業務的狹長地帶,後來被稱為“華爾街”。
    從萬歷走到順治,中國與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市場在這一甲子的時間中漸行漸遠。“士農工商”的穩態社會結構維繫著龐大帝國的運轉,緩慢,卻倨傲。而荷蘭人開創的現代金融體繫,卻成了真正開啟“新世界”的鑰匙。
    每次想到這個歷史的分岔路口,我總是忍不住要問自己一個類似“李約瑟之謎”a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和現代金融告別?
    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是研究中國科技史的,在其編著的15 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他提出一個被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稱為“李約瑟之謎”的問題:“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為什麼是在那麼稚嫩脆弱的濱海小國(荷蘭)產生了現代金融的萌芽?順著金融的本質特征,我嘗試著去理解和回答自己的問題。
    現代金融與傳統借貸的一個區別在於以流動性為核心的信用創造。通過(金融)證券的發行和交易,線狀的借貸關繫被發展成網狀(或者更復雜)的“金融關繫”,從而創造出巨大的流動性,進而推動信用的再生和傳遞。一切金融交易和創新都是基於這個網絡。而這個網絡的穩定生態所依賴素有二:一是清晰的產權和產權保護;二是產權保護的法律能得以順暢執行。
    萬歷十六年成立的荷蘭聯省共和國,由於種種歷史的因緣際會,恰好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惡劣的地理環境(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迫使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轉向以海上貿易為生,商人傳統根深蒂固。從國家建立伊始,商人階層就占據主要地位,對於產權保護的要求一直是立法和政權基本的訴求。另一方面,聯省共和國的各個小城市之間的關繫非常獨立和平等,一直處於極度松散的政治體繫之下,也因此就容易達成一種制衡的國家立法體繫,不會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時不時有貴族特權勢力將均衡打破。地理、歷史、人文,或者還有一些偶然的因素,造就了荷蘭和現代金融的這段淵源。
    而同期的中國,卻是另一番因緣際會,中央集權與王權的趨勢正在走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沒有產權,更無從談及產權保護,沒有了產權保護,交易和信用都是,即使當時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密度足以支持一個龐大的金融市場。
    我們不是沒有過和歷史再聚的機會,清朝中後期錢莊也曾興盛一時,然而,由於缺乏金融生長的土壤和基因,錢莊終沒能脫胎成真正的現代金融機構,而在歷史的河流中被風吹雨打,零落而去。
    歷史太復雜,無法一言以蔽之。歷史太偶然,隻有一個樣本點,無法重復和試驗。然而,在回望歷史的時候,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到一些必然的蛛絲馬跡吧。























     



     

    1481942334

    ..........

    1481942334

    ..........

    1481942334

    ^_^:81586e06a0c0eb38946edb0172fcabd4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