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經濟學通識(第二版)經濟學理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濟學入門讀物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薛兆豐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586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58699
    商品編碼:24623282046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包裝:精裝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5-09-01
    頁數:504
    字數:308000

    代碼:58
    作者:薛兆豐著

        
        
    "

    src="https://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19690/324/91603642/327525/f682ea0e/5a5c644bN91d51fd6.jpg"Microsoft

    編輯推薦

    改變世界,非經濟學所長;改變世界觀,卻是經濟學的強項。薛兆豐教授,中國大陸純粹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因大量使用中國本土案例,故本書也被譽為更貼近中國現實的經濟學入門讀物。

    內容簡介

    《經濟學通識》就是薛兆豐教授的一部自選集,他從自己10多年寫作的文章中,精選出98篇。就像他所說的:“想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支持者,或真正的自由主義支持者,你繞不開這本書所討論的每一個議題。”
    讀這本書,你會產生一種隨時燒腦毀三觀的衝擊感。
    ◆ 你將逐漸學會,把“願望”和“結果”分開來衡量;
    ◆ 你知道不僅要看“局部”,而且還要看“全部”;
    ◆ 你不僅能看見“別人看得見的”,還能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
    ◆ 你會發現“事實是什麼”比“別人怎麼形容”更重要;
    ◆ 你還會覺得不少過去看來理所當然的因果關繫原來顛倒過來纔對。
    改造“世界”,非經濟學所長;但改造“世界觀”,卻是經濟學的強項。閱讀本書的後果,就是“世界觀”的轉變。
    薛兆豐教授特別強調,這本書並不適合所有人。他出了一套測試題,看看你是否需要這本《經濟學通識》。
    你認同嗎?
    1.高峰期打車難的根本原因是出租車不夠
    2. 要減少失業,就必須創造更多的職位
    3.掌握價格規律有助於預測價格波動
    4.商人實行“價格歧視”,會損害消費者利益
    5.政府拍賣土地推高了房屋價格
    6.實施“同工同酬”法有利於保護弱者的權益
    7.基尼繫數越高說明收入分配越不公
    8.商人亂提價會引起通貨膨脹
    9.冗長的銷售鏈條和貪婪的中間商抬高了藥價
    10.遏制投機需求有助於降低房價
    11. 反壟斷法是維護市場經濟的根本大法
    12.成功的企業家應該回報社會
    13.罷工能抵抗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
    14.沒有民主就沒有自由
    15.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裡是正確的
    如果你從沒有認可過這些說法,那恭喜你,不必讀這本書了。
    如果你認同過其中一些,那麼還是推薦你讀一下它吧。
    世界並不復雜,隻是你需要重塑一雙慧眼。

    作者簡介

    薛兆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曾為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博士後研究員,為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薛兆豐長期關注法律、管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繫,其文章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精彩書評

    當有人呼吁“打到微軟的霸權”時,他支持維護知識產權和打擊盜版;黨人們責備黃牛黨造成了買票難時,他替春運黃牛黨辯護並提出春運火車票應該漲價;當人們把反壟斷法稱為市場經濟的根本大法時,他對反壟斷法作了細致的剖析和批評,並堅持隻有行政壟斷和準入限制纔是需要反對的;當人們因為申奧而鼓勁的時候,他指出了“體育經濟”的凱恩斯式謬誤;當人們因為中國“入世”做了太多讓步而感到憂心忡忡時,他以“愈讓步,愈進步”為題寫文章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當人們高舉“民主”旗幟時,他冷靜地提醒大家“民主”和“自由”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
    薛兆豐的文章耐讀,讀了引人思考,思考後能學會運用。
    ——搜狐財經《di一訪談》


    目錄

    1.管制的願望與結果

    論堵

    免費纔是貴的

    北京信不信市場

    火車票價還不夠高

    康德未曾出遠門

    火車票低價造成了舉國浪費

    重稅豈能壓房價

    價格規律與市場狀態無關

    限購令混淆了房價上升的正負因素

    打擊投資是大錯

    大規模保障房隻會提高真實房價

    政府賣地推高房價了嗎

    電力緊張:為什麼總是忘記價格

    公營與私營的異同

    短缺商品應該如何分配

    2.價格與市場

    認錢還是認人

    市場經濟與歧視

    為“歧視”正名

    同工同酬法的反效果

    追問“”注定徒勞無功

    從侃價策略說起

    誰的談判力更強

    從經濟學原理看“投機倒把”

    3.貿易與互惠
    愈讓步,愈進步!

    你毀你的獨木橋,我修我的陽關道

    為什麼有貿易爭端

    誰是貿易爭端的主角

    譴責西雅圖

    反傾銷是怎麼一回事

    美國積木式創新與中國機會

    4.反壟斷的罪與罰
    誰在危及自由競爭

    誰創造了暴利

    荒謬的制裁

    打車軟件倒貼用戶是良性競爭

    反壟斷法拓寬尋租之門

    反壟斷隻要一招

    第二章 生命有限

    1.利率的原理和應用

    股價不可預測

    利率由誰制定

    向費雪致敬

    低碳之爭

    純利率影響文化品位

    2.保險的機制與實踐

    災難預報與保險公司

    保險機制的演進

    中國醫療保險的特點和癥結

    “醫療稅”並非“醫療險”

    第三章 互相依賴

    1.信息不對稱與市場的應對

    醫患之間的信任

    何謂優質

    缺奶、淡奶、濃奶和毒奶

    信息不對稱與市場解決之道

    共享經濟不可擋

    2.勞動力的權利與福利

    失業不是浪費

    出賣勞動是基本權利

    低工資法不可取

    工資是如何被決定的

    爭取福利不宜越俎代庖

    從經濟學角度看剝削

    罷工的性質

    3.收入與公平

    收入如何分配

    中國的基尼國際警戒線

    基尼繫數信不過,劫富濟貧有問題

    從明星現像看收入不均

    多數人的大幸福

    從賭性不同看公平之困難

    第四章 需要協調

    1.彙率與通脹

    彙率形成的機制

    穩住了彙率,引入了通脹

    壓低人民幣彙率等於供養美國

    是明確貨幣政策的時候了

    2.中國經濟改革的邏輯和命題

    經濟改革就是要落實轉讓權

    征地還是征稅

    征地的權衡

    合理集資與龐氏騙局

    金融改革不容忍龐氏詐騙

    民間金融改革的難點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哲學

    經濟發展豈是任務

    3.民主與自由

    鈔票與選票之爭

    資源爭用不應靠民主解決

    打破對政府和投票的迷信

    理性胡鬧

    個人選擇與公共選擇

    歐債危機與憲政選擇

    民主不是自由

    為自由而進言

    第五章 經濟學隨想

    1 .經濟學的態度和觀念

    經濟學的免責聲明

    斯密的道德觀和市場觀

    行善的困難

    企業家須回報社會嗎?

    環保思想家和經濟實干家

    2.經濟學的誤用和糾正

    需求曲線必定向下

    “價值”觀的謬誤

    知數據不知情況

    “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

    3.經濟學巨匠的成就和紀念

    法律經濟學從科斯開始

    如何紀念科斯

    官員不是天使——紀念憲政經濟學先驅布坎南教授

    因純真而深刻——紀念經濟學家阿爾欽

    紀念貝克爾


    精彩書摘

    論堵

    北京也以“堵”揚名。事實上,治堵不算難,“按時間路段收費”即可收立竿見影之效;值得深究的是:為什麼人們都在試圖抗拒有效的方法,轉而求助於適得其反的下策。

    道路的作用是疏導交通;被疏導的交通的價值越高,道路的價值就越高,這是機場跑道與鄉間小路之間的區別。嚴重的擁堵,可以讓高價值的機場跑道淪落為鄉間小路;而治堵的目標,就是要設法讓道路所實現的價值達到大,即確保在任何時段,都讓對使用道路的需求為高的車輛順利通過。這目標清楚,而許多帶來反效果的措施,都是因為把這一目標與其他目標混為一談造成的。

    從經濟學看,道路不是公用品(public goods),而是私用品(private goods)。所謂公用品,指的是一個人用不影響其他人用的物品。典型的例子是音樂旋律、故事情節、科學定理等。公用品既可以由政府提供,如公共電視臺的節目;也可以由個人提供,如帶版權的電影和書籍。

    私用品,指“一個人用了別人就不能用”的物品,包括糧食、電力、用水、醫療服務、教育設施、國家公園、交通工具和公路航道等。私用品也是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個人或私營機構提供的。關鍵是,不論誰提供,也不論提供者是否向使用者收費,私用品的“一個人用了別人就不能用”的屬性不變。公路就是這樣:盡管它很可能是政府鋪設的,而政府也很可能不收費,但一條車道,一輛車用了,別的車就不能同時同地使用,所以纔會發生擁堵。其他私用品,也一概如是。

    因此,盡管政府提供了私用品,但政府模仿私營機構的做法,向使用者收費,就仍然具有雙重意義。一,收費能區分使用者的需求,能把“一個人用了別人就不能用”的私用品,分配給需求更大的人。二,收費能幫助政府進行成本核算,讓政府好像私營機構那樣了解他們提供的設施是否劃算,從而為將來的公共建設規模提供指南。

    很多人一般地反對“用者自付,按價交費”的資源分配辦法,動不動就質問“窮人怎麼辦”。他們不明白,按“價高者得”原則篩選出來的不是貧富,而是需求的大小。富人也有不肯出價的時候,窮人也有很肯出價的時候。要是路權是按擁堵費分配的,那麼一個躺在救護車裡的貧窮孕婦,是否比一個載女兒上芭蕾舞班的富人更願意支付擁堵費?一群擠公交的上班族,湊起來的錢是否更容易讓一個隻身去做美容的家庭婦女讓路?顯然,市場機制為需求更高的窮人提供了隨時戰勝需求較低的富人的機會,而其他行政管制手法,則隻會削弱窮人的這種機會,並鞏固那些行政手段豐富的人的優勢。

    可能有人會說,政府收的錢已經夠多了。這確實是個問題。但私用品——哪怕是由政府提供的私用品——是否應該收費,與收取的費用應該用於何處,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政府分文不收擁堵費,與收取足夠高的擁堵費後把收入全部均分給全體市民,這兩種做法雖然都能阻止政府增加收入,但對治理擁堵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廣州地鐵試行免費乘車的經驗,是絕好的旁證。假如對地鐵這種私用品完全不收費,那麼哪怕是需求很低的人也都會湧來;相反,收費後把收入返還給居民,需求低的乘客就會主動回避高峰。

    北京的道路不是“到處始終”擁堵,而是“某時某地”擁堵,治堵的辦法沒有比“按時按段收費”更精準了。越接近這個原則的治堵方案就越有效,越遠離這個原則的治堵方案就越無效。例如,提高燃油費就難以有效治堵。這個辦法不但會讓在非繁忙時段行車的車主喫虧,同時還鼓勵了已經繳納了高額燃油費的車主,去爭用本來已經稀缺的道路時段。人們可能還會到周邊地區購買汽油,並由此引發管制帶來的無謂浪費。不公平加劇了,擁堵則並沒有減少。

    相似地,企圖通過提高牌照費的辦法來治堵,也是隔靴搔癢,沒抓到要害。管制者沒有理由推斷外地車對北京道路的需求低於本地車。相反,一般願意老遠開來的汽車,反而應該比在本地的汽車,有更急迫的事情要辦。然而,管制者如果不對外地車牌采取歧視性的限制,提高北京車牌牌照費的做法就難以收到任何治堵的效果。由此看來,通過提高牌照費的辦法來治堵,造成的問題恐怕要比解決的問題更多。

    再有,之前頒布實施的“搖號發牌”的辦法,無論其優劣,無論人們是否會形成一個地下市場來衝抵它的作用,都與“按時按段收費”的辦法不沾邊。所謂“治堵”,是說現在京城的某些時間某些路段已經太堵了,而不是將來可能堵。即使從此停止發牌,也無助於解決目前的擁堵。

    除此以外,我們還能聽到各式各樣的治堵建議,包括“優化道路規劃”“發展公共交通設施”“縮小城鄉差別”“公布政府機構購車用車的詳情”,甚至是“讓政府部門搬遷到五環外的郊區”,等等。客氣地說,遠水救不了近火;不客氣地說,建議者根本就不想在可見的將來看到北京的擁堵得到改善。為什麼?建議者們忘掉了“治堵”的目標,那就是確保對使用道路的需求為高的車輛順利通過;相反,他們把“治堵”理解為“治理社會”,把許多其他的願望和目標,都與治堵等同起來,甚至置於治堵之上了。

    這是說,大家不妨討論如何優化這些外界條件,討論如何改道、如何發展公交、如何限制公權力,但這些問題本身不是治堵的目標。我們不能先放棄“按時間路段收費”這一直接達到目標的辦法,退而指望去改變那些間接的因素來治堵。同樣的道理,大家不難理解,隻要食物供不應求,那麼餐廳就應該實施“按質按量”收費辦法,而不是指望徹底改善了公款喫喝的現像後纔讓餐廳收費;雞肉緊俏了,雞肉就應該貴,而不是漫無邊際地討論如何增加牛肉的供應,進而討論如何建設一個理想社會以致順帶使得雞肉不用漲價。

    至於“按時間路段收費”應該如何實施,短平快的辦法之一,就是先設定“適度擁堵”的行車速度,以此為目標,實時調整道路的擁堵費率,用電子顯示牌和無線廣播等辦法公示,通過攝像頭來記錄經過的車輛的車牌,事後通知並征收擁堵費。可以想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不同時段的擁堵費率就會穩定下來,車主就能形成較準確的預期。如果人們過去按預期可以說“你周一早上六點從機場到北大東門是不會堵車的”,那麼實施“按時間路段收費”後,人們就可以這樣預言:“你周一早上八點從機場到北大東門也是不會堵車的,但一般要的擁堵費。”

    為什麼人們總是用這樣那樣的理由,排斥“按時間路段收費”的辦法?我想央視特約評論員王志安先生對公眾心態作了準確的概括:“治堵可以,但不可以妨礙自己的利益。”其結果,顯然是大家的利益都受到嚴重損害,納稅人出資鋪設的道路極大地貶值。


    前言/序言

    以純樸的眼光看,人類至少面臨四項普遍約束:(1)東西不夠;(2)生命有限;(3)互相依賴;和(4)需要協調。人類種種制度安排,一概是為了應付這些約束而衍生的。粗略地概括,這四項約束對應著四類經濟理論:(1)需求定律;(2)利息理論;(3)制度理論;和(4)宏觀理論。這既是通過經濟學原理看社會萬像的視角,也是本書排列文章的基本框架。

    一,所謂“東西不夠”,就是稀缺。稀缺不僅指資源不足,同時也指欲望無限。隻有野菜的時候,人想要饅頭。有了饅頭,就想要喝酒,想要喫肉,想要備足了饅頭和酒肉到遠方去捕撈海鮮,還要用饅頭、酒肉和魚蝦喂養藝術家來拍電影。某登山家在攀登珠峰時借助直升飛機越過了一段路程,遭到紛紛指責,那是因為人們不樂意稀釋登頂的榮譽。為了爭奪這種人造榮譽,就得花費真金白銀和時間精力。物質越豐富,欲望越新奇,所以物質無限豐富、人類欲望得到充分滿足的日子是不會到來的。

    與稀缺相連的就是競爭。稀缺和競爭,是同義詞,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為了爭出勝負,就必須確定競爭規則;不同的競爭規則,就會導致不同的行為和不同的後果。其中,所有制是競爭規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私有制、全民所有制和政府所有制——不是理想與否的問題,也不是道德與否的問題,而是它們所導致的經濟效果,人們能否受得了的問題。

    二,所謂“生命有限”,就是指由於未來總是不確定的,所以人們不樂意延遲消費的事實。把今天可以喫的蘋果推遲到明天喫,就不僅有早晚之別,還有有無之別——明天不一定能喫得上這個蘋果了。所以,在其他情況不變時,早一點消費總比晚一點好。

    人們往往以為,利息產生的原因是資源有增長的自然趨勢。問題是,如果增長是確定無誤的,那增長就早落入預期之內,並反映在資源的現值之中,其現值就不會再出現任何意外的增長。事實上,形成利息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延遲消費會帶來潛在的風險,這使得以期貨換取現貨的人,必須向出讓現貨以獲取期貨的人給予充分的補償,否則沒有人願意延遲消費。這部分補償,是真實利息的本源。不論資源是否增長,也不論增長快慢,隻要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利息就會存在;而不確定性越大,真實利息就越高。現貨與期貨的交易,構成了金融活動的基礎。

    三,所謂“互相依賴”,就是指沒有任何人是絕對可靠的、但我們又不得不與無數人相互協作纔能改善生活的事實。人是自私的,但也有同情心——人們會設身處地地揣度別人的感受,並把這種揣度當作個人感受的一部分。人間因此充滿了關愛。然而,人的這種揣度能力,會隨著交際網絡的擴大而削弱。所以,每個人的愛都隻能波及很小的範圍。愛心有限,但人無時無刻不需要千萬人的幫助,市場便填補了空白。在家庭和朋友圈裡,人們重視感情;離開了小圈子,人們仰仗市場和制度的力量。這個連續的光譜,是我們理解人際關繫的起點。

    隻要社會上超過一個人,人與人之間就必然存在知情不告、爾虞我詐、過河拆橋和互不信任等現像。於是,各種合約安排、組織結構和防範行為便應運而生。環顧我們的社會,法庭、警察、家庭、企業、學校、協會和政黨,婚姻中涉及的鑽戒、禮金、嫁妝,朋友之間的喝酒、喝酒時夾雜的粗話??種種現像,無一不是為了防範“人際依賴”的隱患而衍生出來的對策。

    四,所謂“需要協調”,是指隻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參照繫,纔能將個人自發的行為導向社會和諧,而不是導向社會混亂的事實。三個人制磚,兩個人砌牆,本來合作得天衣無縫。後來一位砌牆的因為熟能生巧而加快了速度,五人的合作便出現了“失衡”,砌牆的勞動力出現了“閑置”或“失業”。要摸索出新的“和諧模式”,不論是讓一位砌牆的人轉業去幫助制磚,還是改造制磚設備以提高生產率,都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種種宏觀經濟理論試圖刻畫、解釋和調節的,不外乎是這種因為需要協調而產生的困境。

    貨幣是典型的協調工具。哪怕簡單的鉛筆,也需要成千上萬人來參與生產。他們不認識對方,不說對方的語言,不信對方的宗教,甚至彼此蔑視和憎惡。世上沒有任何人能獨自掌握生產鉛筆的全部知識,然而鉛筆卻神奇地被這些獨立而分隔的人造出來了。協調這成千上萬人的自發行為的參照繫,就是價格。如果價格本身受到人為的扭曲,那經濟就必定會失調,社會就必定會撕裂。宏觀經濟理論的核心就是理解社會的協調機制,以及探討刻意的協調是否會造成更嚴重的失調等問題。

    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如果我們反復從這四類約束來理解社會,我們就很容易察覺人類社會的一些不同尋常的特點。

    首先,人類主要以社會的方式而不是自然的方式展開競爭。在大多數場合裡,我們不是直接肉搏,而是依照各種各樣的人際安排和規則,迂回地爭名逐利。生產、經營、求學、交友、成家、結社、訴訟、發表、集會和選舉,都是既文明禮貌,又毫不含糊的競爭。認識這些人際安排和規則,幾乎就是認識競爭的全部。

    其次,競爭與合作不可分。兩個原本單獨賣燒餅的人,結成團隊來賣燒餅,貌似競爭由於合作而消減了,但他倆合作恰恰就是為了與其他對手以其他方式展開更激烈的競爭。增加合作,並不意味著減少競爭;要鼓勵競爭,也未必要靠遏制合作來實現。我們深化對合作的理解,也就是深化了對競爭的理解。

    再有,貧與富未必有關聯。除了搶劫和征稅等短暫效應外,貧窮和富裕並非總是因果相關的。社會中的少部分財富,是來自於自然界並且可直接享用的,比如山雞、野果、陽光和空氣;但大部分則源自於技術和制度創新,並以無中生有的方式創造出來,比如汽車、輪船、電影和軟件。縱觀全球,有些地區一貧如洗,有些地區則燈紅酒綠,其間的差異絕大部分是技術和制度創新造成的。也就是說,窮人往往不是富人的犧牲品,而富人也往往沒有虧欠窮人。

    更重要的是,觀念的力量是驚人的。人類因荒誕觀念而招致的傷亡,包括戰爭、宗教迫害、計劃經濟導致的饑荒等,往往與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傷亡不相上下。令人深思的是,打著善意的旗號所犯下的罪行,也往往比明目張膽的犯罪造成的破壞更深重。在美國“9·11”事件中,恐怖主義者公然地殺死了三千人,而以美好願望為誘因而引發的戰爭或饑荒,則可以造成數以千萬計的傷亡和病殘。

    用什麼樣的眼光,就有什麼樣的世界。本書提供另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此時此刻,你可能認為(1)保障房能降低房價;(2)減少份子錢,能夠增加出租車司機的收入;(3)藥品價格過高是藥品流通的環節繁冗導致的;(4)民主能夠遏制政府亂花錢的趨勢;(5)要減少失業就必須創造就業機會;(6)同工同酬法能夠幫助婦女提高收入??但隻要你翻一下這本書,就會發現這些在社會上根深蒂固、在你看來不言而喻的觀點,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隨著閱讀和思考的深化,你將逐漸學會把“願望”和“結果”分開來衡量;你知道不僅要看“局部”,而且還要看“全部”;你不僅能看見“別人看得見的”,還能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你會發現“事實是什麼”比“別人怎麼形容”更重要;你還會覺得不少過去看來理所當然的因果關繫其實顛倒過來纔對。

    改造“世界”,非經濟學所長;但改造“世界觀”,卻是經濟學的強項。閱讀本書的後果,就是“世界觀”的轉變。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