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活出生命的意義 追尋生命的意義 維克多弗蘭克爾著 追尋青春心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弗蘭克爾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89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8993
    商品編碼:16510649164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包裝:平裝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0-06-01
    正文語種:中文
    代碼:36

    作者:弗蘭克爾

        
        
    "


    內容簡介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隻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克爾不但超過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遼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富光彩的見證。
    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他並不是當年集中營裡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者。

    作者簡介
    維克多·E.弗蘭克爾(1905-1997),醫學博士,維也納醫科大學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擔任維也納神經綜合醫學院的首席專家長達25年,他創立了”意義遼法“及”存在主義分析“,被稱之為繼弗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遼學派。他擁有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教授職位,並在加利福尼亞聖迭哥國際大學教授意義遼法。弗蘭克爾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美國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

    精彩書評
    ★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是20世紀的一個奇跡。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隻有他和妹妹幸存。弗蘭克爾不但超過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遼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富光彩的見證。
    ——某網友

    ★從這本書中,從活出奧斯維辛的弗蘭克爾用生命書寫的心聲中,我了解到了人性後的自由,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我也聯想到《項塔蘭》中的一段話:“即使鐐銬加身,一身血污,孤立無助,我仍然是自由之身,我可以決定要痛恨拷打我的人,還是原諒他們”“當鐐銬是你僅有的,那份自由將帶給你無限的希望。要痛恨,還是要原諒,這抉擇足以決定人一生的際遇。”
    自由從自我救贖開始,不要放棄對自己的責任!
    ——某網友

    ★弗蘭克爾作為意義治療法的創始人。從自身的經歷講起更具說服了,但重點,還是作者在苦難的生活中沒有向大多數人一樣消沉,作者面對苦難那份樂觀讓每個讀者感動,肅然起敬。九死一生之後,能夠反思能夠審視自己的內心,審視大眾心理,並把審視深化,升華,繫統提論述生命的意義,難得!不過,作為創始人,弗蘭克爾沒有在理論上花太多的時間和筆墨,寥寥數語包含的信息確實太多,讀此書的後半部分,很費力。
    ——某網

    目錄
    前言
    自序
    第一部分 在集中營的經歷
    第二部分 意義療法
    追求意義
    存在之挫折
    意源性神經官能癥
    心理-動力
    存在之虛無
    生命之意義
    存在之本質
    愛之意義
    苦難之意義
    次臨床的問題
    意義治療的心理劇
    超級意義
    生命之短暫
    作為一項技術的意義療法
    集體性神經官能癥
    對泛決定論的批評
    精神病學的信條
    精神病學的重歸人性化
    寫在後面的話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在集中營的經歷
    首先申明,這並不是對某些事實的陳述,而是有關我個人經歷的記錄,同時也是對數以百萬的囚徒經歷過的事件的記錄。這是由一名集中營的幸存者親口講述的故事。故事的焦點不是大家常聽到的有關集中營的恐怖遭遇,而是一些小的磨難。換句話說,就是想要回答一個問題:集中營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反映在普通囚徒的思想中的?
    文中所描述的多數事件並不發生在諸如奧斯維辛這樣著名的大集中營,而是一些小的集中營,事實上死亡大多發生在這些小集中營。本書的主人公不是平日裡受人景仰的大英雄、烈士,也不是那些有名的囚頭—_就是獄中充當臨時財產托管人並享有特權的囚犯——或者一些有名的囚徒。本書不是名人的受難記,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為人所知、沒有記錄在案的遇難者所遭受的磨難和死亡。書中講述的正是這些普通的囚徒,他們沒有戴著表明身份和特權的袖箍,卻時常遭到囚頭的輕視。當普通囚徒饑寒交迫時,囚頭們卻衣食無憂。不誇張地說,許多囚頭在集中營的日子甚至要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與看守相比,這些人更為兇狠,在鞭打囚徒時更為殘忍。當然,集中營挑選這一類人也有自己的標準,那就是性格要適合這份工作,而且,一旦這些人沒有遵照指任務,那麼他們的職位也會不保。不久,他們就會變得與納粹的看守一樣。人們可以以納粹看守的心理來判斷這些人的心理狀態。
    對於沒有經歷過集中營生活的人來說,很容易對有過這種經歷的人抱有一種錯誤的同情心態。外人對於囚徒之間為了生存的殘酷鬥爭一無所知。這是一場為了每天的面包、為了生活、為了朋友的鬥爭。
    ……

    前言/序言
    維多克·弗蘭克爾
    目前,這本書已用英文印刷了100多版,還以其他21種語言出版。其中,僅英文版銷量已突破300萬冊。
    這些不爭的事實也是美國報業和美國電視臺的記者開始采訪我的原因,他們通常在羅列這些數據之後驚嘆道:“弗蘭克爾博士,你的書成了真正的暢銷書——對此成就你有何感想?”每到這時,我就會如實相告,我壓根沒有以暢銷書作者的身份去看待這本書,也沒有把它作為一種成就。就我個人而言,更願意把這本書看作對我們這個時期困境的一種表達:如果數以千萬的讀者去購買一本標明能解決有關生活意義問題的書,那說明這個問題一定是當下急需解決的。
    當然,書中的某些其他內容可能也加強了本書的衝擊力。例如,書的第二部分是理論部分(存在主義分析治療),濃縮了第一部分的精華。第一部分是自傳部分(集中營的經歷),是對我理論存在的明證,兩部分共同加強了本書的可信度。
    在我1945年提筆創作這部作品時,我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在隨後的九天時間裡,我一直堅持要匿名出版這部作品。事實上,早出版的德語版上並沒有出現我的名字,但在出版前的後關頭,在朋友的勸說下,我勉強在扉頁上印上了自己的名字。起初我是抱有一種堅定的信念:這是一部匿名作品,它不會給作者在文學方面帶來什麼聲譽。我的初衷很簡單,隻是想通過具體的事例向讀者傳遞一種觀點——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便是在為惡劣的情形下。如果這種觀點在某些極端的環境中得到驗證,我的作品或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我認為我有責任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或許對那些絕望中的人們會有所幫助。
    讓我驚訝而又感到非同尋常的是,在我的眾多著作中,恰恰是這本我原來打算匿名的書出乎意料地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成功。因此,我再三叮囑我在歐洲和美國的學生:“不要隻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於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品。幸福總會降臨的,成功也同樣:常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希望你們的一切行為服從良心,並用知識去實現它。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當然是相當長的時間之後——注意,我說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後!——正是由於這種不關注,成功將降臨於你。”
    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在希特勒占領奧地利後我不設法逃離險境。就讓我的回憶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在美國參加二戰後不久,我接到了讓我去美國駐維也納領事館領取移民簽證的邀請。年邁的父母聞訊後欣喜萬分,他們一直指望著我能夠平安離開奧地利,然而我卻變得有些猶豫。我真能忍心撇下雙親,讓他們獨自面對等待著被送往集中營的阨運嗎?身為兒子,我的責任在哪裡?我應該移居到一塊能夠讓我安心創作的樂土嗎?是集中精力發展我的意義療法,還是應該擔負起兒女真正的責任,盡一切可能保護父母?我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這也是一種兩難境地,人們通常希望得到“上蒼的暗示”。
    正在此時,我注意到了我家桌子上的一塊大理石。我向父親問起它的來歷,他告訴我說,這是他在被納粹焚燒的維也納大的猶太會遺址上發現的。他把這塊石頭帶回了家,因為上面鐫刻了《十誡》的部分內容。父親向我解釋那些希伯萊文字說,它代表了《十誡》中的一條。我急忙問道:“是哪一條?”他答道:“榮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將能得到延續。”就在這一剎那,我決定留下來,陪伴我的父母,就讓美國簽證過期吧。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