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苦難輝煌 精裝 金一南著 原著無刪減修訂增補版 中國共產黨黨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982-1424
    【優惠價】
    614-89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02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0262
    商品編碼:10029438371825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118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首版《苦難輝煌》未能面世的數萬字內容此次得以全面呈現!增補數十處罕見歷史細節

    當下,為什麼還要再度閱讀《苦難輝煌》?以史為鋻,在新形勢下,《苦難輝煌》所提供的歷史信息,依然可以為今天的新難題提供豐富的啟示。本書不僅是了解真實的中共早期黨史必讀書,更是了解中國的當下和未來的必讀書。

    眾多高層領導爭相閱讀大力推薦的歷史巨著;中宣部中ZU部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學習的重點圖書;2011年1月14日,《苦難輝煌》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名家推薦:

    看似寫歷史,實則寫現在;看似問過去,實則問將來
    ——國防大學政治委員、空軍上將劉亞洲評價《苦難輝煌》


    內容簡介

    20世紀在世界東方,ZUI激動人心與震撼人心的,莫過於中華民族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這一歷史命運的大落大起。在這一命運形成過程中,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聯共(布)與共產國際、日本昭和軍閥集團這四大力量,以中國大地為舞臺,發生了猛烈踫撞。

    震撼世界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正是這四股力量在中國大地思想衝突與實力較量的結果。

    隻有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人走過的歷程,纔能深刻理解勝利的必然性。本書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了在錯綜復雜的政治環境下,中國共產黨人在生死攸關之際通過萬裡長征的煉獄,通過嚴酷的圍堵、不盡的跋涉、驚人的犧牲、無情的叛變形成的地獄之火,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革命浴火重生。中國共產黨人以義無反顧的頑強、前僕後繼的犧牲、不屈不撓的堅韌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從苦難走向輝煌。


    作者簡介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軍銜,全國模範教師,全軍優秀教師,連續三屆國防大學“傑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略,國際衝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2006年獲全軍首屆“傑出專業技術人纔獎”,2007年當選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2010年當選“中華文化人物”。《苦難輝煌》榮獲新聞出版領域獎項“中國出版政府獎”,中ZU部和中宣部聯合向全國黨員干部推薦閱讀。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地火

    蘇俄在中國最早看好的是吳佩孚而不是孫中山。斯大林在中國最早看好的是蔣介石而不是毛澤東。托洛茨基的警告與斯大林“擠檸檬”。陳獨秀也須看共產國際臉色。蔣介石的悲劇,在於與毛澤東同時代。各方都力圖破解: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第一節孫中山的困惑 4

    第二節鋼鐵斯大林 18

    第三節誰人看中毛澤東 28

    第二章 東方之夢

    中國是日本最早的老師。日本又是中國最新的老師。中國革命者從日本譯來了《共產黨宣言》,日本浪人卻在中國炮制出法西斯理論。“三羽烏”從蒸汽浴室騰空而起,給世界的東方帶來巨大黑暗。

    第一節一言難盡的一衣帶水 50

    第二節清水加飯團,釀成法西斯 62

    第三節騰空而起的黑翅 67

    第三章 岩漿

    蔣介石不是孫中山選定的接班人,毛澤東也不是共產國際欽定的領導者。共產國際讓蔣介石作報告, 卻給毛澤東發訃告。蔣介石辦雜志,毛澤東辦報紙,皆由筆杆到槍杆。蔣介石以黃埔起家,毛澤東以井岡山起家。毛澤東通過槍杆子認識了蔣介石。蔣介石也通過槍杆子認識了毛澤東。

    第一節領袖 · 思想 · 意志 74

    第二節誰人發現蔣介石 79

    第三節筆杆子,槍杆子 96

    第四章 “圍剿”

    李立三把舵的船,是一艘既勇猛奮進又劇烈搖擺的船。被稱為“蔣何”的蔣軍與被稱為“朱毛”的紅軍在紅色根據地迎面相撞,皆是戰將如雲。建議碉堡政策圍困“朱毛”的並非德國顧問,而是朱德雲南講武堂丙班二隊的同學金漢鼎。

    第一節李立三驚醒了蔣介石 110

    第二節戰場與戰將(一) 122

    第三節戰場與戰將(二) 139

    第四節外國的月亮圓(一) 175

    第五節碉堡──典型的中國特色 184

    第五章 崛起

    中國是一塊肥肉。為了吞下這塊肥肉,昭和軍閥的皮靴連續踏過三位首相。田中義一參加甲午戰爭時,河本大作還在穿開襠褲。張作霖愛國家,但更愛張家。吞下萬斛淚水的石原流出鱷魚的眼淚。即使政府首相,也隻是軍隊的司務長。

    第一節來自海軍中尉的刺殺 190

    第二節大和民族的血祭 195

    第三節流淚更瘋狂 206

    第六章 陷落

    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也要打假。由於博古的苦衷,李德扮演起現代鐘馗。第五次“圍剿”蔣介石三遇其險,最傷心處是打碎了毛福梅的腌菜壇。一個前共產黨員攻占紅都瑞金。出發長征的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最深重的苦難,也是最耀眼的輝煌。

    第一節外國的月亮圓(二) 218

    第二節彭德懷 · 蔡廷鍇 · 宋美齡 239

    第三節突圍──是苦難也是輝煌 251

    第四節嬗變(一) 266

    第七章 突破

    白崇禧、陳濟棠皆對紅軍行動了若指掌。對李漢魂微妙不言的指責,盡在“保境安民”四個字。楊永泰提出的方向別說蔣介石,連紅軍自己也未意識到。掩蓋了48 年的隱秘,仍在《難忘的歲月》中維持歲月的塵封。

    第一節國民黨不缺智商 274

    第二節“朱毛確在軍中” 283

    第三節狹路相逢 288

    第八章 湘江,湘江

    認為“有匪有我,無匪無我”的白崇禧,突然開放全、灌、興鐵三角,紅二師卻痛失寶貴戰機。向來披堅執銳的紅一軍團,對自己戰鬥能力還能支撐多久產生動搖。湘軍悍將李覺卻至死不承認抄了林彪的軍團部。

    第一節“老蔣恨我們比 恨朱毛還更甚” 308

    第二節就蒙一個蔣介石 313

    第三節槍林彈雨中的一軍團 320

    第四節蔣介石仰天長嘆:“這真是 外國的軍隊了!” 329

    第五節軍人與政治 334

    第九章 烈火真金

    造就大英雄的時代,即是產生大叛徒的時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誠,就有多少寡廉鮮恥的叛賣。將領與將領的思想交鋒中,王耀武不是勝者。陳毅向真理低頭,卻從不向困難低頭。孔荷寵沒有龔楚幸運,卻幸運地早早結束了吞噬靈魂的痛苦。

    第一節嬗變(二) 342

    第二節殘兵 · 火種 351

    第三節風火來去一陳毅 360

    第四節萬劫也復 368

    第十章 矚目大西南

    蔣介石首次進軍大西南。川軍劉湘、黔軍王家烈、滇軍龍雲,皆是收拾對像。遵義會議人事變動在黃平橘林商定。張聞天心中的“欽公塘”。毛澤東不是先知先覺,卻以最大的歷史自覺來到轉折點。紅軍作戰講究出敵不意,入川行動卻落入劉湘意料之中。

    第一節一石數鳥 372

    第二節量變,質變 377

    第三節中國出了毛澤東 386

    第四節薛嶽苦了王家烈 391

    第五節劉文彩,劉文輝,劉湘 399

    第十一章 苦難輝煌

    毛澤東一生四次敗仗,兩次發生在四渡赤水;遵義會議後又差點丟掉前敵總指揮職務。吳奇偉窮追紅軍一路,1949 年10 月1 日卻立於開國大典的觀禮臺。 紅軍戰略決策的變化令人眼花繚亂。沒有句句是真理,隻有步步實事求是。

    第一節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408

    第二節火中鳳凰 417

    第三節魯班場 427

    第四節赤水不是逍遙津 438

    第五節入滇,危局中的大智大勇 445

    第十二章 大渡橋橫鐵索寒

    紅軍長征期間,林彪急過兩次,蔣介石興奮過三次。各軍團都在創造急行軍速度的紀錄,連李德都走著走著睡著了。劉伯承的六隻小船,讓全軍渡過金沙江。會理會議的裂痕,一直延續到1959 年廬山會議。背挎馬刀、腰纏手榴彈、攀援鐵索的勇士,成為一尊永恆的青銅雕像。

    第一節滔滔金沙江,軍神劉伯承 456

    第二節會理裂痕:無法回避 462

    第三節永恆的青銅像 477

    第十三章 陰間多雲

    蔣介石想打蘇聯牌,蘇聯也想打蔣介石的培一邊說抗日一邊老淚縱橫,眼淚滴到湯盤裡。紅軍穿插於赤水河之際,“東方勞倫斯”走遍大半個中國。“三羽烏”是棄物,刺客就不是了嗎?被蔣介石也被個人野心涮慘了的張學良,灼熱的靈魂已成滾燙的岩漿。

    第一節暗流 490

    第二節殘陽如血 505

    第三節開裂的堅冰 511

    第十四章 福兮禍所伏

    工農紅軍戰史中最興奮的會師,卻演化為最嚴重的分裂。毛澤東一生中,三個9 月9 日深深嵌入生命。閻錫山的講話成了陝北有塊根據地的通知。陝北根據地也搞起了肅反。歷史最無情,歷史也最有情。徐海東、劉志丹都對中國革命立下大功。

    第一節“張國燾是個實力派” 520

    第二節毛澤東的三個九月九 533

    第三節 山丹丹花開 545

    第十五章 歷史與個人

    降日與抗日,皆在一念之間。隻會唱《大刀進行曲》,還不能明白那段歷史。毛澤東被蔣介石通緝, 又被張國燾通緝。連陳昌浩都發生動搖,鐵錘還能成其為鐵錘麼?秘密談判破裂,蔣介石要“圍剿” 到底。但歷史的決心從來不屬於個人。第一節躊躇分水嶺 564

    第三節一句頂一萬句 579

    第三節個人決心中的歷史, 歷史決心中的個人 597

    第十六章 狂飆歌

    歷史是興衰,也是命運。在世界東方,不知多少人因中國而失掉名譽,又因中國而恢復名譽。“蓋棺論定”講一個人生命的完結,卻不能講一段歷史完結。不是每個人,都能以短暫的生命輝映漫長的歷史。常說殊途同歸,殊途永遠無法同歸。

    無終結的歷史。

    無終結即是一切的終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地火

    歷史不論多麼精彩紛呈、多麼驚心動魄,當活動於其中的那些鮮活的生命逐漸消失之後,也就逐漸變成了書架上一排又一排積滿灰塵的故紙。

    靜悄悄的圖書館內,靠角落那個書架上,有本如秋葉般枯黃脆裂的書,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0月重慶初版。翻到第195頁,見一篇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2日的日記:

    ……凌晨五時半,床上運動畢,正在披衣,忽聞行轅大門前有槍聲,立命侍衛往視,未歸報,而第二槍發;再遣第二人往探,此後槍聲連續不止……

    頗像一部拙劣驚險小說的開頭。可以想見,當年寫到這裡,作者握筆的手定在不住顫抖。

    接著往下寫:

    ……出登後山,經飛虹橋至東側後門,門扃,倉促不得鑰,乃越牆而出。此牆離地僅丈許,不難跨越;但牆外下臨深溝,昏暗中不覺失足,著地後疼痛不能行。約三分鐘後,勉強起行,不數十步,至一小廟,有衛兵守住,扶掖以登。此山東隅並無山徑,而西行恐遇叛兵,故仍向東行進,山巔陡絕,攀援摸索而上……

    竟然連“離地丈許”的高牆也認為“不難跨越”,上牆之後未及細看又飛身縱下而跌入深溝,出逃之狼狽倉皇與求生之急切魯莽,渾然一體。

    難以想像,這個越牆攀山身手不凡之人已年逾五十。

    他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

    所記之事發生在1936年12月12日,史稱“西安事變”。

    事變第二天上午,中共中央在保安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大多數人的意見是審蔣、除蔣。當天中午,毛澤東、周恩來致張學良電,14日紅軍將領致張學良、楊虎城電,15日紅軍將領致國民黨、國民政府電,都是這個態度。

    事變第三天,蘇聯《真理報》發表社論:“毫無疑問,張學良部隊舉行兵變的原因,應當從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幫助日本帝國主義推行奴役中國的事業的那些親日分子的陰謀活動中去尋找。”他們認為張學良是日本特務,事變乃日本陰謀所主使。

    日本政府則認為莫斯科同張學良達成了“攻防同盟”,張學良是蘇俄工具。蘇俄纔是事變真正的後臺。東京《每日新聞》發表社論:“中國中央政府如在抗日容共的條件下與張妥協,日本決強硬反對。”

    南京方面,何應欽調兵遣將要動武,宋美齡穿針引線欲求和,戴季陶摔椅拍桌、大哭大叫,連平日頗為持重的居正也用變調的嗓音呼喊:“到了今日還不討伐張、楊,難道我們都是飯桶嗎?!”

    量變堆積歷史,質變分割歷史。人們能夠輕松覺出每日每時不息不止的量變,卻不易覺出行將到來或已經來到的質變。

    1936年12月12日,當中國政治包含的量變已經足夠時,所有各方便被一隻看不見的手,猝不及防地推到了前臺。

    歷史來到十字路口。

    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蘇聯和共產國際、日本昭和軍閥集團,都在既謹慎又頑強,既堅定又遊移地探索自己真正的位置,表白著自己的立場,又修改著自己的立場。表白的同時又在修改,修改的同時又在表白。

    在華清池跌傷了腰腿的蔣委員長,更是一瘸一拐來到十字路口。

    委員長方寸大亂。他連衣帽都未穿戴整齊,沉重的歷史帷幕便落下了。隻容他將終生最為心痛的一句話,留在那頁干枯得幾乎要碎裂的紙張上:

    此次事變,為我國民革命過程中一大頓挫:八年剿匪之功,預計將於兩星期(至多一月內)可竟全功者,竟坐此變幾全隳於一旦。

    和共產黨苦鬥八年,最後就差了兩個星期。八年共2920天。兩個星期為14天。八年與兩個星期之比,為1000∶4.7。所謂差之毫釐,便失之了千裡。

    他把這句話一直默念到1975年4月5日清明節。

    該日深夜11時50分,他在臺北市郊草山腳下的士林官邸內病逝。

    共產黨人終剿不滅,是其終生不解之謎。

    第一節 孫中山的困惑

    18歲時,毛澤東知道了孫中山。

    1936年,長征到達陝北的毛澤東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說,1911年他考入長沙的湘鄉駐省中學,看到同盟會黨人於右任主編的《民立報》,上面刊載著廣州起義和七十二烈士殉難的消息。從此,毛澤東知道了孫中山和同盟會的綱領。

    這是毛澤東有生以來看到的第一份報紙。“我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寫了一篇文章貼在學校的牆上。這是我第一次發表政見。”

    第一份報紙導致的第一次政見是什麼呢?

    風吹日蝕,湘鄉駐省中學校園牆上,一個來自韶山的18歲青年寫的那篇東西,早已無蹤無影。幸虧還有個冒險闖進陝北的斯諾,通過他,毛澤東能夠把那篇政見的內容留下來:“我在文章裡鼓吹必須把孫中山從日本召回,擔任新政府的總統,由康有為任國務總理,梁啟超任外交部長!”

    康、梁是早年毛澤東心中的偶像。梁啟超寫的很多東西他一直要讀到能夠背誦。在梁啟超的一篇文章上,青年毛澤東有這樣一段批語:“立憲之國家,憲法為人民所制定,君主為人民所推戴。”

    當年毛澤東崇拜康、梁,贊成君主立憲。

    但一個孫中山橫空出世,便奪去了他心中的第一把交椅,他的“第一篇政見”就拋棄了君主立憲而改為共和。他提出來的不再是君主,而是總統、總理和外交部長。

    孫中山知道毛澤東嗎?

    他年長毛澤東27歲。1925年3月他在北京病逝時,毛澤東正在湖南家鄉搞社會調查、辦農民協會。後來震驚中外的湖南農民運動,當時還隻是運行的地火。

    但孫中山知道毛澤東。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國民黨“一大”上,有兩個剛剛加入國民黨的青年共產黨員,以能言善辯、詞鋒激烈給老們留下了深刻印像。

    一個是李立三,另一個就是毛澤東。

    李立三單刀直入,大段闡發自己的觀點,其中不乏率直批評國民黨的言論;毛澤東則主要以孫先生的說法為依據,論證自己的觀點。

    許多國民黨人驚異地注視著這兩人,連汪精衛也發出由衷感嘆:“究竟是五四運動的青年!”

    孫中山以贊賞的眼光注視著中共的這兩個新銳。他親自批準毛澤東為章程審查委員。

    客觀講,如果沒有俄國十月革命,孫中山、毛澤東這兩個背景和性格都差異巨大的人,他們的生命軌跡也許永遠不會交會。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改變了一切。

    但最先聽見這聲炮響的中國人,既不是孫中山也不是毛澤東,而是北洋政府的駐俄公使劉鏡人。

    1917年11月7日,劉鏡人給國內發回一封電報:“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

    次日,劉鏡人再發一報:“廣義派聯合兵、工反抗政府,經新組之革命軍事會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經該會核準,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奪國庫,占車站……現城內各機關盡歸革命黨掌握,民間尚無騷擾情事。”

    這是最早向國內傳遞的十月革命已經發生的消息。劉鏡人的俄譯漢有些問題,布爾什維克本應譯為“多數派”,卻被他翻譯為“廣義派”,讓人看了有些摸不著頭腦。

    翻譯有些問題、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的這些電報被送到北洋政府外交部,也因電訊不暢整整晚了二十天。外交大員草草閱過,便將其撂在一邊。北洋政府的外交當然是以各協約國的立場為立場,所做的決定也如出一轍:拒絕承認十月革命後的蘇俄,召回公使劉鏡人。無人想到劉鏡人發回來的很快被歸入檔案的電報,預示著世界東方將要發生天翻地覆的巨變。

    十月革命使中國奔騰運行的地火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被那場俄國革命所促發的歷史合力推向一起。

    被革命之力推向一起的中國國民黨人和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未來走向的判斷卻截然不同。

    包括孫中山本人。



    前言/序言

    前言

    《苦難輝煌》2009年出版至今,發行量已逾百萬。今天修訂,首先為補缺、正誤。本書涉及大量歷史事件和眾多歷史人物,成稿年代資料不像今天這樣豐富,查詢也不像今天這樣便捷。例如原書曾經描述國民黨將:“他是哪裡人氏?他有一個什麼樣的軍旅生涯?他在何處而終?此人跟著薛嶽,長追紅軍兩萬餘裡,但來也無影,去也無蹤。”就為這句話,書籍出版後眾多讀者來信來電,提供多的資料,這一缺憾終得彌補。又如初稿曾以石原慎太郎為“九一八”事變靈魂人物石原莞爾之子,這一失誤現在也得到糾正。再如強渡大渡河到底是幾條船、是十七勇士還是十八勇士,當年安順場先鋒、紅一師一團一營營長孫繼先之子提供了其父留下來的珍貴資料,也使新版書的描述更為清晰準確。還有若干建議與修改,不再一一贅述。“眾人拾柴火焰高”,《苦難輝煌》根據大家意見進一步修訂,勢在必行。衷心感謝每一位對本書提出批評建議的人!

    其次,增加、補充了對一些事件及人物的描述,使本書整體上更為豐滿。

    最後,也想借此表達一下修訂過程中的內心感受。

    中國革命從來不是一場被看好的革命,中國共產黨也從來不是一個被看好的政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同樣從來不是一條兩邊鮮花盛開、中間鋪上紅地毯的道路。過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後恐怕也是如此。機緣、時運、竅門從來不屬於這個事業。隻有依靠不屈不撓的堅韌、義無反顧的頑強、前僕後繼的犧牲。過去的革命如是,今天的改革依然如是。披荊斬棘,特立獨行。

    海外一位“民運領袖”曾發出感慨:“我們犯的最大錯誤,是低估了共產黨的韌性。”

    什麼叫共產黨的韌性?

    這種韌性又從何而來?

    黨的韌性,從根本上說源於黨人的韌性。近代以來,沒有哪一個政治團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為了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義無反顧、舍生忘死的奮鬥者。他們不為官、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隻為主義,隻為信仰。他們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展現了空前頑強的生命力和戰鬥力。

    《苦難輝煌》所揭示的,正是這種富含生命力、戰鬥力的堅韌之性。

    這支跨過萬水千山的隊伍,從出發那一天起就一直在演變:犧牲的,叛變的,出走的,腐敗的……這種演變到今天也沒有停止。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隊伍主體從未改變,一直在民族救亡、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堅守自己的時代擔當。

    這就是這個黨最大的韌性所在。

    她是勝利者。

    過去是,今天是。

    今後能不能也是?

    我們的思維,就此出發。

    金一南

    2015年2月25日於海南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