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來自超過25萬人的經濟學課堂 薛兆豐 中信出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ISBN】97875086895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ISBN:9787508689586
    商品編碼:30379128011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68

        
        
    "


    內容簡介

    我們每天收到無數紛繁復雜的信息,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現像,世界是復雜的。

    世界又並不復雜,隻是你需要一雙慧眼。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而不是一堆函數、公式和圖表。

    薛兆豐老師善於把復雜的現像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說清楚。這本書講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價格、交易、信息不對稱、收入等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通過大量真實案例的經濟學分析,更實際、更有趣、更深入和徹底地將經濟學思維運用於各種實際場景,幫你繞過經濟學花招,理解現像背後的經濟邏輯,從而啟發你將同樣的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你將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擁有可以舉一反三、能夠學以致用的知識體繫,從而對這個由海量陌生人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

    相信讀完本書之後,你會對自己身處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成為這個復雜世界的明白人。

    作者簡介

    “得到”APP 《薛兆豐的經濟學課》主理人,著有《經濟學通識》和《商業無邊界——反壟斷法的經濟學革命》。

    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曾為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博士後研究員,為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

    長期關注法律、管制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繫,其作品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精彩書評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北大,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重返校園學習。感謝薛兆豐老師願意以更靈活的方式,把原汁原味的北大課程分享出來,呈現在更多人的面前,讓大家構建一個經濟學的世界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歡迎你和我一起學習。

    ——馬化騰

    我一直喜歡讀薛兆豐老師的文章。當年我創辦牛博網的時候,我就邀請到薛老師加入,他能把復雜道理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說清楚。他的經濟學板塊一直放在牛博網首頁的重要位置,*顯眼的右上角。我教書的時候也經常推薦學生多讀一些經濟學的書籍,因為我認為,經濟學是讓人衝破成見的一門學問。在這本書裡,薛老師把經濟學思維繫統地、明明白白地講了一遍。

    ——羅永浩

    我是上過北大的經濟學課的,但是當我聽薛老師的課時,的確受到了震撼,原來經濟學還可以那麼有趣,我在薛老師那裡感受到了經濟學傳遞出來的快感。

    ——徐小平

    在聽薛兆豐老師講經濟學之前,我沒想過經濟學還能這麼講,撥雲見日,醍醐灌頂,讓你覺得,經濟學不僅是有用的,更是優美的、清澈的、迷人的。感謝薛老師,用這麼好的東西,幫助了這麼多人。

    ——劉 潤

    精彩書摘

    第001講|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觀點:雖然經濟學分析非常有道理,邏輯自洽,但經濟學分析的對像是完善的市場經濟,而中國的市場經濟並不完善,因此要解釋中國的現像,需要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纔行。

    每當聽到有人這樣說,我都想給他推薦一篇文章—《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 P. O. W. Camp, 1945)。這篇文章的作者雷德福(R. A. Radford)是一位經濟學者。“二戰”時,他被當作戰俘投進德國戰俘營。“二戰”結束後,他根據自己在戰俘營裡的細致觀察,寫了這篇文章。

    戰俘營裡的經濟活動肯定不是市場經濟,但裡面人們的行為、發生的事情,就不遵循經濟規律了嗎?雷德福在這篇文章裡詳細描述了戰俘營裡的各種經濟現像、經濟組織和有趣的事情,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戰俘營裡面的市場行為,是迅速發展起來的。被關到戰俘營裡的人,開始時互相關愛,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僅靠關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展起市場交易纔能夠互相幫助,也隻有通過市場交易,纔能夠公平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雷德福說:“事實上,一個戰俘物質享受水平的顯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過商品和服務交換得以實現的。”

    比如在戰俘營裡,就流傳著這麼一個勵志故事。有一位隨軍牧師,他手裡拿著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煙,在戰俘營裡轉了一圈。回來以後,他手裡就憑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來手裡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煙,卻一點兒都沒少。這位牧師可不是什麼騙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創造幸福的商人。

    雷德福要講的是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哪怕物質的總量不發生變化,隻要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交易,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而這個牧師手裡拿著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創造幸福的證明。

    戰俘營裡的交易,也有一個發展成熟的過程。在中轉營裡,關押的都是臨時送來的戰俘,他們一般隻待3~5天就會被轉到別的地方去。由於戰俘們彼此陌生,也沒來得及安頓,中轉營裡不僅交易量稀少,成交價的差距也很大,同時同物,在戰俘營一邊的價格和另外一邊的就不可同日而語。

    相反,固定營裡的戰俘,則不僅交易頻繁,還發展起了交易平臺。他們習慣在固定的地方交易,還會把成交價格寫在公告板上。這樣,成交價的差距就會漸漸縮小,即使仍然存在差距,也主要是成交的時間和物品的質量造成的。

    除了物品交易以外,戰俘營裡還出現了勞動服務市場。有人開始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畫肖像,等等。

    戰俘營中的價格與價格波動

    有交易就有價格,有價格就有價格波動。

    在戰俘營裡,面包由紅十字會提供,一個星期兩次,星期一和星期四早上每人發一份面包。拿了這份面包以後,每個人都要保存好慢慢喫,下次發面包得等三四天。

    這樣,戰俘營裡的面包價格就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發面包的前夜,也就是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大多數人都把面包喫光了,面包價格會達到高峰,交易的價格比平時需要多一根香煙。如果有人堅持在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不喫面包,他就肯定能賺到一根香煙。當然,到了發放面包的當天,面包價格就會回落。

    戰俘營裡的貨幣

    有了交易就會產生對貨幣的需求。戰俘營裡沒有傳統的貨幣,而是用香煙來代替。

    有了貨幣,就有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像。戰俘們會用壞香煙代替好香煙進行交易。一些戰俘舍不得用機器造的香煙來做交易,而是把煙拆了,重新包裝,裡面混上一些頭發絲,卷得又比機器做的煙細一點,用劣幣驅逐良幣。當然,如果卷的煙太細的話,別人也會拒絕接受。

    戰俘營裡的通脹與通縮

    隻要有貨幣,就會有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現像。

    每當營房周邊發生空襲,炮彈在營房邊上爆炸時,人們就會變得非常沮喪,覺得差一點就沒命了,存那麼多香煙也沒什麼意義,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大家就都抽起香煙來了。到第二天早上,香煙少了,通貨緊縮來了, 人們發現照原來的價格,東西賣不出去了。

    有通貨緊縮,也會有通貨膨脹。有天早上,有傳聞說紅十字會要送一批香煙過來。這就意味著貨幣流通量會增加。於是,所有物價都上漲了。一份糖漿,從來沒賣過兩根香煙,那天早上賣到四根香煙,其他好多商品也都漲價了。但是到了早上10點鐘,消息被證實是假的,所有商品的價格開始回落了。那天以後,糖漿再也沒賣過兩根香煙以上。回過頭來看,當時那是泡沫,後來泡沫破滅了。

    除此之外,雷德福還寫道,戰俘營裡還存在著跨境貿易、戶籍制度,甚至和外部世界一樣,還存在輿論壓力和仇富的情緒。

    雷德福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經濟規律在哪裡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戰俘營裡都起作用。如果經濟學能夠解釋戰俘營裡的現像,它就一定可以解釋戰俘營外的經濟現像,當然也包括中國的經濟現像。

    思考題

    這一講的主題是經濟規律在哪裡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戰俘營裡面都起作用。現在倒過來,請舉一個例子,在這個例子裡面,經濟學規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第002講|馬糞爭奪案

    人們談到公平與效率時,總會說要麼是公平優先,要麼是效率優先,二者此消彼長、互相對立。每當聽到人們這麼說時,我就會想起100多年前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案例:馬糞爭奪案(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馬糞爭奪案的故事

    這個案子發生在1869年4月6日。原告請了兩位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他倆從晚上6點干到8點,在馬路上共堆了18堆馬糞。馬糞堆起來以後,因為太多拿不動,兩位幫工就回去取車,準備第二天來運。但他們並沒有在這18堆馬糞上做任何標記。

    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見了這些馬糞,就問附近巡邏的人:這些馬糞有沒有主人?有沒有人要把馬糞運走?巡邏的人說不知道。被告聽了以後,覺得這些馬糞沒有標記,也沒有主人,就把馬糞運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裡了。

    到了這天中午,兩位幫工帶著車過來,發現馬糞沒了,一問之下,纔知道原來是被告拿走了。雙方發生爭執,*後鬧到法庭上。

    鼓勵創造財富,還是鼓勵對財富做標記

    在法庭上針鋒相對的,有這麼幾種觀點。

    一是“溯源說”。有人主張,馬糞真正的主人是馬,因為馬糞是馬拉的;也可以進一步說,馬糞屬於馬的主人。但問題是,馬的主人把馬糞丟在路上,已經放棄了對馬糞的所有權。

    二是“位置說”。被告主張,馬糞掉到馬路上,就成為馬路的一部分,而馬路是公家的,所以誰見了馬糞都可以拿走。原告讓幫工把馬糞堆起來,隻是改變了馬糞所在的位置,並沒有改變它的所有權,因而馬糞不歸原告所有。

    三是“標記說”。法庭上也有人主張,關鍵看原告有沒有給馬糞做標記,如果沒有做標記,那就不能怪別人把馬糞搬走了。

    四是“勞動說”。原告堅持認為,是幫工們花費了工夫,纔把馬糞堆積起來的,所以馬糞應該歸原告所有。

    雙方好像都有道理。但哪種觀點更重要呢?如果你是法官,會把馬糞判給誰?

    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社會纔會越來越好

    事實上,一點兒馬糞,判給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案件會對後代產生怎樣的影響。設想一下,有兩個村子,發生了同樣的案子,不同的是,個村子把馬糞判給了原告,也就是堆積馬糞的人;第二個村子把馬糞判給了被告,也就是那個看見馬糞就把馬糞拿走的人。這兩個村子,過50年、100年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可以設想,在個村子裡,由於把馬糞判給了創造財富的人,那麼村民就會有這樣的預期:凡是經過人類勞動的成果,都是財富;凡是財富,就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財富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要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到就拿走。隻要有這樣的共識,這一共識又變成傳統,那麼在這個村子裡,人們就用不著花很大的工夫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他們因此也會更積極地去創造財富和積累財富。50年、100年後,這個村子就會走向富足。

    在另一個村子裡,法官把馬糞判給了被告,那麼村民就會形成另外一種預期:隻要是沒人看管的東西,就可以隨便拿走。結果順手牽羊的行為就會大增,有產者花在看管財富上的努力就會變大,大到足以抵消財富本身的價值。人們不僅會喪失創造和積累財富的積極性,即便創造和積累了財富,其價值也會被保護財富的努力所抵消。50年、100年後,這個村子就會走向貧困。

    當年馬糞案的法官,就是根據這個思路,把馬糞判給原告的。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個判決意味深長。

    公正背後是效率考量

    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獵心起,不能順手牽羊,這是一種普世的公正觀,每位負責任的家長都會向子女傳授這種觀念。但在這種公正觀背後,卻是效率的考量——保護產權的努力是會消耗資源的,這種消耗越大,資源的淨值就越低;社會的道德規範,越是能夠幫助降低這種消耗,社會財富的積累就越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討論什麼纔是公正的,但背後其實很可能是在對效率做出考量。

    我們不能隨便把人投進監獄,除非給他一個公正的審判,否則就是不公正的—這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力資本會受到隨意的破壞,人們就不會有積極性去積累自己的人力資本,懶惰和無知就會成為世界的常態。

    我們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除非給出合理的補償,否則就是不公正的—這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就不會有人有積極性去愛護、積累自己的財富。

    交通肇事者應該負責任,否則就是不公正的—這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負責任的話,那麼馬路就會非常混亂,效率就會降低,馬路的價值就會消失。

    當我們討論公正的問題時,背後的含義往往是:這是符合效率標準的。往往是那些讓社會裡每個人都有積極性去積累財富的規則,或者那些讓社會能夠健康發展的規則,纔是公正的規則。也就是說,因為有效,所以公平。

    當別人在討論到底是公平重要,還是效率重要的時候,學過經濟學的人明白,公平背後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單個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思考題

    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個例子,看上去是個公正的規則,但它背後其實是有效率的考量的?

    第001講|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

    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觀點:雖然經濟學分析非常有道理,邏輯自洽,但經濟學分析的對像是完善的市場經濟,而中國的市場經濟並不完善,因此要解釋中國的現像,需要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纔行。

    每當聽到有人這樣說,我都想給他推薦一篇文章—《戰俘營裡的經濟組織》(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 P. O. W. Camp, 1945)。這篇文章的作者雷德福(R. A. Radford)是一位經濟學者。“二戰”時,他被當作戰俘投進德國戰俘營。“二戰”結束後,他根據自己在戰俘營裡的細致觀察,寫了這篇文章。

    戰俘營裡的經濟活動肯定不是市場經濟,但裡面人們的行為、發生的事情,就不遵循經濟規律了嗎?雷德福在這篇文章裡詳細描述了戰俘營裡的各種經濟現像、經濟組織和有趣的事情,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戰俘營裡面的市場行為,是迅速發展起來的。被關到戰俘營裡的人,開始時互相關愛,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僅靠關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展起市場交易纔能夠互相幫助,也隻有通過市場交易,纔能夠公平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雷德福說:“事實上,一個戰俘物質享受水平的顯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過商品和服務交換得以實現的。”

    比如在戰俘營裡,就流傳著這麼一個勵志故事。有一位隨軍牧師,他手裡拿著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煙,在戰俘營裡轉了一圈。回來以後,他手裡就憑空多了一袋食物,而他原來手裡拿的那一罐奶酪和五根香煙,卻一點兒都沒少。這位牧師可不是什麼騙子,而是一位增加福利、創造幸福的商人。

    雷德福要講的是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哪怕物質的總量不發生變化,隻要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交易,幸福就能夠無中生有。而這個牧師手裡拿著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創造幸福的證明。

    戰俘營裡的交易,也有一個發展成熟的過程。在中轉營裡,關押的都是臨時送來的戰俘,他們一般隻待3~5天就會被轉到別的地方去。由於戰俘們彼此陌生,也沒來得及安頓,中轉營裡不僅交易量稀少,成交價的差距也很大,同時同物,在戰俘營一邊的價格和另外一邊的就不可同日而語。

    相反,固定營裡的戰俘,則不僅交易頻繁,還發展起了交易平臺。他們習慣在固定的地方交易,還會把成交價格寫在公告板上。這樣,成交價的差距就會漸漸縮小,即使仍然存在差距,也主要是成交的時間和物品的質量造成的。

    除了物品交易以外,戰俘營裡還出現了勞動服務市場。有人開始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洗衣服、熨衣服,甚至是畫肖像,等等。

    戰俘營中的價格與價格波動

    有交易就有價格,有價格就有價格波動。

    在戰俘營裡,面包由紅十字會提供,一個星期兩次,星期一和星期四早上每人發一份面包。拿了這份面包以後,每個人都要保存好慢慢喫,下次發面包得等三四天。

    這樣,戰俘營裡的面包價格就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發面包的前夜,也就是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大多數人都把面包喫光了,面包價格會達到高峰,交易的價格比平時需要多一根香煙。如果有人堅持在星期天、星期三的晚上不喫面包,他就肯定能賺到一根香煙。當然,到了發放面包的當天,面包價格就會回落。

    戰俘營裡的貨幣

    有了交易就會產生對貨幣的需求。戰俘營裡沒有傳統的貨幣,而是用香煙來代替。

    有了貨幣,就有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現像。戰俘們會用壞香煙代替好香煙進行交易。一些戰俘舍不得用機器造的香煙來做交易,而是把煙拆了,重新包裝,裡面混上一些頭發絲,卷得又比機器做的煙細一點,用劣幣驅逐良幣。當然,如果卷的煙太細的話,別人也會拒絕接受。

    戰俘營裡的通脹與通縮

    隻要有貨幣,就會有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現像。

    每當營房周邊發生空襲,炮彈在營房邊上爆炸時,人們就會變得非常沮喪,覺得差一點就沒命了,存那麼多香煙也沒什麼意義,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大家就都抽起香煙來了。到第二天早上,香煙少了,通貨緊縮來了, 人們發現照原來的價格,東西賣不出去了。

    有通貨緊縮,也會有通貨膨脹。有天早上,有傳聞說紅十字會要送一批香煙過來。這就意味著貨幣流通量會增加。於是,所有物價都上漲了。一份糖漿,從來沒賣過兩根香煙,那天早上賣到四根香煙,其他好多商品也都漲價了。但是到了早上10點鐘,消息被證實是假的,所有商品的價格開始回落了。那天以後,糖漿再也沒賣過兩根香煙以上。回過頭來看,當時那是泡沫,後來泡沫破滅了。

    除此之外,雷德福還寫道,戰俘營裡還存在著跨境貿易、戶籍制度,甚至和外部世界一樣,還存在輿論壓力和仇富的情緒。

    雷德福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經濟規律在哪裡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戰俘營裡都起作用。如果經濟學能夠解釋戰俘營裡的現像,它就一定可以解釋戰俘營外的經濟現像,當然也包括中國的經濟現像。

    思考題

    這一講的主題是經濟規律在哪裡都起作用,哪怕是在戰俘營裡面都起作用。現在倒過來,請舉一個例子,在這個例子裡面,經濟學規律是不起作用的,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第002講|馬糞爭奪案

    人們談到公平與效率時,總會說要麼是公平優先,要麼是效率優先,二者此消彼長、互相對立。每當聽到人們這麼說時,我就會想起100多年前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案例:馬糞爭奪案(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馬糞爭奪案的故事

    這個案子發生在1869年4月6日。原告請了兩位幫工,到馬路上撿馬糞。他倆從晚上6點干到8點,在馬路上共堆了18堆馬糞。馬糞堆起來以後,因為太多拿不動,兩位幫工就回去取車,準備第二天來運。但他們並沒有在這18堆馬糞上做任何標記。

    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看見了這些馬糞,就問附近巡邏的人:這些馬糞有沒有主人?有沒有人要把馬糞運走?巡邏的人說不知道。被告聽了以後,覺得這些馬糞沒有標記,也沒有主人,就把馬糞運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裡了。

    到了這天中午,兩位幫工帶著車過來,發現馬糞沒了,一問之下,纔知道原來是被告拿走了。雙方發生爭執,*後鬧到法庭上。

    鼓勵創造財富,還是鼓勵對財富做標記

    在法庭上針鋒相對的,有這麼幾種觀點。

    一是“溯源說”。有人主張,馬糞真正的主人是馬,因為馬糞是馬拉的;也可以進一步說,馬糞屬於馬的主人。但問題是,馬的主人把馬糞丟在路上,已經放棄了對馬糞的所有權。

    二是“位置說”。被告主張,馬糞掉到馬路上,就成為馬路的一部分,而馬路是公家的,所以誰見了馬糞都可以拿走。原告讓幫工把馬糞堆起來,隻是改變了馬糞所在的位置,並沒有改變它的所有權,因而馬糞不歸原告所有。

    三是“標記說”。法庭上也有人主張,關鍵看原告有沒有給馬糞做標記,如果沒有做標記,那就不能怪別人把馬糞搬走了。

    四是“勞動說”。原告堅持認為,是幫工們花費了工夫,纔把馬糞堆積起來的,所以馬糞應該歸原告所有。

    雙方好像都有道理。但哪種觀點更重要呢?如果你是法官,會把馬糞判給誰?

    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社會纔會越來越好

    事實上,一點兒馬糞,判給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案件會對後代產生怎樣的影響。設想一下,有兩個村子,發生了同樣的案子,不同的是,個村子把馬糞判給了原告,也就是堆積馬糞的人;第二個村子把馬糞判給了被告,也就是那個看見馬糞就把馬糞拿走的人。這兩個村子,過50年、100年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可以設想,在個村子裡,由於把馬糞判給了創造財富的人,那麼村民就會有這樣的預期:凡是經過人類勞動的成果,都是財富;凡是財富,就都有主人;有主人的財富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要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到就拿走。隻要有這樣的共識,這一共識又變成傳統,那麼在這個村子裡,人們就用不著花很大的工夫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他們因此也會更積極地去創造財富和積累財富。50年、100年後,這個村子就會走向富足。

    在另一個村子裡,法官把馬糞判給了被告,那麼村民就會形成另外一種預期:隻要是沒人看管的東西,就可以隨便拿走。結果順手牽羊的行為就會大增,有產者花在看管財富上的努力就會變大,大到足以抵消財富本身的價值。人們不僅會喪失創造和積累財富的積極性,即便創造和積累了財富,其價值也會被保護財富的努力所抵消。50年、100年後,這個村子就會走向貧困。

    當年馬糞案的法官,就是根據這個思路,把馬糞判給原告的。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個判決意味深長。

    公正背後是效率考量

    尊重別人的財富,不能見獵心起,不能順手牽羊,這是一種普世的公正觀,每位負責任的家長都會向子女傳授這種觀念。但在這種公正觀背後,卻是效率的考量——保護產權的努力是會消耗資源的,這種消耗越大,資源的淨值就越低;社會的道德規範,越是能夠幫助降低這種消耗,社會財富的積累就越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討論什麼纔是公正的,但背後其實很可能是在對效率做出考量。

    我們不能隨便把人投進監獄,除非給他一個公正的審判,否則就是不公正的—這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人力資本會受到隨意的破壞,人們就不會有積極性去積累自己的人力資本,懶惰和無知就會成為世界的常態。

    我們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除非給出合理的補償,否則就是不公正的—這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就不會有人有積極性去愛護、積累自己的財富。

    交通肇事者應該負責任,否則就是不公正的—這背後的效率考量是:如果交通肇事者不需要負責任的話,那麼馬路就會非常混亂,效率就會降低,馬路的價值就會消失。

    當我們討論公正的問題時,背後的含義往往是:這是符合效率標準的。往往是那些讓社會裡每個人都有積極性去積累財富的規則,或者那些讓社會能夠健康發展的規則,纔是公正的規則。也就是說,因為有效,所以公平。

    當別人在討論到底是公平重要,還是效率重要的時候,學過經濟學的人明白,公平背後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單個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體社會長遠發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思考題

    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一個例子,看上去是個公正的規則,但它背後其實是有效率的考量的?


    前言/序言

    每個人的經濟學

    從2010年起,我每年都在北京大學講授《經濟學原理》,學生常常告訴我:“沒想到經濟學是這樣的!”“經濟學原來這麼有趣!”“其實我上過很多次經濟學課,但這次很不一樣。”

    我知道他們不是客氣,我自己就是在親身經歷過經濟學帶來的震撼和快感後,纔渴望把它再傳遞出去的。

    經濟學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於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動規律為己任的學問。人的認知和判斷,至今主要還是靠直覺和短距離的人際關繫來驅動,但人的身體和際遇,卻早已置於大規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協作之中。

    這兩者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聰明絕頂的社會達人,對復雜社會關繫和經濟運行規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幼稚的階段。一個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可以非常成功,但要理解現代社會的運行機制,還需要學習另外一種智慧。

    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振興美國經濟,提出了“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口號,但他自己卻把工廠設在中國,連競選宣傳品都是在中國生產的。當記者問他為什麼如此分裂時,他誠實地回答:“我可是個商人!”

    是的,他是一位極其成功的商人,但在領悟“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國策絕不可能重振美國經濟的道理上,卻顯得那麼不明智。好比一匹在比賽中屢屢獲勝的駿馬,對賽道的設計卻一無所知一樣。

    按照我的理解,你之所以買這本書,並不是因為你想成為經濟學家,而是想做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明白人,想擺脫直覺和經驗的控制,想了解經濟社會運行的規律,想顛覆自己多年積累的常識和思維定勢,想對這個由海量陌生人緊密連接而成的社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應。

    在我眼裡,你是一個隨時準備顛覆自己思維習慣的人。這本書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讓你不以經濟學為職業,也能擁有經濟學的智慧。你要的是值得反復揣摩、可以舉一反三、能夠學以致用的知識體繫,對脫離實際的數學方程式不再莫名敬畏,也不再滿足於經濟學散文的零敲碎打。你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學習,*終用一塊塊石頭築成城堡。

    這本書,給你的就是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繫—

    它為你講解不可能繞過的經濟學核心概念。你會發現這本書比任何一本現行的教科書都解釋得更深入、更詳細、更實際和更有趣。

    它幫你繞過可以繞過的經濟學花招。你不用學會畫包絡線、求影子價格、解效用函數……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善於解決這些數學難題的經濟學家,會用這些工具來解決他們遇到的任何現實問題。

    它讓你看到大眾視而不見的制度安排,並理解其內在的經濟邏輯,從而啟發你將同樣的思維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而目前流行的絕大多數經濟學教科書,卻隻是把這些制度安排看作沒有內在結構的黑箱。

    它幫你構築經濟學思維。經濟學不難明白,也不難背誦,難在一刻不忘地運用。我會通過大量實際例子,甚至在你意想不到的場景用上經濟學分析,目的就是讓你融會貫通,能像呼吸、走路、遊泳和騎車那樣,自然而然地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對世界做出反應。

    它幫你培養經濟學品位。權衡一種觀點,尤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觀點,其標準往往不是對或錯,而是高或低、輕或重;看高手過招,辨思想源流,不論你覺得他們的層次如何,你都可以增長見識,增強自信,提高對理論的鋻賞水平。

    它助你變得更理性、悅納和進取。你將學會把願望和結果分開來評判(理性);你將學會先去探究現像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動不動就抱怨和指責(悅納);你將忘記經濟學家們津津樂道的均衡世界,而著迷於由創新精神牽引的非均衡的開放社會(進取)。

    你會發現人類面臨著四大基本約束: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人類社會的種種現像和制度安排,無一不是為了適應這四種基本約束而衍生出來的。我們就循著這種約束的內在邏輯,開始穩扎穩打地前進。相信讀完本書之後,你對自己身處的世界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